首页 名人故事 揭露资本家剥削的秘密_学习《资本论》

揭露资本家剥削的秘密_学习《资本论》

时间:2022-05-17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揭露资本家剥削的秘密_学习《资本论》_关于马克思的故事提起马克思的《资本论》,人们往往想到的是,这厚厚的几大本,好几百万字,又那么深奥,多难读啊!写作背景《资本论》是马克思毕生研究的成果和最主要的著作。俄译本是1872年在圣彼得堡出版的,它是《资本论》的第一个外文译本。1885年7月,经过恩格斯精心整理的《资本论》第二卷,在德国汉堡出版。

揭露资本家剥削的秘密_学习《资本论》_关于马克思的故事

提起马克思的《资本论》,人们往往想到的是,这厚厚的几大本,好几百万字,又那么深奥,多难读啊!其实,马克思当年写作这部伟大的著作时,就宣称这是为工人们写的书。恩格斯在评价这一著作时也说:“自从世界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像我们面前这本书那样,对于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197)

写作背景

《资本论》是马克思毕生研究的成果和最主要的著作。他写这部著作前后花费了近40年时间,先后写了三稿,从19世纪40年代初起直到他逝世,耗费了他一生的心血和精力。

早在19世纪40年代初担任《莱茵报》编辑时,马克思就开始关注经济问题。1843年底,马克思到了法国的巴黎,以后又到了比利时的布鲁塞尔。期间,他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目的是要写一部批判现存制度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巨著。他在这方面的最初研究成果反映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雇佣劳动与资本》、《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这些著作已经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原理、资本家的利益和雇佣工人的利益之间不可调和的对立、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社会政治关系的对抗性和暂时性。

1848—1849年的欧洲大革命,使马克思暂时中断了经济学的研究。1849年8月,马克思被迫来到英国伦敦,继续进行经济学研究。他深入而全面地研究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著作、国民经济学史和许多国家特别是当时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经济。这一时期,他感兴趣的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起源和重要特点、土地所有制历史和地租理论、货币流通和价格的历史与理论、经济危机、技术史和工艺史、殖民地等问题。(www.guayunfan.com)马克思是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他必须不断地同贫困作斗争,时常要为挣钱维持生活而搁下研究工作。由于在物质条件极差的情况下长期过度劳累,马克思患了重病。尽管如此,到1857年,马克思已经做好了极其充分的准备工作,使他能够开始对收集的材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概括。

1857年7月至1858年6月,马克思写了约50印张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这实际上就是未来《资本论》的第一稿。1861—1863年又写了《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被看作为《资本论》第二稿。1862年,马克思决定以《资本论》为题,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副题,发表自己的经济学著作,计划写成四册。于是,在原来两稿的基础上,马克思又继续努力完善手稿中还没有得到充分阐述的部分,用两年半的时间(从1863年8月至1865年底)完成了新的、篇幅很大的第一、第二、第三册手稿,这就是《资本论》的第三稿。

1867年9月14日,《资本论》第一卷在德国汉堡出版。第一卷第一版只包括第一册的内容,马克思原定《资本论》分为三卷四册。第一卷第一版出版后,马克思继续从事第一卷的工作,准备德文版的再版和出版外文译本。他在第一卷第二版(1872)里作了大量的修改,对出版的第二版俄译本作了重要说明。俄译本是1872年在圣彼得堡出版的,它是《资本论》的第一个外文译本。马克思还对1872—1875年出版的第一卷法译本进行了大量的加工和校订工作。

与此同时,马克思还继续从事其他各卷的工作,他打算迅速完成全部《资本论》的著述。但他没有能够做到这一点。一方面,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中的多方面的活动,占去他许多时间;另一方面,从1868年起,马克思处于贫困和疾病之中,健康状况很不好,他不得不越来越频繁地中断写作。

1867年,在汉堡出版的《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扉页。

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毅然放下自己正在进行的研究工作,肩负起整理、编辑和出版《资本论》遗稿的艰巨任务。1885年7月,经过恩格斯精心整理的《资本论》第二卷,在德国汉堡出版。“第三卷只有一个初稿,而且极不完全”(198),其整理出版的难度就更大了。为了使原稿更加完善,恩格斯作了艰巨而繁杂的修订、增补和注释。这一卷,于1894年12月也在德国汉堡出版了。这样,恩格斯花了近12年时间,终于使《资本论》的第二、第三卷出版了。

《资本论》第四卷,即《剩余价值理论》,是《资本论》的历史批判部分。恩格斯考虑到自己年事已高,便把整理、出版这一卷的工作委托给考茨基,后者于1905—1910年以《剩余价值学说史》为书名,分三册陆续出版。

不难看出,《资本论》从酝酿、写作到出版,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如果从第一卷出版来算,《资本论》问世至今已有140多年了。一百多年来,《资本论》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出版了数以百计的版本。“五四”运动后,《资本论》被陆续翻译成中文。1930年,由陈启修翻译的《资本论》第一卷第一分册在上海昆仑书店出版。1936年,由侯外庐、王思华翻译的《资本论》第一卷的第一个全译本以世界名著译社名义出版。1938年,由郭大力、王亚南翻译的《资本论》三卷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由上海读书生活出版社出版。新中国成立后,中央编译局重新翻译了《资本论》,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资本论》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左图为186—1865年撰写的《资本论》手稿的一页;右图为《资本论》第2卷手稿中的一页。

主要内容

恩格斯之所以说《资本论》“对于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资本论》深刻地分析了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总过程,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和运行规律。正如马克思自己所说:“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199)“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200)。

《资本论》第一卷的标题“资本的生产过程”,是指不以流通过程为媒介的资本直接生产过程。

第一卷正文共分七篇二十五章。第一篇,商品与货币,其中包括:商品;交换过程;货币或商品流通三章。第二篇,由货币转化为资本。第三篇,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其中包括: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工作日;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量五章。第四篇,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其中包括: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协作;分工和工场手工业;机器和大工业四章。第五篇,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其中包括: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的量的变化;剩余价值率的各种公式三章。第六篇,工资,其中包括: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工资的国民差异四章。第七篇,资本的积累过程,其中包括:简单再生产;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所谓原始积累;近代殖民理论五章。

从这些篇章的标题可以看出,《资本论》第一卷的中心问题是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和剩余价值的生产。马克思从分析商品开始,提出了劳动价值学说和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所在。

1.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资本论》一开头,马克思就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201)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庞大的商品堆积”的社会,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细胞形式。要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和运行规律,必须首先从商品开始。马克思正是从商品这一资本主义社会司空见惯的对象入手,发现了躲藏在商品里的秘密。这就是:一切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商品首先是个物,它能够依靠自己的属性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如衣服可以御寒,食品可以填饱肚皮,油画可以供人欣赏,等等。商品的这种特性,马克思称之为商品的使用价值。他认为,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于物品的使用价值,因为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满足社会或他人需要的使用价值,是用于交换的使用价值。因此,商品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还具有交换价值。如一把斧头可以换若干斤粮食或者若干尺布匹等等。商品的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彼此对立,同时又构成一个统一体,体现着商品的内在矛盾。这种内在矛盾含着资本主义经济体往后发展的一切矛盾的萌芽。

马克思从商品的使用价值引出商品的交换价值,是为了阐明价值不同的商品所以能够交换,一定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可以比较的共同的东西。这个共同的东西,就是它们之间存在着等量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或抽象的人类劳动。或者说它们具有等量的价值。马克思认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的基础,是价值。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因此,价值和交换价值是有区别的。可以说,把价值作为一个独立的范畴而从交换价值中抽象出来,这是马克思的一大理论贡献。那么,价值又是怎样创造出来的呢?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派已经提出这样的观点,即价值是劳动创造的,价值决定于劳动的时间。但是,价值的实体是什么?什么劳动的劳动时间决定价值?古典经济学派对此却没有给予回答。马克思明确指出,价值的实体是抽象劳动,价值是抽象劳动的凝结。既然价值的社会实体是抽象劳动,那么价值就应由抽象劳动量来计算。抽象劳动量由抽象劳动时间来计算,它不是按个别人的劳动时间来计算,而是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计算。如果按个别人的劳动时间来计算,那么,一个人越懒、越不熟练,制造一件商品花的时间越多,他的商品就会越有价值。很显然不能按这样计算,它必须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计算。所谓“社会必要劳动”,指的是劳动者为了生产出维持其本人及其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而进行的劳动。从事必要劳动所占用的时间,就叫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超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进行的劳动,叫剩余劳动。从事剩余劳动抽出占用的时间,叫剩余劳动时间,其产品叫剩余产品。马克思认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202)这就是说,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不仅如此,马克思还认为,价值量是个变数,它随着生产商品所必需的劳动时间的变动而变动,而生产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是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每一变动而变动。“商品的价值量与实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地变动,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地变动。”(203)

马克思在着重分析价值实体和价值量之后,对商品作了不同于前人的概括,商品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即商品的有用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而价值则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商品和价值都是历史范畴,只有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劳动产品才能成为商品,劳动才表现为价值。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两个统一对立的因素中,价值居主导地位,是商品的灵魂。

2.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马克思对生产商品的劳动属性进行了分析,从而进一步论证了什么属性的劳动才能形成价值,为什么形成价值,用劳动时间计算的劳动量为什么表现为劳动产品的价值等一系列问题。

马克思认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两个属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所谓具体劳动,是指在具体形式或者特殊方式下进行的劳动,它的特征是通过商品的使用价值表现出来的。各种不同质的使用价值,表现着不同质的具体劳动。各种使用价值的总和,表现着分门别类的有用劳动的总和,也表现着社会分工。具体劳动作为生产出使用价值的劳动,是不依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的存在为其先决条件的。但是,作为政治经济学考察的具体劳动,它不是作为劳动分工的一般意义上的具体劳动,而是作为商品交换的社会分工基础上的具体劳动,也是作为创造商品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所谓抽象劳动,是指抽去劳动的具体形态或特点的劳动。比如,各种不同的劳动所使用的工具、材料、操作方法、劳动成果等等都不同,但它们都是人类劳动力的消耗,包括脑力和体力的消耗,都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这种同质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称为抽象劳动。正是因为这种同质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或抽象劳动,才使各种不同的商品在数量上可以互相比较。这种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但只有在商品经济关系中,人类劳动力的消耗才形成价值。

马克思分析了劳动二重性和商品二因素之间的关系,指出劳动二重性是商品二因素的根源。他说:“一切劳动,一方面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就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这个属性来说,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另一方面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就具体的有用的劳动这个属性来说,它生产使用价值。”(204)这就可以看出,商品所含的劳动,一方面是个人的、具体的劳动;另一方面是社会的、抽象的劳动。个人的、具体的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社会的、抽象的劳动创造商品价值。具体劳动的不同性质是商品生产的基础,只有品种不同的商品才需要彼此交换;也只有品种不同的具体劳动才使其所创造的使用价值彼此对立起来。但由于劳动以自然物的存在为其先决条件,也就是说,具体劳动虽然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但它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与此相反,抽象劳动却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这就说明,在商品发展的过程中,劳动逐步发展为创造价值的劳动。

3.价值形式和本质

既然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即在现有社会的生产技术下,以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生产出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因此,马克思认为,在一个统一的商品价值形式中,存在着两种形式,即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一种表现商品自己的价值,另一种只是别的商品的价值的表现。在交换中,它们处在对立的位置,这就是“价值表现的两极”,它们既互相排斥,又互为前提。

马克思把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四种价值形式的更替。第一种价值形式是“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第二种价值形式是“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第三种价值形式是“一般价值形式”;第四种价值形式是货币形式。其中马克思着重分析了简单价值形式。因为,一切价值形式的内容和特点都包含在简单价值形式之中,一切价值形式都是简单价值形式的放大和发展,都可以化为简单价值形式。简单价值形式是一切价值形式的胚胎,用马克思的话说,一切价值形式的秘密都隐藏在这个简单的价值形式之中。

通过对价值形式历史发展的分析,马克思阐明了商品和货币的关系,说明了货币的起源和本质。马克思认为,货币是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是商品内在矛盾和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从而揭示了商品和货币之间的联系。

马克思把货币形式看作是价值形式的完成形式。货币作为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的这一本质特性,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其职能也随着发展。在发达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货币、支付手段和充当世界货币五种职能。这五种职能是货币形式的具体表现,因而也应是价值的具体表现形式。

马克思把价值看作社会劳动的表现,发现了价值是互相依赖的商品生产者的生产关系。他认为,创造价值的劳动已经从一般劳动转化为被历史制约的社会劳动。价值是商品经济的范畴,它只是在商品生产的历史条件下,才能被派生出来,而且表现为仅仅与这种生产条件相适应的商品生产者的生产关系。但是,在商品经济下,这种生产关系不是直接地而是间接地、在一种东西交换另一种东西时才表现出来。因此,它采取了一种物的形式,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于是,在生产者面前,他们的私人劳动的社会关系,“不是表现为人们在自己劳动中的直接的社会关系,而是表现为人们之间的物的关系和物之间的社会关系”(205)。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商品经济发展到了最高点。在这里,一切劳动产品都成为商品,一切生产者的社会关系都要通过价值表现出来,社会生产关系更进一步完全为物的关系的假象所掩盖。由于劳动已变为雇佣劳动,隐蔽在“物”之下的生产关系已不是商品生产者在他们劳动上的直接的社会关系,而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剥削和被剥削的社会关系。

4.剩余价值的产生

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是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未成为商品时,货币本身不是资本;当劳动力成为商品时,货币就转化为资本。马克思分析了作为商品流通的货币和作为资本流通的货币的本质区别。货币本身不是资本,只有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它才转化为资本。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是劳动力成为商品。

马克思关于劳动力成为商品的理论,对劳动和劳动力作了明确区分,科学地说明了成为商品的只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并且,论证了只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劳动力才成为商品。

马克思分析了剩余价值的产生,指出它既不在流通领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这是因为,在流通领域,等价交换、不等价交换、互相欺诈,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产生,要以流通领域为前提条件。因为,从事剩余价值生产以前,要从流通领域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特别是购买劳动力这一商品,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流通领域之外,商品所有者只同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他的劳动只形成价值,而不形成剩余价值。

马克思区分了一般商品的生产过程和资本主义商品的生产过程。一般商品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所谓劳动过程,指的是生产资料和劳动相结合的过程;所谓商品价值形成过程,指的就是生产资料旧价值的转移和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因为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生产使用价值,而是为了追求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一方面是生产资料和活劳动相结合,形成使用价值的生产过程,即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价值的增殖过程,即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过程,也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马克思认为,资本最初总是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但单纯的货币要充当资本的货币,需有一个转化的过程。马克思在论述货币如何转化为资本时,区别了两种情况:一是简单商品流通公式,即商品(W)-货币(G)-商品(W);二是作为资本的货币流通公式,即货币(G)-商品(W)-货币(G)。马克思指出,这个货币(G)-商品(W)-货币(G) “过程的完整形式是货币(G)-商品(W)-货币’(G’)。其中货币’(G’)=货币(G)+﹤货币(﹤G) ,即等于原预付货币的额加上一个增殖额”。这就是说,G’比原来的G多了一个增殖额。马克思继续写道:“我把这个增殖额或超过原价值的余额叫作剩余价值。可见,原预付价值不仅在流通中保存下来,而且在流通中改变了自己的价值量,加上了一个剩余价值,或者说增殖了。正是这种运动使价值转化为资本。”(206)

那么,这个剩余价值是从哪里来的呢?马克思认为,资本家购买劳动力,表面上好像是工人出卖劳动,但实际上工人出卖的不是劳动而是劳动力。劳动力像一切商品一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资本家在依据等价交换的价值规律支付了劳动力价值之后,也像任何商品买主一样,取得了使用它的使用价值的权利。但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它的使用价值本身具有成为价值源泉的特殊属性,正如马克思所说:“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它自身的价值的源泉。”(207)因此,它的实际使用价值本身就是劳动的物化,从而是价值的创造。劳动力使用价值的使用,不是在流通领域中,而是在生产领域中进行的。资本家在购买得到劳动力之后,就把它带进生产场所进行商品生产。马克思写道:“让我们同货币占有者和劳动力占有者一道,离开这个嘈杂的、表面的、有目共睹的领域,跟随他们两人进入门上挂着‘非公莫入’牌子的隐蔽的生产场所吧!在那里,不仅可以看到资本是怎样进行生产的,而且还可以看到资本本身是怎样被生产出来的。赚钱的秘密最后一定会暴露出来。”(208)而在资本家出卖生产出的这些商品时,他仍按等价交换的价值规律索价。但是,劳动力使用价值的使用所产生的价值,要大于他的劳动力本身的价值。这个差额构成了原价值的超过额,成为剩余价值。因此,马克思认为,所谓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而被资本家等剥削者所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的价值。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吧:如果一个资本家花了100元钱购买一个工人,而这个工人却创造了200元的价值,这样就有了100元的差额,这个差额就是剩余价值。它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了,资本家发财致富的秘密就在这里。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资本都可以产生剩余价值。马克思进一步分析了能够生产剩余价值的资本形式。他把资本划分为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两种形式。不变资本构成生产资料,它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创造新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只是其本身原有的价值。可变资本变为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再生产出自身的等价物和一个超过这个等价物的余额,即剩余价值。马克思写道:“资本的这两个组成部分,从劳动过程的角度看,是作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区别的;从价值增殖过程的角度看,则是作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相区别的。”(209)这就说明,剩余价值不是由资本家垫支的全部资本带来的,而只是由其中的可变资本部分带来的,也就是由雇佣工人的劳动创造出来的。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增殖的唯一来源。

那么,以什么来衡量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呢?马克思区分了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不同。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和全部资本的比率。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程度不等于利润率的高低,而在于剩余价值率的高低。马克思指出,“剩余价值率是劳动力受资本剥削的程度或工人受资本家剥削的程度的准确表现”,虽然它“并不是剥削的绝对量的表现”。(210)

马克思还提出了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思想。他把通过延长工作日(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称为绝对剩余价值,把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改变工作日的两个组成部分的量的比例而产生的剩余价值,称为相对剩余价值。他认为,无论绝对剩余价值,还是相对剩余价值,都是劳动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表现,因此,都以剩余劳动时间,即全部所有的劳动时间和它的必要的部分之间的差额的存在为前提。必要劳动,指的是能够维持人们必需的生活资料的劳动;剩余劳动则是指在必要劳动之外的劳动。在资本主义社会,进一步增大剩余价值是通过两个不同的途径来实现的,一是延长劳动时间;一是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不过,由于工人的斗争,迫使资本家不得不更多地采取第二种途径。然而,为了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要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就要使劳动的技术过程和社会组织发生根本的改变。这样,“劳动对资本的这种形式上的从属,又让位于劳动对资本的实际上的从属”(211)。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制度更隐蔽、更具特征的剥削方法。

谈到剩余价值,不能不涉及工资问题。一般经济学家把工人的工资看成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马克思认为,劳动并不是商品,劳动力才是商品。劳动力也并非一向就是商品,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成为商品。因此,工资实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应该把工资看作是资本和劳动力交换的社会生产关系的表现。马克思举例说,如果一个工人每天必需的生活资料的平均量需要6小时的平均劳动才能生产出来,再假定这6个小时平均劳动体现为工资是3先令,那么工人每天只要6小时,就可以创造出同资本家付给他的3先令工资相等的价值。然而,限定工人劳动力价值的劳动量,并不构成工人劳动力所能完成的劳动量的界限。资本家认定他买到的是工人全天的劳动,3先令的工资使他换得了对劳动力的“整天”的使用权。现在,假定工人一天给资本家做工12小时,那么,他所创造的价值便是6先令。结果是:资本家付出3先令的工资而得到了6先令的价值。资本家白白多得3先令,就是工人6小时的剩余劳动所生产的剩余价值。可以看出,本来工人的劳动只有一部分是有偿的,另一部分是无偿的,但是,在工资这个表象上,仿佛全部劳动都是有偿的。这就是隐藏在工资背后的秘密。

从《资本论》第一卷的主要内容可以看出,马克思这部巨著写的都是工人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和他们想要知道的事,确实是一本写给工人看的书。在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中,马克思从再生产的角度,分析了资本运行的机制,阐述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运行过程,其中心是研究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在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中,马克思对整个社会各种资本形式运动的总过程进行了研究,其中心是阐述剩余价值的分配规律。

如果说,《资本论》第一卷揭示了剩余价值是怎样产生的,谁偷了剩余价值的奥秘的话,那么,第二卷则揭示了剩余价值通过什么手段又重新回到资本家手中的奥秘,而第三卷则更揭示了资本家是如何分配剩余价值的奥秘。

现实意义

恩格斯在评价《资本论》时说:“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全部现代社会体系所围绕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第一次得到了科学的说明,而这种说明之透彻和精辟,只有一个德国人才能做得到。”(212)恩格斯所说的这个德国人,就是马克思。

一百多年以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质的分析、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趋势的分析,对我们今天仍然有意义。它既是资本主义经济论,也是社会化商品经济的理论,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性提供了理论支撑。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马克思写成《资本论》后毕竟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的时间。在这一百多年中,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目前已进入信息化时代,资本全球化的态势急速展现。但是,资本的本性并没有改变。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213)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另一极是贫困的积累。财富被少数资本家占有,大多数劳动者相对贫困,资本积累的后果必然会导致严重的阶级对立和周期性的经济危机,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在当代,伴随着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资本的集中大大提高,世界范围的不平衡性进一步凸显,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矛盾日益尖锐。尽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发展、工人运动的压力和新科技革命的影响下,采取了一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国内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但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研究过的,诸如雇佣劳动、“物质奴役”的现象、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等情况依然存在,其固有矛盾不仅没有解决,反而在新的基础上不断积累和加深,在世界范围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更加突出。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祸及全世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发动的伊拉克、阿富汗战争以及利比亚战争,在中东及其他地区以“民主”、“自由”为幌子不断掀起的“颜色革命”,给那里的人民造成空前的灾难。这些无可辩驳的事实,从反面促进了世界人民,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的觉醒,深刻认识到只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更加美好的社会制度,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康庄大道。

资本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加剧了剥削。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它们在资金和技术以及政治、军事、文化等的优势,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控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命脉,导致发展中国家贫困加剧、南北差距持续扩大。这是任何资本主义的辩护士们怎样美化也无法否认的事实。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也可以抓住机遇,运用国际资本推进本国的经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中国从过去的闭关自守成为一个对外开放的国家,在引进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成为“世界工厂”,更进一步成为一个贸易大国。中国也开始向外投资,包括向非洲的石油、澳大利亚的矿产等投资,特别是对非洲的投资已达数十亿美元。我们向外投资,当然有获取更多原材料和更多的资金,以满足国内经济迅速增长需要的考虑,同时也给落后的国家带来世界视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向发达国家表达中国希望世界和谐与发展的理念。这是一种双赢的举措。

《资本论》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剥削的秘密,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剥削的形式会千变万化,不断翻新,马克思当时研究的某些具体结论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形势,但是,他科学论证的资本主义社会本身根本无法解决的固有矛盾,资本主义制度必将为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这一规律,已经为无数新的事实所证明,是绝不会过时的。学习《资本论》,我们应当坚定这样的自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