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张元济与南洋中华团体史志编纂处_关于张元济的故事

张元济与南洋中华团体史志编纂处_关于张元济的故事

时间:2022-05-02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张元济与南洋中华团体史志编纂处_关于张元济的故事张元济(菊生)先生一生为繁荣中国文化事业鞠躬尽瘁,作出了杰出贡献。郭锦芳、杨炳南二君发起编纂南洋中华团体史志,则有助于发扬光大先辈的精神。在一份《南洋中华团体史志编纂处附则》中,印有多位领事官员签名的介绍信,介绍郭锦芳等调查南洋各商埠社团情况。敬颂公祺张元济拜上 民国十八年五月二十一日史志编纂处公函、聘任书及张元济先生复信底稿至今幸存,弥足珍贵。

张元济与南洋中华团体史志编纂处_关于张元济的故事

张元济(菊生)先生一生为繁荣中国文化事业鞠躬尽瘁,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也十分关注海外华侨的文化事业。在他的遗物中有一份《南洋中华团体史志序》的打印稿,这是1929年5月应南洋中华团体史志编纂处邀请而撰写的,以前似未发表过[1]。现全文抄录如下:

联南洋诸岛,吾先民之赍装越海而往,奋展其才力,以经始而拓殖之者,至蚤且钜。准以东西言治者之说,吾国宜主治。今其势乃相反,以数百万之民之众,腆居外人治下,且时时被其侵侮焉。呜呼!民众既散处,自无团卫之力,少数所谓团体者,刦于异国政制,亦不任其充实设施。而国内贫苦震扰,又未遑为驭远之策驯,致受困于人,夫岂无自而然欤?郭锦芳、杨炳南二君毅然思所以振之亟为《南洋中华团体史志》。凡所在之商会、书报社、会馆之属,靡不征采其史迹。一事之因革,一人之端委,覈实撰录,以成有统序之书。盛哉!盛哉!持是以示于外人,知吾国之与星星岛屿中,固有与碧海同流之远泽,非后起之强有力者所得而销铄也。然吾先民之富于冒险骛远之性,讵仅仅始于南洋?见之秦徐福之辟东海,汉张骞之通西域,唐玄奘以后僧侣之游历印度,求诸史册,曷胜缕举。惟窃谓南洋之努力工商之业,大利民生实际,以视旁求玄虚之道术,远黩雄诞之兵威,则有进矣。强明之士,崇拜先德,缅怀遗风,其继是迈勇而进,以使之旁皇周泱也乎。侨民与侨民相亲郁郁焉。团体与团体相助秩秩焉。复得国力以维护之,侨政以联益之,乌有不终达者。此则二君之深望也已。元济承属为序,故为之发而隐讱如此。

张元济先生认为,先辈们漂洋过海,与当地人民共同开发南洋诸岛,实乃比秦徐福渡东海、汉张骞通西域、唐玄奘游印度更伟大的事业。郭锦芳、杨炳南二君发起编纂南洋中华团体史志,则有助于发扬光大先辈的精神。这一评价,颇为精彩。

从张菊老一生中,我们能看到许多关心南洋华侨文化教育的事例。早在1906年,清政府学部曾请他出国考察东西洋学制,其中就有“同历南洋,察考华侨兴学情形”的计划。他在一封复信中指出:“南洋诸岛华侨众多,兴学训民实为本部应尽之职,至弟于此事极愿勉效驰驱。”只是由于经费一时难筹,此行未果。1910年他作环球旅行,在轮船上目睹了大批华工被贩卖至南洋当“猪仔”的惨状;游历、考察新加坡槟榔屿等地时,又见到华侨教育极其落后,感慨万状,亟思为同胞尽力。于是在他的擘画下,1914年和1916年商务印书馆先后在香港、新加坡设立分馆。他还亲自审定了为海外华人用的《香港读本》及南洋专用的教科书。在他的日记中,常能见到宴请华侨,了解海外出版动态趋向,以及处理运往爪哇、泗水、新加坡等地书刊业务的记录。1917年2月,他邀请吴稚晖、汪精卫二人赴南洋专营出版,发展华侨教育。这事虽未成,但足见他与海外侨胞的心是紧紧相连的。直到他晚年赴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会议期间,他还邀请许多华侨代表座谈,倾听意见,讨论华侨用书的修改。这一切证明,张元济先生撰写《南洋中华团体史志序》,绝非偶然。

张元济先生哲嗣树年先生珍藏着一批菊老遗物,笔者见到了几份关于南洋中华史志编纂处的史料,约略考释出这个组织的一些活动情况,现介绍出来,求正于诸位。(www.guayunfan.com)广大海外华侨受潮流刺激,痛感祖国积弱,成立过许多团体。除了提倡公益事业外,不少曾经是辛亥革命时期重要的革命组织。可是事过以后,常常湮没无闻,实为可惜。吉隆坡华侨郭锦芳先生有感于此,于民国七年(1918)与邱绍濬、何裳咏等发起编纂《南洋中华团体史志》一书。花了大量人力、物力,先后收集到三千多份调查报告。民国十五年(1926)2月,郭锦芳任处长,杨炳南任度支部总主任,正式倡办南洋中华团体史志编纂处,会址设在雪兰莪吉隆坡双沟勿诗律257号(No.257 Sungei Besi Road.Pudu Kualabumpuo)。其宗旨为“选样功绩,鼓励将来,联络海内外中华团体,实行改良社会为救国方针”。同时聘请当时中国政府派驻南洋各地的外交官为总裁,其中有前任驻新加坡总领事李骏,驻新加坡总领事唐榴,驻槟榔屿正领事戴培元,驻仰光领事蔡咸章等。另外,驻英国公使颜惠庆、驻北婆罗洲总领事桂埴,以及国内特派南洋视学官,各报馆、各社会团体代表千余人均签名赞成。其声势着实不小。在一份《南洋中华团体史志编纂处附则》中,印有多位领事官员签名的介绍信,介绍郭锦芳等调查南洋各商埠社团情况。

1929年5月2日,郭锦芳、杨炳南致函时任商务印书馆董事长的张元济先生,聘任他为南洋中华史志编纂处名誉总裁,并邀“撰本志序文一篇寄来,预备刊入志内”。张元济先生于5月20日复郭、杨信,云:

锦芳、炳南先生大鉴:久耳大名,恒殷驰慕。日前接奉公函并聘任书及附则各种,展诵感愧。鄙人无似,何足以仰赞盛业。既蒙垂爱,许附骥末,荣幸实多,自当勉奋刍荛之采,以副谆属。被命作序,亦拟稿呈教,并祈鉴正。专肃。敬颂

公祺

张元济拜上 民国十八年五月二十一日

史志编纂处公函、聘任书及张元济先生复信底稿至今幸存,弥足珍贵。此后,张元济先生似与该组织没有什么来往。至于那篇序文是否刊出,就不得而知了。

1989年,笔者为考释南洋中华团体史志编纂处情况,曾致函马来西亚友人、著名历史学家刘子政先生,请他就近查询。承蒙刘先生又转托新加坡、吉隆坡两地友人到当地图书馆了解,盛情可掬。只是由于新马历史文献大多毁于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时期,没有能查到该组织的史料,连几位发起人的情况也无踪可觅。因此,张菊老这几件遗物似乎成了海内孤本。我希望拙文刊出后,能得到知情者的帮助,使得郭锦芳先生等处心积虑经营十余年的事业不至于湮没尘世。“公函”中曾提到“聘请名士先编定几帙”,似乎这部史志应该已有若干定稿。是否曾付梓印刷?是否会尚留人间?但愿我的希望不会落空。

(原载1990年4月17日《马来西亚日报》,转载于 《上海侨史论丛》第2辑,1990年12月)

注释

[1] 现已收入张人凤编《张元济全集》。——著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