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岁时节日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时间:2022-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十一章 岁时节日民俗1.岁时节日的产生及其发展岁时节日历史悠久,岁时源于古代历法,节日源于古代季节气候。岁时节日是将年、月、日与气候变化相结合的产物。所谓“节”,是对岁时的分节,把两个节气相交接之时定为交节,由此转意为节日。元旦是一岁最早的节日,也是古俗中大庆大祭的节日。现在称为春节,民间以这天为新年的开始,庆祝特别隆重。综合性质的节日是由该节日的多种目的所决定的。
岁时节日民俗_民俗综览

第十一章 岁时节日民俗

1.岁时节日的产生及其发展

岁时节日历史悠久,岁时源于古代历法,节日源于古代季节气候。岁时节日是将年、月、日与气候变化相结合的产物。自古至今,农历把一年分为十二个月,其中按一年气候变化过程,分为五天一“候”,三候为“一气”,那么一年就有二十四个节气,一年中共有十二个“中气”,即冬至、大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从小寒起太阳黄经每增加30°,便开始过到另一个“节气”,一年中共有十二个节气,即小寒、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这样就构成了一年四季,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三百六十天,这就是岁时节令的计算基础。以后发展起来的民俗传统节日在这些岁时节令中占有突出位置。所谓“节”,是对岁时的分节,把两个节气相交接之时定为交节,由此转意为节日。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形成了八个重要节日,简称“四立”“两分”“两至”,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与二十四节同时并行的节日,主要表现在各季各月朔望之间,以月亮的朔望圆缺作为定节日的标准之一。朔为上日,是各月的初一,又称“元日”,正月朔日谓之“元旦”。元旦是一岁最早的节日,也是古俗中大庆大祭的节日。现在称为春节,民间以这天为新年的开始,庆祝特别隆重。正月又称端月,正月初一为元日,亦云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月圆为望月,为农历每月十五日。古时还有另一种三元之说。即正月十五为上元节,是天官生日,所以有“天官赐福”之说;七月十五为中元节,是地官生日,地官赦罪;十月十五为下元节,是水官生日,水官解厄。正月十五又谓之“元宵节”,大庆大祭。中元节又叫“鬼节”,各有斋、醮会等,是祭祀祖先的日子,此日又叫“盂兰盆斋”。是日民间多以纸钱、冥用物品祀奉祖先或亲友亡灵。岁时节日在其发展过程中,又不断派生出许多大小节日,如“正月上辰”“正月上辛”等。二月二、二月十五花朝节、三月三、五月初五重五——俗称“端午”、六月六婆官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重阳节、十二月廿三为小年,等等。在以甲子干支排列所派生出的节日方面,有些干支不但不能成为节日,反而是忌日,比如“子卯不乐”,按迷信说法,子卯为恶日;还有如“亥日”,古代定为集市日,相沿成习。民俗节日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它与四季节气、阴阳、干支、数字、民族传统、各种信仰、农耕生产等习俗有密切关系。大多数古代节日源于祭祀,如“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至迎春于东郊”。许多少数民族的节日各具特点,如毛南族的“分龙节”,仡佬族的十月初一为“牛王节,祭牛王”,为牛王祝寿等。

2.节日的性质

凡节日都具有各自不同的性质,其中有单一性质和综合性质之分。单一性质即指该节日的目的是单一的,规模较小,活动方式也较简单。综合性质的节日是由该节日的多种目的所决定的。比如清明节,本来是单纯的农事节日,发展成为民间祭祀、扫墓、殓葬及郊游踏青等具有综合性质的节日。又如端午节本来只有驱瘟祛邪的性质,后发展为纪念屈原、龙舟竞渡等竞技游艺性质的综合性节日。有的地方还有过副节的习俗,即五月十三日为第二个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综合性节日是春节,它是由喜庆丰收、祭祀神佛、祭祀祖先、辞旧迎新、迎春接福、全家团聚、文化娱乐、走亲访友等多形式、多层次、多方面的活动所组成的,是民间百俗的综合性大节日。少数民族的节日与汉族的节日有所不同,如傣族的新年俗称“泼水节”,头两日为辞旧,最后一日为迎新,人们沐浴更衣,拥入佛寺堆沙造塔,听经浴佛,然后“高升”焰火、赛龙舟歌舞。高潮是迎新的“泼水日”,人们走上街头,相互泼水致贺,祝福消灾祛病,祈求丰收。它是傣族最富综合性的大节日。同样,藏族人过的藏历新年也是他们最具综合性的大节。端午节、中秋节都属于综合性大节日。从公历角度看有阳历年、国际劳动节、国庆节,很多人都在这些节日里举行婚嫁典礼、建房乔迁、生日祝寿、外出旅游等,这些节日也逐步形成综合性节日。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一方面尊重民俗传统节日,另一方面也做出决定,形成了一些新的节日,如植树节、教师节、护士节等。从节日的主要内容分析,可以分为下列五种类型。

(1)农事节日。它是以农、林、牧、副、渔、猎等生产习俗惯制为标志的节日。如四时标志的“四立”“二分”“二至”都是预报农事季候的。古代十分重视冬至节,因为它预示着寒季到了极限,经小寒、大寒后,立春将至,农家开始“打春”。“谷雨不冻,抓住就种”“处暑不勾头,割倒喂老牛”“秋分没生田,准备动刀镰”等,都表明农事的特定情况。农事节日是农业生产活动的里程碑,但并一定要用节日仪式表现出来。古代农事节日里的祭祀内容已被淘汰。随着科技的发展,有的农事节日已逐步减弱其节日特色,被农业科技所代替。

(2)祭祀节日。它是以祭祀神灵、祭奠祖先、祈禳灾邪、驱恶避瘟等信仰习俗为标志的节日。如七月十五中元节,又叫“七月半”,是宗教传统超度亡魂的大祭祀日。每年腊月二十三(四)为祭灶神日,古代亦为大祭日。广西龙胜壮族过“莫一大王节”,本来也是农事节日,但因为祭祀的莫一大王保护五谷有功,所以每年农历六月初二要举行祭祀,因为这天是莫一大王的诞辰日,每隔六年要大祭一次。白族因受佛教影响,祭祀观音的本主庙会,形成了民间的信仰节日。瑶族信奉祖先神盘王,各地都有盘王庙,又称社庙,为感念盘王夫妇造天地、开创种田,每年三月三十日小祭,六月三十日大祭,祈求保佑。景颇族的盛大祭典是不定年期的祭祀节日,他们信奉的是“木代”,又称“木恼总戈”,他居诸天鬼之首,所以人们隆重祭祀,祈求保佑平安和五谷丰登。祭期每隔二三年举行一次。蒙古族传统的“敖包”祭日是盛大的节日活动,敖包是神灵所在之地,旧俗每年六七月间,草原各地都要举行敖包大祭。还有彝族的“火把节”,也是盛大的祭祀节日,每年农历六月廿四前后举行火把节,其祭祀内容是祭神祭田,送祟除邪。在祭祀节日中,端午节和中秋节影响最大,端午节祭屈原、为屈原招魂,也是驱邪禳灾的节日,如门首挂菖蒲、艾叶,小孩额前涂雄黄、朱砂等。中秋节的内容以拜月为主,俗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故中秋拜月一般由妇女主持,中秋节还包含祭神祭祖,祝福全家团圆的内容。祭祀节日可分为祭神节日、祭祖节日、祭鬼节日等。

(3)纪念节日。其主要内容是追念民族英雄及地方历史上受到崇拜的人物。尽管其礼仪中也有祭祀祈福祝祷形式,但都是纪念人物,不是祈求神佛。如寒食节纪念被焚而死的介子推。又如端午节,在其发展中扩大了追悼屈原的内容。藏族的藏戏节是为纪念唐东结坡的节日。据说四五百年前,他为了在湍急的雅鲁藏布江上修造桥梁,便沿江化缘,最后找到了精通歌舞剧的七兄妹,组成戏班,编了劝人行善的剧目,一同演出集资,用得来的钱架了十几座铁索桥,从此便奉他为藏戏之神,每年过年都要纪念他的功劳。近现代也有很多这样的纪念节日或纪念形式,如炎黄子孙祭奠始祖黄帝,各族人民纪念推翻封建帝制的孙中山等。还有一些地区性的民间纪念节日都因和地方历史名人产生联系而自发形成。

(4)庆贺节日。这类节日以喜庆丰收,祝贺人畜兴旺、平安幸福为主题。比如农历过大年这个大节,虽然兼有祭神祭祖等内容,但还是以喜庆丰收,预祝来年吉祥、万事如意为主要内容的。按汉族和蒙古族、满族的习俗,从腊月廿三便进入过年活动,过小年即全家团圆。当日夜里很多人在灶前供香烛祭灶神。廿四日大扫除、沐浴更新衣、张灯结彩、杀猪宰羊、割鸡杀鸭。大年三十夜设团圆饭,如家人有外出未归者或有新亡亲人,桌上要留席位和碗筷,同样斟酒“过年”。然后是辞旧守岁,午夜十二点前要燃放爆竹,叫“封门”,十二点后,各家各户争先燃放“开门爆竹”。现在是全家围坐,观看一年一度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正月初一开始拜年,拜年有“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干娘”的习俗,过了元宵一般不再拜年了。其间互相庆贺,宴请亲朋好友,燃放焰火,举行各种游艺活动,营造节日喜庆气氛。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很多地方有吃“元宵”的习俗,即吃汤圆。入夜,所有龙灯齐出,男女老幼均外出观灯,这天是龙灯活动的最后一天,有的龙灯早已被爆竹弹得“百孔千疮”。龙灯舞完后要送龙珠,即把龙口中的“珠”取出来送往青年夫妇家中,祝愿其早生贵子,然后“化龙”,即焚烧龙灯。全国各地年俗不同,如北京地区的春节庙会,是集吃喝玩乐于一体的娱乐活动。斯时,各种寺庙、观、坛都举行庙会,京味小吃和民间工艺品琳琅满目,秧歌高跷、旱船、舞狮等表演让你赏心悦目。庙会上不仅展现民间特色,也融入现代元素,人山人海,愉悦狂欢,别有一番风味。东北地区有秧歌大拜年习俗,东北秧歌有三种形式,即二人转、地秧歌、高跷秧歌,具有泼辣风趣的特点,以火热欢快奔放著称,秧歌的“走阵”可走出“二龙吐须”“太极八卦”等花样,让人眼花缭乱。苏北的“贴挂郎”习俗,就是在一张红纸上单凭剪子和锥子来雕刻各种图案,有神仙、花鸟虫鱼等。然后把它贴在门楣上“驱邪避鬼”。在广州迎春属花市最有名,春节前夕,大街小巷摆满鲜花盆景,搭彩楼,各个公园、花园还有举行花展的,繁花似锦,美不胜收。我国少数民族的过年习俗各具特点,比如过年的日期就不一致。塔吉克族在三月间过年;珞巴族过年的日期不统一;羌族在十月初一过年;独龙族在十一月至十二月之间过年,日期不定;哈尼族在十月第一个辰日过年;苗族于农历十月逢一个吉祥的卯日开始过新年;等等。

(5)社交游乐节日。这类节日是以通过歌舞、游艺活动进行社交往来为内容的。比如各地民间举行的传统歌节、歌会、歌圩、舞会活动等。大理白族传统的“绕山林”盛会具有代表性。每年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男女盛装,成群结队,兴高采烈地边唱边舞,走向苍山下洱海滨的山林中去,青年男女载歌载舞,结成恋人。受佛教影响,还有以参拜圣源寺、崇圣寺、金龟寺“三灵”为内容的活动。尽管如此,其主要内容还是社交游乐。它最初叫“绕桑林”,后来俗称“绕山林”。苗族有的地区在农历三月下旬过爬山节或在六月十九日过香炉山爬坡节。届时,男女盛装美饰,人山人海,场面壮观,他们对歌、游方、跳舞、斗雀,热情奔放。还有些苗族地区在农历正月十六至二十日举行“芦笙节”,各苗寨均可参加,活动时先祭祀,然后男青年芦笙手和跳月姑娘拥进笙堂,唱歌跳舞,场面异常热烈。姑娘们把向小伙们讨的花带系在芦笙上,作为定情信物。翌日男女青年开展自由对歌、谈情说爱活动,使活动成为爱情生活的重要媒介。贵州侗族人的“赶歌会”,在农历七月二十日举行,届时人海人山,盛况空前,由中午到深夜歌声不断,它是以男女青年谈情说爱为主要内容的游乐节日。此外,还有仫佬族的“走坡节”、蒙古族的“那达幕大会”等。社交游乐节日各具特色,但以青年男女谈情说爱为主要内容之一是其共同特点。

3.节日时令饮食

凡逢节日,人们都会及早准备好节日食品,以求丰盛。因节令不同,饮食也略有区别。农历过大年,团圆饭的菜肴一定要有吉祥之意,故全鸡、全鱼表示完整,芹菜表示勤劳,粉丝表示长寿,肉丸表示团圆,火锅表示热气腾腾,猪肠表示顺畅。菜一般要有12道,表示一年12个月天天吉祥。开席前先要“奉神”,摆上几样菜,斟上三杯酒,表示让祖宗先尝。点燃爆竹,然后按辈分大小入席,晚辈要先向长辈敬酒,要说吉祥话。饭毕,长辈要给小孩子发红包,叫“压岁钱”。第二天开始拜年,先是一家人相互拜年,晚辈先向长辈拜年。给父母拜年时,儿女要下跪。然后一家人或与邻友等三五成群在本屋场中相互拜年,饮酒行乐,谈笑风生。正月初二起开始向其他亲友拜年,路途较远者,有开车、骑车前往的。临进门时,先燃爆竹,然后向其家中长幼一一拜年,对孩童有的要发压岁钱。有的地方从初二到初七互相请客,叫“新年饭”,酒食一般都很丰盛,有时“吃了东家吃西家,放下酒杯又换席”,整日醉醺醺的。元宵节的饮食特点是吃汤圆,这天晚餐的酒宴也很丰盛,很多地方当日晚餐要把正月以来剩下的鸡头鸭爪等全部吃掉,表示元宵一过,新年也算结束了。

端午节除酒席外,主要吃粽子、包子、糖糕、咸蛋、大蒜等。吃这些东西,一方面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另一方面可以驱邪防病。中秋节的饮食特点除丰盛酒席外,是吃月饼赏月。月饼最初是用来祭月神的,后来演变为表示家人团圆之意。此外,中秋节酒席菜肴中有吃芋头、粉丝、鲜毛豆炒牛肉的,都表示团圆、长寿之意。清明节除一般酒席外,菜肴中多有春笋炒腊肉、椿芽炒鸡蛋、野菜等的。中元节有用新鲜的小南瓜炒米粉的。三月三是妇女带小孩回娘家探亲的日子,很多人用鲜艾叶和米粉做成“艾叶豆团”,油光翠绿,是天然绿色食品,可作为赠送的礼物。立夏,白昼时间渐长,气温渐高,民间有注意素食进补的,有“吃了立夏羹,老人变后生”“吃了立夏子(鸡),棒槌打不死”的谚语。很多地方流行用狗肉汤煮鸡蛋给小孩吃。立冬,时令进入冬季,是进补的季节,民间很多地方有吃鸡、吃狗肉的习俗,冬至节吃鸡的习俗更为普遍。

4.节日礼仪

各种节日礼仪也略有不同。过年是一个隆重的节日,气氛热烈、酒席丰盛、节日时间长,一般从过小年至元宵前后二十多天,都沉浸在节日气氛中。旧时,长工吃过小年饭,就跟主人结账下工,“做不做,二十四”。开店的店主则不然,是在小年之日设宴招待伙计,请伙计从次日起为店主催收债款。店主写好条子,注明债主欠款情况,伙计把条子散发给各债户,当日并不收钱,只是通知而已,从次日起直至除夕夜封门为止,允许债户在期间把欠账交付清楚。封门后,任何人不得交收钱款,“叫花子也有年过”。现代社会也有在过年时讨取欠款的习俗。

正月初一开始拜年,拜年的方式是互相作揖,恭贺祝吉。现在是握手言吉,如“新年好”“万事如意”“恭喜发财”等。吃了人家的东西也要说吉祥话,如吃瓜子要说“瓜瓞绵绵”,吃糖果要说“甜甜蜜蜜”,吃枣要说“早生贵子”等。

清明节携三牲上坟祭扫祖先及亡亲的坟墓,先用几张纸钱叠在一起,中间再叠上一长条红纸压在坟头上(墓碑顶端),然后清除墓地四周杂草等,再在坟前摆上供品,斟酒三杯,请墓主享用,同时边烧纸钱边燃爆竹,礼毕,将酒洒于墓前,收起供品再到下一墓地。现代工艺发达,所有民间用品都可用纸板或塑料仿制,惟妙惟肖,如楼房、汽车、电视、金银首饰、钱币(冥钱),不一而足,这些东西在扫墓及中元节或冥寿时均可烧给神灵。

端午节龙舟初一开始下水,如果是新龙舟,事先还要下帖,请亲友到时观船。亲友要剪红布,买烟酒,到河边鸣爆接船。得礼后,龙舟要划转一周,擂鼓唱歌,以示感谢。端午节,有的地方除了喝雄黄酒外,还要用雄黄酒抹小孩前额,以祈解毒;还有用雄黄朱砂酒洒向屋边地角等处的,以防毒蛇侵害;还有用艾叶熏房室的,以祛毒驱虫。

中秋节之夜明月当空,清辉皎洁,除了吃饼赏月外,有些地方的妇女盛装结伴出游,叫“走月亮”。中元节,俗称“鬼节”,除烧纸钱祭祖外,还有放河灯的,以超度亡灵。有的地方还有“斋田头”的习俗,即用瓜果蔬菜在田间十字路口拜祝,祈望天地降福,获得丰收。另有“七月十三,大开鬼门关”之说,从七月十三到十五,傍晚或晚上不宜外出,尤其是小孩要注意,以免“遇鬼”。重阳节有佩茱萸登高,吃菊花酒,不出门者在家吃“糕(高)”,以谓登高的习俗。冬至节,旧时各姓氏的人都要到各自的祠堂里集会、祭祖,叫“祭冬”。祭毕,全族人吃“冬至酒”,也有的地方还保留着冬至修墓地的习俗。祭灶,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传说灶神当日升天向玉皇大帝汇报凡间各家情况,需热烈欢送,故各家要备酒菜、糖果、糕饼等祭献灶神,礼毕把祭品分给儿童。

5.礼仪、节日禁忌

公历节日及有关日子

公历节日放假规定:①全民假日如遇双休日,可在工作日补休假;
     ②部分公民假日如逢双休日,不得在工作日补假。

农历节日及有关日子

续 表

续 表

续 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