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的亚洲观的分析介绍

马克思的亚洲观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2-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的亚洲观追随J.S.穆勒的生涯十余年从事活动的,是K.马克思。关于亚洲社会的特质问题,马克思也难以明确界定,这些问题后来作为一种“亚洲的生产方式”而展开论争。这个想法作为马克思对俄国革命的预言得到很高的评价。然而,马克思所思考的亚洲,尽管后期成为中国和印度为对象的亚洲,但开始并不是如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通信中,认为亚洲的特殊性和停滞性在于亚洲干燥的特有地形,因此需要有灌溉的农业。

马克思的亚洲观

追随J.S.穆勒的生涯十余年从事活动的,是K.马克思。两人是同时代的人物。马克思在其《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中,基本找到了世界共同的历史发展规律,并认为可以确立这个规律。同时他也认为应该承认亚洲的地理和历史的特殊性。战后,发现了马克思的题为《先行于资本制生产的诸形态》的遗稿。它与论述世界史基本规律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序文是同一时期,推测为1858年左右所写。这里面写了很微妙的东西。自原始共有制后发展起来的社会,有三种形态,即日耳曼形态、古代形态和亚洲形态。既承认亚洲社会特殊性,又要在地理平行发展中,巧妙地结合阶段性发展。关于亚洲社会的特质问题,马克思也难以明确界定,这些问题后来作为一种“亚洲的生产方式”而展开论争。

马克思后期有一封《写给维拉·查苏利奇的信》,他指出:发展阶段学说只适用于欧洲,以俄罗斯农村共同体为例,有跨越资本制生产发展的可能性。这个想法作为马克思对俄国革命的预言得到很高的评价。对此,笔者毫无异议。如果有机会,笔者想将瑞金时代的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改革政策与此关联做一对比,谈谈个人的观点。总之,当时马克思在世界史的基本规律的发展阶段说和地域特质之间,做了各种摸索。

然而,马克思所思考的亚洲,尽管后期成为中国和印度为对象的亚洲,但开始并不是如此。看一看《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选集》就知道他们所说的亚洲是土耳其斯坦和蒙古,而且殖民地国家也不是中国和印度,是指爱尔兰。一般对欧洲人来说,亚洲是指中亚到蒙古一带。这是一种传统意识,来自于受到蒙古族侵略的缘故,尤其是俄国更为明显。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通信中,认为亚洲的特殊性和停滞性在于亚洲干燥的特有地形,因此需要有灌溉的农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