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的虚拟性和人的真实性
(一)网络的虚拟性
“虚拟”在韦伯字典中是指“尽管在形式上不被认可或承认,但在实际上或效应上是存在的”。虚拟性是网络的基本特征。
首先,网络世界的活动主体是虚拟的。也就是说,在真实环境中的人,因受到社会身份影响,言谈举止、为人处世都要与他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相适应。可是主体人在网上出现时,惟一代表他的只是一堆数字与符号,别人无法知道隐藏在那堆数字符号后面的究竟是现实中的谁,在这种数字外表的隐藏下,每个人都可以重新选择自己的行为。例如,27岁的美国人达斯在网上与美国一名叫舒米迪的年轻美貌的女子相识,女孩还传给他一幅性感十足的全身照,四个月后,达斯迫不及待地上了飞机前往美国与网上情人相见,敲开舒米迪的房门后,原来自称网上情人的人竟然是一个年近七旬的老妇。同时,在MUD为代表的世界里,人们还可以同时选择两三种角色来与人交往,在同一时间化身为完全不同的许多人。
其次,网络活动的环境是虚拟的。交往者所处的行为环境在真实世界不存在,在典型网络环境多用户地牢游戏(MUD)中,人们与他人交往主要是通过文本来进行的,对交往而言,不是嗅觉的、听觉的、视觉的和触觉的感受。在这里,人们尽管可以像真的一样进行他们所想进行的任何活动,但是这种环境与我们所处的环境相比,毕竟是一种虚拟。例如,虚拟社团。现实社会中,人们由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任务、目标,或共同的价值取向等种种原因,形成一定的社会联系,组成各种各样的社团,这种社团一般都有章程、目标、纪律、负责人,有较为稳定的成员构成,较为固定的活动场所等基本要素。而在网络上人们同样可以形成某种社团,但这种社团是在用文本进行交流,绝大多数人不知道对方是谁,在BBS下,网络社团聚无定规,散无定规,它组合起来方便,范围不受限制,社会影响越来越大。2001年5月,“中国红客”与“美国黑客”大战,就是在虚拟网络中为人们展示了以代号Lion(雄狮)为首的组织抗击美国侦察机在我国经济专属区撞毁我军用飞机,造成飞行员王伟不幸殉职之事,与美国黑客展开的一场“生死搏斗”。
(二)人的真实性
虚拟的环境、虚拟的身份、虚拟的人组成了一个虚拟的世界,它固然有只可看见不可触摸的一面,但是它与同样也是只可看见不可触摸的海市蜃楼有本质的区别。海市蜃楼是虚无缥缈的,而网络既有其虚拟的一面,又有真实的一面。人的真实性首先表现为“真实的人性”,即在网络世界里同人类社会一样,有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这种和谐维持着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如1996年初,清华大学的一位女同学忽然身患奇症,虽经百般医治却毫无效果,在万般无奈之下,他的老师和同学通过E-mail向世界发出病情咨询,后被外国医生诊断为“铊中毒”,这一诊断对治疗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不久她康复出院。这说明在网络世界中同样存在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富有人性的行为。
其次,人的真实性表现为网络世界是人现实活动的表现空间,即人的真实性的空间。网络本身是现实的,网络中存在的大部分事件与真实生活息息相关,网络上的新闻来源于现实生活,我们发的E-mail,都是发给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人,网络活动的参与者尽管用各种符号、数字代替,但他们在网上的语言、行为等表现在现实中都能找到其影子。这就说明了网络世界也有真实的一面,通过折射的真实,使虚拟的形式与真实的内容相统一。
(三)虚拟的世界是人真实性的空间
首先,虚拟世界是人类的思想和信念构造出来的,是现实世界的折射,它包含了现实世界的全部色相——喧哗与骚动,光荣与梦想。在虚拟世界里,也像鲁迅先生说的:“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其次,虚拟人表现了“真实的”朝思暮想的自我。网络交往中的许多人其实与现实自我非常接近,只不过把某些方面稍加修饰,变成自己所希望的性格。在网络游戏中,一个人所选择和表现出的某种行为特征——偏爱和厌恶,希望和需要,突出地表现了游戏的那种另一想像的自我的身体愿望。在这个虚构自我的构造中,虚拟和想像的自我实际是本我人格的发泄和表露,很多人在开始游戏时,表演的是与自己全然不同的人物,但最后,还是禁不住把自己的个性带了进来。
再次,大多数人的感情并不虚拟,而是真实的。现实世界中人的许多真实情感在公众面前往往不易表露出来,如果自己的真实身份被别人知道,人们往往依某种“社会格式”来行事。而在网络上,人们隐瞒了自己的真实身份,暴露给对方的仅仅是一个角色符号、一个代码,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并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感情及想法。
最后,随着网络在生活中越来越深入,并且逐渐改变着大多数人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网络无形的世界里,使得网络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信息交流的媒体,而且更多地渗进了个人的感情因素。因此可以说,网络变成了一个浓缩的社会,一个具有人性的空间,思想、爱情、真诚、虚伪……诸多人性因素都在这里显现。
总之,一个人只要是真诚的,他无论使用什么样的名字,所说所写都无碍其血性和真情。而心术不正者,无论坚持什么样的身份,都难以得到尊敬和信任。网络的匿名性,反而可以更加真切地把人性中的美与丑展现出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