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术出版走出去:核心话语权争夺战已经打响

学术出版走出去:核心话语权争夺战已经打响

时间:2022-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术出版走出去:核心话语权争夺战已经打响[1]在前不久的第十九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与爱思唯尔出版集团正式签署协议,一次性输出“大飞机出版工程”5种精品学术专著的英文版版权。学术出版走出去事关核心话语权的竞争,能极大地增强中国的竞争力、传播力和影响力。中国的学术类出版社肩负着国际化的历史使命,理应加快推动学术出版走出去,增强中国的学术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

学术出版走出去:核心话语权争夺战已经打响[1]

在前不久的第十九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与爱思唯尔出版集团正式签署协议,一次性输出“大飞机出版工程”5种精品学术专著的英文版版权。

出席仪式的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用“期待已久的重要出版项目”来形容该出版工程,对协议的签订更是兴奋不已,他说:“只有凭实力,文化的力量才能走向世界。这个项目是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基础性工作之一。”

2012年年初,新闻出版总署发布2012年“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若干意见》,旨在加快推动新闻出版业走出去步伐,提升我国新闻出版业的国际竞争力、传播力和影响力。作为新闻出版业的重头戏——学术出版该如何落实和加快走出去的步伐,日前,本报记者专访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韩建民。

受访者: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 韩建民

采访者:《中国科学报》记者 李芸

《中国科学报》:记得前几年的书博会,版权输出图书的主题大多是中国功夫、剪纸艺术、传统美食等,今年学术出版输出有较大突破,你如何看待这种趋势?

韩建民:图书是思想的载体,是传播文化、扩大影响的重要平台。中国功夫、美食、书法等,当然是中国文化,但并不是中国文化的全部。我们必须要在学术出版走出去方面,大有作为。

学术出版走出去事关核心话语权的竞争,能极大地增强中国的竞争力、传播力和影响力。我常想,中国的师生到全球去访学,发现国外学生正在阅读中国出版的著作和教材,那是一件多么值得自豪的事情。

近年来,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的主客观条件也日趋成熟。能用英文写作的中国学者越来越多,我们的学术有了走出去的实力,已经不是单向引进、学习的阶段了,我们有一流的学术著作和教材,国外的一些研究机构、大学、知识分子,他们需要了解中国的学术,与我们互通有无。

同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些出版社与国外出版社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像我们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与施普林格、爱思唯尔、剑桥、德古意特、圣智等世界知名学术出版机构都是重要的合作伙伴,在学术出版走出去方面打通了健全的渠道。

《中国科学报》:但在中国一直以来学术图书销量相对较少,经济效益相对较低,一些出版社对学术出版并不热衷,你如何看这个问题?

韩建民:应该看到,中国学术出版的大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

中国的学术出版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确走过了一段比较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从20世纪80年代的出书难,出学术书更难,到20世纪90年代的补贴出版、自费出版,再到21世纪以来的鼓励原创、有限扶持,直到国家出版基金2009年设立,积极鼓励和扶持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对学科建设和社会发展有推动作用的原创性学术精品出版物,学术出版才真正显露出高品质、原创性、成规模、规范化等诸多特点。

国家出版基金与以往各种基金、补贴项目相比,质量、进度要求较高,扶持、补贴力度也大得多,原本难以赢利的学术图书,也能够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品牌效应很快显现,行业知名度空前提高,促进了小众市场的刚性销售。学术著作一般定价较高,有着比较稳定的读者群体的刚性购买需求,加之可与数字出版、版权贸易嫁接,所以赢利能力获得了逐步的提升。这是中国学术出版难能可贵的现象,为中国学术出版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所以我对学术出版的前景有更好的期待。

《中国科学报》:学术出版的前景值得期待,你对学术出版走出去是不是也同样乐观呢?

韩建民:我对学术出版走出去前景的乐观和自信,来源于我们的诸多走出去项目。如我社与德国施普林格出版集团联合出版的“中国工程技术专著系列”,目前已签约近20种学术专著,作者囊括“千人计划”、长江学者、杰出青年等权威专家,有些专著荣获上海市优秀输出版权图书,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应。我社国家“十二五”规划图书,由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教授总主编的“光物理研究前沿丛书”,其中文版还在撰写阶段,就将英文版全8种版权授给了德古意特出版社。再如,我社向剑桥大学出版社授权的《东京审判:中国的记忆与观点》英文版,是中国学者第一次就东京审判这一重大历史问题,在全球声誉卓著的主流学术出版社,集中发出代表中国的声音。

当然,高端学术成果走出去也面临一些困难。一是客观来说中国的学术在很多领域还没有做到世界一流水平,有世界影响的学者并不多;二是能直接用英文写作的学者还是少数,这与思维方式、语言习惯都有关系;三是出版周期较长,出版成本较高,大概是国内出版同类书的两到三倍。

《中国科学报》:您提到学术出版要走出去必须先练好内功。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长期致力于学术出版,承担了很多重大学术出版项目,同时也是走出去方面的一支主力军。请你谈谈出版社在学术输出上修炼内功的感想?

韩建民:一流的学术出版首先需要一流的学术研究的有力支撑。同样的学科、同一个问题,全世界学者都站在前沿进行研究,如果国内学者的成果高人一筹、早人一步,显然更值得输出,影响也更大。去年我社的《盲信号处理》、《基于质量的互联网内容传输技术》和《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等英文版学术专著成功出版,漂洋过海,首先是胜在学术成果过硬上。

另一方面,出版社的作用同样不容小觑,出版社要考虑自身角色的变迁。我认为出版社应该从过去单向服务于教学科研,向引导学术品牌、促进科研融合、规范学科建设转变。如我社正在实施的“能源与环境出版工程”即是由出版社策划、调动若干学科骨干参与的重点出版项目,该项目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原校长翁史烈院士感慨地说:“交大几个学院、数百学者作了30年的能源与环境研究,基本都是各自为战,直到出版社策划了‘能源与环境出版工程’,交大才有了一次总结和表达的机会。”这足以说明学术出版的角色与作用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一个有学术追求的出版社从来不会只局限于一个国家,她必定是全球的。中国的学术类出版社肩负着国际化的历史使命,理应加快推动学术出版走出去,增强中国的学术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

【注释】

[1]本文原载2012年9月14日《中国科学报》,作者李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