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实践教学的教育背景

一、实践教学的教育背景

时间:2022-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原来知识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这种能力本位的人才选择机制,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实践教学”一词不断出现在高校教学管理文件之中。这表明,实践教学必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得到体现,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管理。这就要求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不但要体现实践教学,而且必须保证实践教学的最低学分(学时),细化实践教学过程。

一、实践教学的教育背景

改开革放初期,由于教育资源短缺,文凭成为人才的一种标识,国家根据文凭来分配工作。文凭本位的人才选择机制激励着广大青年为通过与文凭相关联的各种考试而努力学习。与此相应,学校教育非常重视与考试内容密切相关的书本知识的传授,这种为考试而学,为考试而教的应试教育思想不断滋生蔓延。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各种专业教学计划中,普遍存在重视理论知识学习的倾向。无论是基于学术性教育的学科课程或基于职业性教育的专业方向课程,课堂讲授、课后练习、复习、考试等理论教学环节都搞得非常扎实,但对培养学生能力的课程设计、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等教学环节缺乏相应的考核标准,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随着改革的深入,人才选择机制出现了相应的变化,自主择业代替了国家分配,用人单位对入职者有很大的自主选择性,素质高、能力强的高校毕业生才能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原来知识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这种能力本位的人才选择机制,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实践教学”一词不断出现在高校教学管理文件之中。1998年的《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中明确提出:“实践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各种实践性教学环节都要制订教学大纲和计划,严格考核。”这表明,实践教学必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得到体现,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管理。但是,受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加上高校扩招,各高校教学经费短缺,学生难以走出校门参加各种生产实习,校内的实验课也大打折扣,实践教学环节仍然难以落到实处。2007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进一步明确要求“列入教学计划的各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学时),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一般不应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农医类专业一般不应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5%”。这就要求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不但要体现实践教学,而且必须保证实践教学的最低学分(学时),细化实践教学过程。

张成武(1973—),男,四川广安人,教育学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人们不禁要问:实践教学是什么?它具备何种的价值特性?如何有效开展实践教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