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性爱观的价值取向及历史比较

(三)性爱观的价值取向及历史比较

时间:2022-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性爱观的价值取向及历史比较为了解大学生对性爱观的价值取向,本研究设计了两个问题。表3-7不同性别对爱情与性关系的态度交叉情况2.大学生性爱观之历史比较笔者预设当前大学生的性爱观可能更开放一点,但事实并非如此。表3-8大学生对爱情与性的认识之历史比较情况3.与恋人发生性关系后的选择调查数据结果与笔者的预设出入较大,回答不一定的男女生反而最多。

(三)性爱观的价值取向及历史比较

为了解大学生对性爱观的价值取向,本研究设计了两个问题。其一:“您认为爱情与性的关系是:爱情与性无关;只有爱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发生性关系;不求朝朝暮暮,只求曾经拥有;说不清。”意在掌握大学生对爱与性关系的认识。其二:“假如您和您爱人已经发生性关系,是否一定要嫁(娶)他(她),有三个选项供他们选择:一定、不一定和绝不。”意在了解大学生如果与恋人发生性关系后会如何选择,他们的爱是否持续下去并寻求结婚

1.大学生目前的性爱观

如表3-7所示,在这个问题上男女生没有显著差异性,在此选项中比率基本相近。认为“爱情与性无关”的占总数的20.6%;认为“只有爱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发生性关系”的占总数的53.7%;认为“不求朝朝暮暮,只求曾经拥有”的占总数的6.6%;“说不清”二者关系的占总数的19.1%。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基本不赞成“不求朝朝暮暮,只求曾经拥有”的性爱观,普遍认为只有爱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发生性关系,赞同先有爱后有性,反对有性无爱的性爱观,这是一个理性的认识,正确的观念,是值得庆幸的。

表3-7 不同性别对爱情与性关系的态度交叉情况

img34

2.大学生性爱观之历史比较(2001年—2011年)

笔者预设当前大学生的性爱观可能更开放一点,但事实并非如此。如表3-8所示,十年间大学生的主要观点没有变,多数人仍然认为只有爱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发生性关系,并且2011年比2001年的比率低12.2%。具体变化如表3-8所示,只有认为“爱情与性无关”、“不求朝朝暮暮,只求曾经拥有”和“说不清”的比率比2001年略有上升,其中爱情与性无关的比率比2001年高出9.6%,说明那种无爱之性是大学生明显排斥的,而有爱之性明显是认同的。这可能与外界或媒体的报道不太相符,但这是甘肃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当然,观念毕竟是思想意识上的认识,不能代表实际的行动,有时候性观念和性行为的发生不一定一致。观念开放的人不一定是性行为上开放的人,反而有可能很谨慎、很保守,这种情况在许多学者的调查中也有显露,应该说是矛盾的一个方面。

表3-8 大学生对爱情与性的认识之历史比较情况

img35

3.与恋人发生性关系后的选择

调查数据结果与笔者的预设出入较大,回答不一定的男女生反而最多。如表3-9所示,如果与恋人发生性关系后一定要嫁给他的女生只有28.1%,男生一定要娶她的只有30.0%;而不一定嫁他的女生却占到了女生总数的65.7%,不一定娶她的男生为65.6%,这个结果令人十分疑惑。按照甘肃大学生对贞操观的认识,既然54.7%的大学生认为贞操很重要,而且回答“不求朝朝暮暮,只求曾经拥有”的人只有6.6%,那么结果应该是一定要嫁他或娶她的人数要多一些才符合逻辑,结果却是相反的。笔者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又想了解一下谈恋爱的大学生是不是也有相同选择。根据描述性分析将恋爱现状与该项目交叉分析,结果如图3-10所示(频数表略),尽管正在谈恋爱的大学生选择“一定”的比率明显高于没有谈恋爱的学生(正在谈恋爱的大学生为34.7%,而没有谈的大学生为26.5%);选择“不一定”的相应比没有谈恋爱的人少5.8%,但仍有61.9%的正在谈恋爱的大学生选择了“不一定”。如此矛盾的结果看似难以理解,实际上这正是大学生观念与行动的矛盾、理性与欲望的冲突所致,说明了大学生中存在着情感的不确定性和欲望的不可控性,对爱情的盲动性和性观念的开放性的多方面矛盾,这正是我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特别关注的重要方面。

表3-9 不同性别与恋人已发生性关系后是否选择结婚交叉情况

img36

img37

图3-10 目前的恋爱状况与发生性关系后的选择相关性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