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验学习的价值取向

经验学习的价值取向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联系经验学习来看,我们认为,经验学习应具有超越的品性。经验学习必须也应该关注并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但它却是为不断提升学生生活经验、超越学生已有经验而存在的。这需要我们在经验学习的实践中坚持经验学习的超越性品性。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现象,是有些人对经验学习的理解缺乏确定性,将根本算不上“经验学习”的活动当做经验学习,使经验学习变异。

三、经验学习的价值取向

那么,经验学习的价值取向究竟应该是什么?我们认为,经验学习不是维持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而是要超越学生的生活经验;不是为学生未来的经验作准备,而是引领学生超越现实经验,走向美好生活。

经验学习不能把经验定位在基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的学习。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来自现实生活中的人,教学与生活的关系必然是密切的,教学必须关注现实生活,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但绝不是说把教学还原为日常生活经验的教学,而是要在教学过程中,超越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当然,经验学习也不能把经验定位在沉浸于纯粹的哲学理念意义上的经验。人的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问题,当然是经验学习所应关注的,但意义经验是我们追求的世界,不是人实在存在于其中的经验;意义经验是生成的,学习作为一项现实的、具体的活动,对意义经验的追寻只能在经验学习过程和结果中显现,学习无法在纯粹的意义和价值世界中进行。作为理念的、抽象的意义和价值经验,不能成为教学得以展开的沃土,只能是教学活动的背景和结果。我们不能想象没有知识的传承和价值的引导,教学活动以及生活于其中的现实地活动着的人的生命价值和生存意义如何体现与发展。把经验学习定义为理念经验的学习,不仅不具有可操作性,也会导致学习的虚无。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它必然具有超越的特性。教育的着眼点不在于使人‘接受’、‘适应’已有的,而在于为‘改造’、‘超越’的目的而善于利用已有的一切。”(30)

联系经验学习来看,我们认为,经验学习应具有超越的品性。经验学习必须也应该关注并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但它却是为不断提升学生生活经验、超越学生已有经验而存在的。人的生活经验具有自在性、直观性和保守性,因而正需要人的具有自为性、超越性的理性认识来反思、引导,从而使人的生活能够不断进步。这种超越不是让人凌驾于学生经验之上凭空建造理想化的“空中楼阁”,而是引领学生在对现实经验的审视、批判与反思基础上去辨识并趋向真、善、美,以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经验学习的思潮在教学中宣告了如下事实:经验学习表达了一种教学倾向——关注人的生存状况、关注并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倡导经验的生成性特征。然而经验学习绝不是基于日常经验层面上的学习,也不是基于理念经验层面的学习,而是联系学生经验世界中的合理因素参与学习、不断提升与超越学生已有经验,以此来实现经验改造的过程。这需要我们在经验学习的实践中坚持经验学习的超越性品性。然而,在实践层面,日常化的经验学习和理念化的经验学习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非理性主义的流行。很多教师在实施经验学习的时候,重视现实性而轻视超越性。教学被诠释为个别性、经验性、非系统化的基于日常经验的学习活动,被重复的习惯所包围,以个体的最大自由与快乐为行为原则。不少教师打着经验学习的旗号,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选择”、“亲身体验”,把课堂变成情景表演,把教学娱乐化。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现象,是有些人对经验学习的理解缺乏确定性,将根本算不上“经验学习”的活动当做经验学习,使经验学习变异。这意味着经验学习需要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但同时要以提升与超越学生的直接经验为目标。因为在很多时候,教学关注的是更多的学生的原初经验,而学生的原初经验是有限的,因而它在成为经验学习资源的同时又限定了经验学习。经验学习对学生直接经验的关注,要以提升与超越学生原有的具体经验为目的,在了解学生经验、诠释学生经验的同时,要体现超越的向度,因为缺失了超越之维,许多经验学习也就失去了良好的推动力量。

【注释】

(1)潘玉进.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在教育上的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90-93.

(2)K.J.Gergen. The Saturated Self:Dilemmas of Identity in Contemporary Life [M]. America:Basicbooks,1991:89.

(3)David, J.Nightingale, John Cromby. Social Constructionism as Ontology:Exposition and Example [J]. Theory and Psychology, 2002(5):701-713.

(4)杨莉萍.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对主客关系的超越[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3(3):40-43.

(5)[英]斯宾诺莎.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29.

(6)R.Pettman. Common sense Constructivism, or, the Making of World Affairs [M]. NY:Sharpe, Inc. 2000:11.

(7)Paul Enrest. Social Constructivism as a Philosophy of Mathematics [M]. 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8:163.

(8)Paul Enrest. Social Constructivism as a Philosophy of Mathematics [M]. 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8:164.

(9)D.A.Kolb. The Process of Experiential Learning [C]// M. Thorpe, et al Culture and Process of Adult Learning. NY:Routledge, 1993:138-155.

(10)D.Boud, et al Reflection:Turning Experience into Learning [M]. London:Kogan Page, 1985:19.

(11)G.J.Posner. Field Experience:Methods of Reflective Teaching [M]. HK:Longman, 1989:22.

(12)[美]尼科尔斯,等.家庭治疗——理论与方法[M].王曦影,胡赤怡,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120.

(13)高文.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理论与社会建构主义[J].外国教育资料,1999(4):10-14.

(14)Paul Enrest. Social Constructivism as a Philosophy of Mathematics [M]. 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8:1.

(15)高文.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理论与社会建构主义[J].外国教育资料,1999(4):10-14.

(16)D.T.Hickey. Motivation and contemporary socio - constructivist instructional perspectives [J].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1997, 32(3):175-193.

(17)D.A.Kolb. Experiential learning: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M].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1984:105.

(18)Bruno Latour. Reassembling the social. An Introduction to Actornetwork-Theory [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146.

(19)高文.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理论与社会建构主义[J].外国教育资料,1999(4):10-14.

(20)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4):75-82,108.

(21)A.Ewert, J.Heywood. Group development i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Expectations, outcomes and techniques [J].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1991, 23(5):592-615.

(22)S. Wurdinger. The theory and pedagogy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A critical look at teaching practices [J]. Journal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1996, 19(2):60-61.

(23)高文.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理论与社会建构主义[J].外国教育资料,1999(4):10-14.

(24)钟启泉.社会建构主义:在对话与合作中学习[J].上海教育,2001(2):45-48.

(25)[英]戴维·伯姆.论对话[M].王松涛,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6.

(26)童庆炳.经验、体验与文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1):92- 99.

(27)沈建.体验性:学生主体参与的一个重要维度[J].中国教育学刊,2001(2):41-43.

(28)石中英.缄默知识与教学改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3):101-108.

(29)王灿明.体验学习的内在机制探析[J].今日科苑.2007(24):254.

(30)鲁洁.论教育之适应与超越[J].教育研究,1996(2):3-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