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注意的问题

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注意的问题

时间:2022-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六、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注意的问题[45]地方院校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过程中有几个问题值得注意,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多个教学环节,甚至会产生这种培养模式难以实施的严重后果,因此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学术能力的培养是不可忽视的,当然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求。

六、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注意的问题[45]

地方院校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过程中有几个问题值得注意,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多个教学环节,甚至会产生这种培养模式难以实施的严重后果,因此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1)政策法规问题。政府还没有形成必要的法律法规、有效的激励政策以及权威的宏观协调机制。因此,政府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明确政府、企业、学校在合作中的责、权、利。应利用政府权威,协调全局和局部利益、协调企业和学校双方利益。搭建合作平台,监督合作的落实,制订合作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对合作的指导思想、条件、制度、参与度、内容、形式、管理水平、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监控,促进校企合作持续健康发展。

(2)学校管理层面。校企合作导致的培养模式及教学方法改革必然给教学管理、师资队伍管理、教学资源管理等传统模式带来挑战,应建立新的管理模式与之相适应。

(3)运行机制问题。目前大部分校企合作尚属自发的、短期的、不规范的甚至是靠关系维系的较低层次,尚未形成统一协调的、自觉规范的整体行动。要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既要形成双方需求合拍的驱动机制,又要构建互利互惠、多方共赢的利益机制和优势互补的平衡机制。

(4)合作深度问题。大部分校企合作处于人、财、物等资源双向流动的初级阶段,还应该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课程改革、技术开发、学校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深层次、长远利益上进行合作,重视精神文化等“软”资源的互补和共享,实现校企之间的全程参与、深度融合。

(5)与中小企业的合作问题。在一些地区和行业中,中小企业成为行业的主流,但大部分中小企业为私人企业,规模、效益都相对较小,技术也相对落后,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企业自顾不暇地忙于自身的发展。因此,当前如何有效地与中小企业进行校企合作是一个现实的难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政府、行业组织应给予中小企业相关的优惠政策和帮助,使企业获得发展,提高中小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性;另外,学校层面上,要了解中小企业可利用的资源,选准合作的企业。

(6)企业回报问题。采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如何来考虑企业回报问题?企业具有经济属性,企业的设备、技术人员的时间和精力都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校企合作模式占用了这些资源,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学校给予必要的经济补偿是应该的,但学校教学经费有限,双方就应达成一个较合理的共识。另外,学校应给予企业优先选用学校的优秀人才政策。企业需要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通过校企合作模式,企业对学生有所了解,同时使用这些人才可以减少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衔接问题,减少再培养培训的成本,因此学校要采取积极措施,保证企业需要的人能够留在企业中。再者,政府、学校应该有对应的措施提高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的社会声誉,这是对企业的最大回报。

(7)“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使教师既具备传统高校教师的学术水平、教学能力,又具备一线工程师的技能,从而构筑“双师型”师资队伍,这是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所要求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双师型”师资有更高的要求,不仅具有相关的专业技能,还应具有较强的学科专业的学术思想、较高的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因此,在高校、企业中都应注重培养这样的师资。可以采取教师到企业挂职、企业技术人员到校开展教学活动方式,并充分利用“科技特派员”的平台,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使之理论和实践结合。

(8)学生学术能力的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需要具有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还应具有相当的学术能力,这是本科教育的基本要求。学术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后发展”是很重要的,因此本科院校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不能简单地参照高职高专的模式,不能只重技能,不重学术。另外,技术密集型企业对学生学术能力也有相当要求,要求的人才具有新产品的研发能力、高新技术开发和应用能力,因此。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学术能力的培养是不可忽视的,当然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