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办高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

民办高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校企合作模式是针对高等职业教育所提出的人才培养模式,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办学的主体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校企合作也是民办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形式。然而多年以来,民办高校的校企合作一直在浅层次运作,仅在民办高校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和企业解决用工荒问题两方面结合,低效度徘徊。一是成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组织领导机制,二是健全学生实习的管理机制,三是健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信息反馈机制。

二、民办高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

校企合作模式是针对高等职业教育所提出的人才培养模式,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办学的主体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校企合作也是民办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形式。教育部十六号文件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作为一种互惠互利的双赢教学组织策略,校企合作自开展以来,确实推动了民办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使人才培养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然而多年以来,民办高校的校企合作一直在浅层次运作,仅在民办高校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和企业解决用工荒问题两方面结合,低效度徘徊。过多的顶岗实习时间,不对口的非专业实习,廉价的学生劳动力,私下的经济交易,成了校企合作的利益驱动,出现了大量“学生工”。极个别的职业学校打着工学结合旗号,成了为企业提供年轻、廉价劳动力的“中介公司”,从中谋取利益,这种“廉价学生工”的模式应当终结。针对这种现实,民办高校如何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呢?

首先,以政府为主导,推动校企深入合作。在中国国情下,没有政府积极扶持,校企合作很难持久实质性地开展。从国外情况看,政府的财政支持是校企合作成功的重要原因。美国独立设立了校企合作教育基金。德国政府规定,企业接受学生实习,可免交部分国税。澳大利亚政府全额投资建立了许多实训基地。我国政府可设立校企合作专项基金,补偿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培训开支;制定出有利于推动校企合作发展的法律法规,规范双方行为,对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或专项补助政策,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的积极性,真正起到培养人才的作用。

其次,校企合作要在教学上合作,在人才培养上合作。校企是一种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不是一种政府的就业模式,不是一种企业用工模式,解决的是人才培养质量问题,破解的是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企业需求脱节的难题。对症下药,不难理解校企合作的内容与形式:

(一)校企共同做好人才选拔培养工作

为确保校企合作培养的顺利进行,合作企业参与招生宣传,争取得到家长和学生的理解和认可,为校企合作培养提供生源保证。校企合作式教育要求以岗位能力为导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岗位工作的指导能力。教师队伍中必须有“校企合作”企业合作方的技术专家或管理专家。

(二)校企共同制订培养方案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行课堂教学与岗位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涉及培养目标、知识水平、专业技能要求、职业道德、学校与企业各自的职责等。能否成功运行,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方案是否科学可行,是否符合人才成长的规律,切忌一蹴而就、急功近利的用工思想,应立足长远,规划学生一生。

(三)校企共同参与教学考核

在教学管理分工上,学院负责考核理论教学部分,企业负责考核实践教学部分。如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学校不能放手不管,应定期和实习单位交换意见,鉴定学生的实习情况。企业不能把学生当成其他一般意义上的员工,应注重给予实习学生人性化的关怀。学生实习结束后,校企共同对学生进行教学考核评价,使学生完成“理论——实践——理论”知识与技能循环提高的过程。

(四)校企共同塑造人文理念

以企业文化为参照标准,将企业文化引入学校,在校内注重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渗透,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企业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五)校企共同制定相关管理机制

一是成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组织领导机制,二是健全学生实习的管理机制,三是健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信息反馈机制。

民办高等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校企合作模式适应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需求高涨的需要,是民办高等教育探索新的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的实践创新,是推动校企双方事业发展的双赢选择,有利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及其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愿望,促进民办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其次,校企合作使校企双方盘活了闲置资本,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了互利双赢。再次,校企合作模式实现了教育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效益最大化,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