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视娱乐节目的定位,怎样生产快乐?

电视娱乐节目的定位,怎样生产快乐?

时间:2022-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一名广播电视编导,他的主要任务,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生产快乐!这至少说明了娱乐节目的两个方面:1.你快乐吗你快乐,不是我快乐。四川电视台《直播娱乐——2007春节特别节目》,组织了一个强大的直播娱乐节目主持群,共计五位。美国谈话节目的兴起和火暴,使其他国家和地区纷纷效仿。

第三节 生产快乐

在电视文娱节目的设计中,一般分为三大类,即文化节目、文艺节目和娱乐节目。我们把这三类归纳为一体,统称为“文娱节目”。因为在节目制作中,文化、文艺、娱乐往往三者相互交融、相互映衬、相互补充。这三者往往形成三足鼎立的形势,支撑着电视节目整体,彰显出制作者的品位,又区分出节目的雅俗。从很多节目策划到创作的过程,我们不难看出,任何节目的创作,不是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编导能想到,就能将欢乐带给广大受众。作为一名广播电视编导,他的主要任务,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生产快乐!

一、怎样生产快乐

电视娱乐节目是以快乐为宗旨和目的的,注重设计、制造、生产快乐的过程。有一首歌曲,其中两句歌词就十分恰当地揭示了娱乐节目的实质,歌中唱道:“你快乐吗?……其实快乐很简单。”这至少说明了娱乐节目的两个方面:

1.你快乐吗

你快乐,不是我快乐。在娱乐节目中,主持人的角色已转换成艺人(演员)。他使用各种手段、语言、肢体起到表率、引导作用,营造现场气氛,激发参与者的热情,以达到场内场外共同娱乐。如果主持人没有相当的驾驭能力,没有多才多艺的素养,不会煽情,语言不幽默,就容易变成自娱自乐——“愚乐”!

2.其实快乐很简单

这句话应该理解为其实快乐不简单。因为电视娱乐节目最大的特点就是综合性、开放式和即兴感,在节目的生产过程中,不论是游戏、杂耍、歌曲、舞蹈、相声、快板书,乃至三句半,也不论是雅的、俗的,只要能搞笑(包括善搞和恶搞),只要能生产快乐,都可以为我所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其实快乐很简单。

在全国各媒体的娱乐节目中,中央台的《非常6+1》、《星光大道》,安徽台的《剧风行动》,四川台的《直播娱乐》等,都具备这些快乐元素。

四川电视台《直播娱乐——2007春节特别节目》,组织了一个强大的直播娱乐节目主持群,共计五位。节目由齐唱开场曲《祝福你》拉开序幕,论演技和歌喉,这些主持人绝对称不上最好的,但他们又唱又跳,一开始就把节目的气氛带动了起来。在这娱乐现场,你把他们归类为主持人、演员还是艺人?为了娱乐,主持人的色彩正在逐渐减退,主持人和演员的界限日趋模糊。开场曲后,主持人说出的祝福语更是各尽所能,自显风采。

在此,我们摘录了这期节目的开场白——

小飞:电视机前的朋友们,新年好。(尖叫,大喊)

叮当:观众朋友们,在这里我们所有的主持人给你们送上新年的问候,祝你们新的一年里……(抱拳)

玲儿:心想事成啊……(怪相)

叮当:万事如意。(抱拳)

嘉欣:猪年大运。(怪相)

小飞:猪年吉祥。(扮猪相)

姚尧:恭喜发财。(抱拳)

齐:《直播娱乐》给你拜年。(各式动作五花八门)

嘉欣:快乐刚刚开始。

齐:感谢观众,感谢你们的支持。(鞠躬、敬礼、作揖、点头、笑容灿烂)

应当说仅仅这一段开场白就已经将《直播娱乐》的性质、角度,编导的心理状态都一一展现出来——

性质:也可以说是栏目的定位,该栏目就是一个纯娱乐的栏目。

角度:主持人已不高高在上,而是尽最大的可能站在观众(普通民众)的角度,营造喜庆热闹的气氛。主持人把自己融入节目中,扮演了一个新的角色——煽情者。

编导心理:娱乐就是娱乐,近乎有讨好、迎合观众的心理(这是编导们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

接着,特别嘉宾的自我表现和主持群演艺队PK巴蜀笑星李伯清、媛凤,以及发短信、设置奖项、送红包等带有博彩性质的节目内容,目的也是一样——娱乐。

在节目中,群众性的舞蹈表演让观者欢声笑语不断,之所以我们把它称为群众性的舞蹈,是因为在这类节目中的舞蹈,不要求演员具有专业水平,只要有表演欲即可,编导的目的也很清楚,就是娱乐。电视台为观众搭建了一个表现自我的平台,他们来跳来唱都行,正如节目所宣传的:直播娱乐,因为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下面,我们再来分析一下《直播娱乐》的六一儿童节特别节目“小鬼冲冲冲”。

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直播娱乐》与妇女儿童频道《亮眼睛》栏目合作,以“人小鬼大”、“才智过人”、“童言无忌”、“秀秀才艺”为看点,策划了这期充满童趣的娱乐节目。以“心动大奖——香港迪斯尼快乐游玩”为诱饵,吸引观众的目光和参与。

这期节目模仿了选秀节目的模式,海选——初赛——复赛——现场决赛,可以说尽可能地造声势,吸引儿童参与,实际上吸引的是儿童的全家以及亲朋好友的关注。在现场,除了五位参赛的小朋友,还有亲友团、公证处、幼儿工作者、外籍嘉宾、评审团以及短信投票等互动方式。

在节目设计上,通过小朋友全家参与,使节目更具有大众化、社会化。从“小鬼冲冲冲”节目的设计中,我们可以归纳如下几点:

·《直播娱乐》每一期都有一个主题,围绕一个主题而设计;

·注重节目的大众化、社会化;

·主持人使出浑身解数,制造悬念,设计包袱,追求娱乐效果;

·儿童成人化(似小大人,追求喜剧效果)、成人儿童化(召唤童心)。

以上解析已回答了娱乐节目的全部秘密,就是你乐,我乐,大家乐,其实快乐很简单。

二、娱乐谈话节目

娱乐谈话节目的娱乐性是它的第一要求,而谈话中所传达出来的信息又使它具有较丰富的内涵,因而易受到观众的欢迎,从形态上看,它结合了谈话和综艺两种节目的特质。

电视谈话节目最早在美国兴起,近十年来长盛不衰,值得强调的是:美国的电视谈话节目从一开始就没有局限于单纯的“说”,而是注重各种手段并用。也就是说,制作人从一开始就将一部分谈话节目当做娱乐节目来制作,与传达信息、提供分析的新闻谈话、心理谈话并行不悖。

美国谈话节目的兴起和火暴,使其他国家和地区纷纷效仿。欧洲、日本、中国台湾地区的谈话节目都已经具备了美国谈话节目的各种形态。而娱乐谈话节目作为其中一种,它的热闹、好看表现在话题的设置、谈话方式、气氛营造以及游戏、杂耍等多种元素的运用上,有着与严肃谈话节目不同的处理方式。而它与一般的综艺游戏或博彩益智节目的区别在于,前者常常是平面的,它则向观众提供了一定的内涵和深度,它因为谈话的即时性和不确定性而产生出一定的张力,更注重程式感和暗中预设的节奏。当然现在出现的一种趋势是,几种节目形式正在发生一定程度的融合,或者说,其他类型的节目越来越注重融入谈话元素,不同类型节目之间的界限变得较为模糊了。

四川电视台新办的《星随我动》栏目就是这种类型的明星娱乐谈话类栏目。该栏目邀请国内外有影响、有一定号召力的明星参与节目,这就是该栏目的一大看点。2006年节目组曾邀请《大长今》中“连生”的扮演者、韩国明星朴恩惠制作了一期比较成功的节目。这期节目,从策划到现场录制都颇费了一番心思,我们可以从节目的导演阐述和前期撰写的台本中借鉴方法、吸取经验。

《星随我动》栏目“韩国明星朴恩惠专场”之导演阐述

《星随我动》是四川电视台的一档明星娱乐访谈节目,本期节目是我栏目首度尝试邀请完全无法用汉语直接交流的韩国明星朴恩惠来参与节目。她在电视剧《大长今》中因出色扮演了“连生”一角,跻身于韩国二线明星。基于《大长今》的热播,我们在节目设计中以这部戏为切入点,让观众对《大长今》的台前幕后有一个直接的了解,同时,贴合该剧剧情设计了穿韩服、做韩菜的环节。其中主持人与嘉宾的插科打诨,把韩国女性温柔、贤淑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即兴小品中,主持人要用仅会的几句韩语和朴恩惠演对手戏,这样“鸡同鸭讲”的表演不仅增加了戏剧矛盾,对嘉宾的演技更是一个考验,当然,最终一个好好的悲剧被演成了高潮迭起的喜剧,达到了我们的预期效果。

img21

朴恩惠在《星随我动》现场

朴恩惠是一位典型的韩国美女,我们针对美容心得、淑女课堂进行了一些互动设计,也较有可看性。本期节目嘉宾才艺不多,而且因为语言的局限,所以更强调了肢体上的一些互动,着力展现她典型的韩国女性的气质,用轻松的方式完成了中韩文化的一次碰撞。同时,我们在后期编辑也花了不少心思,因为录像时全程有翻译相伴,话题的一来二去势必会耽误很多时间,所以后期我们将翻译的话全部砍去,只用字幕来代替,大大增加了节目容量,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另外,本期节目播出之后,收视率取得了佳绩。央视索福瑞全国25座城市数据达到0.31%,在全国同一时段节目中排名第四,成为我栏目2006年收视率最高的一期节目。

在这期节目,我们至少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1.在无拘束的节目形式下,“说”所能产生的娱乐效果可以发挥到最大化;

2.细节的设置和搞笑的自由运用与说话相结合,又使节目更加娱乐化;

3.节目的幽默、猎奇与戏仿,三种元素融合,使节目更加戏剧化。

img22

(续表)

img23

娱乐谈话节目与新闻谈话节目一样,可以分为以人物为中心和以话题为中心两种类型,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围绕人物组织话题,而后者则根据话题选择谈话人。根据不同的收视诉求,娱乐谈话节目自由发挥的程度,往往比其他类型的节目更考验编导和主持人。从电视娱乐谈话节目的发展过程来看,搞笑谈话始终处于主要地位,而在我国,这类谈话节目还刚刚兴起,能自如驾驭这类节目的主持人十分紧缺。

1.话题的设置与处理

话题设置对于一档谈话节目的风格来说,有时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比如在一档讨论严肃政治经济问题的节目中,一般不宜于搞笑,除非是想达到某种讽刺或批评效果,像“9·11”或者华航空难这样的巨大灾难,更要有意显得严谨和沉重,以便暗示观众事件的严肃性和相关探讨的权威性。

一般来说,娱乐谈话的话题要轻松或适合用轻松的方式来处理。

轻松的话题使谈话人能够自然地处于放松状态,进行毫无顾忌的交流,即使是对谈话人或被谈及的对象予以嘲讽、挖苦,也不至于对人构成伤害。轻松的话题适宜运用种种谈话和非谈话手段,营造气氛,制造幽默,使谈话变成一个娱乐过程。

但是有些时候,对话题的处理比话题本身更为重要。因为我们会发现,很多话题本身是中性的,不能用轻松或严肃这样的定语来限定,而是可以根据节目需要进行不同的处理。比如,情侣或夫妻之间应如何相处才能和谐的话题,可以被当做一个严肃的家庭社会学的问题,请专家进行探讨,最后归纳出几条规律性的意见;但也可以做轻松化处理,找几对情侣或夫妻,通过一些游戏式的问答考察他们的默契程度,讲述他们相处中不和谐的事例。

话题的设置与处理是谈话节目的一个基础问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策划。首先,我们要根据栏目的定位确定谈话的风格,是以搞笑为主还是以煽情或猎奇为主,或者兼而有之,由此对话题进行必要的分割、设计。在被划分为几个递进或平行的部分(子话题)中,安排谈话的次序、必要的重点,预测可能出现的几个谈话的方向,并对这几个可能的方向做出相关应对的准备。其次,就是要设计出若干细节处理的具体方案,使之成为节目中的亮点或高潮。有些亮点是依靠主持人在谈话过程中的灵光一现,但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则更能确保节目的起伏、节奏,便于调动观众的情绪和兴趣。

在话题类谈话节目中,对话题的设计似乎显得更为重要,但实际上,人物类访谈节目也同样不能缺少。比如在一档以普通人为嘉宾的谈话节目中,故事如何讲述,故事的节奏如何控制,让观众流泪的高潮在何时出现、如何出现,出现之后如何转场——是立即结束节目还是让情绪有一个着陆过程,或者用搞笑来消解观众被压抑的情绪,都需要有精确的安排。以公众人物为嘉宾的节目,是围绕有关他的某个事件展开还是展示他的心路历程,都对话题设计有不同要求。以公众人物为中心的节目,面临着两种相关联的危险,即他能在多大程度上讲真话,和公众对他了解多少。为了使节目有新意而不是重复观众已经知道的东西,或使节目沦落为单纯满足公众人物自我宣传的工具(作为工具是必要的,但不能仅仅如此),就必须事先对嘉宾的情况(包括性格)有充分了解,根据这一点决定采取何种谈话策略,是长驱直入(铺陈式的谈话,直入主题,让嘉宾一开始就了解节目意图)还是迂回包抄(从外围向中心话题层层递进,让嘉宾处于不知重点所在的状态),是冷面震慑(一开始就用关键问题给嘉宾以“下马威”,暗示他没有遮掩、含糊的余地)还是情感打动(将谈话变为朋友式的聊天),不同的策略显然需要不同的话题设计和处理。总之,要通过这些设计将公众人物不为人知的东西展示出来,才能满足大众的窥视欲望和猎奇心理。

话题的设计与处理并不是一个完全前期的工作,还牵涉到嘉宾选择、主持方式、气氛营造等多个方面。当我们确定了一个话题的处理方向之后,对这几个方面的要求都会进行不同的安排。

2.嘉宾的选择

话题的设置和处理与嘉宾的选择始终是一个互动的过程,甚至会出现多次互动。在这种互动之中,一个话题,尤其是如何处理这一话题以及要选择什么样的嘉宾、让嘉宾谈什么不谈什么,常常要经过很多次微调甚至大的变动,才能最终确定下来。

并非任何一个人都适合当谈话节目的嘉宾,更不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当娱乐谈话类节目的嘉宾。当主持人等节目要素是一个定数的时候,嘉宾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期节目的成败(当然,在谈话过程中,好的嘉宾可以激发主持人有上佳的表现,好的主持人也善于调动嘉宾的谈话欲望),所以对嘉宾的挑选应该十分慎重。有的节目,策划人员甚至与嘉宾保持长时间的接触,从嘉宾的日常生活中去观察、了解其习性,以便确定他是否适合做嘉宾,并找出一些可供谈话的点。

娱乐类谈话节目的嘉宾选择通常包括主嘉宾和辅助嘉宾。主嘉宾又分为不可替代嘉宾和可替代嘉宾两类。

有些话题一旦确定,嘉宾也就随之确定,没有人可以替代。如果这个嘉宾不合适或不能到场,则这期节目也就随之胎死腹中。这类嘉宾往往是该期话题所涉事件的当事人,或者嘉宾本人就是话题的中心,具有唯一性。比如《朋友》、《艺术人生》、《超级访问》、《小燕有约》等节目的嘉宾都是这种情况。

《小燕有约》的主持人张小燕常常能在闲聊的过程中挖掘出嘉宾的内心世界,展示出嘉宾不平凡的人生历程。台湾Much TV一档由董至成主持的节目《同学大不同》,每期请来一位艺人和他的一些同学或朋友,进行听声辨人的游戏,并做关于同学往事的谈话,是典型的以人为中心的节目。东森国际台(现东森卫视)每晚11∶00播出的《费玉清时间》,每期拟定一个话题(如怀旧歌曲),然后请来一位对该话题有权威见证意义的艺人,就该话题展开谈话并穿插现场演唱,是话题与嘉宾有一一对应关系的典型。

对于大部分以话题为中心的娱乐类谈话节目来说,可替代嘉宾占的比重会更大一些。在这些嘉宾里,有一部分是明星。节目里愿意用明星做嘉宾,在于明星比普通人更善于作秀,会确保节目的成功,同时明星也是提高收视率的一种武器。相比较而言,用普通人做嘉宾,对嘉宾的选择就更重要一些。对一档搞笑的娱乐类谈话节目来说,选择普通人嘉宾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是否具有节目话题所需要的故事、经历做谈资;

②是否具有包括幽默感在内的较强的表达能力和表现欲望;

③是否具有对挖苦、嘲弄、曝露隐私的承受力。

比如台湾东森Jacky台的《Jacky Show》,2001年5月曾播出一期节目,话题是探讨年轻女子应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这个题目完全可以请李燕杰当嘉宾,做成一档教育节目,但制作方选择了做成综艺类节目。主嘉宾是两个具有不一般经历和想法的年轻女孩,一个是在学生时代曾被富翁包养,后来转而包养男生的广告公司文员,一个是立志要与12个星座的男生都交朋友,已经交了11个的大学女生。这两个女生不但有故事、有观点,而且还承受住了主持人吴宗宪、康康的挖苦和现场一位女性专家的严厉斥责,并且在遭受斥责的时候还能坚持己见,为自己辩护。尽管我们可以对这档节目的猎奇和哗众取宠持否定意见,但从嘉宾的挑选和收视效果来看,节目无疑是成功的。

对于普通嘉宾来说,要求他们具有丰富曲折的相关经历尤为重要,因为他们可能在表达方面不及专业人士,这时候丰富的经历就会使他们有话可说,并且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帮助他们树立表达的自信,忘记镜头的存在。

挑选嘉宾并非一个完全幕后的、封闭的工作,而是越来越开放和公开。比如事先公布要在某时某地挑选嘉宾,然后在人流聚集的地方或在网上公开招募。这样做的好处是,那些自认为符合条件而又主动来报名的候选人,往往更符合当嘉宾的条件,会有更强烈的表现欲,从而保证节目更为精彩。

有的节目,比如台湾的《非常男女》做得更进一步,干脆将挑选嘉宾的过程做成节目的一个板块。这样就更充分地利用了节目资源,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当然,挑选嘉宾的过程必须经过一些设计,以便保证它的精彩程度。《非常男女》的方法是,在一个事先通过节目公布的公共场所,将那些愿意参加节目的情侣或夫妻用一张屏风隔开,然后由主持人胡瓜或高怡平向他们提问。情侣中的一人先将答案写在题板上,另一人口答,比较答案的默契程度。问题设置得都比较搞笑或让人尴尬,回答也千奇百怪,甚至主持人会现场设套,有意造成出人意料的搞笑效果。这样,嘉宾有了,挑选嘉宾的过程也成了很好看的一个节目板块,同时这种公开招募的形式也加强了观众的参与,增强了观众与节目的互动。

除了主嘉宾,辅助嘉宾也很重要。辅助嘉宾一般是在节目中担当评论角色的专家或明星,有时候现场观众也部分地充当了辅助嘉宾的角色。

内地节目中的辅助嘉宾通常有两个毛病:一是专家太专业,二是明星太无知。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当主持人请专家就节目中某个问题进行评析的时候,专家马上摆出一种研讨会或课堂上的专业姿态,用一些尽量专业的词语开始长篇大论,而且往往语速极慢,这时候就是观众换台的时候。而明星则相反,对点评的事一无所知却自以为是,说出一堆外行话,结果是明星露怯,节目蒙羞。有时候,明星嘉宾也极力摆出专家的姿态,言谈缺乏幽默,使节目减色。

在大众化的娱乐谈话节目里,种种专业性的探讨并非目的。尽管有些节目所讨论的题目确实有助于观众廓清认识,或者在自己的生活中加以注意,但充其量那只是节目的一个副产品,或者是节目为获得受众而使用的一种诉求手段。比如上面提到的《Jacky Show》的那期节目。节目的确使观众看到一个个生活的反面典型,让为人父母者注意对子女的教育,但恰恰是那两个具有丰富故事性的反面个案——而不是专家的斥责或教诲——才构成了节目最好看的部分。

所以,内地节目中出现的专家嘉宾的问题,实际上是专家作为嘉宾的定位不准或曰失位问题,他们错把演播室当成讲坛或研讨会了。总体来说,内地目前还没有形成一支“专家明星”队伍,即使是郑也夫、周孝正这样参与过电视策划、深谙电视属性的专家,一旦上场,也还是难免露出专家本色,更不用说其他很少与电视接触的人了。

那么电视中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专家呢?一是具备深入浅出的功力,能用浅白简短、形象生动的话语将道理讲出来;二是要有明星般的作秀能力,如果这个专家还能拿自己打比方、举例子,就更加难得了。这后一点一般是对明星作为辅助嘉宾时的要求,因为我们不可能要求明星像专家那样能高屋建瓴地分析问题,而用自己举例说明则是明星擅长和可以做到的。

在台湾的很多娱乐谈话节目中,一些星象学家、心理学家、作家等经常出现。他们的话一般较为集中而精练,语速普遍偏快,他们本人也常常被主持人拿来取笑。这样的设置使节目在专家这个环节不显得枯燥,相反,多了一个可看的元素。由于经常出任嘉宾,很多专家成了电视明星,像李敖这样的少数人甚至像在报纸上开专栏一样当起了电视节目主持人。

除了专家和明星,普通人也可以成为辅助嘉宾。对他们的使用,可以有不同的方式。较常用的方式是现场观众部分地充当嘉宾的角色。他们的作用是可以向主嘉宾提出主持人不便提出的尖锐问题,或对主嘉宾做出批评性评价。节目还可以专门招募与谈话话题有关联的普通人,在节目中既充当评价主嘉宾的角色,又可以讲述自己与话题有关的故事或经历。

当辅助嘉宾讲述自己故事的时候,他就从一个评论者转变为叙述者,与主嘉宾一起完成对一个事件的描述,或者将他的描述作为对主嘉宾的补充或反驳。在央视的《朋友》中,围绕中心朋友的其他人,即充当了这种角色。

3.气氛营造

对于进到演播室的嘉宾,尤其是普通人嘉宾以及现场观众来说,灯光一打,摄像机一开,出现紧张感是很正常的。就像初进考场的学生一样,紧张会使经过精心准备的答案消失得无影无踪,所以营造一个轻松、自然的气氛就显得十分重要。

营造气氛的方法很多,一个常用的办法是热场——在节目正式录制之前,主持人或助理主持人、导演站在场内,给大家讲一些段子,或做一些喜剧表演,让场内热闹起来,从而使嘉宾放松下来。还有一些主持人干脆就与嘉宾和现场观众瞎聊,然后自然地将话题转入正题。往往节目已经开始录制很长时间了,现场嘉宾和观众还没有意识到。

营造气氛是贯穿整个节目始终都要做的事,而不单单是节目开场。总之,对于一档娱乐谈话节目来说,使嘉宾和现场观众得到某种暗示,即这个节目是一个大家一起逗乐的场所,这对嘉宾的发挥是至关重要的。上面所提到的专家嘉宾之所以容易犯失位的错误,原因之一就是他没有得到这种暗示,因而没有转换角色。

演播室是现场嘉宾和观众首先会感觉到并产生反应的因素,对演播室环境的设置决定了节目的基本风格定位。很明显,一档时事谈话节目和一档娱乐谈话节目的演播室置景是有区别的。央视《经济半小时》2001年曾有一段时间播放过一个由陈大会主持的系列经济热点问题访谈节目,演播室背景是一大块黑色的幕布,光仅仅打在主持人和被访者的面部,形成一种非常压抑的气氛。而提问者用低缓有力的声音将带着锋芒的问题一个一个抛出来,常常使被访者紧张得出一身冷汗。据说,一位接受访问的嘉宾下场后曾说,恨不得一脚踹在陈大会身上。显然,这种置景所营造出的气氛与节目的内容、主持人的提问方式十分吻合,加强了观看的效果。《实话实说》的置景则着力营造出清新、温馨、亲切的家庭谈话氛围。而娱乐节目则往往采用色彩鲜亮艳丽、更为时尚的布景,使气氛活泼、热闹。当然,有的娱乐谈话节目追求冷幽默的效果,其置景也偏冷,背景光偏暗,这类节目常常安排在深夜播出。

很多综艺节目在现场设置一支乐队。乐队如果在谈话中间演奏一些幽默的曲子,或发出一些搞怪的音效,从而构成对谈话内容的一种评价,也可以制造出某种需要的效果,现场嘉宾和观众也会受到感染;另外,节目最终是面对电视机前的观众的,所以有些节目在现场并不使用乐队而是后期制作时给节目加上音乐或音效,营造和渲染收视时的节目气氛。

除此之外,道具的使用、主持人化装和说话方式等,都会影响谈话氛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营造气氛的手段,同时也构成了节目的娱乐内容本身。我们将在下面详述。

4.谈话方式

(1)站着说话还是坐着说话

大部分娱乐谈话节目的主持人都采取站着说话的方式,而且面前没有台子。主持人直接面对着现场观众和电视机前的观众,这样会更为自由,说话节奏也相对较快。同时,更适合配合表演、与嘉宾进行身体接触等形体动作。从嘉宾心理来说,主持人采取站立姿势比正襟危坐会更显随意,不容易造成相互间的距离感。但也有一些节目故意让主持人坐在一张大班台后面,嘉宾则远离主持人,在一张椅子或沙发上落座。这种设置一般是访问式的谈话,大班台下面还藏着一些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主持人拿出来的道具,用以逗笑,或者成为对付嘉宾的杀手锏。还有的节目,比如《与大卫·莱特曼共度夜晚》,主持人除了有相对固定的位置之外,还会在整个演播室和演播室之外的其他空间四处游走,以便让摄像机跟着他发现一些新奇的东西,从而制造笑料。

嘉宾也有站坐两种方式。在有辅助嘉宾的节目里,辅助嘉宾一般都是与主嘉宾相对而坐,独自构成一个区域,这与其作为观察者、评论者的身份是相符的。主嘉宾的坐或站,则要与主持人以及节目的特点相匹配,决定于节目的内容、风格和主持人的风格。像《非常男女》《性爱学分》《玫瑰之约》这样以群体方式出现的嘉宾,处理方式相对单一,都是依次或相对坐在一排、两排或多排台子后面,主持人带有一定角度在嘉宾面前站立。在访谈类节目中,既有《朋友》那样围坐在茶几旁边的方式,也有《超级访问》那样主持人与嘉宾相对而坐的方式,《Jacky Shows》是让嘉宾站在几个主持人中间,《费玉清时间》的嘉宾则与主持人并排站立。在话题式清谈节目中,主持人与几个嘉宾则常常依次坐在一张带有一定弧度的桌子边,面对观众。总之,主持人和嘉宾的站或坐是不拘一格的,完全视主持人风格、嘉宾多少、节目需要的表演元素(是清谈还是带有更多形体动作)等具体情况而定。

尽管让主持人站着说话意味着更丰富的娱乐手段可以被使用,使节目更为活泼,但并非所有主持人都适合站着说话。当一个站着的主持人不能给节目带来更好看的细节的时候,就不如让他把身体的大部分藏到桌子后面去,或者换一个人主持。同样,让一个富有表演能力的主持人坐在桌子后面则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更糟糕的是,他很有可能离开表演就不能够格地组织谈话。所以,在制作一档娱乐谈话节目之前,一定要对节目选定的主持人有充分的认识,不要让他做他不擅长的事——而这样做并导致节目失败的例子屡见不鲜。

(2)如何开始谈话

节目常犯的毛病是四平八稳地介绍本期节目的主题,结果是主持人开头语还没说完,观众已经按动遥控器了。所以,要想一开头就抓住观众、吊起观众的胃口,就得在事先做充分的准备。最常用也最管用的方式是主持人用带有幽默感的语言和较快的语速对节目主题做介绍。用一个大家熟知的对时事的幽默评论、一个短小有趣的笑话开头,也会产生不错的效果。如果今天的嘉宾是一个歌手,用一首现场演唱开头,然后导入话题也常被使用。从主持人自己身上或从嘉宾身上,甚至从现场乐队、摄像等工作人员身上,都能找到话头。

对一个有趣的话题,迅速而简短地将其介绍给观众;对一个公众关心的人物,迅速地将其介绍出来,而不做过多无谓的铺垫,是不会惹人讨厌的开头方式。当然,开头也并非一定要揭示出今天的主题,只要有趣、搞笑、能吸引人就行,但千万不要有板有眼、一本正经,不要用大而化之的空话套话开头。实际上,开头并不难,只要精心准备,找一个适合今天话题的开场白可以说十分容易。

(3)如何确立谈话风格

作为一档娱乐节目,谈话风格要尽量做到诙谐、幽默,主持人要在节目中发现和创造搞笑点,并予以强化、放大,以增强搞笑的效果。这一点十分重要,即使是在一档以煽情为主的节目中,也要尽量避免让煽情成为唯一的诉求点,而要对煽情在长度和程度上进行有效控制,要适当添加搞笑的成分。因为长时间的煽情会对观众构成心理压力,造成心理紧张,并最终导致煽情的失效。所以在这类节目中保持张弛有度是十分有益的。而在以揭秘、猎奇为主的节目中,幽默搞笑的谈话风格不但不会阻碍节目进程,反而容易使嘉宾处于松弛状态,放松心理防线;而穿插其中的搞笑一方面生成了揭秘过程中的悬念,另一方面也使揭秘披上了一层伪装,变得不那么明显,从而可以减小节目可能面对的道德压力。

对于不同的主持人来说,幽默搞笑的谈话风格各有其不同的实现方式。比如胡瓜相对沉稳,多以语言取胜;吴宗宪喜欢手脚并用,爱拿康康、NoNo、阿雅等其他一同主持节目的人以及乐队说事,并经常跳出节目,将嘉宾扔在一边,与其他主持人来一段搞笑表演;陶子则除了将自己作为搞笑对象之外,还喜欢调动摄像、导演等现场工作人员,在画面外寻找搞笑点。

因此,除了基本的幽默主持外,谈话风格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或有章可循的东西,而要根据每个主持人不同的特点和个性来确定,或沉稳平和,或刻薄尖酸;或滔滔不绝,或穿针引线;或点到为止,或穷追猛打。但不管是哪种风格,都必须确保嘉宾愿意投入谈话,谈话气氛是轻松活泼而非严肃沉重的,谈话过程是幽默搞笑的。这样才能构成一场成功的娱乐谈话。

(4)如何控制谈话节奏

谈话节奏的控制是体现主持人水平的重要方面。他对话题的把握能力、他的大局观、他对嘉宾谈话时间分配的平衡能力以及他的反应能力、转移话题的能力、采访引导嘉宾的能力等,都会对节奏产生影响。对一档单一嘉宾、单一主题的节目,主持人要懂得如何分割话题的递进层次、把握每一子话题的谈话时间;对一档多嘉宾单一主题的节目,他要懂得如何分配各个嘉宾的谈话时间并在嘉宾间巧妙转场;多嘉宾多主题的节目则要求他有更强的综合能力,以便在嘉宾之间、主题之间建立联系,使节目更为流畅。

一档缺乏节奏的节目,要么使有的嘉宾滔滔不绝而其他嘉宾得不到发言机会,要么在一个话题上牵扯太久而其他话题没有充分展开,要么不着边际谈话线路混乱。它们都会使节目显得冗长沉闷、枯燥乏味,缺少起承转合、跌宕起伏。

不同主持人会有不同的控制节奏的方法:一是通过对嘉宾谈话的快速反应,抓住其一点将话题转移、延伸或将话题交给别的嘉宾,胡瓜、崔永元就善于使用这种方法;二是通过及时的总结转移话题或谈话主体;三是通过插科打诨或滑稽表演转移话题或将一段较长的谈话分割开来,吴宗宪经常这样做;四是硬切,即在必须打断话题的时候,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比如插入事先设定好的外景或现场表演、插播广告等来终止和分割谈话。

在谈话过程中,到底有多少时间用于节目主题,都不是固定的。《非常男女》基本不旁逸斜出,所以对节奏的控制较多采用上述前两种方法;而吴宗宪主持《Jacky Show》可能每期只有1/3的时间用于谈论当期的主题,插入其中的主持人的杂耍、滑稽表演、与主题无关的搞笑谈话,就成了节目的节奏点。这种1/3时间用于主题谈话、2/3时间用来插科打诨的节目设计方式对我们的启发是,不要为了主题探讨而牺牲节目的可看性,因为一档娱乐节目的根本目的是为观众提供充足的娱乐而非专业教育或思想熏陶,之所以选择一个主题,是因为我们需要主题来带动节目,而不是相反,让节目为主题服务。

5.表演元素

(1)主持人的服装和化装

通常情况下,主持人会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着装。但必须注意,娱乐节目主持人与新闻主播的角色是完全不同的。后者会从外形上为自己确定并树立一个相对固定的形象,而前者则不必也不应该在主持节目的时候千篇一律。有时候,主持人会将自己打扮成一只动物或一个怪物,并在出场时做一些怪异表演。相对于不变的着装而言,这种装扮无疑为节目增加了一个搞笑元素,并营造出一个好的谈话氛围。有的节目甚至让主持人在不同板块根据需要换上两三套服装,在这种“变装秀”中,节目在暗示观众:一个新的娱乐环节来了,千万不要走开!

(2)道具的使用

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那样,道具的使用会给谈话提供武器,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非常男女》的一期节目中,胡瓜在外景地向一对交往两个月的情侣提问,一个问题是“你们已经进展到几垒”,一垒代表拉手,二垒代表接吻,三垒代表床上的亲热拥抱,四垒代表发生性关系。由于问题比较刁钻,男生有些紧张而女生有些害羞。胡瓜则仍在一旁添油加醋。当男生回答说二垒后,胡瓜举起题板,镜头推进,上面写的是“全垒打”。女生赶紧声明那不是自己写的,并拿出自己写的“一垒”题板。这个写有“全垒打”的题板无疑是事先经过安排的,此时对它的使用一下子就产生了搞笑效果,并使现场提问的玩笑性质得到揭示。

(3)戏拟性表演

这是娱乐谈话里最重要的表演元素。这种戏拟既有主持人伴随谈话内容而做出的对应性表演动作和延伸性表演动作——将谈话内容从语言表达变为形体表达,或者对谈话内容进行推理,将推理结果用表演传达出来;也有主持人对嘉宾的模仿和伴随性表演动作——将嘉宾相应的动作进行夸张、歪曲;还有主持人或嘉宾的自主性表演动作——根据谈话进程随时生发的滑稽表演。无论是什么样的表演,最关键的是要强调戏拟,而不是正统的表演,要“演什么不像什么”,才能达到幽默效果。

戏拟之所以能产生幽默效果,在于它对谈话本身构成了某种夸张的、歪曲的或滑稽的评价,这种评价与谈话之间的错位是幽默的来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