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消息写作浅议,国际消息及其功能

国际消息写作浅议,国际消息及其功能

时间:2022-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两种国际消息的形式、结构,采访和写作要求大体差不多,都是报道国外新近发生的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作为反映国外社会生活诸方面的国际消息,在传递国际信息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国际消息的特点从长期的国际报道实践看,国际消息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是“新”。非事件性国际消息主要注意其内容的“新”。

国际消息写作浅议

欧玉成

写在前面的几句话

我在新华社从事国际新闻报道工作36年,其中大半时间在国外分社做记者,搞采访报道,每天都要发几条消息(主要是外文消息);在国内工作时,除做了近4年的世界新闻报道研究并参加中国国际新闻奖全国评委会的工作外,也主要是在新华社国际部编发国际新闻。作为通讯社,新华社国际新闻报道的主体就是国际消息,据统计,每天给国内各媒体发出的中文国际新闻稿件中,国际消息一般都要占2/3以上,多的时候竟达80%左右;而每天发给世界各国媒体的外文国际报道,消息占的比重就更大了。因此,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我的主要任务就是采写或编辑国际消息。本文主要结合自己几十年国际消息采写和编辑的实践,粗浅地谈谈国际消息的写作问题。在这里特别要声明的是,我绝不是介绍经验,因为没有经验可谈,仅仅是谈点对国际消息写作的粗浅看法。

国际消息及其功能

什么是消息(狭义的新闻),早有定论,就是以最简要的文字、最快的速度、最直接和最简练的方式报道国内外新闻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是各种新闻媒体传播新闻的主体。其实这个定义也适用于国际消息,只不过国际消息报道的是在国外新近发生的事实。新华社的国际消息跟国内其他一些新闻媒体发的消息又不一样,它的国际消息分外文和中文两种,外文消息向世界广播,供给各国的用户,而中文消息则主要供给国内各媒体和海外的华文报刊。两种国际消息的形式、结构,采访和写作要求大体差不多,都是报道国外新近发生的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由于新华社各种外文的国际消息要与世界各大通讯社的消息开展激烈竞争,因此外文国际消息的时效一般来说都要比中文的快。

回顾我几十年所采写和编辑的国际消息,可以从以下角度给国际消息分类:从写作特点也就是从体裁分,有动态、综合、经济会议社会、解释性消息等;从题材角度分,有政治、军事、外事、经济、会议、文教、卫生、体育、人物、社会消息等。如果以文字的长短分,则有长消息、短消息、简讯、一句话消息和标题新闻等。当然也可能还有其他类型的消息。

国际动态消息的题材范围很广,几乎无所不包。按题材的性质又可以分为“硬新闻”和“软新闻”两大类。“硬新闻”相当于通常所说的事件消息,主要是报道发生在国外的重大事件,如政治事件、军事冲突、外事活动、经济动态、自然灾害、各种事故,等等。这类事件中有的是突发性的,有的是事物发展进程的飞跃阶段,具有明显的突变特征。由于是突变,变化的过程短促,因而有很强的时间性。鉴于这类事件对人类的生活往往都具有重大影响,报道这类事件的消息也最引人关注。例如,2001年9月11日在美国纽约发生的飞机撞楼恐怖事件、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2005年7月7日发生的伦敦地铁恐怖爆炸……这些都对全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新华社的驻外记者对这类事件的采访报道都会全力以赴,发消息争分夺秒。

“软新闻”属于非事件消息,主要报道外国在经济、科技、文教、艺术等方面的新成就、新经验、新问题等,社会生活中的突出变化、新气象、特殊人物等,以及各种趣闻。这类事物的变化过程一般来说相对长些,时间性不像突发事件那么强。但这类消息牵涉到当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同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因而也是新闻报道的广阔天地,而且报道出来的消息还会得到受众的普遍关注,特别是一些既有新信息又有情趣的社会新闻和自然界的趣闻,更是越来越为受众所喜爱。新华社每个驻外记者在全力搞好“硬新闻”采访报道的同时,都尽力挖掘这类消息,加以充分的报道。

国际消息由于是国际新闻报道中最基本的体裁,其他国际新闻体裁,如通讯、特写、综述、评论等都是以它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也可以说它们是国际消息的延伸、扩大或补充,所以在各新闻媒体的国际报道中就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国际消息能迅速及时而直截了当地叙述新闻事实,其报道形式运用起来又特别灵活、方便,能让受众及时而多方面地了解现实生活中最新变化的信息,因而成为国际新闻报道的主角,无论什么新闻媒体都主要靠国际消息这种体裁把国外新近发生、发现和变动的事实尽快告诉广大国内外受众。

作为反映国外社会生活诸方面的国际消息,在传递国际信息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其一,国际消息能及时向受众报道国外最新发生的各种重大事件和问题,成为人们知晓天下大事最方便、最及时、最直接的渠道。其二,通过丰富多彩的国际消息报道传播知识,不断满足人们求知的愿望。由于国际消息在帮助受众增长国际知识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驻外记者对“软新闻”的采写和报道也越来越重视,报道量不断增大。其三,通过各种国际消息来揭露和打击敌人、支持和帮助朋友。非洲国家是第三世界最受西方欺负、掠夺和剥削的地方,我们在非洲工作的记者长期以来,就是通过采写大量的各类消息,揭露西方的欺负、掠夺和剥削的种种行径,支持非洲国家反欺负、反掠夺、反剥削、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的正义斗争。

国际消息的特点

从长期的国际报道实践看,国际消息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是“新”。“新”是国际消息的本质属性。国际消息失去了新鲜性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新”主要包括时间新和内容新两方面。

国际消息的时间“新”是新闻本质属性的重要内涵。事件性国际消息的“新”表现得特别明显,因为这类消息是国外刚刚发生,甚至是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消息要是发得不及时,显示不出“新”来,就失去新闻价值,成为“明日黄花”,无人问津。例如,2005年7月7日伦敦地铁发生恐怖炸弹爆炸事件,要稍微迟一点发消息,落在别人后面,就显不出“新”来,那这条消息就成了旧闻,失去了“新”的价值。

非事件性国际消息主要注意其内容的“新”。记者所在的国家新近发生的事情太多了,但能成为新闻的事实却很少,它必须是含有受众未知、欲知和应知的“新”信息。一般来说,这些消息都是新事件或新发现,如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上天、第一架航天飞机发射成功等,这些新信息有助于受众增加对国外的了解。此外,驻在国的新成就、新问题、新矛盾以及一些旧事物中出现的新变化也可能成为受众欲知、应知的新闻。总之,应该争取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

第二是“快”。“快”是指国外新闻事实的发生同消息发布的时间差。时间差越小,消息就越快,消息越快,新闻价值就越高。所以时效是国际消息价值的一种体现。国外重大突发事件的快尤其重要。2005年7月7日凌晨英国伦敦地铁发生了炸弹大爆炸事件,如此重大的突发事件、爆炸性的突发新闻,世界各大新闻媒体驻伦敦的记者都在争分夺秒地抢发消息,竞争异常激烈,这个时候的时间真是一秒值万金。谁要是能抢在前头,第一个发出消息,那么他的稿子就最有价值。要是我们的记者在爆炸发生后半个小时还发不出消息,那么半小时后发出的消息就很可能是迟到的消息,其价值就大打折扣。因为只要有一家世界性通讯社,如美联社、法新社路透社等,抢在了新华社前面发消息,那么新华社在世界各国的众多用户就会采用最先发出的消息,全世界大多数受众也会听信最先发的消息了。

第三是“短”。国际消息的“短”,就是消息的篇幅要短小精悍,以尽量少的文字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我在国外采写或在国内编辑的所有国际消息,一般都在三四百字以内;快讯、短讯更短,还有只有一句话的消息和标题新闻。相比之下,我采写或编发的国际新闻通讯、新闻综述、新闻特写等,其文字就要长得多,一般都在800字以上,最长的通讯达2000多字。由此可见,国际消息是国际新闻报道体裁中篇幅最短的一种。

第四是“活”。国际消息的“活”是指消息的写作灵活多样。国际消息应该说是所有国际新闻表达形式中最为灵活的一种新闻体裁。以往,国际消息的写作表现形式一般都为第三人称的概述体。后来,随着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国际新闻竞争的日趋激烈,为了争取更多的受众,我们的驻外记者除在新、快、短方面下功夫外,还逐渐突破旧的消息写作传统,已经成功地摸索出一些新的写作手法:

其一是第一人称目击式。即记者出现在新闻中,把所见所闻忠实地记录下来,告诉受众。这种形式生动、逼真,可信度强。请看1996年新华社的优秀国际消息《奥林匹克公园爆炸:两人死亡,上百人受伤》:

新华社亚特兰大1996年7月27日电 今天凌晨1点15分左右,亚特兰大奥运会主新闻中心近旁的奥林匹克公园内发生一起爆炸事件。据悉,至2点30分,已经有两人死亡,上百人受伤。爆炸发生时,公园内人山人海,爆炸地点是在公园的一个白色帐篷舞台旁。爆炸发生后,公园里的人四散奔跑,四五十辆警车迅速赶到,上百名警察和保安人员立刻将现场包围。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名伤势严重的受伤者躺在地上,血迹长达五六米,几名救护人员正在抢救。还有两人手臂受伤,已经被送上救护车……

这种第一人称的白描手法,使受众似乎看到了事件的一幅真实画面,因而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感觉。

其二是特写式。所谓特写式,就是选择有典型意义的一个侧面或一个片段,抓住“特写镜头”,做较为精细的描述,再现过去的场景。例如新华社1997年的优秀新闻《希伯伦解放了!》:

新华社希伯伦1997年1月19日电 1月19日12时45分,对约旦河西岸城市希伯伦的12万巴勒斯坦人来说,这是一个庄严而激动人心的时刻: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乘直升飞机抵达希伯伦,并在希伯伦市巴勒斯坦警察总部大楼的阳台上庄严宣布:“希伯伦解放了!”顿时,聚集在警察总部大楼前广场上的6万多名巴勒斯坦人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阳台上,阿拉法特与其他巴勒斯坦高级官员一起,兴奋地向欢腾的人群抛撒着飞吻;广场上,人们手中挥舞的巴勒斯坦国旗和阿拉法特画像汇成滚滚浪潮。

这条特写式消息共有7个自然段,但受众读了前两段后,一幅激动人心的场面就呈现在眼前了,让人有亲临现场之感。

其三为问答式消息。这种形式的特点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记者提问,采访对象回答。问答式多用于国际上的重要问题。例如新华社1995年的优秀国际消息《佩里说中国不对邻国和世界构成威胁》:

新华社纽约1995年1月31日电 美国国防部长佩里今天说,中国不会对邻国和世界构成威胁。

佩里是在纽约沃尔道夫饭店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讲这番话的。

在回答有关所谓“中国威胁论”的问题时,佩里说:“虽然中国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但我相信中国既不会威胁自己的周边国家,也不会威胁世界。”

这条消息共有5个自然段,但只要读了前面这3段,就基本明白全文的意思了。从该消息可以看出,问答式的消息结构层次清晰,一目了然。问题尖锐,回答简洁明白,读者一看就懂。

第五是用“事实说话,客观真实”。国际消息同国际新闻综述、述评、通讯等体裁的报道既有紧密的联系,又有不一样的地方。所谓紧密联系,是说国际新闻综述、述评、通讯等深度报道是以国际消息为基础的,是消息的延伸,因此有关的国际消息要么发在深度报道之前,要么同时发。所不同的是,所有国际消息是用事实说话,客观真实,通过报道把国外新近发生的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告诉受众。“事实胜于雄辩”,只有事实最能说服受众。而深度报道则不太一样了。国际新闻综述是夹述夹议,以述为主;国际述评是述评结合,以评为主;而通讯则都有主题思想,有描写和议论,许多还有人物的刻画。

真实是国际消息的生命,所有消息都必须是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来不得半点虚假。国际消息报道发生在国外的事实,更是不能有丁点虚假。不要说是无中生有、捕风捉影,就是稍有夸大、曲解事实或添枝加叶都会招来驻在国的不满甚至抗议。例如第一次海湾战争爆发时,某发展中国家外长同我国外长会谈并发表会谈公报。由于我们记者在摘发公报时的粗心大意,把“中方”不赞成对伊拉克的进攻错写成了“双方”,结果引起了对方的强烈不满,大肆在其国内的媒体上表白那是中国媒体搞错了。后来才知道,原来这个国家不愿对这场战争表态。

写国际消息的基本要求

从几十年的国际新闻报道中我体会到,要写好国际消息,有以下几点基本要求:

第一,采写要迅速及时,即快。

在通讯设备已进入电子时代的今天,特别是“第四媒体”的出现,网络新闻的飞速发展,对国际消息迅速及时的要求就更高了。因此,新华社及时对记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像买黄瓜一样,“抓顶花带刺的新闻”。为了同外国大通讯社竞争,它非常强调新闻的时效性,给驻外记者硬性规定:一般情况下,当天的消息必须当天发,重大消息必须在事件发生后半小时之内发。事业发展的迫切要求和总社的硬性规定,大大加强了所有驻外记者的时效观念,迅速改变了新华社电头以往常出现的“日前”、“最近”、“新近”、“不久前”等现象,并且许多重大事件消息的时效还快于西方几大通讯社,如新华社巴塞罗那奥运会报道的领先率就高达89%,令国外大通讯社的同行惊叹不已。后来,世界上的每次重大事件报道后,新华社国际编辑部都有个总结,看事件的头一条消息比其他3家世界性通讯社发得快还是慢。

怎样才能使国际消息发得快呢?首先,要有很强的时效观念,时效观念强是消息快发的根本保证。如果记者不讲究时效,采写不及时,“活鱼”就会变成“死鱼”,消息因迟发而失去应有的作用。其次,要雷厉风行。在国外,凡是有重大新闻,记者蜂拥而至,形成激烈的竞争,加上电脑、对讲机、手机等电讯技术的应用,记者就必须腿快、手快,全力拼抢,尽快写出消息。再次,要有很强的新闻敏感性。记者只有新闻敏感性强,才能在事情刚刚发生或露头时,很快估量出它的新闻价值,并立即抓住,写出消息来。最后,要有广泛的社会联系和当地的朋友,一旦有重要事情,他们就能及时报信。实践证明,外国记者的许多重要信息都来自于当地的朋友。

第二,要尽量简短明了。所谓简短明了,就是说消息既要短,又要把事实说清楚。简短明了说来容易,要做到可不容易。我们以往发的国际消息常出现以下的毛病:有些消息虽短,但又显零碎、单薄、肤浅,给人枯燥无味的感觉。我在处理国外分社发来的消息时常碰到这种情况。特别是在发国外要人会见和外交上送往迎来的消息时,驻外记者更容易犯这种毛病。

要做到简短明了,一要观点明确,主题集中。一事一报的消息,主题相对集中,比较容易做到简短明了。若要碰到重大事件,持续时间较长,内容也繁杂,一个主题涵盖不了,要做到就比较难一点。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搞连续报道,化整为零。这是驻外记者经常采用的一种报道形式。如新华社1993年的国际消息《莫斯科十月流血事件》,就是分4条发的:“莫斯科发生大规模冲突”、“政府军进攻议会大厦”、“消防队员开始扑灭‘白宫’大火”、“俄罗斯政府基本控制全国局势”。二要精心选材,舍去糟粕,保留精华。一般来说,每条消息的事实都不少,只有严格精选,把与主题关系不大的东西统统删掉,消息才会短下来。三要语言简练,尽量用概括、精练的语言来表述事实,展示主题。

第三,要用事实说话。事实是国际消息的本源,没有事实就没有消息。那么怎样用事实说话呢?一是要选择好事实。消息好像一栋房子,事实就是建成房子的材料。房子质量取决于材料的好坏,因此选择好材料是写作消息的首要问题。有的驻外记者甚至说,事实选好了,一条消息就成功了70%。选什么样的材料好呢?根据多年的实践,选的材料一是要典型,也就是说要选在同类中具有代表性的人或事,有着鲜明的特点而又能反映一定事实本质的某些方面。二是要精选事实的细节和场景。细节,看起来“细小”,但它们往往最能揭示事物的本质,最有说服力,所以一定要给予重视并用好。场景,就是记者亲历事件的场面和情景,用来说明问题和揭示消息的主题,也必须选好用好。

为了保证国际消息的事实真实,记者一定要深入现场采访,认真核对事实,做到事实准确无误,千万不要捕风捉影、夸大或缩小以至曲解事实、添枝加叶,更不能无中生有。从以往发的国际消息看,尤其要防止夸大或缩小事实或添枝加叶等现象。

第四,要坚持正确的导向。导向是驻外记者是非观、爱憎观、审美观和价值观在国际新闻中的体现,是消息的灵魂。导向性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媒体的新闻中。我在国外工作时,接触过无数的西方记者,有些还是好朋友。他们的普遍表现是,口头上都讲新闻报道要“客观报道”,可是在实际的报道中,他们的政治倾向性却很强。我曾与许多西方记者采访报道过非洲的几场战乱,发现他们对这些战乱的报道在大的方面与他们政府的观点和政策是一致的。再往更大的事件看,在海湾战争和波黑战争中,西方各国政府的态度基本一致,而西方记者在报道中也几乎像一个声音支持这两场战争。

我们的驻外记者从来就认为国际消息有导向性。由于国际消息是发给国内外的受众看的,我们必须在消息中表明自己的倾向性,让受众通过消息了解我们国家对新闻事实的观点、态度和立场。

写国际消息的基本功

要写好国际消息,驻外记者必须有较好的基本功。根据我自己的国际新闻工作实践,一个驻外记者应该具备以下基本功:

一是要有大局意识和全球观念,站得高,看得远,能把握时代的脉搏,看到世界的主流。

整个世界是一个地球村,每个国家就是地球村的一户人家。这个国家既有独立性,与其他国家又有相互的联系和依存关系。记者在采写驻在国的消息时当然首先要考虑国内相关因素,但又不能仅仅局限于国内,还必须考虑这些被报道的新闻事实与本地区国家甚至世界其他地区的可能内在关联,否则,就很可能看不到事实的本质,因而写出的消息也不会真实、客观、全面,甚至出错。例如,刚果(金)前总统卡比拉2001年1月被刺杀身亡事件,如果记者只局限于刚果(金)国内,就刺杀报道刺杀,消息就很可能说一个贴身卫兵因总统卡比拉没有满足他涨工资的要求而刺杀了总统,从而看不到卡比拉死于一个国际大阴谋的实质。事件发生后,我们的记者没有就事论事,而是把刺杀事件同美国等西方国家以及非洲某些国家联系起来报道,结果消息触及到了问题实质,向受众传递了事件的真相。

二是要有较高的理论和政策水平。国际消息的采写是一项思想性、政策性都非常强的工作。要采写好国际消息,驻外记者就必须具备较高的包括新闻理论在内的理论和政策水平,才能在极其复杂的国外环境中、在纷繁的事物和人物面前,辨别真伪、是非、善恶、美丑。就一个国家来说,驻这个国家的记者首先就要知道这个国家是属于哪类国家,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是我们的友好国家还是什么别的国家,并掌握我国对该国的政策。只有掌握了这些情况,报道起来才不会出政治问题。例如非洲国家,他们都是发展中的穷国,从上个世纪60年代先后独立以来,一直就在为维护国家独立、发展经济以及不受外国的掠夺和剥削而斗争。我们对这些国家报道的大原则就是,对他们为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反对外来干涉和掠夺而进行的不懈斗争,以及为国家发展经济而采取的各种措施要进行充分的报道,而对于损害他们独立和统一、国家主权、掠夺他们资源、对他们进行经济盘剥的行径,就要进行无情的揭露。在这里还应强调的是,驻外记者的报道,总的来说,大原则必须符合我们国家的外交政策,但报道又决不能只简单地跟着国家的对外政策走,必须在大原则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多动脑子,广开思路,大力拓宽报道新领域,广挖稿源,勤奋采写,才能写出更多的消息,把报道搞得丰富多彩。

三是驻外记者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新闻敏感性。这是国际消息能迅速及时发出的重要保证。记者具有了高度的责任感,才会奋力拼搏,千方百计把报道搞好;记者有了强烈的新闻敏感性,才能从驻在国每天发生的无数新鲜事中发现有新闻价值的东西,并立即抓住它,写出消息。

四是要做好调查研究,注意资料的积累和整理工作。搞好调研是搞好国际消息采写的基础。原因很简单,记者采写的任何一条消息都要牵涉到驻在国的某一甚至几方面。如果记者平时不注意对这个方面有所研究和资料的积累,就不可能知道这条消息的背景,很快抓住问题的实质,写起消息来就心中无数,只能就事论事,写不出内容丰满的东西来,消息也免不了肤浅、单薄,缺乏深度,从而难以真实而全面地反映事情的本来面目。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2001年1月16日刚果(金)总统卡比拉被刺杀身亡。由于是突发事件,事先无法准备,刺杀发生后,需要马上发出消息。如果记者事先对刚果(金)的内政、外交、经济以及卡比拉本人等方面的情况没有基本的研究,不掌握该国的局势,消息只能告诉卡被杀的时间、地点和凶手的名字等,回答不了他为什么被杀、被杀的影响以及被杀后可能出现的局面等问题。国际新闻报道实践表明,缺乏扎实的调研,是难以采写出好消息来的。

对驻在国的调研分动态、静态和基础三种。动态调研主要指日常现场采访和交友活动;静态调研主要是搜集公诸于各种媒体的有关信息以及图书资料;基础调研则主要搜集驻在国政治、经济、军事、文体、外交等方面的历史资料、发展过程以及名人传记,等等,并分门别类建立资料档案,待发稿时用。值得强调的是,动态调研中的交友是很重要的,因为许多驻在国的重要内部情况常常是从当地朋友那里得到的。举一个小例子:1982年8月的一天晚上,喀麦隆前总统阿希乔突然在国家广播电台宣布辞去总统职务,事先一点征兆都没有。我当即就根据广播发了辞职的消息,可是广播没有说明他为什么辞了职。当天夜里总社就发报给分社,要求尽快发他为什么辞职的消息。正好总统府的记者组有我一个好朋友。我一打电话,朋友就告诉我:“是身体健康原因辞的职,没有别的原因。”于是我又立即把这一消息发回了编辑部。后来事实证明那位朋友的话一点都不假。要是没有可靠的朋友,一时间到哪里去打听?这个例子表明,没有朋友的帮助,在关键时候,即使遇到重大的突发事件,也不一定能及时写出消息来。

五是要善于选用典型事例说话。跟国内一样,国外发生的任何事件都牵涉到方方面面,情况复杂,材料很多,不能都采用。怎样在材料堆里找出能说明主题的东西,这是记者在很短暂的时间里必须完成的事。因此,记者在掌握了必要的材料后,应立即加以分析研究,把最能服务于主题的典型材料选出来,选出的事实越具体、越典型,消息就越有说服力,受众也最能接受。一定要避免用抽象的概念或议论代替具体的事实。

六是要有“过硬”的外语。外语是驻外记者工作的重要工具,只有比较精通驻在国的官方语言(要是不懂当地语的话,最好要会英语),才能快速采集到写消息所需要的材料,及时写出外语消息(向世界播发)和中文消息(提供给国内各新闻媒体),尤其是突发事件、重大国际首脑会议和一些要人的重要讲话更是如此。所谓“过硬”的外语,就是要五“会”,即会讲、会听、会读、会写、会译(外译中或中译外),而且作为一个称职的驻外记者,还不是一般的五“会”,必须是较高水平的五“会”。此外,还应该能用外语思考。记者如果能用外语思考,一则编写外文消息时就容易多了,而且消息的质量肯定比较高;二则在采访时,假如不用外语思考和记录,听外语后再在脑子里翻译成中文,往往就跟不上别人的讲话。记者每天要收听当地的新闻广播和收看电视新闻,只有具备较高水平的外语听力,才能通过收听当地的广播或收看电视节目及时进行发稿。在采访活动中,无论采访事和人,外语好才会听得懂,才能领会采访对象讲话的精神实质。外国要人特别是国家元首在各种重要场合的讲话,用词造句都是很讲究的,有些关键词和句子寓意深刻,如果外语听力不强,连话都难听懂,哪还能听出关键词句的深刻含义?外语说得不流利,记者就无法同采访对象进行顺利交谈。驻外记者每天要阅读大量当地的报刊杂志及其他文字资料,浏览速度必须很快,否则一天光报刊都阅读不过来。只有具有较强的外文阅读能力,才能很快把报刊杂志中有新闻价值的东西找出来。要经常用外文写各种体裁的新闻,如国际消息、新闻综述、特写、通讯、述评等。这对驻外记者外语水平的要求当然就更高了。

七是要有丰富的知识。国内的记者一般都有较明确的分工,一个记者负责一个领域或一个方面的采访,而驻外记者人少,中小分社一般只有一两个,采访报道的任务却是整个国家的方方面面,无论报道哪一方面的消息,记者都要懂得那方面的基本知识,否则就报道不好。前几年,我在刚果(金)采访报道7国的武装冲突时,刚果(金)政府揭露占领其东部国土的外国军队大肆掠夺稀有金属钶钽(coltan)矿。钶钽矿是制造尖端通讯器材不可缺少的一种关键性材料,世界上只有极少数几个国家有钶钽矿,开采的历史也不长。我开始接触这个报道题目时,一点也不懂,写不出东西来。后来多次请教当地的有关专家,才搞懂了这种矿的蕴藏、开采、用途等方面的知识,写出了消息。所以记者必须在工作中勤于学习,尤其要学习新的东西,以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有人说,驻外记者应该是一个杂家,什么都得懂一些。我同意这种说法。

八是要有熟练的写作技巧。要造好一栋高楼大厦,必须具备良好的建筑艺术和非常好的建筑材料,缺一不可。一条好的国际消息也必须有大量能说明主题的资料和娴熟的写作技巧,记者才能写成。消息虽短,但由于消息短而精、快而新、真而准,写的时候又总是匆匆忙忙,没有时间推敲,要写得精彩,就完全靠记者平时练就的写作功夫。举一个典型的例子。还是上个世纪80年代我在国内做编辑的时候,有一次,收到我社驻某个非洲国家分社老记者发的一条超长外文消息,内容是驻在国总统在当地举行的一个大型国际会议上的讲话。讲话当时是用电传发回的,电传纸足足用了3米多,翻成中文大概有好几千字。结果这条消息最后中文只用了300多字,外文消息发得稍长一些。我收到稿子时很纳闷,心想这哪里是记者发的稿子。事后才了解到发这条消息的人,原来一直在总社做翻译,后来当译审,外文顶呱呱,但此前没有做过编辑,更没有当过驻外记者,不懂得写消息,因为他要退休了,才让他到国外做一任记者。可见,做一个驻外记者,光外语好而不懂写作技巧也难以胜任工作。

九是要有驾驭中文的能力。一条中文国际消息是否写得精彩,除了事实、角度、结构和写作技巧外,语言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记者驾驭语言的能力往往也影响到消息的质量,要是语言表达得不清楚,受众就看不懂;要是消息语言不活泼生动,受众看了就可能会感到乏味。因此熟练掌握新闻语言是每个驻外记者的基本功之一。国际消息的语言是讲实话的语言,虽然也追求生动,但绝不允许夸张,尤其要少用顶级形容词和副词。用语尽量做到遣词贴切、严密准确、语意鲜明、朴素实在、简洁明快。引用典故或民间谚语时还得做必要的注解。

国际消息的结构

国际消息的结构,说的是消息中新闻材料的安排方式,也叫构思,是记者对新闻事实内在联系认识及其表达形式的统一安排。一般国际消息都由标题、导语、主体、结尾4个部分组成。哪些材料放在导语,哪些安排在主体,怎样点题,怎么结尾,背景材料如何穿插,段落如何划分,都要统一考虑,全面布局,做到层次清楚,逻辑性强。国际消息结构的安排方式有好多种,此文只简要地谈谈驻外记者用得最多的几种,即倒金字塔式、总分式、场面转换式。

首先是倒金字塔式,这是驻外记者用得最多的一种。倒金字塔也叫倒三角或倒宝塔结构,特点是头重脚轻,虎头蛇尾,把最重要的材料放在导语,最不重要的放在文尾,从导语到结尾呈现出新闻材料重要性递减的逻辑顺序。例如新华社1992年的优秀国际消息《莫斯科千余人聚集红场保卫列宁》(同时还发了多种外文):

新华社莫斯科1992年8月17日电 莫斯科红场列宁墓前17日晚有1000多名群众举行集会。人们高举着红旗、列宁像和标语牌。标语牌上写着:“列宁永远和人民在一起!”“不许动列宁!”“列宁的思想战无不胜!”“只有投机分子和财主才仇视列宁!”

在“8·19事件”一周年时,莫斯科流传着列宁遗体将被迁出红场的传说。这次集会就是由这一传说引起的。

在紧靠列宁墓前的栏杆边有一支面向广场的200人的队伍,队伍里的大幅红布上写着“伟大卫国战争战士”的字样,队伍中一些人的胸前佩戴着前苏联的卫国战争军功章。

集会的人们热烈地谈论着保卫列宁墓的问题。一个名叫塔季亚娜的中年妇女对记者说:“列宁缔造了苏联,列宁的思想指导着苏联,使苏联变得强大起来。”有一家全家四口都来到了红场,40多岁的夫妇俩和他们17岁的儿子、15岁的女儿,这两个年轻人对记者说,他们反对触动列宁墓。参加这次集会的人中40~60岁的人约占80%,青年人占20%。人群外面的少数民警,既不干预,也不参与群众要求保护列宁墓的这次活动。

在群众集会的同时,“劳动俄罗斯”运动领导人安皮洛夫在红场举行了记者招待会。他说,有一些人企图把列宁的遗体迁出红场,像去年对待捷尔任斯基和加里宁塑像一样,我们绝不能让这种事件重演。他说,在俄罗斯大约只有3%,也许只有1%的人反对列宁,而广大人民是热爱列宁的。

简短的消息表明,导语最重要,告诉受众莫斯科红场17日晚有1000多人集会保卫列宁墓这么一个重大事件。第二段说明引起这一事件的原因。第三段简述与会群众的言行。第四段回答为什么人们要集会保卫列宁墓,即集会的意义。第五段是说参加这次集会的都是什么样的人,而且特别告诉受众在场警察的态度。第六段用“劳动俄罗斯”运动领导人的话进一步说明广大人民为什么反对把列宁墓迁出红场。消息主题重要,通篇文路清楚,简短明了,但随着文章的增长,重要性在递减,就像一座倒金字塔,越往下越小。

总分式是驻外记者常用的第二种消息结构方式,不过多用于时间跨度大、范围比较广的国际综合消息。由于一则消息包括数个新闻事实,这些事实又大都是并列关系,导语只能总括各个事实的共同本质,为全篇之纲,接着在主体分别叙述各个新闻事实。例如新华社1999年的优秀国际综合消息《北约空袭南联盟》:

新华社北京1999年3月25日电 综合本社记者发回的报道,北约24日晚对南斯拉夫联盟发动空袭后,南联盟已有7个地区的20多个军事目标被击中,已造成人员伤亡。南联盟当日宣布了进入“战争状态”。

据南通社援引南军方的消息,遭受袭击的地区有普里什蒂纳、库尔舒米尔、乌日策、达尼洛夫格拉德、诺维萨德、潘切沃和波德戈里察等。临时住在南联盟黑山共和国首府波德戈里察市军事目标内的数名南军人家属伤亡。

美国国防部长科恩24日说,北约袭击的主要目标是南联盟的防空系统、指挥和控制中心以及部署在科索沃的塞族军事力量,其数量在60个左右。科恩说,参与空袭的美军飞机都安全返回基地,没有任何美军伤亡的消息。而此前北约在意大利维琴查军事基地的一名发言人曾证实说,有一架战斗机被击落。南斯拉夫联盟军队驻科索沃地区的指挥官帕夫科维奇将军25日通过贝尔格莱德电台宣布,在北约对南联盟的空袭打击中,南联盟防空力量击落了两架北约战斗机和6枚导弹。

据悉,在地中海和亚德里亚海的北约战舰向南联盟境内发射了近100枚海基战斧导弹,美军B—52轰炸机也投下了大量导弹。从意大利基地起飞的F—118美军战机参与了空袭。

新华社驻外记者经常采用的第三种国际消息结构方式为场面转换式。一般来说,这种结构的场面随着新闻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而转换,不过这些场面所表现的又并不是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果,而是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几个片段、几个侧面。

比如新华社2005年5月9日播发的中外文国际消息《胡锦涛出席俄罗斯卫国战争庆典》(中文详见《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5月10日头版):

新华社莫斯科5月9日电 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9日上午,俄罗斯举行盛大庆典,纪念伟大的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来自世界5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及一些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出席了庆典。

消息主体接着说,胡锦涛在出席庆典之前,先到克里姆林宫,会合迎候在那里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夫妇,而后一起步行到红场,在列宁墓前的庆典检阅台前排就座,观看盛大的阅兵式。阅兵式结束后,胡锦涛同各国领导人一起从红场步行至无名烈士墓,向无名烈士墓献花,并肃立默哀。从克里姆林宫两国元首的会合到列宁墓前检阅台观看阅兵,然后去无名烈士墓献花,是3个不同场面的转换。这些场面在消息中出现的秩序,如果前两个还有点联系的话,第二和第三个之间就没有什么必然联系了,互相之间也不存在因果关系,不过每个部分都是为主题服务的。

国际消息的标题、导语、主体与结尾

标题是国际消息的眼睛,也是对消息的高度概括和浓缩。标题写得好可以吸引受众,满足他们尽快获得信息的需要,也能帮助受众很快选择信息和理解消息的内容。

驻外记者在采写外文消息时都用主标式标题,中文消息用得最多的也是主标式标题。一般情况下,驻外记者时间很紧,不能反复斟酌,都愿意做这种简短明了的标题,若有不妥,编辑部可以精雕细刻,制作出准确而精彩的标题来,如《美日汽车贸易高级谈判开始》、《巴勒斯坦警察进入杰宁》、《北约空袭南联盟》等。有时候消息主题重大,内容复杂,主标式标题难以表达全文的意思时,也用主、副式或主、肩式标题。当然,不管是用主标式标题还是用后两种,都必须力求准确、简明、生动。

导语是一条国际消息的先导(中外文均这样),是紧接电头的第一段文字或第一句话。它要求驻外记者用最简明的文字扼要、生动地抽出消息中的精华,以昭示主题。国际消息基本上都用直接导语,一句话或几句话,视内容而定。如新华社1993年的优秀国际消息《决不允许历史重演!》中的导语为一段话:“为铭记60年前希特勒上台的惨痛教训,德国柏林及全国数十座城市的居民,30日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谴责新纳粹近年来日益猖獗的仇外排外暴行。”而另一条优秀国际消息《俄罗斯消防队员开始扑灭“白宫”大火》的导语则只有一句话:“俄罗斯消防队员4日晚已开始扑灭议会大厦‘白宫’中由于战斗引起的大火。”

从我所采写和编辑的国际消息来看,写作国际消息(包括外文消息)的导语,一是要突显精华,提示主题。为此特别要注意提炼和概括,把消息中最能说明主题的精华放在导语里,以提示消息的主题。如新华社1997年的优秀国际消息《美“火星探路者”飞船在火星顺利着陆》的导语:“美国东部夏时制4日下午1点7分左右,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火星探路者’号飞船顺利在火星阿瑞斯平原着陆。6个多小时后,飞船成功地向地面控制中心发回了第一批照片,这是最近20多年来,人类获取的首批火星表面照片。”短短的导语回答了受众最关注的飞船是否顺利着陆、着陆后是否开始工作、工作成果怎样、成果的意义等问题。

二是要开门见山,简明扼要。国际消息特别是外文消息,导语要力求尽量短、尽量写得精彩,否则外国受众一见到长长的导语,就厌烦了。例如新华社1995年的优秀国际消息《美日汽车贸易高级谈判开始》,其导语只有一句话:“美日汽车贸易高级谈判今晚在日内瓦以坎特向桥本赠送一把竹刀的戏剧性场面开始。”就这么一句话把事件发生的性质、特点以及时间、地点、人员都交代清楚了。

三是要力求准确具体,避免含混空泛。从我几十年的国内外工作实践看,写国际消息的导语时,“具体”和“不空泛”比较容易做到,因为驻在国发生的新闻事实都比较具体,因而这方面的毛病少些;相对来说,要做到“准确”而“不含混”就要难一些,特别是外文消息的导语,因为是外语表达,一不小心,就可能用错词而不准。比如中文国际消息《奥林匹克公园爆炸:两人死亡,上百人受伤》的导语:“今天凌晨1点15分左右,亚特兰大奥运会主新闻中心近旁的奥林匹克公园内发生了一起炸弹爆炸事件。据悉,至2点30分,已经有两人死亡,上百人受伤。”在这短短的导语中,事件及其发生的地点、时间、伤亡人数都基本表现得具体而准确,避免了含混而空泛的毛病。

此外,国际消息的导语还应避免格式化、雷同化,要尽量写得生动有趣。

位于导语之后的主体是国际消息的躯干,其作用是对导语的展开、补充、解释,或者是对导语所提问题和所设悬念的回答,并补充在导语里没有提到的事实。

记者在写作国际消息的主体时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材料充实,紧扣主题。主体部分的任务是阐明和深化主题,就必须拥有足够的材料才能完成。因此记者在采访时就要注意尽可能多地搜集能说明消息主题的材料,特别是典型材料,写起来才会有充实的资料可用。在用这些材料时,注意按照导语所铺设的轨迹来安排,避免与导语脱节。

其次要精选材料,取舍得当。一般来说,一条国际消息的材料不少,但消息的篇幅很短,不能都用,就得精选那些最有说服力的材料,舍去那些可有可无的东西,避免主体的繁杂、臃肿,达到层次分明。主体部分的材料较为丰富,涉及诸多方面和纵横关系,所以无论怎样安排材料,都要理顺它们之间的关系。

再次就是要精心安排,层次合理。由于主体部分的材料多、事实杂,怎样把它们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呢?先把已经精选好的材料加以梳理,而后根据主题和导语的需要精心安排,分好段,并注意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使层次既合理又清晰。

新华社1996年的优秀国际消息《地球3分钟 净增500人》,能比较好地说明上述写作方法:

新华社华盛顿1996年7月13日电 随便问一美国人,全世界有多少人?他默想一会儿可能告诉你:50多亿;可你再问每分钟地球上增加多少人,恐怕就极少有人能够回答正确了。为了让普通美国人,尤其是孩子们了解世界人口问题多么严重,美国人口零增长组织在世界人口日这天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3分钟新闻发布会”。

7月11日中午,酷暑之中的华盛顿热得让人心烦,可是当记者提前10分钟赶到发布会现场——位于国会东街的东部高级中学门前时,那里已经聚集了一群学生家长、老师、新闻记者和过路行人。

11时左右,人口零增长组织的负责人彼得·科斯特迈耶先生站到了校门前的一小块空地中央。他说:“人们很难想象数百万乃至数十亿人口到底有多少,也很难理解当今世界的人口增长率是个什么概念。我想我们今天找到了一个方法向大家展示世界人口问题多么严重。”

“罗马帝国时期,世界人口仅有2.5亿,那时全球大约每小时增加1个人。”科斯特迈耶话音未落,一个举着“公元1年”牌子的黑人小姑娘站到他身边。“19世纪工业革命开始时,世界人口10亿左右,每分钟增加8人。”8个学生举着“工业革命”的牌子缓缓走来,围到他身边。“20世纪初,全球每分钟增加19人,世界人口20亿。”19个学生一下子聚集到他身边,空地中央被站满了。

“现在的地球是什么情景呢?1分钟要增加167人,每3分钟净增500人,1个星期要增加1个费城人口,1个月1个弗吉尼亚州,1年增加1个德国……”就在科斯特迈耶讲演之际,近500名穿着代表世界五大洲红、黄、蓝、绿、白五色T恤衫的学生一下子聚拢到他身边,空地顿时拥挤起来,人群把科斯特迈耶也淹没了。

一个叫翠西的学生告诉记者,学生们正在放假,几天前老师和人口零增长组织的人向大家说起世界人口问题,自己很受触动,就参加了这个活动。所有学生除了表演时穿的T恤衫可以留作纪念外,没有任何报酬。

人口零增长组织传播部的几位女士向记者介绍说,成立于1968年的该组织是个全国性的非赢利民间组织,它的宗旨是呼吁人们行动起来,采取措施降低世界人口增长率,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地球环境。在1999年世界60亿人口日到来之际,该组织还将组织控制人口的宣传活动。

受众不难看出,这条国际消息的材料充实,回答了导语提出的问题,每一段又都紧扣着主题。人类增长过快是个重大问题,要说明这个问题的相关材料很多,新闻发布会的内容也不会少,但记者只选出了最能说明主题、回答导语的几段,然后经过精心安排,层次也就清晰了。请看:导语之后的第一段交代消息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接下来的三段用具体的数字告诉人们,世界人口是怎样增长过快的:罗马帝国时期全球每小时增加1人,19世纪每分钟增加8人,20世纪全球每分钟就增加19人,而到了现在,1分钟要增加167人,每3分钟净增500人。多么可怕的增长速度!消息并用形象的比喻说明人口增长过快的严重后果:1个星期增加1个费城的人口,1个月增加1个弗吉尼亚州,而1年就增加1个德国!第五段讲参加新闻发布会的人明白了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及其严重后果。最后一段是呼吁人们行动起来,采取措施降低世界人口的增长率。

整条消息就是要说明,世界人口增加过快,必须采取措施降低其增长的速度,而每一段都是为这个主题服务的。消息中的数字如果用得不好,是最容易让受众乏味的,可这条消息的数字用得很巧,人们读起来不但不乏味,还是一种乐趣。

结尾是国际消息的有机组成部分,精彩的结尾能给人们留下回味或思索,从而增强消息的传播效应。所以我在做记者或编辑时都从来不敢忽视对消息结尾的处理。

国际消息的结尾没有什么固定格式,每条消息都可以有各自的结尾。

有的是交代背景的。如国际消息《巴勒斯坦警察进入杰宁》结尾是这样的:“根据巴以双方达成的有关协议,以军撤离杰宁的工作将于下星期完成。目前,杰宁的民政事务已完全移交给巴方人员管理,遗留和未解决的问题将由巴以地区协调办事处谈判解决。”

有的给受众留下思考。如新华社1989年11月22日发的国际消息《黎新总统惨遭暗杀 和解进程再次受挫》,导语说黎才上任17天的总统在贝鲁特被炸弹炸死,结尾说:“穆阿瓦德总统之死,使世人震惊,渴望结束战乱实现和平的黎巴嫩人民心头再度蒙上阴影。黎巴嫩向何处去?是重新回到战乱的漩涡,还是能够驱散迷雾,继续和解的航程?”

有的是指明事件发展的动向。如国际消息《奥林匹克公园爆炸:两人死亡,上百人受伤》的结尾:“从爆炸声响起到凌晨2点40分,警方还没有正式公布死伤人数,也没有宣布拘捕任何嫌疑犯。目前,情况还在继续调查之中。”

还有的则展示前景。如新华社1997年发的优秀国际消息《希伯伦解放了!》的结尾:“阿拉法特还告诉人们:1月17日正式签署的希伯伦问题协议是以色列政府和巴勒斯坦方面达成的第一项和平协议,是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建立和平的开始。”

国际消息中背景材料的运用

国际新闻报道的实践表明,在国际消息的写作中,背景材料的运用是很重要的。国外任何新闻事实都是在一定环境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每条国际消息的报道若要把事实讲清楚,往往就得介绍新闻事实的环境、历史、条件等,说明新闻事实产生的原因,与周围事物的联系。所以,国际新闻背景就是新闻事件产生的历史、社会环境、条件、原因以及对有关各方面所作出的说明或解释。新闻背景的主要作用是烘托或深化主题,说明新闻事实产生的原因和条件,从而使消息更加明了,并增加知识性。

背景在消息中虽不是独立的组成部分,却经常是整个消息不可缺少的。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条国际消息,由于新闻事实发生在国外,没有交代清楚必要的背景,结果受众就搞不懂,使新闻价值打了折扣;相反,如果背景材料运用得好,随着消息深度的增加和受众的欢迎,其新闻价值也就得到了提升。由此可以看出,在写一条国际消息时运用好背景材料是很重要的。驻外记者在采写国际消息时,都非常重视新闻事实背景材料的运用。

再举国际消息《地球3分钟 净增500人》为例,如果此消息缺乏“罗马帝国时期,世界人口仅有2.5亿,那时全球大约每小时增加1个人。……19世纪工业革命开始时,世界人口10亿左右,每分钟增加8人。……20世纪初,全球每分钟增加19人,世界人口20亿”这一段背景,就看不出现在地球每分钟增加167人,每3分钟净增500人的过快增速来。这段背景材料旨在让受众明白现在世界人口问题的严重性以及降低人口增长率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使消息的新闻价值大大提高,因而被评为全国的优秀国际消息。

那么怎样选择背景材料呢?首先选用的背景材料要最能说明消息的内容,进一步阐明和深化主题;其次要尽量富有知识性。新华社1990年的优秀国际消息《伏契克是英雄的共产党人》的背景材料就具有这些特点:

新华社布拉格1990年8月26日电 “我用生命担保,《绞刑架下的报告》确是伏契克在狱中所著”,“伏契克是英雄的共产党人。”

一位当年在关押伏契克的盖世太保监狱服务的捷克看守雅罗斯拉夫·霍拉最近这样强调指出。捷克《红色权利报》6月中旬刊登了他对记者的谈话,8月23日又刊登了他作证的文章。

霍拉说,他是伏契克写这部著作的目击者。他和其他两名捷克看守,曾冒着生命危险掩护伏契克写作,并把他在险恶环境中写下的一页页手稿带出监狱。

最近,捷克国内出现一股全盘否定伏契克,并怀疑《绞刑架下的报告》是否属实的风潮。霍拉是针对这股风潮发表谈话和撰写文章的。

捷克公安部门的有关研究机构最近对《绞刑架下的报告》的手稿进行了鉴定,证明它确是伏契克的笔迹。

伏契克曾是德国法西斯占领期间捷共中央地下领导人之一。1942年4月24日被捕,1943年9月8日在柏林被法西斯杀害。在世界广为流传的《绞刑架下的报告》就是他在布拉格德国法西斯监狱中,在3名捷克看守的帮助下,于1943年4月13日至6月9日期间完成的。在这部著作中,伏契克描述了他和其他共产党人在狱中不屈不饶的斗争以及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无情揭露了法西斯刽子手的凶残,并给世人留下了不朽的名言:“人们,我爱你们,你们要警惕啊!”

这篇消息交代了两个背景,一个是霍拉为什么出来作证,是因为当时捷克出现一股全盘否定伏契克和怀疑《绞刑架下的报告》的风潮;第二个背景是告诉受众伏契克在法西斯监狱中是如何英勇斗争和写成《绞刑架下的报告》的。有了充分的人证和物证,伏契克的英雄形象及其报告是否定不了的。两个背景材料选择恰当,穿插得也好,起到了深化和烘托主题的作用。

不过在谈论国际消息背景时,要搞清楚国际消息的新闻背景不是背景新闻,两者不是一回事。新闻背景是指消息中的背景材料,是为解释或说明新闻事实服务的;而背景消息则不一样了,它是一种新闻体,背景材料是主体,新闻事实只是个由头而已。例如新华社1990年的优秀国际新闻《恩达拉为何绝食》,就是以恩达拉绝食的新闻为由,主要告诉受众美国对巴拿马经济制裁和军事入侵所造成的巨大破坏和严重的经济困难。

新华社巴拿马城1990年3月7日电 巴拿马总统恩达拉3月1日在新议会成立仪式上宣布,他“为分担苦难同胞的忧患,开始无限期绝食”。迄今,恩达拉在首都大教堂“绝食并办公”已满一周。一个国家的总统如果不是出于无奈,是不会采取绝食行动的。开始绝食那天,恩达拉当众历数巴拿马人民的苦难处境,然后说:“我多么想手中有钱有物来解救他们啊!可是所需资金迟迟不来,我们一筹莫展。”

历时两年半的政治危机、美国对巴拿马的经济制裁以及美军大举入侵,给这个中美洲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全文见新华社1999年出版的《优秀国际新闻选》)

几种主要国际消息的写作

前面已经说过,国际消息有好多种,各有各的特点,写法也不尽相同。在这里,结合自己长期的记者和编辑实践,只谈点关于动态、综合、解释性、会议、经济、社会等几种常用国际消息的写作问题。

国际动态消息

无论写哪种动态消息,都要在“动”字上下功夫,使动态消息具有“动”性,体现出它“新、快、活”的特点。特别是国际消息是报道国外发生的新闻事件,变化快,就更要在“动”字上下功夫了。再说,作为世界性通讯社的新华社要参与国际上的激烈新闻战,“动”字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为此,驻外记者采写消息时特别要在以下几方面尽力做好:

一是,要及时捕捉驻在国最新发生的新闻事件,以争取头一个报道。一般来说驻在国有两种新闻事件:突发的重大事件和非突发的新闻事件。重大的突发事件,多数情况下不用记者找,只是抢发的问题。至于较小的突发新闻事件和非突发新闻事件,有的驻在国官方本来就不想让媒体报道,如果我们的记者不去找,当地媒体又不报,而其他外国记者报道了,总社看到其他通讯社的报道后,会马上打电话责问分社为何没有发消息。到这时,即使记者再快,发的稿子也是迟到的消息了。这种情况偶有发生。所以驻外记者必须天天紧跟驻在国的形势,时时注意各方面情况的变化,一旦有事,立即行动。与此同时,分社在驻在国每个领域和内地都要有自己的通讯员,一旦发生什么新闻事件,就能马上得到信息。法新社在各国的分社就一直有一个覆盖全国的信息网。

二是,对重要新闻事件,尽量到现场采写。有时驻在国可能同时发生几个新闻事件,新华社驻外记者人员少,很难亲自到每个事件的现场采写。但是,不管多困难,都应尽量争取到现场采写。因为一个国家同时驻有世界各大通讯社的记者,你不去,如果别的通讯社记者去了,怎么跟别人竞争?当然也可以转发当地媒体的消息,不过这种转发的消息一来时效慢了,二来从观点到事实的取舍都很可能不适合自己。再说,要是转发的消息有错误,记者就跟着犯错误。消息是新闻事实与记者观点结合的产物,记者只有到现场采访,才能写出有自己特色的消息来。

三是,把好事实关,消息才会写得真实、准确。所谓把好事实关,除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起码因素外,尤其要把好人物和事实关。在任何国际新闻事件特别是重大突发事件中,人和事都是最重要的,一个事件中往往牵涉的人员多、事情又复杂,而记者时间紧,一不小心就容易搞错。所以记者在采写的时候,脑子一定要清醒,严把关键人物言行和关键场面的变化。否则,要么没有抓住消息的要害,要么漏掉重要情节,甚至出错。

另外,驻外记者在采写新闻事件时,还要注意事件中可能新发生的新闻事件,因为有的新闻事实尤其是重大突发事件常常发生节外生枝的情况。例如,记者在采写刚果(金)前总统卡比拉遇刺事件时,就曾发生一个自称卡比拉长子的人出来与卡比拉长子争夺总统继承权的新情况,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

要使国际消息处于高度“动态”,发稿速度也要快,即时效快。对驻在国的同一新闻事件,同时有世界各大通讯社的记者在采写,要是发稿时间落后于别人,那么这条消息在世界的新闻市场上便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在这方面,法新社的做法是:一遇到突发事件,他们立即派一记者去现场采写,家里留一人时刻准备发稿。前方记者一个电话,后方稿子马上发到总社,总社立刻转发全世界。新华社的做法与法新社大同小异,遇有国外发生重大事件,先发快讯,接着发简讯,然后再发详讯,若有必要,再发综合消息。例如,1999年3月24日北约开始空袭南联盟时,先发了快讯,紧跟是简讯,接着是详讯,到午间又发了综合消息。这样一来,就争取到了时效。

国际综合消息

国际综合消息是围绕某一主题的多个新闻事实的综合,也可以说是动态消息的宏观发展。特点是报道面宽,内容繁杂,篇幅相对较长,但时效没有动态消息快。它的写作过程是掌握大量材料后,加以分析和综合,提炼出主题,选取材料,写成消息。

国际综合消息是多个新闻事实的组合体,要把诸多事实材料按其内在联系有机地组合起来。要想写好综合国际消息,主要得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题材重要,反映全局。国际综合消息的题材,不像动态消息那样“以小见大”,而是“以大见大”,它们一般都是牵涉到相对的全局,备受受众关注的事实或事件。综合消息所揭示的主题影响大,反响也大。新华社的国际综合消息《北约空袭南联盟》,不但讲述了空袭的情况,还讲述了南联盟总理向联合国发出的呼吁,俄罗斯总统和联合国秘书长等人的讲话,以及西方国家为北约空袭南联盟的辩解。应该说,这条消息题材重大,内容庞杂,是大量新闻事实的有机组合,发出后影响也很大。

第二,材料充足,综合恰当。在写国际综合消息之前,记者必须掌握足够的材料,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北约空袭南联盟》综合了新华社前方多个相关分社(贝尔格莱德、莫斯科、华盛顿、联合国等社)记者发回的单个消息,材料相当丰富。受众不难看出,这条消息有了足够的材料后,不是简单罗列和凑合,而是根据主题的要求,对材料加以精心的分析和严格取舍,然后进行有机的组合,以突显空袭的过程和与空袭有关方面的情况,使受众看完这篇报道后,对北约空袭南联盟有较全面的了解。

第三,点面结合,广深兼备。所谓点面结合就是具体事例和概述的有机结合。缺乏面上的概括,不能反映全貌,没有广度;而仅有面上的概括,缺乏具体事例,又没有深度。因此,国际综合消息必须是概述与具体事实有机结合的产物,以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来深化主题。还以《北约空袭南联盟》为例。消息的导语说“北约24日晚对南联盟发动空袭”,这是点。以下是面,列举了7个被袭击的具体地区,北约战舰从海上向南联盟发射了近100枚导弹,美军B—52轰炸机也投下了大量导弹,从意大利起飞的F—118美军战机参与了空袭……这些事实与开头北约对南联盟发动空袭的恰当结合,说明了袭击规模的巨大。接着还报道了南联盟、俄罗斯、联合国等的领导人对空袭的表态,西方大国对空袭的辩解,美国白宫门前群众的反空袭示威游行……这是本消息的另一个面,与导语的点结合在一起,从政治和外交层面上深化了主题。

国际会议消息

所谓国际会议消息,就是指专门报道国外举行的会议、反映会议情况的消息,是国际新闻报道最常见的形式之一。驻外记者采写的会议主要有两种:驻在国的各种重要会议和多国的国际会议,其中各种国际会议尤其多。我在国外工作时曾报道或参与报道过无数的重大国际会议,如非统组织首脑会议、伊斯兰国家首脑会议、法—非首脑会议等。采写国际会议消息是驻外记者的基本功之一。这里主要讨论采写重要国际会议尤其是大型国际首脑会议消息的问题。

要采写好各种重要国际会议,首先要对采写的会议特别是大型国际会议事先有个基本的了解,做好基本的准备。一般来说,会议开始之前,记者可以通过采访会议的组织者,打听到一些有关会议的基本情况,还可能得到一些文字资料,尽量从中了解会议的性质、宗旨、任务、与会者情况、会议可能出现的分歧与问题以及该种会议的历史概况等。事先有了这些准备,采写起来就容易多了,写消息也快多了。

对重大国际会议的报道,会议主席一宣布会议开始,记者的开幕快讯也就同时发出去了。接着准备发开幕消息。会议开幕后,一个记者跟踪会议进程,做记录,准备发开幕消息。一般来说,在听会议、做记录的过程中,开幕的消息(外文和中文的详讯)也就写成了,等开幕会议一结束,就立即发出;另一个记者则在会外搜集有关会议的资料,盯着吹风会,听会场外的议论,物色与会的采访对象等。如会议进程中有特别重要的内容需要单发消息,就要立即发,不能等到会议结束再发,否则,别国记者发后,自己又落后了。回到分社马上把带回的所有会议资料都看一遍,看是否还有值得发消息的东西,如果有,还得立即编发。

一个大型国际会议,从预备会议到正式会议,从开幕到闭幕,往往要采写几十条外文消息和十几条中文消息。与此同时还要搜集足够的资料,以及时配写新闻综述或述评以及会议侧记和花絮等。如果有需要,还要写专访。

在此不妨着重谈谈关于记者招待会或吹风会消息的采写问题。无论驻在国政府或国际会议都有发言人定期举行记者招待会,战乱则有军事发言人举行记者招待会或吹风会。一般来说,这些记者招待会都要发中外文消息,特别重要的还得发几条。记者招待会的消息更是要写得快,因为参加记者招待会的人很多,通讯社记者都在争分夺秒,抢时间发消息,重要的记者招待会还有视听媒体在进行现场直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记者稍微慢一点,就要落后,因而,就必须边听、边记、边写稿,等记者招待会一结束,消息马上就发出。特别重要的内容在会上就要写成消息(中外文)并发走,等到记者招待会结束再发,就迟了。因此采写记者招待会和吹风会的消息要求记者必须新闻敏感性强,外文好,有熟练的写作技巧。

国际经济消息

国际经济消息是国际报道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其任务是如何反映复杂多变、纷纭繁冗的世界经济现象,各国经济的运行状况以及与这种现象的联系;反映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状况以及为什么在全球经济日益走向一体化的同时,富国却越来越富,穷国越来越穷,等等。作为一个驻外记者,还要通过经济新闻的报道,反映驻在国经济的发展情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以及经验教训等。

国际经济消息写起来容易,但写好却难。其之所以难写,就是因为经济报道数字多,要是写不好,就成了数字的堆砌,乏味得让人看不下去。然而经济消息缺了数字又难以说明问题,数字还非用不可。问题在于:一是非用不可的数字,二是用得恰当,三也是最重要的,是怎样把死数字用活了。一个成熟的记者,不但能把数字用得恰到好处,而且能把死数字写活。例如新华社1995年的优秀国际经济消息《美日汽车贸易高级谈判开始》,全文共有七个自然段,其中只有第二段写了3个数字:“美、日汽车贸易谈判延续已近两年,至今未获任何结果。美方5月16日宣布,若双方在6月28日之前仍然达不成协议,美国将从这一天开始实行制裁,对日本输往美国的13种豪华轿车征收100%的惩罚性关税。这将给日本汽车制造商每年造成59亿美元的损失。”就这么3个数字把美日汽车贸易中的症结、问题的严重性、双方谈判的重要性和艰难性摆在了受众面前。通篇消息都在围绕这3个数字转,但转得灵活,转得到位,让人看了很有意思,一点都不觉得枯燥无味。

为了把驻在国的经济消息写好,记者必须通过采访和调研,切实掌握驻在国经济方面的纵横情况。所谓纵向情况,就是要掌握该国经济的过去、现状和未来的走向;横向则是要了解驻在国经济与邻国、本地区及世界经济的种种关系。只有熟悉了这些,写起消息来才会得心应手。在当今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的背景下,驻在国的经济与邻国、本地区、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关系越来越紧密,共同的经济活动和会议也越来越多,而驻在国的经济新闻往往同其他国家、地区甚至全球都有关系。所以记者除掌握驻在国的经济情况外,还必须不断学习新的经济知识,研究驻在国以外的相关经济状况。只有这样,写起经济消息来才会视野开阔,才会抓到问题的实质,反映事件的实情。如记者采写非洲尼日利亚的石油消息,就必然涉及到世界性的石油问题。

国际社会消息

国际社会消息就是从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角度出发,报道外国诸如人口、就业、道德、秩序、婚姻、家庭等方面以及人与自然界中奇异现象的新闻。其特点是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内容丰富多彩,涉及社会和自然领域的各个方面,并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能使人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从而对人类的精神文明有促进作用。

跟国内一样,外国的社会也是个万花筒,什么样的怪现象都有。但是无论驻在国的怪现象怎么多,毕竟不是社会生活的主流,这是每个国家真实的社会生活。因此,记者在采写社会消息的时候首先要从这个大“真实”的原则出发,多采写一些反映驻在国积极、健康生活方面的社会消息,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更应该这样做。比如新华社发的国际消息《柬战乱上演悲剧多年的夫妻竟是姐弟》,说的是一名柬埔寨男子日前在家乡找到失散多年的老母亲,但同时也悲哀地得知结发妻子是自己的亲生姐姐。原来年纪很小的弟弟狄松和姐姐狄利上个世纪70年代在战乱中失散,后来在外地偶尔相识,结为夫妻,并生有4个子女。直到最近,狄松找到母亲,才真相大白。这条消息意在告诉受众,战乱是人类的大祸害,必须坚决反对。近些年来,之所以报道国外各种死人的事故和疾病的社会消息越来越多,乃在于告诉人们要以人为本,珍惜生命,积极采取防御措施。

社会新闻要真实,要尊重客观事实,但不能有闻必录,必须要加以严格选择。首先,驻在国的社会新闻太多了,时刻都在发生,要是有闻必录的话,任何记者也录不过来。其次,在所发生的社会消息中,有新闻价值的很少,值得记者采写的就更少。再次,对社会新闻中那些凶杀、抢劫、偷盗、卖淫等的消息以及不健康的社会风俗,不能采取自然主义的叙述,否则会产生益少害多的效果。应该强调的是,采写社会新闻,也一定要坚持正确的导向,对受众负责。

记者在完成主要报道任务的同时,尽可能多采写一些驻在国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的社会消息以及人和自然界中的奇异现象,以帮助受众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提高文化素质。例如国际消息《布加勒斯特大楼搬家》,介绍的是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市中心一栋高26米、总重3600吨的大楼连同37户居民,如何整体搬到了距离原地14米远的新地基上,比拆除重建要节省60%以上的费用。再如国际消息《刚果(金)有个遇火即燃的湖》,报道的是刚果(金)东部的基伍湖不断冒出沼气,这种沼气要是遇着火,便立即燃烧起来。类似上述的国际消息就很有趣,受众看了也能增长知识。

这里应该强调一点的是,趣味性虽然是社会消息的价值要素之一,但记者不能追求低级的、黄色的趣味性新闻。

解释性国际消息

解释性国际消息也是国际新闻报道常用的一种体裁形式。国际动态消息一般只报道事实,不作解释,而解释性国际消息则不然,它必须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运用背景或其他相关材料,解释包含在新闻事实中的原因、结果、意义等,重在解释。下面再以国际消息《恩达拉为何绝食》为例,说明解释性国际消息的特点和写法。

新华社巴拿马城1990年3月7日电 巴拿马总统恩达拉3月1日在新议会成立仪式上宣布,他“为分担苦难同胞的忧患,开始无限期绝食”。迄今,恩达拉在首都大教堂“绝食并办公”已一周。一个国家的总统如果不是出于无奈,是不会采取绝食行动的。开始绝食那天,恩达拉当众历数巴拿马人民的苦难处境,然后说:“我多么想手中有钱有物来解救他们啊!可是所需资金迟迟不来,我们一筹莫展。”

历时两年半的政治危机、美国对巴拿马的经济制裁以及美军大举入侵,给这个中美洲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巴拿马的经济活动比危机前缩小1/4。美军入侵除打死数百军民以外,还炸毁大批房屋,使许多人流离失所。美军入侵期间,70%的商店遭抢劫,仅此一项就损失20亿美元。目前,巴拿马满目疮痍,百业待兴,但又国库枯竭,无能为力。

巴拿马人民的苦难,主要是美国造成的,美国应予以赔偿。巴拿马政府今年年初要求美国提供15亿美元援助,美国国会迟至2月7日通过给予巴5.2亿美元援助。布什则只具体批准了其中的2400万美元。到现在,巴政府分文没有到手。最近,又传说,为援助在尼加拉瓜大选中获胜的查莫罗夫人,美国准备从原计划给巴拿马的援助中抽出一部分。

恩达拉是美军去年12月20日入侵后就任总统的,地位虚弱。他想得到大多数巴拿马人的理解,就必须坚持主权立场和重建国家。坚持主权立场则势必同美国利益撞车。而美国虽声称给予“援助”,但美元并非容易到手。就在美国国会批准援巴5亿美元后3天,美国政府便要求巴拿马修改银行法保密条款,以“配合”美国缉毒。当巴拿马方面根据自身利益而拒绝修改时,美国报纸就指名道姓说恩达拉曾经领导过被哥伦比亚贩毒集团利用来“洗钱”的两洋银行。恩达拉立即驳斥了这种无端指责。

在这种情况下,恩达拉才选择了绝食这一招,委婉表示他对美国的不满,谋求巴拿马各界的同情。

这条消息通过列举大量翔实的客观事实,说明恩达拉绝食是美国入侵和欺诈巴拿马的结果,矛头直指美国。绝食的背景清楚,原因突显。消息颇有深度,倾向性也很明确。从写作角度讲,整个消息都在用客观事实说话,而且抓住了问题的要害,主题集中,理由充足,思路清晰,解释得当。可以说,该消息是新闻事实的真实和解释的有机结合体,因而不愧为一篇优秀的国际消息。

欧玉成,新华社高级记者。湖南桂阳人。1966年外交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新华社从事国际新闻采编和研究,曾长期任国外常驻记者和首席记者,采访报道过非洲三场战争和一次流血政变;在国内曾先后任国际部编辑、副主编、编辑室副主任、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副所长、《中国记者》编委和中国国际新闻奖全国评委。由于报道非洲的成绩突出,获得了塞内加尔总统授予的国家狮子勋章。主要著作有《缓慢发展的花生王国塞内加尔》、《深受战乱之害的乍得》、《富饶而贫穷的大陆——非洲》、《重大国际会议和国际活动采访见闻》、长篇采访纪实《见证非洲的多彩与战乱》以及有关国际新闻报道的论述等,编著有《世妇会中外新闻实录研究》、《新时期优秀国际新闻选》、《新华社优秀国际新闻作品选》,并担任《中国驻外记者文丛》(共7本)执行副主编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