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浅谈广播短消息的写作

浅谈广播短消息的写作

时间:2022-04-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浅谈广播短消息的写作李翠平 孙其秀消息是各类新闻媒体中最常用的一种新闻体裁,它是媒体反映新闻事件最迅速、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各类新闻大都是用这一形式传播的。广播短消息的篇幅有严格的时间限制,要求在1分30秒之内。2日晚7点半,Z78次列车从汉口车站驶出约半小时,广播发出紧急求救信息。

浅谈广播短消息的写作

李翠平 孙其秀

消息是各类新闻媒体中最常用的一种新闻体裁,它是媒体反映新闻事件最迅速、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各类新闻大都是用这一形式传播的。因此,刊播的消息质量高不高,决定着媒体新闻质量的高低,而会不会写消息,往往又是衡量一个记者是否成熟的标志。

由于各种媒体传播方式的差异,对于消息的写作要求又各不相同。广播是靠无线电波向外界传送信息,受众是通过耳朵来接收信息。电波一瞬间就消失了,人的听觉必须很敏感地在电波失去之前,把它所载送的信息听清楚、听明白并被大脑所接受。据科学测定,人们的视听敏感点一般在15秒至30秒之间,显然,广播稿写得长了,就会使听众产生疲劳感。针对这个生理特点,广播新闻必须写得短小精悍,力争在人们还没产生疲劳感之前就把一条新闻内容全发布出来。广播短消息由于文字精练、报道快捷,能及时捕捉和传播最新信息,最能体现广播优势,深受听众的喜爱。广播短消息的篇幅有严格的时间限制,要求在1分30秒之内。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事”说清楚,所以广播短消息一般要求一篇稿说一件事,主题要集中,重点要突出;要让事实本身说话,一般不需要作者多发议论。要把广播短消息写得短小精悍,笔者认为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即:写好精练而有味道的新闻导语;精心提炼主题;精心选材;注重用典型细节来表现主题;注重选用典型的音响突出主题。

一、写好精练而有味道的新闻导语

高尔基曾说:“开头第一句最困难,好像音乐里定调一样,需要好长时间才能找到它。”我国古代文人亦有“凤头”之说。可见,文章开头历来为写作者所重视。对于广播短消息,写好导语更为重要,因为导语写的新颖活泼,富有魅力,就能先声夺人,引起听众的注意和兴趣,吸引他听下去。

广播新闻导语的写法有多种多样,并无标准的定式。根据写作经验笔者认为要把握好下面三点。

1.突出听众最关心的新闻要素

导语一般用寥寥数语,突出最关键的事实,达到吸引听众注意的目的。因此,对新闻要素的概括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是强调、提炼出听众最关心的“那一个”。一般而言,对于事件性新闻,导语侧重强调“何时”、“何事”;对于非事件性新闻,导语主要提示“何故”、“如何”,其他要素则放在主体部分交代。

例1:今天上午,平阴县西桥口村委大院里熙熙攘攘,村民们正在高高兴兴地排队等候领取国家发放的小麦直接补贴款。

2004年我国开始实行粮食直补这一惠农政策,记者抓住这一重大题材,在第一时间报道了平阴发放小麦直补款这一消息,体现了国家惠农政策的落实,记录了当时农民的喜悦。这则导语中突出了“何时”、“何事”等最关键的新闻要素。

例2:昔日以穷出名的平阴县孝直镇孔庄村,如今成了人们羡慕的对象:全村整体搬迁,家家户户住进了漂亮气派的二层小康楼。

这是反映平阴县新农村建设成果的一则短消息。导语中突出了“何故”和“如何”两个新闻要素。

2.尽量选择生动、具体的事实或语言

导语需要高度凝练和概括,同时又要防止抽象化和概念化。因而,根据报道内容的不同,可以通过描述生动的细节写成“描述式”导语,也可以通过选择新闻当事人一两句经典语言写成“引语式”导语。

例:[出朱镕基录音]

“现在,我宣布,南水北调工程开工!”

[掌声,音乐声][压混]

各位听众,现在是12月27日上午10点14分,记者正在济南市济平干渠贵平山口为您报道。随着朱镕基总理在北京主会场一声令下,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在山东、江苏同时开工建设。

“南水北调”工程是迄今为止人类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其开工的标志性意义不言而喻。山东电台记者在设计导语时,没有采取一般的“倒金字塔”结构,而是选取了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北京主会场宣布“开工”的讲话,使这条消息更具庄重性和仪式感。

3.设置悬念,吸引听众

新闻导语以吸引受众为第一要义。在广播短消息导语中设置悬念,能激起听众收听新闻的兴趣和欲望。

这种导语的写作要领,就是根据新闻内容中的主要矛盾,在导语里提出有针对性的、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构成引人入胜的悬念,以此吸引听众,寻求问题的答案。

提问设置悬念。这是新闻导语悬念设置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疑问提得好,能把读者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好奇心,从而调动阅读新闻的积极性。

比如:《竹溪靠高投入创高效益》这一条消息,就是用提问方式设置悬念的。

500克茶叶由几元钱的身价上升到几十元、上百元;一亩玉米的产量由200公斤到超500公斤。这其中有何奥妙?

这个问题的提出,肯定会使听众产生兴趣,最起码政府的干部、农业科技人员会感兴趣,广大靠种地谋生的农民听了这个提问也会产生究根探底的愿望,谁不想找一条生财之道呢。记者采用提问的方式来写导语,一开头就用悬念把听众吸引住。

紧张设置悬念。这种紧张,或是一个片断,或是一个情节,或是一个细节,或是一个场景,或是一段对话。紧张必然引起读者的惊奇与置疑,造成读者心理上的悬念。

短消息《死神手中,拽回危重病人》,导语就是通过紧张设置悬念的:

“各位旅客,本车上一位旅客突发急病,如果你是医务工作者,请速与乘务员联系……”2日晚7点半,Z78次列车从汉口车站驶出约半小时,广播发出紧急求救信息。

这条新闻一开始,就将一幅紧张的场面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读者的心一下子就悬了起来:车上有医务工作者吗?这位旅客能救吗?一个个悬念,必将吸引读者的眼球。

新闻导语的悬念设置还有其他多种方法,如故事设置悬念、矛盾设置悬念、反常设置悬念、奇趣设置悬念等。但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在新闻导语中设置悬念,都要自然贴切,合乎情理,不能故弄玄虚。如果以耸人听闻刺激读者胃口,那就会令人反感了。

二、精心提炼主题

在广播新闻写作过程中,居首位的是就提炼主题,主题精了,内容也就集中了,篇幅自然也就短了;反之,主题越散、涉及面越宽,内容也就越多、越散。提炼主题就要有“小题大做大题小作”的基本功。

1.要努力挖掘可以有“小题大做”的新闻主题

所谓“小题大做”,也就是以小见大的意思,就是把微观活动放在全国宏观的大背景下,进行分析、对比并形成能反映规律或本质的深度报道来。换言之,“小题大做”就是在小题目上做大文章。

例如获得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广播短消息《教育资金滞留、挪用严重,财政局长却在全省教育会议酣然入睡》。

这篇广播消息全文不到500字,只有短短的1分30秒。作品篇幅虽小,但切中时弊,批判有力,带有鲜明的广播特色。作品披露的事件不大:在一个全省的教育工作会议上,有几个人睡着了。但作者从中挖掘了一个十分深刻的主题:对教育的不重视,有相当部分人表面上、口头上是重视的,但实际上是漠视的,并由此发出呼吁:“全社会都要重视教育,重视教育要体现在行动上,不能光停留在口头上”。

作者揭示的这个主题在广东省、甚至在全国都带普遍意义,很多地方的领导在大会上、在文件中都会高调声称,教育是百年大计、是发展的源动力,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却把发展教育摆在后面,优先投入容易产生经济效益的项目或容易显示政绩的形象工程,甚至不惜挪用、挤占教育资金。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情况在全国并不鲜见。作品披露、批判的“小事”看似偶然,却蕴含着普遍意义。

2.正确把握“大题小作”的时机

所谓“大题小作”,就是把一个大题目的内涵浓缩在一点上进行表现,以求使某一项活动最逼真、最鲜明、最生动、最活泼地展现在广大受众面前。党和政府的各项工作或决策,都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内涵十分丰富,而新闻报道往往又是透过一件件具体的微观活动来宣传党和政府的某项决策、政策或思想。如果把这些决策、政策或思想原封不动地贴在微观活动身上,就等于把成人的帽子戴在儿童头上,这种简单化的新闻报道稿件,缺少个性,也没有针对性,是大路货。与此相反,如果能把一个涉及面比较广的新闻宣传题目,浓缩一下或化小成若干个小题目,从中选择一个最切合新闻事实本质、最能揭示其规律的侧面或角度进行表述,那么,就可能写出比较好的新闻报道。

例如荣获2001年中国广播奖一等奖的广播短消息《浙江省率先为贫困农民筑起最低生活保障线》从表面来看反映的是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实行贫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贫困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也能每月拿到最低生活保障费,这不仅在全国是第一个,在我国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但是从更深层次来分析可以看出,第一,中国要实现现代化,根本的难题在农村,特别是在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不平衡初露端倪之际,浙江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战略意义。因为只有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解决了广大农村的稳定问题,我们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经济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二,浙江省之所以有能力在今天实行对贫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措施,说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在我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第三,实施城乡一体化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贫困农民也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更证明我们的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下工夫精选新闻素材

当你已选择到理想的新闻主题,要想把它变成一篇有血有肉的新闻作品,还得技高一筹地选择素材,最后付诸于写作。为了把文章写好,记者在采访中要收集很多素材,那么在写作时就要选取那些最有说服力、最具新闻价值、最能表现主题的典型材料,对那些与主题无关的事实,游离于结构的事实,要舍得割爱。特别是背景材料,要极其简练,以能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实或领会新闻事实的意义为度。只有剪去旁枝侧叶,方能使“主干”挺拔秀丽,切忌东扯葫芦西扯瓢,眉毛胡一把抓。

例如广播短消息《浙江省率先为贫困农民筑起最低生活保障线》作者选择了三个素材、一个背景资料,即:诸暨市牌头镇农民周信均领取低保金、浙江省从10月1日起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办法》、专家的评论以及浙江省20多年来经济的发展背景,略去了采访中得到的其他素材,以使报道更加精练,主题更加突出。前面两素材主要阐述新闻的主体是什么,形态上一个是宏观的,一个是微观的,使受众能全面了解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是什么样的。经济背景主要是解释为什么浙江能实行这一保障办法。而专家的评论则是全篇的点睛之处,揭示浙江省实施贫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意义。四个方面通过主题有机联系,浑然一体。

四、选用典型的音响表现主题

广播音响是广播参与媒体竞争、凸现广播自身特色的一种最重要手段。如果说电视新闻靠画面取胜,那么,广播新闻以“音响”见长。所以,充分运用好自己手中的话筒,发挥广播特长,确立音响思维,学会用音响写新闻,应该作为对每一个广播记者最基本的职业要求。

用音响谋篇布局,去展开故事,去实现时空的转换,去再现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去丰满人物的性格,去丰富听众的想象,使听众闻其声如身临其境,听其言如见其人,这是广播新闻的亮点和特色所在。广播短消息要充分发挥这种优势,增强作品的现场感和感染力,运用清晰、自然、典型、贴切的音响,能深刻地揭示作品的主题。短消息《教育资金滞留、挪用严重,财政局长却在全省教育会议酣然入睡》对人物语言的运用就十分到位。作品在一分半钟的篇幅里,共运用了五段人物的录音,这些典型人物的典型音响,有层次地铺排在稿件当中,先后出现了教育厅长、两位教育局长、副省长的声音,他们的话语都切合各自的身份,而且通过人物语言来陈述观点、展开批判,自然而流畅。五个不同身份人物语言各具特色,精彩到位,深化了文章主题,突现了广播特长。

注重音响,并不是所有的音响都能进入广播。音响有有效音响和无效音响之分。把有效音响引入广播短消息中,会为新闻增光添彩;而把那些失真的影响、噪音等无效音响引入广播短消息中,则会大大削弱收听效果。在有效音响中又有典型音响和一般音响的区别。一个典型音响值千金,能够充分体现新闻的价值,增强对听众的震撼力。相反,一般音响使用再多,也不会使这条新闻在听众的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所以广播记者在写作中要学会舍弃,选用那些最典型的、最有代表性的、最能突出新闻主题的音响,舍弃那些一般性音响。

广播短消息由于文字精练、报道快捷,能及时捕捉和传播最新信息,最能体现广播优势,也是最能满足受众需求。因此,写好广播短消息并不容易。在写作时,记者不可能掌握写好广播短消息的所有方法,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操作方法,而且新闻报道本身也和新闻事实一样,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新闻手段和方法也会不断出现,这就要求记者必须深刻领会新闻的实质,形成科学的广播短消息报道观念。在正确的观念指导下,去把握具体的写作方法,这样,写作时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作者单位:山东平阴县广播电视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