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报道的客观性的分析介绍

新闻报道的客观性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2-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无产阶级新闻理论赞同客观性概念。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则是指新闻报道反映新闻事实的客观程度,是新闻传播者反映客观事实的结果,与新闻传播者不可分离。因此,所谓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实际上是传播者客观地认识和评价新闻事实通过具体新闻作品的反映,属于认识论意义上的事物。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体现在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一般说来,新闻客观性并不只是称得上客观报道或标明使用客观原则的新闻才持有。

第二节 新闻报道的客观性

一、“客观性”问题的提出

新闻报道要客观,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反映,不加个人偏见,这本是新闻题中应有之义。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包含这个意思,为人所共知。

问题到19世纪末才开始尖锐地提出来。1848年,美国一些报社联合起来,成立了港口新闻联合社(后改名美联社),把从各地得来的消息提供给各家报纸。当时,大部分报纸是党派报纸,掌管报纸的人常常把新闻当作政治武器,党同伐异。通讯社为使各党派的报纸都能采用自己供给的消息,便采用了这样一种报道方式:只叙述事实,不表示意见,即所谓“客观报道”。这一招果然灵验,各报都乐意采用通讯社供稿。渐渐地,这种报道的形式和体裁取得了稳固的地位,于是“客观原则”被提出来。1896年,奥克斯买下濒临倒闭的《纽约时报》,发表原则宣言:要不偏不倚地、无私无畏地提供新闻,不论涉及什么政党派别或利益。1900年,美联社改组时,提出以“报道事实,不报道意见”为宗旨,鲜明地打出客观原则的旗帜。从此以后,客观性问题就进入新闻理论领域。从过去迄于当今,在西方,几乎没有一家传媒不用它来标榜,没有一本新闻学著作不谈论它。客观报道和客观原则因此而成为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理念,并取得不可动摇的理论地位。

客观报道的概念源于西方,不久即为中国新闻界所接受。中国的客观报道理论与西方有所不同。它不是因为经济利益,而是与史学和文人论政的传统大有关系,与古代史家所倡导“实录”、“敢言”的精神一脉相承。新闻人以“春秋笔法”、“董狐史笔”等自励,以普通民众的代言人自居,强调新闻报道应当合乎客观实际。1926年,新记公司接手《大公报》,提出了“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八字方针,鲜明地打出了客观性的旗帜。无产阶级新闻理论赞同客观性概念。胡乔木在1946年写的《人人要学会写新闻》一文中提出:要客观地、忠实地、朴素地叙述所见所闻的事实。刘少奇在1956年对新华社工作的指示中提出,新华社的新闻“必须是客观的、真实的、公正的、全面的,同时必须是有立场的。”[11]

客观性理论提出以来,在新闻实践中发挥了理论指导作用,因而备受人们的推崇,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精确新闻学、调查新闻学等充实了其内容,电视新闻技术则为之注入了技术理性因素。但它也引起了人们的质疑。美国新闻学教授詹姆斯·阿伦森就说:“我不相信新闻记者有什么客观性,我宁愿使用‘公正’这个词。”[12]总的意见是肯定新闻客观性这一命题,而在具体解释上各持己见。

二、客观性与真实性

新闻报道的客观性指的是新闻报道按照新闻事实的本来面目如实反映的特性。很明显,它同事实的客观性不是一回事。事实的客观性指新闻事实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特性。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则是指新闻报道反映新闻事实的客观程度,是新闻传播者反映客观事实的结果,与新闻传播者不可分离。新闻报道中的事实已不再是原来的自然形态的事实,而是融进了传播者的主观认识的事实了。新闻在这里作为一种存在,已经是主客观的浑成之物。因此,所谓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实际上是传播者客观地认识和评价新闻事实通过具体新闻作品的反映,属于认识论意义上的事物。

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体现在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内容上的客观性指新闻中的事实符合客观事实本身,一点也不走样。在理解和评价上,充分尊重事实,不曲解事实,不把个人的意见和议论外加于事实,对事实的分析和揭示不是主观上意愿的,更不是偏见。形式上的客观性指客观地叙述新闻事实,在手法、语言、体裁等方面,尽量保持客观色彩,让事实说话,通过事实本身的逻辑去显现倾向和观点,如慎重地准确地使用议论,把报道和评论区分开来,等等。

客观性是以真实性为基础的,没有新闻的真实性,也没有新闻的客观性。客观性与真实性有紧密的联系,这是很清楚的。所要注意的是客观性与真实性的区别。

第一,真实性主要是就新闻报道的事实及其可靠性而言的,要解决的是“有没有这回事”。在这里只存在有或无两种天地,新闻要么真实,要么不真实,骑墙是没有的。客观性主要是就新闻反映事实可信程度而言的,要解决的是“是不是这么回事”。在这里可以论程度,可分为客观、比较客观、不够客观、很不客观几级。就是说,无中生有或把有当无,应由真实性去解决;偏见和“有色眼镜”等,应由客观性去解决。

第二,真实性主要是就新闻报道的内容而言的,新闻报道的内容真实,新闻就是真实的,新闻只有不真实的内容,没有不真实的形式。客观性则包括新闻的内容和形式而言,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才能称客观。在新闻传播中,由于形式上的不客观而导致新闻报道不客观,这种情况比较常见。

第三,真实性的标准由新闻事实本身给出和鉴定,比较容易得到公认。客观性的标准则由主客观共同给出和鉴定,往往因人而异。

客观性的含义显示,它直接指向客观报道和客观原则。客观报道有时指一种新闻写作方法,有时则指一种新闻样式,与倾向性报道、意见报道、解释性报道等相区别而言。客观原则是报道新闻的一种规则,强调新闻报道是记者对事实的客观叙述,记者不应在新闻中“掺和自己的意见”,要求新闻与评论严格区分开来,新闻是新闻,评论是评论,评论意见只应出现在社论和署名评论中。这些内容亦即新闻客观性的内涵。然而,客观性并不等同于客观报道与客观原则。客观报道是实践新闻客观性的形式,也是实践新闻客观性的结果。客观原则乃是一种理念,是把新闻客观性条规化的产物。一般说来,新闻客观性并不只是称得上客观报道或标明使用客观原则的新闻才持有。

新闻的客观性的含义显示,它对于新闻报道是很重要的。不论何人何时何地,报道新闻都应该完全从客观事实出发,实事求是,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坚决反对和摈弃主观主义的态度与方法,超越自我,摆脱世俗之见,摘除有色眼镜,不搞实用主义。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新闻报道经得起事实的检验,经得起真理的检验,经得起受众的检验。否则,失实是必然的。并且,随时都有可能失实,掉入“根据希望去描写事实”的泥坑,睁着眼睛说瞎话,“理直气壮”地说胡话。比如,如果不讲客观性,对于有争议的新闻事实,对于新闻事实中的争议,就有可能偏袒一方,导致偏见和不平衡。对于处在发展中的新闻事实,对于新生事物,就有可能看不清楚,看不真切,却妄加评论,妄下断语,从而臧否失度。

三、新闻报道的客观性方法

一是忠实地叙述事实。客观的态度是客观报道的必备特征,而忠实地叙述事实,则是保证新闻报道能够客观的前提。在报道事实的过程中,记者应该克制,即使面对令人感情受到极大冲击的事实,也要保持头脑冷静,避免在报道中加进自己的一厢情愿。应该知道,铁一般的事实比任何呼喊都有力量。2003年4月,《南方都市报》以《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为题,用近乎古拙的手法报道了“孙志刚案”的事实真相。在5111字的报道中,除了采访对象的引言外,人们在报道中几乎看不到记者的踪影。但令人发指的事实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并最终促成了城市收容遣送制度的迅速废除。

二是事实与观点分离。即在新闻报道中不直接发表意见和议论,让事实本身显示它能表现的道理。在叙述事实的过程中,不轻易下结论,也不把情绪注入其中,从而避免使事实受到歪曲而误导受众。如果报道中必须发表议论,最好采取间接方式,引用采访对象的语言或靠旁观者来评价。新闻报道中的意见要注明出处和来源,增加报道的客观性,同时确保受众充分了解这些观点的主观程度,从而对报道是否客观做出应有的判断。

三是注明消息来源。消息来源是指提供消息的单位或个人。消息来源是新闻事实的重要组成部分。交待消息来源,可以使受众了解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表明新闻报道有据可查,增强新闻报道的可信度。尤其是对那些阐明事件原因、展示事件发展、揭示事件内幕的事实,一定要交待材料来自何处,表明事实绝非杜撰。匿名消息来源往往成为记者抒发个人观点或捏造事实的幌子,容易引起人们怀疑,也是新闻官司和报道纠纷产生的重要原因,应该尽量避免。

四是注意意见平衡。新闻事实往往涉及许多当事人,新闻报道应当尽可能反映所有当事人的意见,保证相关人员都有为自己辩护的机会,从而使新闻报道对等平衡。《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调查采访前后历时一个月,从孙志刚的朋友和同事开始,然后是相关的医疗机构、公安部门和收容机构,当事人都有机会陈述自己的观点,确保了报道不带偏见。

五是采用倒金字塔结构。多数客观报道都采用倒金字塔结构安排材料,突出何事这一最重要的新闻要素,围绕何事要素组织材料。倒金字塔结构只陈述新闻事实,显得简洁明快、短小精悍,从而能有效地排除记者的主观意志。

四、新闻报道的公正性

“公正”一语用于新闻领域早已有之。马克思1860年在《给〈总汇报〉编辑部的信》中说,他期待该报“最低限度是一般的公正,即任何一家英国报纸(无论它的派系如何)都不敢违背的这种公正。”[13]马克思的这个话是针对该报在他回击诬蔑者的行动时故意怠慢自己而说的。所谓“一般的公正”,又译作“共同的公正”。1881年,马克思再次使用了这一用语。

打开各种新闻学论著便发现,公正性往往随客观性而行。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将客观、公正等概念相提并论,两个概念彼此独立而相互配合,如前面提到的刘少奇对新华社的指示。另一种情况是前面提到的美国新闻学教授詹姆斯·阿伦森的说法,认为客观性不如公正性来得科学,应该用公正性的说法取代客观性的说法。有中国新闻学者认为,新闻学的核心原理是公正性。[14]

新闻的公正性与新闻的客观性是密切相关的。前述新闻客观性的内涵,其中的许多内容也意谓公正性。反过来看,所谓新闻报道的不公正,亦即不客观。2002年,新华出版社出版了2002年美国最烫手的一本书《偏见:CBS知情人揭底媒体如何歪曲新闻》,书中直陈美国新闻传媒不公正之举动与弊端,所说问题无不关涉新闻报道的客观性。虽然如此,还是可以单独对待新闻的公正性,把它从客观性中提取出来,使之与客观性相辅相成。这样做,合乎人们的理论认识,人们论新闻报道,早已曰客观曰公正。尤其切合当代新闻传播发展的实际,利于处置新闻传播中发生和存在的新情况。当传媒兼并加剧垄断形成之后,传媒与政治的关系已由从前的媒介政治化演变为政治媒介化,加上媒介商业主义的日益高涨,新闻传播中宏观和微观上的若干情形,已远非过去所能比拟。传统的客观性理论需要充实、更新和强化。公正性以其深厚的社会学内涵和政治学内涵,以其对新闻人的传播态度和新闻报道的传播倾向超乎寻常的关注,将成为新闻真实性理论中的重要原理。

兼看字面和新闻传播的实际,新闻公正性与新闻客观性的分际,新闻公正性的内涵,大致有如下一些方面。

第一,客观性忠实地守望新闻报道的合客观性,倡导新闻报道的可信性与真理性,反对新闻传播在任何情况下违反事实真相和实质,侧重于看新闻的效果;公正性警觉地看管新闻报道的正直与否,倡导新闻报道的公平性与正义性,反对新闻传播在任何情况下兜售一己之私和个人偏见,兼看报道新闻的主观态度与客观效果。

第二,公正性张扬新闻传播的社会公器职能,强调新闻伦理约束,唤起全社会和广大受众对新闻传播的公开监督;客观性硬化新闻传播的信息渠道作用,强调对新闻科学的尊重,指令新闻人自觉恪守专业精神。

第三,新闻报道的立场和倾向,关乎客观性,更关乎公正性。比较而言,新闻公正性更关乎政治和社会,关乎大众的民主权利,新闻公正是社会公正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公正得以达到的重要一环。社会公正是面向大众的,所以,新闻公正是实现大众话语权知情权的重要保障。

据介绍,前几年,美国“自由论坛”发表了《公正新闻学》一书,美国“自由论坛”主席提出了“新闻公正性公式”,即:准确+平衡+全面+客观+伦理=公正。[15]美国《华盛顿邮报》的“编辑案头必备”指出:漏掉了最重要或最有意义的事实的报道,决不是公正的报道。因此,公正性要求全面。包含了无关信息而丢掉了主要事实的报道,决不是公正的报道。因此,公正性要求相关。有意或无意误导,甚至欺骗读者的报道,决不是公正的报道。因此,公正性要求真实——真诚地对待读者。将记者的偏见或情绪隐藏在微妙的贬义词之后的报道,决不是公正的报道。因此,公正性要求直截了当。[16]据此,新闻报道的公正性特别强调报道的公平合理,光明磊落,不偏不倚。

五、新闻报道的倾向性

倾向是一种爱憎情绪,它普遍存在于人类认识活动之中。一般说来,倾向有三层结构。表层结构即需要倾向,指从物质和精神需要出发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指向。中层结构即观念倾向,指从一定观念出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评价。深层结构即信仰倾向,指在一定世界观人生观支配下对客观事物的是非取舍标准。在人类认识活动中,三种倾向交叉渗透,浑成一体,构成总体倾向,使得人们在认识和反映客观事物时,不可避免地带上倾向,产生倾向。新闻报道作为人类认识活动的一种成果,自然不例外。新闻的意识形态性尤其从根本上决定着新闻的倾向性。因此,从理论上讲,新闻都有其倾向性,只是存在强与弱、显与隐的不同。一般说来,反映社会现象的新闻,其倾向性比较明显而强烈;反映自然现象的新闻,其倾向性较为淡隐。

新闻的倾向性落实去看,主要指新闻所表现出的特定的政治和思想立场:政治上拥护什么,反对什么,思想上赞成什么,排斥什么,亦即通常所说的“褒贬扬抑”。政治上的褒贬扬抑集中表现为替哪个阶级、哪种政治说话和服务,思想上的褒贬扬抑集中表现为信奉一种什么“主义”。在阶级存在的社会里,什么阶级说什么话,封建阶级与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政治立场不同,思想体系不同,新闻声音便不相同。因此,新闻的倾向性实是新闻事业的阶级性与政治性的具体体现和集中表现,是新闻作为一种上层建筑所必具的素质。惟其如此,新闻的倾向性既有趋同的一面,又有相异的一面。

新闻的倾向性作为一种特定的政治和思想立场,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新闻的倾向性存在这种区别,也必定作出这种区别。同新闻的倾向性本身一样,确定新闻倾向性正确与错误的标准是一种政治标准、阶级标准。无产阶级按照无产阶级的政治标准去判别,资产阶级按照资产阶级的政治标准去判别,符合本阶级阶级利益和政治利益的,即被视为倾向性正确,反之,则被视为倾向性不正确。因此,一般说来,站在不同的阶级和政治立场上,对新闻倾向性的判定迥然不同,这个阶级认为是正确的,另一个阶级会认为是错误的,从而发生对峙。在总体上,无产阶级不会认同资产阶级新闻报道的倾向性,反之亦然。其间也会有重合,那就是当不同阶级的政治利益相一致,而各家新闻报道与这种利益相吻合的时候。

新闻的倾向性在不同的新闻作品中有不同的表现。一般说来,在新闻报道中,新闻的倾向性比较隐蔽,以隐蔽为好。最常见的最高明的做法,是“用叙述事实来发表意见”,把意见隐藏在对新闻事实的客观叙述之中,使新闻事实的报道成为一种“无形的意见”。好新闻大都不曾在其中直说如何如何,应该怎样怎样,而是把“舌头”藏起来,让事实去说话。当然,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一些需要直接表明态度的新闻报道,也可以不隐蔽观点,直陈己见,开门见山。在新闻评论中,则直接而鲜明地表示倾向性,拥护什么,赞成什么,倡导什么或者反对什么,贬低什么,排斥什么,泾渭分明。这是新闻评论的性质和文体形式决定的,非这样做不可,不如此就不算是合要求的新闻评论。

新闻的倾向性属于一种总体素质,从新闻报道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表现出来。就一条新闻而言,首先是表现在对新闻事实的取舍。报道或不报道,报道事实的哪一点,从哪个角度报道,即表现为倾向。我国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及其安理会的合法席位,前苏联新闻媒介就不置一词,不予报道就表现了它们的倾向。其次表现在报道的时间和规模上。报道时间的快与慢体现倾向性,迅速报道是倾向,故意让新闻变成“旧闻”也是倾向,报道时机的选择更是受倾向性支配的。报道规模的大小也体现倾向。在倾向性的影响下,对同一个新闻事实,可能处理成大报道,也可能处理成“豆腐干”;可能作连续报道,也可能一次报道了事。再次是通过技术性处理体现倾向性。比如安排版面及版面位置,运用特定的叙述描写方法,使用特殊的章法、句法和字法,等等。在新闻报道中,这种技术性处理是经常使用的。既要有倾向性,也要客观,因此,有时候,报道或不报道,快报道或慢报道,大报道或小报道,由不得传播者,但又要不失立场,这时候,技术性处理就派上大用场。西方的一些新闻传媒和新闻报道,可说是精于此道。第四是通过评论的配置体现倾向性。配置或不配置新闻评论,配社论或发评论员文章,加编者按、编后话等,都是直接而明显地表示倾向的。至于评论的内容,更鲜明地表达褒贬扬抑倾向。

六、客观性与倾向性的关系

新闻的客观性与倾向性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客观性要求新闻必须绝对忠实于事实,不能有主观随意性,不可以把事实“没有的加上去”。倾向性要求新闻有立场、有观点,有态度。两者之间显然是有矛盾的,具有不一致性。然而,两者又是统一着的,互相依存,互相作用。真正的新闻都应当是这样的,诚如刘少奇所说:一方面是“客观的、真实的、公正的、全面的”,另一方面又是“有立场的”。“纯客观新闻”的不存在,从反面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

客观性与倾向性的对立统一关系决定了,新闻既要讲客观性,也要讲倾向性,不可偏废。如果偏废,那就会犯主观主义或客观主义错误。主观主义错误只强调表现立场,表达观点,无视新闻事实本身,甚至想当然,奉行唯意志论,结果或者歪曲客观事实,或者仅仅把客观事实当作某种观点的注脚与例证。客观主义错误只是强调报道新闻,传播信息,弃置新闻传播的政治使命和社会责任,丧失应有的原则立场,稀里糊涂地罗列一大堆现象,让人不知所云。很明显,不论是只讲倾向性而不讲客观性,或者只讲客观性而不讲倾向性,都只会导致新闻的自毁,都不可能有真正的新闻报道。

客观性与倾向性虽然不可偏废,然而,客观性是倾向性的基础,也是倾向性的前提,客观性制约倾向性。任何新闻只能从客观事实出发表明倾向,只能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来表示意见,表明观点,而不能脱离事实的基本性质和本来涵义随心所欲地乱说。不论何种倾向,都应当是事实本身意见的传述和阐发。新闻倾向性应当“无一字无来处”,这个“来处”只能是客观事实的固有内涵。先入为主,指鹿为马,是万万不可以的。总之,新闻的客观性与倾向性,好比是源流关系,有源才有流;也好比是主仆关系,仆从属于主。两者的这种关系是不能颠倒的,如果人为地颠倒这种关系,肯定要发生问题。比如,不能够正确处理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的关系,不能够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与社会实践的关系,不能够正确处理领导人言论与社会实践的关系,不能够正确处理形势需要与客观实际的关系,等等,从而曲解新闻报道为政治服务,弄成事实为政治服务。在新闻领域,弄成事实为政治服务,其性质,其危害,是不言而喻的。而颠倒了新闻的客观性与倾向性的关系,随时都会滑进事实为政治服务的泥沼,这是无疑的。

人们丰富的新闻实践为正确处理新闻的客观性与倾向性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和范本。这就是如同恩格斯在《致敏·考茨基》一文中所说的:“我决不反对倾向诗(文学)本身。可是我认为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应当特别地把它指点出来;同时我认为作家不必要把他所描写的社会冲突的历史的未来的解决办法硬塞给读者。”恩格斯此话是论文艺的,完全适用于新闻报道。在通常情况下,新闻报道的倾向性也应当是从场面和情节的描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应当由记者特别地把它指点出来,不应当向受众硬塞结论。这也即胡乔木所说的让新闻成为一种“无形的意见”。

七、“纯客观报道”谬说批判

西方新闻界喜欢鼓吹“纯客观报道”,标榜“不偏不倚”,“超然中立”,竭力否认新闻报道的立场与倾向,说什么“如果你选择了立场,那就立刻表明,你不可能客观”。对此,西方新闻界一些有识之士曾予以剖析和驳斥。美国新闻工作者曾经指出:“掌握大众传播工具的男女们其实都不是严守中立、毫无偏见的电子计算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方式,他们有一定的生活方式和政治观念——这一切都在‘客观’的旗帜下掩藏着。”[17]他们的观念是对福利资本主义、上帝、西方、清教主义、法律、家庭、财产、两党制的信仰,而其中最重要的信仰是:国家使用暴力总是理所当然的。我想不出哪位白宫记者或电视评论员是没有这些信仰的,而他们每个人又标榜自己是绝对客观的。这是很中肯的。所谓“纯客观报道”,在理论上根本站不住脚,在现实中不可能真正存在。

“纯客观报道”在理论上的谬误主要在于排斥了新闻传播者作为认识主体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及其能动作用。根据唯物主义观点,任何一种认识活动,任何一个认识过程,必有主体和客体两者,主体与客体处于同一关系中,离开了主体及其作用,客体不过是一个无为的自在之物,也不成其为客体。而一旦进入认识过程,认识主体一定要在其中起作用,其思想、情感、立场、态度一定要反映到认识活动中去,体现在认识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之中。新闻作为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必然也是这样。如果“纯客观”,只是像镜子一样“照”事实,新闻传播者的主体性、能动性都取消了。取消了新闻传播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又哪来的新闻传播?哪来的新闻?完全可以说,“纯客观报道”只是一个心造的幻影。

“纯客观报道”在新闻传播中不可能真有。拿来西方的新闻报道看看,渗透着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利益和政治偏见。“大量材料表明,在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除了少数革命团体主办的新闻媒体以外,占统治地位的大多数新闻媒体,不管它们自己承认还是不承认,从总体上说都是按资产阶级的党性原则,即资产阶级的政治观、价值观和新闻观进行工作的,在事实上不折不扣地充当着一种喉舌,或者是政府的喉舌,或者是政党的喉舌(执政党的喉舌或在野党的喉舌),或者是某些财团和某种势力的喉舌。”[18]确乎如此。其表现,一是报道有禁区,“有闻不报”。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威尔逊等登上月球,美国电视在转播实况时留下了四分半钟的空白。原来,在登月前,有关方面告知威尔逊,要他在登月后讲话,“郑重宣布美国拥有对月球的领土主权”。但威尔逊登上月球后没有这样说,而是“以全人类的名义宣布,月球不属于哪一个国家,而是全人类的共同财产”。“我们是为全人类的和平而来。”接着他介绍他所见了到的月球表面的状况。这时实况转播便突然停止了。官方解释说是通讯卫星出了故障,实际上是基地指挥部正在同威尔逊专线通话,要求他收回刚才的讲话。在遭到拒绝之后,指挥部便命令副手顶替威尔逊担任队长。这不就是典型的有闻不报吗?二是公然说谎。50年代美国侵朝战争期间,美国《图片新闻》著名摄影记者伯特·哈迪在战场拍摄了一张照片,照片内容是一美国士兵把水壶内剩下的最后一滴水给一个生命垂危的朝鲜农民喝,流传全世界。后来作者自招,这张照片是他一手布置出来的,旨在为美军及其侵略行径涂脂抹粉。三是大题小做或小题大做。如美联社当年报道北平(北京)和平解放。千年古都回到人民手中,中国揭开历史上崭新的一页。这本是世界历史中的大事变,美联社的报道故意拣些鸡毛蒜皮。四是打马虎眼。不交代消息来源,而说什么“据有关方面透露”,“据一位消息灵通人士说”,“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方人士提供的情况”,故意神秘兮兮,实则子虚乌有或假人之口,此乃西方新闻的惯伎。以上几端,充分说明在言必称纯客观的西方新闻传播中,并无什么纯客观报道。诚如刘少奇所说,他们倒是“立场站得很稳”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