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浦东新区社区教育现状和发展的思考

对浦东新区社区教育现状和发展的思考

时间:2022-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浦东新区社区教育现状和发展的思考陶宝青一、浦东新区目前社区教育的现状(一)基本经验2008年2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确定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的通知》,浦东新区榜上有名。新区街镇社区学校在社区教育中骨干地位的形成和骨干作用的发挥两方面,均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对浦东新区社区教育现状和发展的思考

陶宝青(1)

一、浦东新区目前社区教育的现状

(一)基本经验

2008年2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确定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的通知》,浦东新区榜上有名。从2001年到2008年,历时七年,新区实现了从“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到“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的历史性跨越。

在争创“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的过程中,新区社区学院(原社区教育指导中心)形成了“五个首创”:一是首创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及其管理经验;二是首创区域性社区教育大纲——《浦东新区社区教育大纲》;三是首创村居委社区教育实验基地;四是首创天网、地网、人网“三网合一”的公共教育网络建设;五是首创全面推广优秀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成果的举措。

“社区教育实验项目”这一概念的提出,不仅创新了“以实验项目为抓手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工作方式,推进了社区教育实验区的建设,而且已成为浦东新区社区教育工作的一大特色。新区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工作形成了“五条经验”:一是认清意义,明确目标,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实验工作;二是聚精会神,真抓实干,以求实精神开展实验工作;三是发挥想象力——运用创造力组织力——提高学习力;四是及时总结,以点带面,发挥实验项目成果的倍增效应;五是不断进取,勇于创新,坚持用实验项目推动社区教育发展。

新区推进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工作的主要措施是:

(1)广泛发动、精心拟题、规范立项。

(2)项目签约、任务明确、责任到人。

(3)定期检查、组织交流、及时点评。

(4)加强指导、强化培训、专家咨询。

(5)上下联动、分层管理、经费到位。

(6)评审验收、评估等级、全面总结。

浦东新区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管理的主要模式是:

(1)坚持有效性原则,实行确保实验项目质量的措施,形成符合实验项目内在要求的管理模式。

(2)坚持服务性原则,实行提高实验单位工作积极性和实验能力的举措,形成以服务和指导为主的管理模式。

(3)坚持发展性原则,运行发挥实验项目功能的机制,形成以实验项目为抓手,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管理模式。

浦东在“小政府、大社会”的体制格局下不断创新,社区教育发展形成了“五项推进模式”:以实验项目为抓手推进社区教育发展;以街镇社区学校及市(村)民学校为依托促进学习型社区建设;以培育社区教育实验街镇、村居委社区教育实验基地的方式引领社区教育示范区建设;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市民整体素质提升的目标形成合力,整合区域教育资源,拓宽社区教育渠道;以社区教育机制的自主运行,激发社区教育工作活力,创新发展社区教育。

新区的社区教育经历了“五个拓展”:教育内容由文体活动向文化技能拓展、教育方式由课堂教学向网上教学拓展、教育对象由单一群体向多类群体拓展、教育年段由阶段教育向终身教育拓展、社区教育发展向学习型社会建设拓展的变化,形成了大教育、大培训、大活动的新格局。

(二)存在问题

1.体制上不成熟

在新区“小政府、大社会”的体制格局下,新区社区学院实际所承担的区域性社区教育三级网络中的管理职责是非常模糊和不明确的、更没有作出过制度性安排。由此也影响到社区学院在社区教育三级网络中的服务指导功能的发挥和龙头地位的确立,更影响到社区学院在构建区域性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其他功能的建立和发挥。

2.认识上不平衡

新区对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意义和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作用的认识在不断提高,2008年10月21日新区召开了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大会。但体现在工作上的落差较大:社区教育和区域性终身教育工作未列入教育部门年度工作计划;街镇社区(成人)学校校长仍未按有关规定由教育部门任命;至今仍有9所街道社区学校仍未拿到“身份证”取得法人资格;街镇有关政府部门的社区教育和学习型社区建设工作未列入上级有关政府部门或机构的考核检查范围。

3.教育资源不足

新区社区教育的自身建设,在体制、机制、设施、课程、教材,方法、队伍、品牌、理念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资源。但相对于社区教育立足社区、实践终身教育理念和学习型社会建设、致力于社区民众素质提高和社区进步的需求而言,社区教育资源,尤其是课程(含网络课程)资源,仍显不足,课程开发(含网络课程)力量薄弱;与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先进的区县相比,有一定差距。

4.队伍建设滞后

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前各街道社区学校包括常务副校长在内的专职人员已达44人,平均每校有4人。其中街道集体编制人员有5人,聘用人员21人,社发局从中、小学中调配、充实到街道工作的社区教育辅导员18人。但社发局系统落实定编定岗措施,2008年社区教育辅导员全部返回原派出学校。

去年开始的镇属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把镇成人(社区)学校的成员排除在外,这样他们的待遇问题也就形成了二不管的尴尬局面。

2009年新区社工委、社发局根据浦东新区社区教育的实际,提出了浦东新区社区学院、浦东新区成人教师进修学校两校资源整合的意见。目前两校整合正在实施中。

5.信息化推行困难

在信息技术更新的推进下,“天网”已被上海终身学习网取代,现正试用“学习卡”并逐步推广应用;“地网”也即新区社区教育网,目前正进行改版升级。社区教育网络资源的应用,虽有一些街镇超前,但受到网络技术更新和网络资源整合几次变换的影响,在全区域重整旗鼓推行社区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遇到一定困难。

6.新区社区学院功能和社区教育载体建设有待健全

新区社区学院是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在加强自身建设和发挥功能两方面,实施了《浦东新区社区学院指导服务街镇社区教育和社区学校办学工作条例》,社区学院成为区域内市民终身学习的指导中心的功能初步形成。但从市教委《关于推进社区学院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的功能建设要求来看,新区社区学院目前所具有的功能还较为单一,“四大功能”的形成和龙头地位的确立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学院内涵建设和优化学院功能发挥的外部环境。

新区街镇社区学校在社区教育中骨干地位的形成和骨干作用的发挥两方面,均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新区街镇社区学校在标准化建设的进展上存在不同步,在标准化建设的成效上存在不平衡。标准化建设尤其在镇社区(成人)学校中存在较多和较为突出的问题,如管理体制、人员待遇、业务指导、保障措施、班子素质等。

新区村市民学校面广量大,是社区教育的基础和生长点。新区已建立村居委社区教育实验基地,也进行了《和谐社会构建中村居社区教育开展》项目实验,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总体来看,村市民学校建设仍是社区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也是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最大难点。

社区学院是由区县人民政府主办的终身教育指导与办学机构,是区域性市民终身学习的指导中心,是区域性终身教育体系的运作中枢,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主要基地,应充分发挥社区学院在构建区域性终身教育体系的作用。目前的现状是,经过一定程度的整合,社区学院的组建基本完成,但成人教育中心、成人中等教育机构以及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整合还未完成,以致于影响到区域性终身教育系统的形成和整体运行。

二、对浦东新区社区教育发展的展望

(一)社区教育的管理和运行模式

新区社区教育工作在管理上的实际运行中,区社发局、区学习办和街镇的有关部门是组织者、管理者,街镇社区学校是具体的实施单位,而社区学院实际所承担的区域性社区教育三级网络中的管理职责应予明确并作出制度性安排,以切实发挥社区学院在社区教育三级网络中的服务指导功能和确立龙头地位。

继续探索以社区学院为主要场所的区域内开展社区教育的引领机制,探索以社区学院为指导中心的区域内开展市民终身学习的指导机制。

进一步完善已有的浦东新区社区学院指导服务街镇社区教育和社区学校办学工作条例,并加大执行力度。

继续运行和深化已有的五项社区教育推进模式。

街道社区学校办学在新区已有成功范例,要下决心选择若干所基础较好的镇社区(成人)学校作为示范校,大力扶持,精心培育,使之成为其他学校办学的可参照样板或模式。为此,区学习办、分管教育部门和社区学院以及相关镇需形成合力和配套工作机制,加强对镇社区(成人)学校标准化建设的领导和指导,着力解决其中的突出问题,逐一解决其中的具体问题,力争攻克长年影响和阻碍镇社区(成人)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急难顽症。

(二)社区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与信息化建设

在资源共建共享方面,新区社区学院已完成《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研究与指南》课题。该课题确定:社区教育课程寓于社区条线工作促进社区发展之中,应与社区内条线工作部门联手共同开发;社区教育课程寓于社区民众生活提升生活质量之中,应与社区内各类文化单位和服务行业联手共同开发;社区教育课程寓于社区终身教育提高全民素质之中,应与社区内各类学校联手共同开发,该课题编制《区级、街镇社区学校社区教育课程(含网络视频课程)开发的流程与模式》,以增强社区教育课程开发能力并规范开发流程。

新区社区学院在区域内建立并运行社区教育示范性课程共享机制。所谓“共享机制”,即社区学院通过对各街镇社区学校已设课程的评估,从中精选并规范一批课程作为社区教育示范性课程;被确定为示范的课程,既可在该课程的原授课地点上课,也可在社区学院内开课。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把信息化建设工作列入社区学院与街镇社区学校业务对口和合作事项,共同进行社区教育(网络)课程开发(包括目标设定、内容选择、教学设计、教材编写或视频制作、成效评估等在内)的课程编制与实施;共同进行社区教育(网络)课程开发(包括显示课程内容、促进教与学过程中人际交流、发送和接收课程内容等在内)的技术实施和应用。改版新区社区教育网,与相关技术部门联手,与“学习卡”使用配套,编制《浦东新区终身学习资源信息化工作实施综合方案》。加快市民终身学习网络平台的社区学院区级平台建设;相关的网上导学指南的建设与服务;“市民学习卡”和“学分银行”的管理与统计。

(三)社区教育经费投入、队伍建设、科研和实验项目

浦东新区每年由区财政以181万常住人口为基准,按每人每年2元标准拨付社区教育专项经费,并委托社区学院统一调配使用。

社区教育队伍建设,与市、区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出台同步,新区社区学院将与市学习办配合,加强社区教育基层管理人员和教学人员以及志愿者的培训工作。

近期,新区社区学院已完成的课题研究有:《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研究和指南》、《社区学院性质认定、功能定位与能力建设》、《社区教育机构网络化建设达标——浦东新区社区学院部分》、《学习型社区发展的几大关系》、《社区(成人)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和制度建设》。在此基础上,还将开展由浦东新区牵头的《区县社区学院功能建设实验项目》(2009年上海市社区教育二年期招标项目)、参与《社区教育网络资源建设实验项目》(2009年上海市社区教育招标项目),继续进行新区2009年度所申报的其他41个实验项目的实施。编辑出版《浦东新区社区教育研究文集》第三集。

就新区社区学院建设来说,在明确社区学院各部门处室和岗位的工作职责、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完善工作运行机制的前提下,内涵建设方面要形成社区学院的十大能力:即指导、组织、管理、整合、培训、评估、宣传、科研、公共教育产品开发制作和网络信息技术能力,我们的目标是,在浦东新区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和教育局领导下,创设社区学院增强能力的内涵建设不断深化和功能发挥的外部环境不断优化的长效机制,整合和运用现有教育资源,探索有利于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开放式教学管理模式,构建覆盖全区域、面向全体浦东市民的终身学习平台。

【注释】

(1)陶宝青:原浦东新区社区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