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哲学思想与伦理道德

哲学思想与伦理道德

时间:2022-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节 哲学思想与伦理道德古代水族虽然没有系统阐述自己哲学的哲学家和哲学著作,但在水族传统的思想中也蕴含着丰富而深邃的哲学思想。蒙爱军博士分“水族哲学思想探寻”“水族的认识和认识体系”“水族的宗族观和道德伦理观”三章对水族的原始信仰进行了论述。本节从水族哲学思想的基本特征、神话传说和水书里的哲学内涵、道德伦理观几个方面对水族哲学思想进行初步简略的讨论和叙述。
哲学思想与伦理道德_中国水族

第五节 哲学思想与伦理道德

古代水族虽然没有系统阐述自己哲学的哲学家和哲学著作,但在水族传统的思想中也蕴含着丰富而深邃的哲学思想。在水族的神话、传说、故事、诗歌、谚语中,在丧葬、营建、出行、过节、占卜、农事等活动中,在天文、地理、历法、宗教、社会历史、艺术等领域中,都能见到水族传统思维方式的踪影,看到水族人洞察天人、处理各种问题的智慧。以前水族的哲学思想研究,没有专著系统阐述过,我们看到的比较系统论述水族哲学思想的是蒙爱军博士撰写的《中国水族文化研究》第七卷“水族古朴的原始信仰”。蒙爱军博士分“水族哲学思想探寻”“水族的认识和认识体系”“水族的宗族观和道德伦理观”三章对水族的原始信仰进行了论述。另外,唐建荣、潘朝霖两位教授发表在《贵州民族学院学报》上的论文《水书蕴含的水族哲学思想解读》对水书的哲学思想进行了阐释,该文认为水书是水族的《易经》、“百科全书”,水书比较系统地反映了水族丰富的哲学思想,尤其是阴阳五行、对立统一、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等观念得到充分展现。本节从水族哲学思想的基本特征、神话传说和水书里的哲学内涵、道德伦理观几个方面对水族哲学思想进行初步简略的讨论和叙述。

一、哲学思想的基本特征

水族人虽然没有直接或明确提出“世界是什么”“世界是怎么来的”之类的问题,也没有对这类问题的直接回答。但在水族传统的思想中却深深蕴含着水族人对整个世界及其本原的朴素理解。这些问题的理解和回答,比较集中地反映在创世神话、传统故事和水书之中。这里把创世神话和古歌作为一个独立内容,主要是突出水族先民对于宇宙和人类起源的观点,其直接体现为万物有灵观、阴阳五行观、辩证统一观等世界观方面。

(一)万物有灵观

万物有灵观具体表现为鬼神观,水族是一个典型的泛神民族,水族信仰的鬼神有七八百个之多,被相邻的布依、侗、苗、瑶、汉等民族称为“水族的鬼多”。鬼,水语音译为“忙”,指人、动物或其他自然物的附属者。在水族的鬼神观念中,鬼神不分。从内容上分,鬼可分善鬼(吉鬼)和恶鬼(凶鬼);从形式上分,则有天鬼、地鬼、人鬼等。天鬼分成日、星、雷、风、雹、虹、雨诸鬼,地鬼则分鱼、蛇、虎、象、鸡、牛、狗、猪等等,不可胜数;人鬼又分仙鬼、活人鬼、死人鬼等。水族鬼神众多这一特点,在水书中也有反映。如水书的“杀伤”条目中记载的凶鬼、吉鬼就达数百个之多。另外,水书中记载的不同月份放不同的鬼也达12种之多(正月宜放午方鬼,二月宜放子方鬼,十二月宜放亥方鬼等)。

(二)阴阳五行观

水族的阴阳五行观的形成和发展,既是水族自己传统文化的承传,又融入了其他民族的文化。通过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并与水族的各种传统思想相结合,特别是和水族的鬼神观结合,形成了具有水族自己特点的阴阳五行观,最后以典籍——水书的形式固定下来。水书阴阳五行体系的建立,是水族思想史上的一个巨大的进步。水族的水书先生们也只专注于水书阴阳五行观在宗教、巫术上的运用,注重于算卦、择日、驱鬼之类的宗教活动,并没有对深藏于其中的哲学问题进行概括和抽象,也没有对其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的一些内容进行批判和反思,因而也就没有形成抽象、思辨的哲学范畴。

(三)辩证统一观

水族有一个辩证思维传统,在水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能见到这种辩证思维的踪影,看到水族人处理各种问题的智慧。水族的这种辩证思维的传统,比较集中体现在水书中。水族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着它的对立面,都不能离开它的对立面而存在。水书的占卜辞中就有很多成对的观念,如阴阳、水火、金木、生死、善恶、吉凶、文武、贪廉、夫妇、父母等。从水书中可知,这些成对的事物相交才吉,不交则凶。比如说:“阴家在阴家,阳家在阳家,丢下屋基荒凉冷清。”“金家住金家,水族住水族,穷得连个碗也没有用,如果金木相济,福泽长百二千年。”这就是说,单独的阴或单独的阳是不吉利的,单独的金或单独的水也是不吉利的,而把它们结合才会“福泽长百二千年”。又如“金木相克,金木相杀;水火为仇,水火相怨。早上,吃饭时和公公争吵;白天上坡干活和媳妇骂架。那愚笨的人家,终日争吵相骂”。金木本来是相克的,相互对立的,但有的木是无金不成形、不成器的,所以有平地木若逢剑锋金,可以上青云,沙中金、土中金无火不成形之说。说明对立的东西是能统一的。水书“梭项”条目的日子,有“梭项日,解鬼不断根”之说,据说此日安葬,会接连死人,犯重丧。但认为用作问亲、接亲,却可以亲上加亲,世代联姻。如水书“勾彩”条目的日子,是不宜结亲的,如果犯了就会出现“勾彩勾卷偏不往前,勾彩勾卷又返回来”。也就是新媳妇不愿意去男方家,总爱转回娘家来。但是在巫术活动中,有“砍偷盗脚印”的治盗活动,则正需要“勾彩”去作法。如选了此日,再以一小鱼与一耙齿钉在盗者的脚印上,同时念诅咒语,据说偷盗者还会返回原地,就能抓住他。又如水书“亚夷”条目的日子,主要忌安葬,据说如果谁家犯了就会绝后,祖上传下的屋基长满杂草、乱树,麻雀野兽成群。但用在结婚上,就是好日子。还有水书“天烟”条目的日子里,是狩猎的凶日,但却是修仓防鼠害及修寨门防祸患的吉日。同一日子,用在不同地方,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正体现了一个对象同时具有两重属性的观点。与此同时,水族人非常强调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转化,强调物极必反。可以说转化思想是水族传统思想方式中的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在水书中就包含着许多阴阳相互转化、五行生克等方面的内容。

二、神话传说和水书里的哲学内涵

水族先民对于世界和人类起源的观点主要反映在水族的创世神话和古歌中,同时在水书中也有部分反映。水族的创世神话和古歌当然包含着鬼神观的内容,鬼神观也在很大程度上与创世神话和古歌是紧密相连的。这里把创世神话和古歌作为一个独立内容,主要是突出水族先民对于宇宙和人类起源的观点。水族的创世神话和古歌主要有《开天地造人烟》《开天辟地》《开天立地》《开天辟地歌》《恩公开辟地方》《拱恩点恒》等。众多的造天地造人歌“hip31tsi35”(旭早),对造天造地造人的描绘基本是一致的。流传于三都、荔波、独山、榕江、雷山等县以及桂北一带的“旭早”,几乎都用这样的句子开端:

初造人,上下黑糊,
初造人,盖上连下,
初造人,黑咕隆咚,
天连地,不分昼夜,
地靠天,连成一片。

水族先民用“初造人”来表示宇宙、天地的初始状态。这里的“初造人”等于“最古的时候”,同“初开天”具有一样的含义。在宇宙的初始,即“初造人”之时,水族先民朦胧地猜测到宇宙在天地万物形成之前是一片混沌状态。这种混沌状态是怎样改变的呢?天地是怎样形成的呢?水族古歌认为是由女仙牙娲创造的。古歌《开天立地》中说:

初开天,混混沌沌,
牙娲婆,真有本领,

混沌气,她放风吹,
风一吹,分开清浊,
那浊气,下沉变土,
那清气,上浮巴天,
整个天,成为一色,
青幽幽,一池蓝靛。

这里,认为天地为女仙牙娲所创造,又认为牙娲并非凭空创造世界,而是“放风吹”,让清浊二气自身演化(上浮、下沉)而成天地。这既包含神创意识的萌芽,又包含着物质性的气自身演化思想的萌芽。开辟天地,有了日月,大地仍一片荒凉。为改变这种面貌,又一神话英雄恩公出场了。古歌《恩公开辟地方》描绘恩公踩拓凡间:

古恩公,开辟天下,
不用锄,只用脚掌,
头一脚,踩得很猛,
脚力重,地面下降,
山坡少,平地无边,
四周开,成田中间让水淌。

神话《拱恩点恒》[1]叙述拱恩为踩拓凡间,带着一根拐杖来到大地,用脚掌来回踩踏南边,地皮下陷变成海洋。恩公劳累得汗水直淌,故海水变得咸涩。之后他又用脚踩出了山峰、平坝。最后发现大地还缺少河流,就用拐杖四下一画,画出了条条河流。而被埋在地下的地龙不服气,翻身拱背,山坡崩塌。“拱恩一气之下,用拐杖狠狠地在地龙身上戳了许多洞眼,从此人间就有了汩汩流淌的清泉。”恩公对大地的创造,是弥补牙娲开天辟地后凡间的缺陷。这里虽然包含神创思想,但也反映了水族先民对劳动的崇拜和歌颂。恩公的踩拓,实在是被夸大了的水族先民的辛勤劳作。

对于人类的起源,水族的古歌大体也是一神(牙娲)创造的思想。在《造人》中说:

初造人,有个牙娲。
牙娲造,四个哥弟;
头一个,是母头雷;
二一个,就是蛟龙;
三一个,才是老虎;
小满崽,是我们人。

水族先民关于世界和人类起源的观点,是一种神创论。不管是宇宙、天地、人类,还是物种都体现了神创的思想,这与水族“多鬼神”的观念是一致的。从世界观的意义上讲,这是一种虚幻、颠倒的反映,其总的倾向是有神论和唯心主义的。但也不能排除在这些创世神话和古歌中所包含的唯物论和无神论因素。

水族先民关于世界和人类起源的观点强调的是多神的创造,同时也强调改造的过程。从“初造人”之时的混沌状态;到恩公的踩拓,四周开成田,中间让水淌;再到仙人把动物、植物及火种传来。可见,在水族先民看来,人类起源不是一次“创造”的,而是经历一系列的过程,既有神的创造,也有神的改造。在水族古歌和神话中,从天、地、人的起源到不同物种的起源,都归之于女性神,这也反映了水族古代母系氏族社会的客观存在和对后世的巨大影响。

在水族的创世神话和古歌中,也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人的力量,弘扬人定胜天的思想。在水族人看来,鬼神虽然具有巨大的力量,但也不是无所不能的。人在鬼神的面前也不是完全处于屈从的、奴仆的地位,他们能与天地、鬼神抗争。古歌《人龙雷虎争天下》中人依靠智慧战胜对手,“智慧无穷”才“主宰世界”。神话《化石娘》中阿劳历经千辛万苦,射落了多余的太阳,造福于人类。这都表现了人定胜天的思想萌芽,反映了水族先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愿望和意志,折射出人们对天人关系的初步认识。

水书是水族先民智慧的结晶。尽管由于种种原因,水书的发展受到限制,未能成为大众交流思想的工具,但它代代相传,仍在水族人民的思想意识及生产生活中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水书凝聚着水族先民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包含着天文、地理、宗教、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思想内容,为我们研究水族历史文化提供了一份珍贵的材料。水书与殷商时期的占卜及其后的《周易》有某种渊源关系,在其发展过程中可能也受到宋代《象吉通书》的制约和影响。就其思想内容看,它既有八卦六爻、九宫五行、二十八属等内容,也有关于各种鬼神的记载和各种巫术的施行方法。水书的核心思想是阴阳五行观。阴阳五行观把世界归结为阴阳两个相反又相承的方面,归结为金、木、水、火、土五种要素或性质,并通过阴阳之间、五行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把握世界。由于历史原因,在水书中阴阳五行观是与鬼神世界混杂在一起的,这就使得水书阴阳五行观又带上了许多有鬼神色彩的神秘外衣。

三、道德伦理观

水族道德伦理观包括人的善恶观、仁慈思想。水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及反抗阶级压迫斗争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朴素的善恶观。他们把正直无私、助人为乐、互敬互爱、孝敬长辈、同情贫弱、舍己为人、重义轻利、勤劳俭朴等作为善的准绳,并加以讴歌传诵,而将贪得无厌、忘恩负义、自私自利、嫉贤妒能、残暴凶恶作为恶的标志予以唾弃。

水族人民相信,好有好报,恶有恶报。如故事《叽啾怪》叙述了阿花、阿桂姐妹俩被其父许给帮助过自己的蛇郎做妻子,阿桂不愿意,而阿花与蛇郎成亲。他们用勤劳换来了幸福生活。阿桂妒忌妹妹阿花,竟狠心害死妹妹,冒充阿花与蛇郎生活。但最后,阿桂仍逃不脱严厉的惩罚——跳进河里淹死。而阿花死而复生,夫妻团圆。这个故事生动地说明了生活中真、善、美与假、恶、丑的鲜明对比,表达了水族人民惩恶扬善的道德观念。水族谚语中也有对社会中各种丑恶的人和事进行抨击的内容。如对凶残的坏人,则说“坏人没死就发臭”;说胆小鬼,“懦夫活着就死了数次”;对忘恩负义者,则断言“良心病,仙丹不治”;说心怀鬼胎者,“心术若不正,墨线弹也歪”。

仁慈思想,作为一个道德原则,体现在水族全社会的每个人身上,就表现为爱心、良心、同情心、怜悯心、友善、诚实、正直、谦和及包容等;也体现在对待社会和他人(包括对其他兄弟民族)的行为上,就是积德行善、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等;体现在宗族内部,则是晚辈对长辈的孝敬和遵从,以及长辈对晚辈的尽心养育。同时,仁慈思想也反过来影响着宗族体系,成为协调宗族内部关系的思想纽带。由于仁慈思想的作用,父母对子女,长辈对晚辈大多是无尽的责任,体现为帮助、关心和爱护。

与仁慈思想紧密相连的是重义轻利的观念。水族人民把“义”看得极其重要,水族人民所理解的“义”就是朴素的公平、公正、合理,以及由此引申出来的对得起朋友、助人为乐、利他主义、扶危济困、舍己为人等,这是水族人民衡量道德价值的一把尺子。故事《潘公金与阳歌井》中,潘公金救了病在途中的仙人阳歌老人。无微不至地细心照顾,深深感动了阳歌。为答谢潘公金一家,阳歌叫潘公金当一个国王,潘公金不愿意。又给潘公金无数财宝,他也不要,并说:“钱财贪多,心要变黑”。重义轻利的观念并不是完全否认个体的私人的利益,私有制的经济基础必然反映到社会道德伦理观上,反映到保护私有财产、反对偷盗抢劫等的行为规范上,这在许多乡规民约上也有体现。但肯定私有制的观念的同时,又强调集体的、宗族的利益,反对剥削,讲究处理利益关系公正合理,特别强调穷人、弱者的合理利益。水族有很多以扶危济困为主题的民间故事,往往都是站在穷人的立场,反映了水族人民道德倾向和价值取向。如前面讲的水族老人潘公金,因常助人于困苦、救人于危难之时,而享有很高的威望,受人尊敬,也反映了这一点。

崇尚劳动与互助、和谐的观念也是水族道德观念的一个重要方面。水族人民在实践中通过各种故事、谚语表达了自己的劳动观念。在古歌《拱恩点恒》中,叙述了水族的神话英雄拱恩带着一根拐杖来到大地,用脚踩踏大地,踩出了海洋、大地、山峰、平坝,用拐杖画出了河流,并戳出了清泉,恩公劳累淌出的汗水使海水变咸。这虽然包含了神创思想,但也以一种夸张的形式反映了水族先民的辛勤劳作,反映了水族人民对劳动的讴歌与赞颂。与劳动紧密相连的是“提倡节俭,反对浪费”的观念。对劳动的崇尚,必然是对劳动果实的尊重和珍惜。这在许多歌谣、谚语中都有反映,如“回味甜是入药的甘草,最幸福是劳动后的收获”“家业旺,勤俭为上”“干活吃得饱,摇宝(赌博)死得快”“勤是摇钱树,懒是钻心虫”等谚语,说明水族人民崇尚勤劳,视劳动为光荣、幸福,鞭挞懒惰,以懒汉、赌博为耻辱的道德信念。水族人民从小就接受勤俭节约的教育,并把对劳动果实的珍惜通过对粮食的崇拜,对糟蹋、浪费粮食行为的禁忌表现出来。如在吃饭的时候不小心把饭粒掉到地上,就要小心把它捡起来,千万不能踩,否则就要遭雷公劈打。

水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形成互助和谐的观念。这可以从水族社会中每家每户遇到一些婚丧、建房之类的大事,都是在家族的其他成员帮助下完成的活动中得到反映。如办喜事,设酒席招待客人的工作,就由家族中叔伯、兄弟和主人共同分担,客人分别到各家入席就餐。又如某家来了比较重要的亲戚朋友,族中叔伯、兄弟往往要轮流宴请,客人不是一天到一家,而是一天要走遍数家乃至十数家。这可以看作是水族的一个特色。如遇耕田、栽秧、收割等农忙活,常常不是单家独户的干,而是几家一起来干,一天帮一家。家族内部当然也存在各种矛盾和纠纷,但寨老在处理这些问题时,都以调解为主,而纠纷的最终结果大多是和解。虽然也有矛盾闹得比较大的时候,但遇到族中大事时,闹纠纷的人也会自动服从于家族的大局,共同合作把事情办好。

在水族社会中,礼和礼仪往往不分,它包含许多具体、复杂的内容。礼虽然不等于道德伦理,但两者之间又是密不可分的。在水族社会中,许多道德标准就以礼的形式存在,以礼的方式在人们生活中固定下来,并以礼来影响和教化人们。礼既有一套具有外在约束力的规定,又是人们的一种自觉行为;既具有习惯法的意义,又有道德规范的作用;既包含世俗的礼节、风俗和礼貌,也包括敬祖、敬神的仪式和巫术。重礼、学礼、知礼、行礼是有道德、有教养的重要标志。水族人特别强调对父母、长辈、老人的礼。在生活中,对老人、长辈的正确称呼,是有礼貌、有教养的表现。小孩正是通过这种称呼,学习和了解有关家族、辈分以及亲戚关系等方面的知识。孝敬父母,尊重、服从父母和老人,帮助和照顾老人,都被看作是符合礼的。水族人很重视人际间的和谐关系。人们在相处中,谦让、客气、礼貌、和睦等,都是礼的要求。在同辈人之间相互的称呼上,直呼其名的情况虽也不少,但多数情况下,都互称兄弟、姐妹,这也是礼的一种表现。

敬神的礼仪当然也深受宗族观念的影响,包含着许多宗族伦理观的内容。在日常生活中,供奉得较多的是自己的祖先。每家每户都在最显著的位置立着自己祖先的牌位。每到节日,对自己祖先的供奉尤为隆重,丰盛的供品,香烟缭绕,庄严肃穆。人们相信,祖先每时每刻都在关注和保佑自己。

生活的礼,包括婚嫁、丧葬、祭祀、祝寿、建房等,都包含着一套繁简不一的礼。这些礼有着比较宽泛的内容,可以说,人们参加这些活动本身就是礼,活动中的程序和仪式是礼,赠送的礼品是礼,主人设酒席款待客人也是礼。如婚嫁中的礼就有订婚、请媒、接亲、送亲、婚宴等一系列复杂程序和仪式,有客人祝贺、赠送礼物、主人宴请等内容,也有彩礼、媒酒、择日、忌讳等方面的规定。这些礼在水族社会中是很盛行的,往往是在亲戚朋友之间进行,是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内容。

总而言之,水族的道德伦理观念提倡积德行善、仁慈、重义轻利、舍己为人、扶危济困、扬善抑恶,崇尚劳动和节俭、反对懒惰和浪费,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互助、和谐,讲究礼貌、谦让、和睦等等,这都是水族先民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

【注释】

[1]拱恩:即恩公;点:意为踩拓;恒:意为凡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