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网络的跨文化传播问题的分析介绍

网络的跨文化传播问题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2-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节网络的跨文化传播问题作为一个全球性的传播媒介,网络给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人们的交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也大大扩展了跨文化传播的范围。关注网络中的跨文化传播现象,对于我们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恰当的传播策略,提高传播效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从跨文化传播视野研究网络时,我们不应该把网络单纯看作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介。

第五节 网络的跨文化传播问题

作为一个全球性的传播媒介,网络给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人们的交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也大大扩展了跨文化传播的范围。关注网络中的跨文化传播现象,对于我们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恰当的传播策略,提高传播效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从跨文化传播视野研究网络时,我们不应该把网络单纯看作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介。网络是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于一体的一种全新媒介,而跨文化传播现象在每一种传播层面上都存在着,只有把所有这些现象联系在一起认识,才可能真正理解跨文化传播的全部内涵。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在审美方面也存在价值观上的差异。如果不熟悉另一种文化的相关规则,就可能引起误会,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些现象或多或少地在网络中都存在着,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络作为全球性媒介作用的发挥。因此,在网络传播中,我们有必要提高对跨文化传播的认识,在明确自己传播目的的同时,了解传播对象的价值观,在认识差异的前提下找到传播的技巧。

美国学者霍尔提出了高语境(highcontext)传播与低语境(lowcontext)传播两个概念。高语境传播指的是在传播时,绝大部分信息或存于物质语境中,或内化在个人身上,极少存在于编码清晰的被传递的讯息中。低语境传播正好相反,即将大量的信息置于清晰的编码中。中国文化是一种高语境传播,而西方文化属于一种较低水平的语境传播。高低语境之间的差别,不仅仅是语言表达方式上的差别,它还与人们的行为特征有关。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在思维方式、表达方式等方面,也有着明显的不同。东方的思维方式,通常被称为图形(configural)的,而西方的思维方式,则往往是直线(linear)的。在图形式思维方式中,一个现象是通过它与另一个现象的关系来加以理解的,即通过“众”去理解“一”。而直线式思维,则是通过“一”去理解“众”。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了行为方式的差异。其中一个主要方面就是语言表达上的差异。

目前,许多网站推出面向其他国家受众的服务时,只是简单地把本国文字的版本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思维习惯差异导致的表达差异常常被忽视了。当我们面向西方的受众时,要特别注重他们的思维习惯,并由此改变我们的文字表达方式。例如在新闻稿件的写作上,我们要尽量适应他们的直线式的思维方式,多用描述式而不是概括式的语言。要直接说明事物本身的含义,而不要让受众拐弯抹角地去揣测。要尽可能多地交代事件发生的情境,而不要指望由受众自己的想象或生活经历去填补,这也就要求记者要了解更多的背景,并用适当的方式把这些背景融入到新闻中。我们可以采用超链接方式,介绍人物、地理、历史等背景资料。

东西方人的行为差异与他们的思维方式有关。直线式的思维方式强调的是个体,而图形式思维方式强调的是整体。这种思维方式的起源是不同的哲学体系。直线式思维被认为是由古代希腊罗马哲学家们承继下来的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的思想,图形式思维是儒家、道家和禅宗等东方哲学传播的结果。当然,我们说东西方人有着明显的行为方式的差异,只是指整体,而不是某些具体的个人,并不排除某些东方人具有西方人的性格与行为方式,某些西方人也具有东方人的性格与行为方式。

网络传播使不同文化的交流有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当我们要针对另一种文化进行传播时,要在一定程度上去适应它的价值观,在此过程中,我们也会加深对这种价值观的认识。因此,网络未必会消除不同的价值观的差异,但会使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们能够增加相互的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