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交通规划理论及其应用》教材主要学术创新点

《城市交通规划理论及其应用》教材主要学术创新点

时间:2022-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材中的理论和技术都是立足于中国城市的实际建立和开发的,在阐述交通规划理论方法时,配有相应的实例,便于读者理解、使用。该教材的出版改变了我国交通运输工程学科长期以来在交通规划研究生课程教学方面只能采用国外的规划理论及在国外城市应用情况介绍的不合理局面,大大提高了我国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研究生培养质量。

城市交通规划理论及其应用

img117

主编姓名:王 炜

出版时间:1998年9月

出版单位:东南大学出版社

教材形式:文字教材

适用层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

适用专业:交通工程、道路工程、城市规划

获奖情况:江苏省教学成果奖,2001年;江苏省第七届优秀图书奖,2000年

作者简介:

王炜,教授,于1959年12月12日生于浙江省绍兴市。1989年获东南大学博士学位,1991年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赴英国Southampton大学进修,1992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近几年来,王炜教授一直致力于交通运输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特别是在城市交通及区域运输规划理论与方法、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运输系统、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TS)基础理论、城市交通管理理论与方法、道路通行能力与交通流理论、交通环境保护与交通能源消耗分析技术等研究领域有很深的造诣。王炜教授在上述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工作,负责1项国家“973”项目、5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国家教委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际合作项目、20余项省级基金项目及40多项地方政府科研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研究,获得了一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次(分别为第一、第一、第二完成人)、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次(第一完成人)、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7次、其他学术类奖励10多次,出版第一作者学术专著9部(5部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教材3部,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国际会议上发表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学术论文180多篇,其中,三大国际检索系统收录达100多篇次。

img118

教材简介:

本教材是以城市交通规划理论为主题的7项国家级科学基金项目的理论研究成果以及6项工程应用项目的应用研究成果的总结。

本教材第一次系统地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交通规划理论”课程体系,编写的基本出发点是面向中国城市实际,针对中国城市交通特点,解决中国城市交通问题,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交通规划理论体系、实用技术和软件系统。

在规划层次上,包括了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理论与技术,城市中长期综合交通规划理论与技术,城市交通系统近期综合治理理论与技术。

在规划过程上,包括了城市交通规划总体框架设计,规范化、节约型综合交通调查方法,面向中国城市特色的交通需求分析与预测系统理论与技术,快速有效的交通网络分配、评价技术,开拓性的交通系统供应分析和性能评价技术,交通建设项目优化排序方法,城市交通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技术等。

在规划内容上,包括城市路网布局规划设计理论与技术,城市公交线网规划理论与方法,城市自行车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城市环路与走廊规划理论与方法,城市停车需求预测与规划方法,城市对外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等。

本教材的主要章节有:

1.交通调查数据的扩展技术——OD矩阵推算

2.城市区位活动理论

3.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需求预测建模理论

4.城市交通网络交通分配理论

5.城市道路交通网络系统规划理论

6.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规划理论

7.大城市辐射交通及城乡结合部交通规划理论

8.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理论

9.城市交通网络总体性能评价与建模理论

10.城市交通环境影响评价与预测技术

11.城市交通系统建设优化理论

12.南京市、郑州市、马鞍山市、合肥市、镇江市、鞍山市综合交通规划概要

教材的主要特色与创新点:

1.本教材主要特色

(1)作者阵容强大。该教材的五位主要完成者均为城市交通规划领域的知名教授和专家,不仅具有很深的理论造诣,而且具有丰富的实践和教学经验,在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领域做了大量探索性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十余项,著述颇丰。

(2)内容广泛深入。该教材为读者提供了完整的城市交通规划理论体系。教材的内容基于作者完成的多项国家级重大课题的研究成果,包括城市交通规划理论、技术、方法、模型及实践,内容广泛而且深入。

(3)注重实际应用。理论研究的目的是应用,作者在教材中始终贯穿着这一原则。教材中的理论和技术都是立足于中国城市的实际建立和开发的,在阐述交通规划理论方法时,配有相应的实例,便于读者理解、使用。教材还详细介绍了上述理论方法在六个城市的应用情况。

2.主要教学创新点

第一次系统地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交通规划理论”研究生课程体系,第一次用我国自行提出的交通规划体系及在我国城市应用的范例作为素材。该教材的出版改变了我国交通运输工程学科长期以来在交通规划研究生课程教学方面只能采用国外的规划理论及在国外城市应用情况介绍的不合理局面,大大提高了我国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研究生培养质量。

3.主要学术创新点

本教材由8项国家级科研项目、10多项应用项目的成果总结而成,在城市交通规划理论体系方面有突破性创新。具体包括:(1)考虑传统影响和历史演化的城市人口、就业岗位分布模型;(2)以“环境决定论”为基础的交通需求预测方法;(3)容量限制—多路径节点分配方法;(4)时空消耗概念下的交通网络广义容量模型;(5)“宏观控制、微观竞争”多方式公交客流预测方法;(6)“逐条布设,优化成网”的公交网络规划方法;(7)“序列无约束最优化”OD反推技术;(8)网络极大流动态诊断模型;(9)“模糊自评判”综合评价模型;(10)以“宏观控制,综合协调”为基础的战略规划理论与方法;(11)城市交通环境影响评价与预测理论;(12)城市交通系统建设优化理论等。这些成果大多数具有独创性,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

教材使用情况:

本教材的前一版本《城市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在1992—1997年间被作为东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硕士生的“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课程的教材;1995—1997年间上述教材并配之补充讲义作为东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博士生“城市交通网络规划”课程的教材;1997年对原教材进行了内容更新及补充,并由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作为东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所属四个二级学科博士生及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二级学科硕士生“城市交通规划理论与应用”课程的教材。

到目前为止,学习本教材并已经毕业的硕士生、博士生已达500多人,本专业(交通规划与管理)的研究生普遍认为,学习本教材,使他们掌握了城市交通规划的基本技能,在以后的工作中能独当一面。邻近专业的研究生普遍认为,学习本教材大大开拓了他们的眼界,拓宽了他们的专业思路。

本教材同时作为高等院校交通工程、道路工程和城市规划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的学习参考书,也起到了很好的拓宽专业视野、加深理论认识的作用。

本教材及前一版本被国内博士学位论文及其他科技论著引用达数百次之多。

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崔功豪,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晏克非,建设部城市规划研究院交通中心总工程师、高级规划师马林,南京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教授级高工苏则民,安徽省交通厅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刘效饶分别对本教材给予了高度评价。

教材建设总结:

我国交通工程学科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要晚几十年。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设立交通工程本科专业,于90年代初才设立交通工程硕士点,199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为第一批交通工程博士点授权单位。

1997年国家对学科进行调整前,交通工程学科主要面向道路交通工程研究领域,“城市交通规划理论与应用”是交通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学位课程。1997年学科调整后,道路交通系统领域与铁道交通、水路交通、航空交通等领域合并,学科重新划分,原交通工程学科被分解为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两个二级学科,两个学科都面向城市交通及五大运输方式研究领域,设有该学科点(硕士点、博士点)的学校有30多所。

由于各学校以往的研究领域各有侧重,研究生培养方案不完全相同,但各学校都把“城市交通规划理论与应用”作为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两个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学位课程,有些学校还把该课程作为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中除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两个二级学科外其他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的选修课程,以帮助博士研究生了解邻近学科的研究领域,因此,城市交通规划理论与应用倍受各有关学校的重视,但非常遗憾的是我国一直没有该课程的统编教材。

自从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学校于20世纪80年代挂靠其他学科招收交通工程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开始,《城市交通规划理论与应用》就被列为学位课程。在本教材使用前,一直使用美国McGrw-Hill Book Company出版的《URBANTRANSPORTATIONPLANNING》一书作为教材,该书作者为美国MIT的Michael D.Meyer教授,该书也是美国很多大学(包括MIT及伯克莱等著名大学)交通工程学科研究生教材。在我国交通规划领域的研究刚刚起步时,采用《URBANTRANSPORTATIONPLANNING》一书作为教材是合适的,但到了90年代后期,继续使用该教材存在以下不足。

1.研究生课程与本科生课程之间教材内容不协调。

美国的本科生专业、研究生学科设置与我国不一样。在美国没有交通工程本科专业,交通工程学科(美国的学科划分也没有像我国那么细)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城市交通规划课程教学内容包括了最基本的知识。而我国设有交通工程本科专业,本科生教学方案中也有“交通规划”课程,研究生在本科期间已经掌握了交通规划的基本知识,在研究生阶段的教学内容重点是城市交通规划方面知识的进一步提高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URBANTRANSPORTATIONPLANNING》一书太多地强调了在我国属于本科生学习的基本知识,而较少涉及交通规划的实际操作能力训练。

2.国内交通情况与国外交通情况不一致。

《URBANTRANSPORTATIONPLANNING》一书是以美国的交通方式为基础来建立交通模型,以美国的城市形态来研究城市交通规划方法,并以美国的城市实例来说明问题的。中国的城市交通方式与城市形态与美国有着本质区别。美国的交通主体是私人小汽车交通,城市形态是极其分散的组团式城市,而我国城市形态是极其紧凑的集聚式城市,私人小汽车交通比例很小,自行车在城市交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的这些特点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因此,《URBANTRANSPORTATIONPLANNING》一书中提出的不少模型、规划思想不适合我国。

此外,《URBANTRANSPORTATIONPLANNING》一书是1984年出版的,该书依托的研究成果大部分是于20世纪70年代完成的。最近30年城市交通规划领域已有很大发展,特别是我国在城市交通规划领域有了一大批成果,在理论研究方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的研究项目就超过20项,在规划实践方面,已有50多个城市进行了交通规划。因此,我国已经具备了利用自己的理论与应用成果来编写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交通规划理论与应用》的条件。

本教材正是在上述背景下编著完成的,是我国第一部城市交通规划类学术专著,也是我国第一部用我国自行提出的交通规划体系及在我国城市应用的范例作为素材编写的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研究生教材。该教材的出版改变了我国交通运输工程学科长期以来在交通规划研究生课程教学方面只能采用国外的规划理论及在国外城市应用情况介绍的不合理局面,使该学科的研究生教学更结合中国实际。

本教材同时可用作高等院校交通工程、道路工程和城市规划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的学习参考书,以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和研究思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