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钱梦龙的语文导读法的哲学观

钱梦龙的语文导读法的哲学观

时间:2022-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钱梦龙,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语文导读法”探索者,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从理论上、从哲学的高度总结“导读法”,并外出讲学。语文学习是一个特殊的过程,学生是通过对语文教材的阅读、理解,达到认识教材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通过“训练”才能达到和谐统一。钱梦龙又从语文学科的性质分析训练的重要。

钱梦龙(1931— ),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语文导读法”探索者,中学语文特级教师。1931年2月3日出生于上海市嘉定县纪王镇。1948年毕业于嘉定初中。因家庭变故失学。寄居在外婆家自学并帮助农事。1949年5月13日嘉定解放。自读《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毛泽东著作以及艾思奇的《大众哲学》、罗森塔尔的《辩证唯物主义》,在理论上有大的收获。又爱读语言文学类的书籍,如《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喜欢写旧体诗。那时,自以为是“读书人”,觉得自己是当教师的“材料”,先在嘉定西门一所私立初级小学任教,向老师学习怎样备课、上课,兼教工人补习班,参加南翔镇文化馆建设,具体担任美术宣传工作。后以美术教师的身份到南翔一所义务职业中学任教,因学校扩大,改教主科“语文”。为了不误人子弟,刻苦自学,不知怎么教,回想自己自学成才的经验,将“讲教法”改为“导读法”,效果很好。“文革”后,被评为特级教师。从理论上、从哲学的高度总结“导读法”,并外出讲学。1985年,离开嘉定二中,出任嘉定县实验中学的校长。他向科学要质量,进行改革实验,还要面对升学率的挑战,均获得全面成功。1988年成为国家中学语文教材审查委员,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教材特约编审。

钱梦龙的著作、论文成果丰厚,主要有:

《导读的艺术》·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钱梦龙与导读艺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语文导读法初探》·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

《和青年教师谈语文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论“以学生为主体”》·语文学习·1988(8)

《论“教师为主导”》·语文学习·1988(9)

《论“训练为主线”》·语文学习·1988(10)

《语文导读法的昨天和今天》·课程教材教法·2014(8)

《钱梦龙自传》·见王伟主编《当代语文教育专家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语文导读法的理论设计和结构模式》·见王伟主编《当代语文教育专家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一、语文导读法的哲学观

钱梦龙的语文导读法概括为“三主”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和“三式”即自读、讲读、复读,(初为“四式”,后改为“三式”,删去“练习式”)。其理论层面的“三主”体现了哲学思想[3]

(1)语文导读法的形成。

钱梦龙说:“‘语文导读法’的酝酿与成型,与我个人的自学经历有密切关系。”他从小学五六年级起就爱读课外书,最初爱看小说如中国古代“四大名著”,《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尤其《红楼梦》,至少看了三遍。《唐诗三百首》《长恨歌》《琵琶行》差不多能背下来,扩展到读《古文观止》,鲁迅的散文、小说。后又迷上写,初中时自己办墙报,有诗有文。他早年就养成爱读书、写文章的习惯。后来担任中学语文教师,初中毕业的学历,又没有接受过师范教育,思考“怎样教语文才不误人子弟?”从自身的过程得到启迪:自学。他备课首先不是考虑如何“讲”文章,而是自己怎样“读”文章,“教”是向学生介绍自己读文章的方法,如朗读、查字典、圈圈点点,把握关键段、关键词语等。他自身的经验,还是实践性的,要形成哲学理论,还得花工夫。

钱梦龙说:“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养成了这种习惯:无论干什么,总爱找一点‘理论根据’,或寻求一点‘基本规律’什么的。1956年前后,尽管在语文教学上似乎找到了一点门道,但由于不能从理论上对自己的实践作出解释,教学成败似乎都带有偶然性,因此总感到某些不足。”“我于是到哲学中去寻求理论支持,便找到了‘认识论’。”研究学习过程、学生认识的特殊过程、语文学习的特殊过程,认识过程的一般规律。他说:“我开始在教学中尝试一种由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的活动方式,则由‘讲’和‘谈话’逐步转向指导阅读和组织讨论。”他有自身的经验,有哲学理论支持,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导读法”。

(2)“以学生为主体”,列为“三主”之首,确定了学生的学习主体、认识主体和发展主体的地位,作为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

语文学习是一个特殊的过程,学生是通过对语文教材的阅读、理解,达到认识教材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由教师讲解,一种是由教师指导学生自己阅读、理解。“但两种完成方式的效果是迥然不同的”。前者以教师认识的结果代替学生的认识过程,学生只是得到教师给予的结论;后者把学生置于认识主体的地位,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自己的认识活动获得结论。学生还是发展的主体,德、智、体、美、劳应全面发展,包括世界观的形成。学生的发展是教师无法代劳的。

(3)“教师为主导”是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关系地位的确定。“主导”的作用在“导”,因势利导,“导而弗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信学生的潜能和人格。主导作用表现在组织、引导、激励、授业四个方面。钱梦龙说:是组织者,就不能“放羊”;是引导者,就不能“填鸭”;是激励者,就不能“牵牛”;是授业者,就不能当讲不讲。

有人不同意“教师为主导”的提法,认为“教师也是主体”。这是一种误解。教师是实践者、认识着的人,当然是主体。但教师的主体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不同的,钱梦龙说:“教师的主体地位必然表现为‘主导’的形式。如果把我们的认识再推进一步,那么同一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不仅都是主体,两者同时又都是被认识、被改造的‘客体’——教师在改造学生的同时,也不断地被学生改造;他必须不断随着学生的变化而调整自己的行为,随心所欲地施教必将导致教学的失败。师生是互为主客体的。”

(4)训练为主线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基本形态。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通过“训练”才能达到和谐统一。这种训练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所以称为“主线”。钱梦龙又从语文学科的性质分析训练的重要。他说:“在语文教学中,训练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的听话、说话、阅读、写作活动和实践。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决定了训练在语文中具有在其他非工具性学科中所不能具有的重要作用。”

“训练”与“精讲多练”的“练”是两个不同概念。“多练”的概念模糊,与“讲”争时间。“练”有时又曲解为“做练习”,多练就是搞题海战术。他说:“训练是由‘训’和‘练’两个语素构成的复合词,‘训’是指教师指导、辅导,‘练’是学生的实践、操作。”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使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不是简单地做练习题。

钱梦龙说:“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是对教学过程中师生地位、作用和行为的一种概括描述,是一个动态过程,而不是三个并列概念(或命题)的静态排列”。

“学生为主体”放在第一位,着眼于“会学”。“教师为主导”,为学生服务,作为条件,着眼于“善导”。“训练为主线”,为一个综合的立体的训练过程,可以说:“三主”为“三位一体”。

二、导读法“主式”操作的科学化思想

钱梦龙说:“三主”作为导读法的基本理念,其价值的体现,需要在操作层面得到落实和保证。自读式、教读式、复读式(简称“三式”)就是从操作层面进行的一串基本动作,与“三主”共同构成语文导读法的整体框架。“三主”与“三式”是一个整体,是理念与实践的关系,设计与操作的关系。“三式”是“三主”的外化,结构模式。“三式”又是“基本式”,但不是固定不变,而是“常中有变,变中有常”。

“三式”是依据学生认识语文教材的规律而设计的,其步骤、程序遵循科学的原则。自读是学生自己的阅读实践,由于学生的知识、能力有限,需要“教读法”,在教师具体辅导下进行阅读。复读式是指导学生阅读了一些课文之后,要“温故而知新”,巩固和迁移,比较、综合进一步深化。从整个过程看,“三式”是符合学生的认识逻辑的。而且每一式的具体操作又遵循由易到难、从部分到整体的科学安排。

(1)自读式。钱梦龙说:“立足于学生自主阅读的训练模式,就是在课文上让学生坐下来静心地读文章,自读不是学生随心所欲,信马由缰、‘自由阅读’,而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会阅读为目标的阅读训练过程。”要求做到“思有其序”“读有其格”。这就要科学化,按读一篇文章的思路安排,由表及里,又由里反表,表里多次反复,理解逐渐加深。

第一,认读感知。这是阅读的起点,立足于“学生为主体”。学生通过认读,借助词典工具扫除文字障碍,积累生字生词,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对文章有初步印象,并训练语感。

第二,辨体解题。不同体裁的文章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要加以辨别。解题是解析文章的标题。“标题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时候是文章内容主旨高度凝练的概念,解题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在认读感知的基础上进一步审视文章内容主旨的过程。”

第三,定向问答。依次序自问自答三个问题:文章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审视文章的内容、表达方式、语言和思路结构。

第四,深思质疑。把认识引向深入。深思才能质疑,质疑又引向深思。这一步是以上三步的深化,以上三步是基础,要先“入格”不要急于“出格”。钱梦龙说:“现在不少教师强调阅读中的‘感悟’,强调‘个性化阅读’,这是十分必要的。但如果学生读了一篇文章,连作者的思路都没有理清,文章主旨都说不明白,或随心所欲曲解文意,‘感悟’个性化云云又从何谈起?”思维训练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有序可依,不宜倒置。

第五,复述整理。复述就是回忆文章的内容、主旨、形式。整理,把零星的认识分类归纳,使之条理化。

(2)教读法。教读法是配合学生自读进行的,自读有困难就“扶”,有自读能力就适度“放”,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钱梦龙把学生自主意识和自读能力分为四个能级,如依赖阶级、半依赖阶段、准自主阶段和自主阶段。教师的指导遵循“能级适应和适度超前”的原则。教师要在学生“能级相应”的前提下,即教读要求可以略高于实际的能级,也就是维果茨基所说的“最近发展区”。

教读的基本方法是随机指点。不搞以讲代读,全盘“灌输”,这样不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指点”要简要,有启发性,不以教师的认识代替学生的认识,要学生自悟自得。“随机”就是依据需要来确定,如解决问题有困难时,讨论不深入时,看法不确定时起作用。

教读的策略是为学生铺设上升的台阶。要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水平,设置不同的目标。钱梦龙说:“当前后连续的阶段目标成为逐步上升的一级级台阶的时候,自然会形成、设标——达成——引发成就感——再设标——再达成——再引发成就感……有这样一条螺旋上升的‘进步链’,学生就会有永不衰竭的学习动力了。”他喜欢成功引发成就感的激励,把失败引发焦虑感的消极激励放在次要地位,因为这种驱动带有强迫性,用得多会导致学生学习热情衰退。要使学生获得成就感较难,教师应积极细致引导。

(3)复读式。他说:“把若干篇读过的文章,按某种联系组成一个‘复读单元’,指导学生通过复习、比较、思考,既‘温故’(温习旧课)又‘知新’(获得单篇阅读时不可能获得的新知识)。”复读就是单元的复习性阅读,通常与“教学单元”重合,也可以根据训练要求,另外组单元。复读的要求有三点:

首先,知识归类。“这类复读在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重点在‘温故’。方法是把各篇课文中的主要知识点按若干类别以归纳、整理、系统化;归类的结果,通常以纲要、图表的形式来概括,提纲挈领,便于记忆。”

第二,比较异同。不仅“温故”,而且“知新”。可异中求同,也可同中求异;可以纵比,也可以横比;可以同一单元的文章比,也可以从课外书中找材料比。如将杨朔的《香山红叶》《荔枝蜜》《茶花赋》进行比较,发现其共同点是诗意美与构思巧。可将鲁迅的《故乡》《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作品进行比较,加深对鲁迅的认识。

第三,发展规律。在归纳、比较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思维找到规律性的东西。可用一组文体相同的文章,提炼某一文体的规律性知识。可以就一组内容相似的文章推出一些理论、观点。如读《祖冲之》《哥白尼》,可得出“科学必然胜迷信”的结论。

钱梦龙的“语文导读法”自1982年提出,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也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原来提“四式”,现在提“三式”,将“练习式”融入到其他“三式”中去。训练为主线,贯穿整个语文教学过程,自读、教读、复读中都有练习,不必单独列出“练习式”。训练包含练习。提“练习式”还会使人误解为“训练只是练习”或“题海战术”之类。

钱梦龙的“三主”“三式”的导读法设计符合科学性,具有哲理性,反映了规律性,具有普遍意义,虽然具体操作可能因实际情况的差异而有变化,但它的理念、模式仍然具有生命力。

三、导读法的“相机诱导”思想

钱梦龙的“导”的艺术立足于把主动权让给学生,老师只是起引路的作用。但如何引路?钱老师采用“相机诱导”的策略思想。所谓“相机”即一切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学生、不同的课文,不同的教学情境,因势利导,方法多样,形式各异,运用自如。他在《“教亦多术矣”——关于“教学方法改革”答客难》一文中对“导”有自己的看法。

关于“讲”与“问”。钱梦龙认为,讲与问都是形式。“讲”既可以是“满堂灌”的,也可以是启发式的。因此,并不一般地反对“满堂灌”。那些谈话法,问答式也不定是启发式。课堂气氛很热闹,但谈论的问题无启发性,对发展学生的思维无作用,也不能认为就是启发性。讲与问有无启发性主要看内容,讲的内容有逻辑力量,能“抓住”学生,问的内容能激发学生深入思考,才算有启发性,是真正的“导”。

关于讨论法与谈话法的区别。钱梦龙认为苏格拉底是谈话法的创始人,他善于层层设问诱导,最后归入自己设计的范围内。中国《学记》中有“导而弗牵”的名言,谈得好,有启发性;谈得不好,就变成“牵牛法”,学生完全被动。“讨论法”则不然,问题可由学生或老师定,学生可以自由发表意见,教师不把“标准答案”强加给学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关于“继承传统”问题。有人说我国的教学传统是“一讲到底、讲深讲透”。钱梦龙认为,不少在今天看来是先进的教学思想,我国古代很多思想家、教育家早就有所论述并已付诸实施,确是“古已有之”。如《学记》中的思想。古人教学强调“不轻授”“欲其自得”,这个优秀传统不能忘记。

钱梦龙“相机诱导”有以下几种形式:

(1)先学后问。学生先自读,提出问题,再将这些问题整理一番,选出有代表性的问题,在课堂上诱导讨论。问题来自学生,讨论有针对性,又针对学生课文的难易情况、教学目标进行安排,做到有序而不乱。如钱梦龙《故乡》教学实录,1981年12月13日上午在金华市第四中学初二(1)班的授课,学生先预习,提出了二十多个问题,将它分为七类:一般疑问、回乡途中的“我”、闰土、杨二嫂、宏儿和水生、离乡途中的“我”、写景。这基本上是按课文内容先后顺序安排的。如:

学生问,杨二嫂说:“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鲁迅先生不是只有一个叫许广平的夫人吗?从中又引出小说中的“我”究竟是不是鲁迅?《孔乙己》中的“我”是酒店的伙计,鲁迅卖过酒吗?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我”是艺术形象,不是鲁迅。而回忆自己生活散文中的“我”是鲁迅。

学生问,闰土和“我”小时候那么好,现在为什么叫“我”“老爷”,而且还叫水生磕头?闰土“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为什么不实行计划生育呢?闰土家种了那么多西瓜,自由市场上西瓜那么值钱,闰土不会挑到城里来卖西瓜?从中引导学生认识当时的社会环境——多子、饥荒、苛税、官、匪、绅对贫苦人民的影响。

(2)平中见奇,从无疑中激疑。这是钱梦龙“导”的艺术中一种手法。有些课文平白如话,学生能看懂,提不出什么问题。要从平易中发现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教师有丰富的学养和善教的本事。鲁迅的《故乡》是比较难懂的课文,而说明文《中国石拱桥》是易懂的课文,但其用语准确、精炼、丰富,需要深挖。钱梦龙《中国石拱桥》教学实录,1981年11月28日,在嘉定二中初二(2)班授课。

钱梦龙老师拿着一块贴着《中国石拱桥》图的小黑板进教室,展示挂图,并请同学不要看书,讲一讲大拱与四个小拱的位置关系。学生的表述五花八门:“大拱的两边各有两个小拱”,“大拱两边的顶部有四个小拱”,“桥身的左右两边有两个小拱”,“大拱的两端各有两个小拱”,再打开书一看:“在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肩”字用得好。

钱老师又问:在说明拱桥的时候,作者打了哪些比方?(请学生不要看书)。学生说:“人间天上桥”“象虹”“飞虹”“长虹”“雨后长虹”等,启发学生的想象力。钱老师又联系卢沟桥与赵州桥比较,找出特点,又联系延安的拱桥,请学生取名字。平易的说明文让钱老师上得活跃、有趣,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3)直问与曲问,相机运用。直问的问题较简单,容易回答,给学生开始尝点甜头,但曲问就要精心思考才能回答。钱梦龙老师使用难易交错策略。如《愚公移山》教学实录,1981年4月20日,杭州学军中学初一(3)班授课。

问:“河曲智叟”的“曲”是什么意思?查字典:“曲是指弯曲的地方”。“河曲”“就是黄河弯曲的地方”。(这是学生的直问)。

老师问:“愚公有多大年纪了?”这是曲问。学生中有的说“九十多岁”,有的说“九十不到”。主要检查学生对“年且九十”的“且”的理解,“且”有“将近”的意思,年且九十即年纪将近九十,即不到九十岁。

钱老师又问:这个七八岁的孩子跟老愚公一起去移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这曲问主要检查学生对“孀妻”的“孀”和“遗男”的“遗”字的理解。这孩子只有妈妈,没有爸爸。后又问:移山的事难吗?愚公笨是不笨?这类问题需要全面理解课文内容才能回答。

(4)咬文嚼字,比较质疑。中小学的语文课本的选文,遵循文质兼美、适合教学的标准,有不少名家名篇,其语言需反复推敲、品味。钱梦龙善于寻章摘句,启发学生思考遣词造句的精巧之处。教《故乡》时,他问:“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为什么用“横”字,可以换上别的字吗?有的学生说,将“横”换成“有”,但没有显出村庄乱七八糟、给人悲凉的感觉。

钱梦龙教鲁迅的《孔乙己》,课文中有一句话“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让学生讨论“大约”与“的确”是否有矛盾?学生经过讨论认为,孔乙己以悲剧结局是肯定的,所以用“的确”,但他的死无人关心,被社会遗忘,不知具体死的时间,所以用“大约”。

(5)导之以趣,激发求知欲。语文课文中有些是知识性的,理性较强,没有文学作品那么生动有趣。要教好语文知识短文、说明文就要激趣。如钱梦龙教语文知识短文《词义》教学实录,1981年12月10日,嘉定二中初中二(2)班授课。

钱老师先给学生讲了一个阿凡提当理发师戏弄伊斯兰教主持仪式人“阿訇”的故事。阿訇来理发,阿凡提先把他剃光了头,在刮脸的时候问阿訇:“你眉毛要不要?”回答:“当然要!那还有用。”阿凡提把他的眉毛剃下,说:“你要眉毛,给你!”阿凡提又问:“你胡子要不要!”阿訇吸取教训说:“胡子?不要不要!”阿凡提把阿訇漂亮的胡子剃下,扔了。阿訇站起来照镜子,头光溜溜的,有苦难言。阿凡提利用了“要”这个词的多义性,“要”可以理解剃下来“给”你;也可理解“留不留”。不“留”就剃掉。阿訇理解“要”是“给”胡子,所以说“不要”。词义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钱老师还用现实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词义的范围、色彩、细微区别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