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然的声音——天籁听鸟,高中生话题作文

自然的声音——天籁听鸟,高中生话题作文

时间:2022-09-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3年2月28日清晨,北京再度出现能见度不足1公里的大雾,全市大部分地区空气质量普遍达6级严重污染,且处于大风蓝色、霾黄色预警中。然而,北京并非雾霾的唯一受害者。请结合材料和自己的体验与感悟,以“人与自然”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2013年2月28日清晨,北京再度出现能见度不足1公里的大雾,全市大部分地区空气质量普遍达6级严重污染,且处于大风蓝色、霾黄色预警中。午间,随着京外沙尘区的浮尘随着西风抵达北京,北京从雾霾污染转为沙尘污染,一日之间的空气颜色“由灰白转土黄了”。

“雾霾、沙尘、大风,齐活了。”网友随手拍的北京二环雍和宫桥外的照片里,除了灰蒙蒙的天气,还有随着大风满天飞舞的垃圾。

然而,北京并非雾霾的唯一受害者。1月份全国先后有30个省份遭受雾霾天气侵袭,全国平均雾霾日数为4.3天,较常年同期多1.5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其中,中东部地区的雾霾天气与往年同期相比明显偏多偏重,雾霾日数普遍达5至10天。

全国政协委员唐晓青表示,目前网上有一种观点很值得关注,即“污染都是别人造成的,与我无关”。其实,环境的恶化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关系。甚至连吃一顿烧烤也会产生很多有毒物质。只有全社会提高责任意识,才能将治污环保落到实处。

请结合材料和自己的体验与感悟,以“人与自然”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名师解析

1.细审材料,把握信息

雾霾是环保问题,是人类为了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而放弃了对环境的保护造成的。材料中不但关注到雾霾的严重性,而且关注到了普遍性,越是经济发达地区越严重。而“环境的恶化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关系”这句话尤其应该关注。

2.选取角度,正确立意

根据前面对材料的分析,结合话题“人与自然”,不难找到立意的角度:尊重自然,不要破坏自然;破坏自然将受到大自然严厉的报复;环保问题关系到每一个人等。

范文展示

有这样一种声音

◆韩 琦

有这样一种声音,能与人的心灵产生共振,迸发出愉悦且富有律动的旋律。它的名字叫天籁。

听,鸟兽虫鱼正在这个大舞台中自我陶醉,在洗尽尘埃的另类交响乐曲中怡然自得。“独乐乐,与人乐乐”是这些可爱的主唱主奏共奉的精神原则,故才会把鸟儿曲折离奇的高调,森林之王振聋发聩甚至撕心裂肺的怒吼,水中美丽的鱼群窃窃私语的波音杂烩在大自然的山清水秀之中,使大自然的音乐是那么紧凑又不失雄壮,丰富又富有个性。当你独处在这种被生命的声音簇拥的境界,你会忘却不属于清秀、恬淡、悠然的其他一切世俗,因为鸟儿是你的心理医生,野兽是你的心理导师,鱼儿是你的知心朋友,它们会把你带进它们的旋律之中。(以排比的修辞手法,揭示了自然对人类心灵的洗涤、净化等重要作用。【排比修辞】)

听,风在大自然中扮演锦上添花的角色。尤其当秋高气爽已至,如果没有与众不同、身轻如燕的秋风在落叶纷飞、金黄盈余的树木和河水山川之间及时播下秋天的讯息,那么这秋天是不纯的。而当春暖花开,万物复苏,风便化作一支催眠曲,柳条听了,暖洋洋地随她起舞,沐浴在春风的惬意之中。风与树枝的合唱,简直是珠联璧合,感染着周围的生物。

听,水是自然界最有灵气的,她同样在美丽的衬托下谱写一段又一段宛如音乐大师在自然里永不停息的奏乐。(以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水能像人一样谱写音乐,形象地写出了大自然的美妙。【拟人修辞】)听,海哭的声音……水用澎湃、用力量诉说着她的哀愁;走在林荫小道,不时有潺潺的溪水流淌的声音,是那么轻快、悠然自得;春雨绵绵,淅淅沥沥,把朦胧的音符刻在了大地与万物之上。她们组合交织在一起,浪漫涌向万物,美!

想让最美的旋律荡漾在你的耳边吗?想让最清的声音涌入心扉吗?想让最原始的乐章谱写在你的身边吗?感受大自然,真爱大自然,用心去享受吧!

有这样一种声音,能与人的心灵产生共振,迸发出愉悦且富有律动的旋律。它的名字叫天籁。

高考状元谈高考作文经验

清华大学2012级学生崔志伟说:

在写作时,尤其是在写散文和记叙文时,我喜欢运用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把感情融进细腻的景物描写中,使感情的表达更加含蓄蕴藉,语言也更优美。

名师点评

1.构思

2.本文精华点

(1)结构清晰:文章结构明晰,开头结尾采用相同的表达,收尾呼应。主体部分采用并列的方式,均以“听……”领起,结构整齐,给人条理清晰之感。

(2)素材典型:选取“鸟兽虫鱼”“风”“水”的声音来论证观点,注意了角度的多样性。无论是描摹自然的各类声音,还是抒发自己的感受,都很自然真切,且充满激情。

关注我们的家园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

——恩格斯

“美丽的家园我爱你……”这是何静用甜美的歌声在描述一个山清水秀、姹紫嫣红的大家园。然而几年后,听到的却是“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鸟,想要飞呀飞却飞也飞不高,我寻寻觅觅、寻寻觅觅,一个温暖的怀抱……”的诉苦与哀求,是赵传对广场鸽的无限同情与无奈……这难道是我们地球人的家,一个连鸟儿栖息的地方也找不到的家?我惊愕了,我迷茫了……

不晓得传说中光彩闪耀的楼兰是如何消逝在浩渺无边的大漠中的,也不懂得繁荣兴盛的巴比伦如何在天地间化为乌有的。然而,我们却目睹了无数生灵苟延残喘、销声匿迹的那一刻,看到了巴西森林中大火烧过的累累“疮疤”,经历了阿拉斯加湾埃克森—瓦尔迪兹号油轮为蓝色海洋“献礼”的那一瞬,也感受到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时大地的哭泣、双子塔轰然倒塌后伤残者迷茫黯淡的眼神……

《圣经》有言:“出生,就是被掷出伊甸园。”是的,三次风潮汹涌的科技革命的来临;人类轻而易举地成为大自然的“主宰”,这群主宰者却在所谓改造大自然口号的掩饰下,向大自然举起了“屠刀”。上帝赐予我们一个美丽温馨的家园,却让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将她一点一点毁灭,可悲啊,高科技的发展却成为人们破坏“母亲”的利器!发达国家将环境恶化的责任完全放到贫困国家头上,在政治经济不平等之外,造成新的更大的生存不平等。

当自然以它独有的不可控制的方式惩罚人类时,当沿海城市面临着变为海底废墟的危险时,当紫外线穿过层层大气层肆虐侵蚀着人们的肌肤时,当漫天的雾霾笼罩着万物时,我们亲密的动物伙伴一个个“挥手自兹去”,乌云流下了酸涩的泪水,(以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动物“挥手自兹去”,写乌云“流下了酸涩的泪水”,形象地揭示了破坏自然给人类自己带来的巨大灾难。【拟人修辞】)人类也从梦中惊醒,自己到底对自己的家园干了些什么?

终究,人类是一丛有理性、有智慧的芦苇,他们主动自我检讨和批判,能够意识到环境对生存生死攸关的作用。于是,有了巴西的“我们的大自然计划”,有了非洲的“野生动物保护区”,有了在世界各地开花的“绿色经济”。

摸着伤痕累累的哭泣的家园,我的心也在哭泣。不管人类做出的补救能否有效,但终究有了忏悔的意图,这便是可喜的进步。

善待生命,就是善待地球上的万事万物,善待我们朝夕相处的家园,因为人类离不开家园。

名师点评

1.构思

2.本文精华点

(1)立意深刻:自然给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资源,但是人类在撷取所需之后,却百般摧残她。原本美丽的母亲变得千疮百孔、伤痕累累。作者尖锐地指出这是人类自食苦果,要为自己的罪行付出代价。立意深刻,发人警醒。

(2)结构清晰:文章结构清晰完整、详略分明,有条不紊。从问题的现象到问题的本质,从环境的破坏到环境的拯救,分析层层深入,观点逐步浮现在读者眼前。

一滴清泪

愿我的感激与无奈化作一滴清泪,滴入母亲的血脉,涤清母亲身上的污渍,赎回我们所有的罪过。

——题 记

一束阳光柔柔地洒在小河边的枯草上,我独坐于此,蒿草般的思绪淹没了鼻前浓浓的晚秋气息。(将自己的思绪比喻成“蒿草”,形象地刻画出“我”心乱如麻的心理状态。【比喻修辞】)真真切切的痛却如刀一般刺在我的心上……

当我从襁褓中挣脱时,母亲曾多么的兴奋、喜悦,脸上洋溢着世上最亲最美的笑颜:小河歌唱,杨柳轻舞,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我扑进母亲的怀中,用脸蹭她的胸脯;用小脚在她身上乱蹬;扯她衣服上的美艳的花草……但她却从不生气,总是给我以最快乐的回应。她让我的童年在宁静温馨、充满快乐的氛围中度过。童年的这段美好时光造就了我健康、豁达的性格

那时,母亲充满朝气而又宽厚慈爱,我尽情享受着如大海般博大,如晨露般纯洁的母爱。

然而,渐渐地我却嗅到了一股腥臭正浸入母亲的血液。我亲眼看到小河的流水由清而黄,由黄而黑;我亲眼看到可怜的小鱼艰难地游到水边,无助地乞求人们哀怜;我亲眼看到污物垃圾成了小河无奈的“食品”……可悲的是,地球村里的人们仍在贪婪地甚至疯狂地汲取着母亲的血液,残害着母亲的身躯:有的挥舞着世界上最锋利的器械,砍掉了母亲的“手指”;有的用庞大而有力的机器毫不疼惜地挖掉了母亲的“眼球”。人啊,唯恐勒索不尽母亲的一点可怜的积蓄……于是,我看到母亲急剧地衰老了。她嗫嚅着,颤抖着,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母亲疯了。她怒吼着,掀起了巨浪,淹没了工厂农田;她携着沙尘,席卷了都市村庄;她举着火把,点燃了森林草原;她悲泣不休,双眼充满了辛酸……(“怒吼”“掀起”“淹没”“席卷”等动词,准确地刻画出母亲因为人类破坏自然而愤怒的样子。【用词准确】)

我愿将自己纷乱的思绪化作一滴清泪,滴入无言的小河,愿将这滴清泪融入母亲的血液,涤清母亲身上的污渍……

名师点评

1.构思

2.本文精华点

(1)立意深刻:作者将大自然喻为深情的母亲,把自己对大自然的感激和对自然惨遭破坏的无奈与痛苦化为一滴清泪,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关爱自然、关注人类命运的深沉忧思。

(2)感情真挚:文章情感真切,内涵丰富。回忆童年,宁静温馨的快乐让人向往;注视现实,触目惊心的疮痍,真真切切地刺痛着作者的心,流淌在文字背后的情感血液,为文章平添几分动人的文化底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