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棉纺织史上的贡献

中国棉纺织史上的贡献

时间:2022-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棉花的种植和棉纺织技术也是黎族的创举,为中国棉纺织史谱写了光辉的篇章。说明了汉代时期,黎族棉纺织技术已经十分地发达,棉纺织品的种类也十分地丰富;今天,海南岛中部地区的白沙县的黎族妇女衣着仍然保留关头服款式。黄道婆的历史功绩,是中华民族历史上黎汉民族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进行交流的典范。
中国棉纺织史上的贡献_中国黎族

第三节 中国棉纺织史上的贡献

代表华夏民族文化的中原地区,以养蚕织丝绸闻名天下。而棉花的种植和棉纺织技术也是黎族的创举,为中国棉纺织史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黎族的祖先,在很早的时候就懂得提取棉花纤维为衣物原料了。黎族居住在美丽富饶的海南岛,是棉花产地,今天黎族地区仍然保留灌木型的原始木棉树。黎语称棉花为“吉贝”或“织贝”。《尚书·禹贡》记载:“岛夷卉服,厥非织贝。”黎族在3000多年前已懂得利用棉花织布,民穿“卉服”了。《汉书·贾捐之传》记载:“汉武帝末(前88年)孙幸为珠崖太守,调广幅布献之,蛮不堪役,攻郡杀幸,幸子豹率讨之。”《汉书·地理志》记载儋耳朱崖郡风俗:“民皆服布,如单被、穿中央,为贯头服。”说明了汉代时期,黎族棉纺织技术已经十分地发达,棉纺织品的种类也十分地丰富;今天,海南岛中部地区的白沙县的黎族妇女衣着仍然保留关头服款式。而广幅布、五斑布、崖州被(龙被)为黎族的代表作的黎锦,成为崖州上缴历代王朝的贡品。

黎族植棉和棉纺织品技术,在唐宋时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黎锦织物运用纺、织、绣、染4大工艺,织物图案花纹达20多种,特别是东方地区美孚黎的扎染纺织物,水波纹,彩云缭绕,白沙地区润黎双面绣工艺独特,图案立体感强。宋末元初,植棉和棉纺技术在江淮、川蜀地区迅速传播,元世祖忽必烈于公元1289年在浙东、江东、江西、湖南、福建建立“木棉堤兴司”,责民岁输木棉10万匹。元元贞二年(1296年)明文规定棉花列为夏税之首。这时期,海南黎族生产的崖州锦、黎幕、黎单、黎被等纺织品进入中原,备受当地群众的青睐。元贞年间(1295~1296年)女纺织家黄道婆从黎锦生产之乡——崖州水南村(今三亚市崖城镇),随着黎族销运棉纺织品的水道,乘商贾船北上抵松江府乌泥泾(今上海),把海南黎族人的植棉和棉纺织技术传授给了乌泥泾人民,从此植棉和棉纺织技术迅速地向长江流域和中原地区传播开来,从而揭开了我国古代棉纺织业发展的序幕。黄道婆的历史功绩,是中华民族历史上黎汉民族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进行交流的典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