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息创造竞争力:东北高师就业联盟“网上办市场”的探索

信息创造竞争力:东北高师就业联盟“网上办市场”的探索

时间:2022-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编者按:8年前,东北师范大学联合东北地区28所高师院校建立了“东北高师就业联盟网”。8年来,“东北高师就业联盟网”不断创新、完善,在东北地区师范生就业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东北高师就业联盟网”的实践探索,为区域内行业性院校联办网上就业市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信息也能创造竞争力。

编者按:8年前,东北师范大学联合东北地区28所高师院校建立了“东北高师就业联盟网”。社会各界对这一新生事物高度关注,对于这一模式能否发挥实效、是否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也存在质疑。8年来,“东北高师就业联盟网”不断创新、完善,在东北地区师范生就业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东北高师就业联盟网”的实践探索,为区域内行业性院校联办网上就业市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逐步推进,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双向选择从本质上更多地表现为双方信息的捜索与对接,高校在这一过程中牵线搭桥的作用愈发明显。在海量信息中,如何帮助毕业生快速找到有效的需求信息?作为师范院校,如何更好地为全国基础教育用人单位提供人才支持?如何在区域性和行业性上带动其他院校共同提高就业率?作为东北地区唯一一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提出“网上做市场”的就业网运营模式,联合东北地区28所高师院校共建“东北高师就业联盟网”(以下简称“联盟网”),推动28所高校从竞争走向竞合,实现了就业网络互联互通

互联互通,提升就业竞争力

如何提高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力?除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外,及时掌握有用的需求信息非常重要。在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信息也能创造竞争力。“联盟网”将就业工作中丰富的信息和市场资源经过科学精细的加工处理,在互联网上实现互联互通,大大提高了就业信息的传播广度和利用效率,并通过一流的网络服务手段为毕业生的顺利就业、用人单位的成功招聘以及高校的品牌打造提供了条件保障。

“联盟网”通过4项措施落实“信息创造竞争力”的工作理念:

一是利用网络、电子邮箱、手机等先进的信息交流媒介提供专业化和现代化的信息服务,使毕业生拥有更加丰富、快捷、准确的就业信息,打通路径性矛盾、信息不对称等各种信息障碍,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是提供量身定制的信息化招聘方案和远程视频面试等全过程的信息服务,降低用人单位的招聘成本,帮助用人单位快速锁定选聘对象,提升用人单位的择才竞争力。

三是通过毕业生诚信认证等信息工作,提高学校就业工作的信誉度与美誉度,形成良好的口碑,为学校打造知名就业品牌,提升竞争力。

四是建立灵敏的信息监测机制,让学校在第一时间获得就业市场的需求动态和毕业生的工作质量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培养模式和专业课程设置,培养用人单位“抢着要、用得上、好提拔”的优秀人才,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保证毕业生高质量地就业,从而提升学校就业工作的整体竞争力。

紧抓为基础教育服务的主线

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逐步完善和人才资源配置的不断优化,基础教育系统用人需求的特殊性愈发明显,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行业特点鲜明;二是需求专业性强,口径窄;三是需要个性化招聘的“量身定制”服务。这种客观存在的特殊性使简单的人才配送式的校园招聘远远不能满足基础教育单位的用人需求,基础教育系统强烈呼唤专门化的网上教育人才市场。针对这一实际情况,东北师范大学以建设“联盟网”为依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服务方式,通过8年努力打造了一个跨省区、跨院校的网上教育人才大市场。

东北网上教育人才大市场作为当前东北高师院校就业市场的一部分,在为基础教育服务的过程中呈现出4个方面突出优势:一是大品牌赢得大效益。市场调查显示,全国基础教育单位对东北地区的教师需求信息,80%以上投放在“联盟网”,东北网上教育人才大市场逐步成为基础教育单位网上选聘教师的第一选择;二是丰富的人才资源保证了网上教育人才大市场旺盛的生命力。东北高师院校每年提供10万余名毕业生资源,足以满足基础教育单位在选聘教师时优中选优;三是优质的信誉使基础教育单位放心选才。“联盟网”向用人单位提供诚信认证服务,对学习成绩、获奖证书、外语等级、计算机等级等最容易出现诚信问题的资料进行网络鉴定;四是全过程的就业服务使基础教育单位从繁杂的招聘工作中超脱出来。全过程的就业服务是由“联盟网”首家提出的网络信息服务新方式,包括单位与求职者的资料审核、信息发布、视频洽谈、诚信认证、见面签约等一系列过程,它摆脱了人才网站单纯提供就业信息的框架,达到了通过网上就业市场实现毕业生就业的目的。

从竞争到竞合,破解“二八”难题

由于高校之间的综合实力互有高低,甚至部分高校差距较大,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出现了20%的名校占有80%就业信息、而80%的一般高校占有20%就业信息的“二八”分布不均衡现象。这使得“非名校”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要破解“二八”难题,高校之间必须打破壁垒,实现强弱联合,推动信息共享,打造一个就业公共信息服务的大平台。

东北师范大学建设的网上教育人才大市场,创造了一个让就业信息自由流通的标准平台,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网络上提供“全面联通”的公共就业信息服务,80%的一般学校因此受益,20%的名校却不会受到不利影响。这是因为走向联合之后,各个学校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学校的层次、水平、特色和学生质量的不同档次上,是“边缘性”竞争,客观上形成的是人才的梯次结构,是对市场人力资源有序、有利和有效的配置。东北高师院校在就业方面走向联合,实际上是从竞争走向了竞合,通过“先做大蛋糕,再分蛋糕”的方式,实现资源共享,整体提高东北高师院校的就业市场资源占有率,通过引导就业信息在不同层次高校间均衡配置,不仅打破了就业信息的“二八”壁垒,而且通过共建网上教育人才大市场实现了毕业生就业信息的公共服务。

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探索与实践,网上教育人才大市场中的毕业生资源每年稳定在10万名左右,常年使用“联盟网”招聘的用人单位达1万余家,年度发布就业岗位15万多个,举办视频洽谈200多场,信息日点击量10万余次并以每年6%的速度递增,目前已经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大、占有市场份额最大的网上教育人才集散地,形成了三方受益的良好局面——用人单位选聘人才更加方便、高效;毕业生可以足不出户获得大量信息,实现零成本就业;东北高师院校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就业工作的成效明显提高。

针对三类单位实施“精准营销”

“网上做市场”的核心是运营,而不是仅仅将其作为工具来使用。东北师范大学提出精准营销的工作思路,为各类用人单位提供差异化服务和网上招聘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实际工作中,通过研究不同行业、地域和规模的用人单位,分析用人规律、人才需求规格和各种特殊偏好,将用人单位细分为3种类型的市场群体,有针对性地推出了3种不同类型的精准营销方式,做到“我给的正是你想要的”。

第一类市场群体是追求省时省力的用人单位,他们希望以最小成本招聘到适合的人才。针对这类市场群体的最佳方式是网上洽谈。针对那些有意向招聘东北地区师范类毕业生却又由于各种原因不便到校招聘的用人单位,“联盟网”推出了远程视频洽谈服务,把潜在的就业机会变成实实在在的效益。仅2006年,就有徐州市第三十六中学、深圳华侨城中学等20余家用人单位通过视频洽谈进行预选或者直接招聘成功。2007年,东北师范大学更是在全国首家推出了与大型洽谈会同步的视频洽谈会。“这里的洽谈静悄悄”,30多家用人单位对100多名毕业生进行了零成本和轻松的视频面试。

第二类市场群体是追求在招聘中拓展品牌的用人单位,他们希望招聘工作能够收到一举多得的效果。针对这类市场群体的精准营销方式是品牌宣传。2007年,“联盟网”面向市场推出了“2008名校名企推广计划”。这个计划,瞄准的是全国名校名企,通过常年的宣传推介,帮助这些名校名企在毕业生中进一步树立品牌,扩大影响。这个计划吸引了全国几百家示范性高中和知名企业常年投放需求信息,保证了“联盟网”的高端份额。

第三类市场群体是追求个性化的用人单位,他们希望自己哪怕是极为特殊的需要也可以被满足。针对这类市场群体的精准营销方式是大规模的量身定制和“一对一”服务。无形市场的精准营销,优势不在于单纯地提高规模,而在于能否提供大规模的量身定制和“一对一”服务,满足这类用人单位特定和各自不同的用人偏好。“联盟网”通过筛选与合作机制,对不符合条件的应聘简历进行过滤,对应聘数量不足的岗位,则与其他就业网开展合作进行征集。这一举措,使“联盟网”的市场范围进一步拓展,资源更加丰富,结构更加合理。

打造网上教育人才市场品牌

“网上办市场”的关键就是做品牌。对于东北师范大学牵头建设的网上教育人才大市场来说,就是要做足“师”字品牌,并通过运营使这个品牌在教育行业深入人心。

“联盟网”整合了东北地区师范类毕业生资源,形成了东北教育人才集散地,进而做大了需求规模。在运行效果上,克服了信息分散、网际分割的问题,做到了“鼠标一点,实现双选”和“一堂求遍东北师”,真正推动供需双方在网上实现“全面联通”。这种资源共享、品牌共创、多方共赢的高校网上就业联盟新模式,使东北师范大学成为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的先行者

如今,“联盟网”已经发展成为全国网上教育人才市场的首席品牌。用人信息越多,吸引毕业生越多;毕业生信息越多,吸引用人单位越多,“联盟网”进入了马太效应的良性循环。东北高师10万余名毕业生,95%以上的人通过“联盟网”获取第一手招聘信息,东北高师院校的供需比例因此提升20个百分点。“联盟网”的“师”字品牌已经被全国各行各业尤其是基础教育系统所知、所用。

东北师范大学 王占仁

【注释】

[1]《中国教育报》,2010年12月29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