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土资源法律评价工程实验室有利于法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国土资源法律评价工程实验室有利于法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时间:2022-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利用国土资源法律评价工程实验室平台,可让学生在学习法学基本原理知识的同时,培养其结合社会热点、难点、重点分析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

(一)经验借鉴——国内外的法学教育注重实践能力和学科知识融合的培养

我国高校法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现状表明,学科交叉与知识融合要求的复合型法律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求;理论界也公认,法学院应借助学科优势创办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法学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法学教育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国外在这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其基本培养模式包括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增长的课堂教学模式、见习—实习模式、产学合作模式、合作教育模式、社会服务模式以及生活磨砺模式等。如为充分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美国大学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策略,包括科研成果转让,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能力,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建立良性合理的社会服务系统等。国内也有法学院在创新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进行了相关探索。例如,南方医科大学分阶段培养,学生可获得法学、医学双学位,开办了卫生法学专业作为研究生教育方向,提出“医法交融”的教育思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国际经济法专业借助独特的专业特色,以完整的知识结构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目标培养复合型法学人才,力争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三会”人才的特征:能熟练运用外语、懂得并能操作国际经贸业务、精通法律专业知识;重庆邮电大学借助学校信息技术学科的优势,把法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既具备扎实的法学专业知识,又通晓计算机、通信知识,适合信息网络时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信息法学人才”。这些成功的做法为地大法学院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二)模式引进——“实验室教学”助推法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大学中的科研机构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研究过程的每个环节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从而成为实践教学的辅助力量。科研机构的优势在于理论深度、广度的研究。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正确的理论可以指导有效的实践。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则可以指导实践教学活动。科研机构不仅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任务,有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一定数量、质量的研究人员,而且具备开展研究工作的基本条件并长期有组织地系统从事研究活动。尽管科研机构形成的最终研究成果大都以理论文字的形式呈现,但研究过程通常需要做大量的实地调研和实验工作,而这正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利时机。在实践教学时数方面,美、英、日等国的应用型大学大力创造条件开放实验室,实验教学时数比例达50%。[6]这充分显示出实验室教学的可能性与前景性。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土资源法律评价工程实验室既是研究土地、矿产及地质灾害学科问题,为国土资源决策提供支撑数据的科研机构,也是研究国土资源立法背景、法律适用现状及立法后评估,解决资源类法律实务的法学研究实验室。国土资源法律评价工程实验室重点研究国土资源的法律评价问题,即对国土资源有关法律的立法依据和实施效果进行规范研究、行为研究与价值评价,从而清楚地把握国土资源管理和立法发展历程的主线,讨论国土资源法律的立法精神,归纳分析国土资源法律演变规律。该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主要有国土资源法律评价工程理论与方法研究、土地资源管理政策机制及法律制度研究、矿产资源管理政策机制及法律制度研究。其中,国土资源法律评价工程理论与方法研究方向,注重分析国土资源法律的立法环境,对建立科学的国土资源法律后评估体系和国土资源决策支撑系统进行研究;资源管理政策机制及法律制度研究方向,注重分析土地管理中的基础理论,客观评估现有的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成果,为切实可行的资源政策调整提出研究建议。该实验室的建立与发展,立足于国际前沿,围绕国土资源法制建设需求,以法学、公共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系统工程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为依托,开展交叉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实现用“硬手段”研究和解决“软问题”,对立法前风险进行预测,对法律实施后绩效进行评估,为适时推进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的立、改、废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有利于国土资源法制领域研究水平的提高,促进各学科之间的融合。利用国土资源法律评价工程实验室平台,可让学生在学习法学基本原理知识的同时,培养其结合社会热点、难点、重点分析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除传统的实践教学方式,如案例教学法、模拟法庭教学法、法律诊所法、司法文书教学法、专业实习教学法及社会实践法外,更着重挖掘资源学科优势,关注国土资源行业需求,借助实验室的科研条件、既成科研成果和科研方法,培养学生精通国土资源法律的实践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