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鄂伦春民族

鄂伦春民族

时间:2022-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六节 历史遗迹一、嘎仙洞遗址嘎仙洞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西北九千米。嘎仙洞已被国务院列为国家一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3年,鄂伦春族下山定居时在此建房设屯。目前,已成为集民族乡、林业局、铁路、驻军为一体的林区山城,现为十八站鄂伦春民族乡所在地。[27]作者根据《监察鄂伦春学务委员邹召棠调查内兴安岭北麓鄂伦春族情形报告书》而制图表。[34]参见赵复兴:《鄂伦春族古老的路上交通工具》,
历史遗迹_中国鄂伦春族

第六节 历史遗迹

一、嘎仙洞遗址

嘎仙洞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西北九千米。1980年7月在这里发现了鲜卑祖先长期居住的旧墟石室,确凿无疑地证实了这里是鲜卑民族的发祥地,距今1540多年。

1980年7月30日,考古专家米文平等人,在嘎仙洞内发现了北魏太平真君四年(443年)的石刻祝文。这是北魏在太武帝拓跋焘派大臣李敞来这里祭祖时,刻在洞内石壁上的祝文。其内容与古代历史文献《魏书》上记载的基本一致。

嘎仙洞南北长90多米,东西宽20多米,高20多米,与《魏书》所记载的石室规模相等。石刻祝文在距洞口以内15米处的左侧石壁上,高与视平线相齐,竖行19行,共201字。汉字魏书隶意犹重,古朴雄健,苍然可辨。从魏书的演变上看,介于汉隶之后与魏碑之前,字体本身的特点足以证明其时代的真实性。这一重大的考古发现传出后,吸引许多中外知名人士、考古学家、旅游观光者来此。嘎仙洞已被国务院列为国家一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鲜卑,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族,属东胡的一支。他们的祖先最初就居住在这个地区。后来南迁到黄河流域,于公元386年至534年建立了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从而使各民族人民加快了融合,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为后来隋唐统一,形成光耀世界的盛唐文化高峰,创造了历史前提。

二、十八站驿站

十八站为“黄金之路”30个驿站中的第18个驿站,故此而得名。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春,当瑷珲官兵准备进剿雅克萨时,为了迅速奏报军情,康熙命理藩院侍郎明爱率人开设墨尔根(今嫩江)至雅克萨(今漠河县兴安乡古城岛对岸)之间的驿道。自墨尔根起至雅克萨依次设25个驿站,分派500名索伦、蒙古骑兵驻于各站,负责传递军情。第二次雅克萨战争后荒废。光绪二十年(1894年)清政府为了运输漠河、呼玛的黄金,决定开辟“黄金之路”,光绪帝命“拨旗字营练军二三千人从事开道”,沿墨尔根至雅克萨旧道向漠河延伸6站。

现十八站、十九站、二十二站、二十三站(沿江)形成村落,其余基本荒废。1953年,鄂伦春族下山定居时在此建房设屯。目前,已成为集民族乡、林业局、铁路、驻军为一体的林区山城,现为十八站鄂伦春民族乡所在地。

三、十八站旧石器遗址

1975年8月初,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古人类研究所东北队在十八站西南1.5千米处呼玛河二级阶地查看,发现了旧石器线索。1976年春,考古队再次到十八站,除在原址上进行发掘外,又在十八站以西3.5千米和东南5千米的红旗大桥附近发现两处遗址。

经过挖掘,共出土人工打制的石器1070件,其中有石叶、石核、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和小砍砸器等。文物以5~10厘米的中小型石器为多。埋藏深度0.3~3米之间。

1981年1月27日,十八站旧石器文化遗址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注释】

[1]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一,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影印本

[2]于学斌:《鄂伦春游猎生活》,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3年,第4页。

[3]《黑龙江外记》卷八。

[4]《鄂伦春社会历史调查》第2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9页。

[5]韩有峰:《鄂伦春族的猎业生产》,载《山岭上的鄂伦春人》,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61页。

[6]《朔方备乘》卷四十五。

[7]莫桂茹、吴福兴:《山岭上的鄂伦春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69页。

[8]韩有峰:《鄂伦春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年,第22页。

[9]韩有峰:《鄂伦春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年,第17页。

[10]曹廷杰:《西伯利亚东编纪要》,参见《辽海丛书》影印本第4册,第284页。

[11]于学斌《鄂伦春游猎生活》,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3年,第20页。

[12]于学斌《鄂伦春游猎生活》,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3年,第20页。

[13]于学斌:《鄂伦春游猎生活》,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3年,第22页。

[14]唐戈:《东北地区渔猎文化略论》,载《黑龙江省民族丛刊》,2003,(6)。

[15]参见关小云:《鄂伦春族风俗概览》,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1993年,第23页。

[16]参见韩有峰:《鄂伦春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年,第29页。

[17]于学斌:《鄂伦春游猎生活》,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3年,第36页。

[18]《黑龙江述略》卷六

[19]参见于学斌:《鄂伦春游猎生活》,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3年,第65页。

[20]参见韩有峰:《鄂伦春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年,第65页。

[21]参见韩有峰:《鄂伦春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年,第65页。

[22]参见韩有峰:《黑龙江鄂伦春族》,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第37页。

[23]黑龙江省档案馆,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黑龙江少数民族》,档案史料选编,1985年,第194页。

[24]黑龙江省档案馆,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黑龙江少数民族》,档案史料选编,1985年,第195页。

[25]黑龙江省档案馆,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黑龙江少数民族》,档案史料选编,1985年,第195页。

[26]作者根据《监察鄂伦春学务委员邹召棠调查内兴安岭南麓、北麓鄂伦春族情形报告书》而制图表。参见《黑龙江少数民族》(档案史料选编),黑龙江省档案馆、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编,1985年,第194~198页。

[27]作者根据《监察鄂伦春学务委员邹召棠调查内兴安岭北麓鄂伦春族情形报告书》而制图表。参见《黑龙江少数民族》(档案史料选编),黑龙江省档案馆、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编,1985年,第199页。

[28]《黑龙江志稿》卷六《地理志》。

[29]《黑龙江外记》卷六。

[30]《黑龙江志稿》卷六《地理志》。

[31]参见于学斌:《鄂伦春游猎生活》,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3年,第108页。

[32]参见于学斌:《鄂伦春游猎生活》,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3年,第108页。

[33]参见何青花:《鄂伦春族古老的交通工具——“依如达仁”》,载《鄂伦春研究》,1991,(1)。

[34]参见赵复兴:《鄂伦春族古老的路上交通工具》,载《内蒙古社会科学》,1998,(1)。

[35]《黑龙江志稿》卷六《地理志》。

[36]《黑龙江志稿》卷六《地理志》。

[37]《龙沙纪略·物产》。

[38]于学斌:《鄂伦春游猎生活》,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3年,第9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