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简析——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简析——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时间:2022-09-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简析——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康明月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异化劳动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异化劳动是马克思通过对私有制下的劳动实践进行考察后得出的。马克思分析国民经济学的理论本质,即以私有财产为事实出发,而马克思认为私有财产才是应当加以说明的东西。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简析——读《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

康明月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对异化劳动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异化劳动是马克思通过对私有制下的劳动实践进行考察后得出的。通过异化劳动概念的引入,马克思阐述了工人同自己的劳动、劳动产品的关系,解释了工人与他人的关系、与非工人的关系,得出了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结果的结论。

一、一些基础性概念

1.人的本质与劳动

马克思在《手稿》中扬弃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各自思想的局限性,他不是从“抽象的人”出发来说明感性的、现实的劳动实践活动,而是用劳动实践活动来说明人的“现实性”,来定义“现实的人”,用现实的劳动实践活动来说明和定义“人的本质”,并把人作为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区别于其他动物,从劳动实践出发构建了自己的异化理论。

马克思通过对现实劳动实践的考察,发现人的本质是“自然的人”与“劳动的人”的统一。他是从劳动实践中得出了“人的本质”,而后发现“人的本质”在劳动中却无法得到实现,所以得出了劳动异化的结论。马克思将劳动视为人的现实本质,既超越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也超越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认为,“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生活本身仅仅表现为生活的手段”,“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或者说,正因为人是类存在物,他才是有意识的存在物,就是说,他自己的生活对他来说是对象”。(1)由于人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这一特性区别于动物的生命活动,作为一个类存在于自然界,而正因为这一类的存在,也体现了人对自我的改造。

马克思认为,“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动地、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2)马克思通过对现实劳动的考察,总结出人的二重化的规律,就是意识与肉体的二重存在,意识可以改造肉体生活,还可以作为肉体之外的存在直观生活。这都体现了意识存在的主体性

2.私有财产与私有制

马克思在这一部分首先从国民经济学的理论出发,阐述了国民经济学的弱点是从私有财产的事实出发,但却没有说明私有财产这一事实如何得来的这一理论缺憾。马克思认为“贪欲以及贪欲者之间的战争即竞争,是国民经济学家所推动的仅有的车轮”,(3)“国民经济学由于不考察工人(劳动)同产品的直接关系而掩盖劳动本质的异化”。(4)国民经济学家所研究的是致富的经济学,马克思认为国民经济学“把应当加以推论的东西即两个事物之间的例如分工和交换之间的必然关系,假定为事实、事件”。马克思分析国民经济学的理论本质,即以私有财产为事实出发,而马克思认为私有财产才是应当加以说明的东西。

何为私有财产?马克思在《手稿》中也详细说明了私有财产的关系,“私有财产的关系潜在地包含着劳动的私有财产的关系和作为资本的私有财产的关系,以及这两种表现的相互关系。”(5)马克思认为“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即工人对自然界和对自身的外在关系的产物、结果和必然后果”。(6)“私有财产作为外化劳动的物质的、概括的表现,包含着这两种关系:工人对劳动、对自己的劳动产品和对非工人的关系,以及非工人对工人和工人的劳动产品的关系。”(7)而这一切的理论来源是从黑格尔哲学中对对象化的理解中得出的,黑格尔将精神作为人的主体通过对人的日常生活的改造实现人的本身。马克思认为工人没有实现精神的主体性,也就无法实现工人的本身,这其中包含着工人与自身的对立、工人与劳动产品的对立、工人与工人的对立、工人与非工人的对立,而这一切的对立也就是劳动异化的存在却是因为私有制的产生。

二、异化劳动的基本内涵

马克思阐述了劳动外化表现在:“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劳动的异己性完全表现在: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结果是,人(工人)只有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吃、喝、生殖,至多还有居住、修饰等等——的时候,才觉得自己在自由活动,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觉得自己只不过是动物。”(8)马克思阐述的异化劳动指作为客体的生活没能因主体意识得到自由,而是由于主体的意识使自己的本质变成仅仅维持自己的生存手段,生活本身仅仅表现为生活的手段,自己的本质指自身的肉体和精神存在的统一。

“异化劳动把这种关系颠倒过来,以致人正因为是意识的存在物,才把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本质变成仅仅维持自己的生存的手段。”(9)马克思在这里阐述的观点是人因为有意识,所以区别于其他动物,人通过意识来改造现实生活,他自己的生活对他来说是对象,也就是他的意识作为主体,他的生活作为客体,并且马克思所指的意识是通过实践改造的意识,也体现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之所以说马克思的观点是唯物史观,就体现在实践和历史感上。

客体的生活表现为生活的手段,那么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把这种关系颠倒过来”的意思是说原本是主体意识指导客体生活使人通过劳动得到自由,而异化劳动是主体意识指导客体生活使人通过劳动失去自由。笔者认为这两句话中的“意识”所处的是不同的条件,第一句的“意识”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自由自觉劳动时的意识,第二句中的“意识”是私有制出现后,劳动得不到自由的意识,所以区别就在于私有制的出现,也就是资产阶级的出现。前者是把类生活作为对象的意识,后者是把类生活作为手段的意识,而这种改变源于历史条件的改变,即资本主义经济的出现,这里也可以看出马克思贯穿《手稿》的唯物主义历史观。

“异化劳动从人那里夺去了他的生产的对象,也就从人那里夺去了他的类生活,即他的现实的类对象性,把人对动物所具有的优点变成缺点,因为从人那里夺走了他的无机的身体即自然界。”(10)也就是说异化劳动夺走了人的无机存在,也就是人的二重化存在的肉体。人作为类存在物具有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类特性,从事实出发的异化劳动是对人无机肉体的强制劳动,而正因为人的这种类特性的存在使人的肉体与人的类本质相对立,这种对动物的优点却使人更加痛苦,异化劳动从人那里夺去的不仅仅是他的生产对象,而且使生产对象即无机身体陷入窘迫,不能实现人的二重化的统一。“人的异化,一般地说,人对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对他人的关系才得到实现和表现。”(11)

马克思从两个方面考察了实践的人的活动即劳动的异化行为。“第一,工人对劳动产品这个异己的、统治着它的对象的关系”。这是物的异化;“第二,在劳动过程中劳动对生产行为的关系”。这是自我的异化。“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12)“异化劳动,由于(1)使自然界,(2)使人本身,使他自己的活动机能,使他的生命活动同人相异化,也就使类同人相异化;对人来说,它把类生活变成维持个人生活的手段。”“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一种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一种手段。而生产生活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生活。”(13)类、类生活、类本质都是费尔巴哈用的术语,它们表示人的概念、真正人的生活的概念。

“异化劳动把自主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也就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14)马克思之前也讲到“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生活本身仅仅表现为生活的手段。”因此,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就是生命活动的性质。“生活本身仅仅表现为生活的手段”这句的两个“生活”也表达了两个不同的涵义,前一个“生活”指生存状态,也就是从事实出发的人的存在状态,而后一个“生活”指人的类生活,也就是人的二重化的统一。那么人所表现出来的生活状态就是为了实现人的类生活,实现人的二重化的统一。而异化劳动使客体生活仅作为维持人的无机身体即人的自然属性的手段。而异化劳动下人的意识不仅失去了作为改造对象的无机身体,更有甚者还要强迫无机身体在不是自愿的情况下去被迫强制劳动。那么人与动物的优点,即能够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就变成了人的缺点。“人具有的关于自己的类的意识,由于异化而改变,以致类生活对他来说竟成了手段。”(15)这里就是说异化使类的意识改变,使类生活从对象沦为手段。

三、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

“人的类本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类能力——变成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16)人的类本质是人的无机身体和人的精神的类能力的统一,而私有制的出现使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对立,就是说人的类本质本应满足人的类本质的需求,而异化后的人的类本质只是作为一种满足动物性的需求的工具。

“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同样使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使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17)这里包括了几层异化的含义:a.人自己的身体与人异化——人的身体不能通过身体的劳动得到自由,异化了;b.在人之外的自然界与人异化——由于人的身体的异化使对自然界的改造也异化了;c.人的精神本质与人异化——人的精神本质改造人的类生活,但异化劳动下的人的精神本质是迫使人的类生活更加窘迫;d.最后人的本质与人的异化,是异化劳动中的人失去了人的类本质,人不能够进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在异化劳动的条件下,每个人都按照他自己作为工人所具有的那种尺度和关系来观察他人。”“我们的出发点是经济事实即工人及其产品的异化。我们表述了这一事实的概念:异化的、外化的劳动。我们分析了这一概念,因而我们只是分析了一个经济事实。”(18)马克思把工人异化的、外化的劳动作为一个经济事实的概念,借以对概念的阐述解释了当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马克思在这里使用了“异化”和“外化”两个词来阐述这一经济事实的概念,体现的不仅仅是人与自身的关系,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界、人与人的关系。

“人对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对他人的关系,才成为对他来说是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如果人把他自己的活动看作一种不自由的活动,那么他是把这种活动看作替他人服务的、受他人支配的、处于他人的强迫和压制之下的活动。”(19)人的异化劳动通过与他人的关系才表现为现实的关系,所以在这一关系中也表现了人与人的关系。通过分析从异化的、外化的劳动的概念得出私有财产的概念,异化的、外化的劳动属于他人,而占有这部分劳动成果的他人就拥有了私有财产。“在这里外化劳动分解为两个组成部分,它们互相制约,或者说,它们只是同一种关系的不同表现,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而外化表现为占有,异化表现为真正得到公民权。”(20)

“在实践的、现实的世界中,自我异化只有通过对他人的实践的、现实的关系才能表现出来。异化借以实现的手段本身就是实践的。因此,通过异化劳动,人不仅生产出他对作为异己的、敌对的力量的生产对象和生产行为的关系,而且还生产出他人对他的生产和他的产品的关系,以及他对这些他人的关系。”(21)人通过实践实现的关系是使自己异化或外化的途径而不是使人成为人的方式。这个实践过程就是异化劳动,在资本主义体制下私有财产所创造的异化劳动。

“我们已经看到,对于通过劳动而占有自然界的工人来说,占有表现为异化,自主活动表现为替他人活动和表现为他人的活动,生命的活跃表现为生命的牺牲,对象的生产表现为对象的丧失,转归异己力量、异己的人所有。”(22)对于工人来说,他们的劳动使他们成为他们自身异己的对立,这种矛盾是由资本主义体制的缺陷造成,工人无法通过劳动实现劳动与人的统一,也就是说劳动与人是相对立的。

对非工人的考察:“凡是在工人那里表现为外化的、异化的活动的东西,在非工人那里都表现为外化的、异化的状态。”“工人在生产中的现实的、实践的态度,以及他对产品的态度(作为一种内心状态),在同他相对立的非工人那里表现为理论的态度。”“凡是工人做的对自身不利的事,非工人都对工人做了,但是,非工人做的对工人不利的事,他对自身却不做。”(23)马克思通过对非工人的观察得出非工人的异化仅仅表现在其与工人的关系上,而非工人对其自身却不会做像对工人那样不利的事。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异化劳动理论主要体现在工人身上,也就是所谓无产阶级身上,具有一定的阶级属性,而这种非工人与工人的差别待遇也凸显了社会的阶级矛盾,这种不可调和的矛盾就是由于私有财产的出现而产生的。

马克思的实践观思想是《手稿》的主题思想。在《手稿》中,从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从“实践”出发来展开他的理论探讨。他首先确立了实践活动的自然前提,即实践观的存在论基础;其次,他将实践活动的本质内容归为“对象性的活动”;再次,他探讨了实践活动在当时世界的歪曲表现形式,即异化劳动;最后,他前瞻了实践活动的未来表现形式,即在扬弃“异化劳动”中实现“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的高度统一,实现人类和自然的解放(24)马克思的这篇《手稿》是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扬弃后的理论成果,通过对黑格尔哲学的精髓的研究,扬弃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运用黑格尔的辩证法将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通过实践得以连结。马克思受费尔巴哈的影响,将物质世界重新定位,并超越了费尔巴哈对物质世界缺少实践的部分。因此,马克思的《手稿》不仅仅是一部理论著作,更是一部将理论转为实践的读本。我们可以通过对其阅读找到理论成为实践的方法。

【注释】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7页。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8页。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1页。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8页。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7页。

(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1页。

(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4页。

(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5页。

(9)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7页。

(10)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8页。

(1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9页。

(1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8页。

(1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5页。

(1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7页。

(1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8页。

(1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8页。

(1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8页。

(1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9页。

(19)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0页。

(20)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3页。

(2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0页。

(2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4页。

(2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4页。

(24)王东、刘军:《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源头活水和思想基因——〈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新解读》,《理论学刊》2003年第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