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哈萨克族刺绣多少钱

哈萨克族刺绣多少钱

时间:2022-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节 民间工艺一、纺、染、绣、缝是哈尼族传统女性的人生必修课哈尼少女成人之前,不用费心学习纺线、织布、绣花、缝衣,一旦成人,就要开始认真学习纺线、织布、绣花、缝衣等女红。除了浸染工艺,一些哈尼族地区还兼有扎染工艺。编带机普遍见于大多数哈尼族村寨。哈尼族女子编织“帕阿”则是利用身体手足。对民族神话传说、历史事件的形象化,既是哈尼族女性对民族文化的一种记忆,又是她们创造的源泉。
民间工艺_中国哈尼族

第五节 民间工艺

一、纺、染、绣、缝是哈尼族传统女性的人生必修课

哈尼少女成人之前,不用费心学习纺线、织布、绣花、缝衣,一旦成人,就要开始认真学习纺线、织布、绣花、缝衣等女红。对于哈尼族传统女性来说,制衣的每个环节——纺、染、绣、缝都是她们人生的必修课。

哈尼族少女的主要任务是跟随母亲或姐姐学习纺纱、织布、印染、裁剪、缝补以及挑花绣朵。哈尼族有句俗话说的是“儿子多,打猎不必靠别人;女儿多,织布不用求别人”。几乎每个哈尼族妇女都是种棉、纺织、染布、挑绣的能手,因为家庭所有成员的穿着、被盖均依赖于她们。哈尼人家平均每人每年需要两匹布,以成年女子双臂展开为“一排”,一匹布一般有十二排,相当于18米,通常要织两个整天方能完成,哈尼族织布机手足并用方能操作,织出的布紧凑结实,称为“小土布”。每个女子学习和掌握服饰制作的过程,实质便是民族服饰文化代代相传的过程。

img58

纺 线   摄影:黄绍文

各地哈尼族的俗谚有不少描写妇女织布场面的——“下面竹板似桥晃,上面千丝百线机上跳”;“梭子穿来传去像跳舞,姑娘坐在织机上似骑马”“妇女挑线用豪猪针,上挑下挑理顺线”[6]

img59

板蓝根与蓝染   摄影:黄绍文

纺织之后的工序是染色,通常是将所织布料染色后再裁剪制衣。也有待缝制成衣后才染色的。哈尼族善于用蓝靛染衣服,各家房前屋后种有一种植物称蓝靛,取其叶放入缸内加水浸泡,即成蓝色,衣服穿脏后就丢在缸里泡洗,常洗常新,直至穿破而颜色不变。除了浸染工艺,一些哈尼族地区还兼有扎染工艺。笔者收藏的元阳马街哈尼族挎包,主体部分为两片蝴蝶纹扎染土布。当地哈尼族介绍,将土布按照一定的要求,把不受色的部分重叠、掐皱,用线缝紧呈疙瘩状;投入靛缸浸泡,经一昼夜取出晾干,再染再取,反复几次;最后漂洗晾干,拆线便成。扎染不是哈尼族擅长的染布工艺,在云南,白族是扎染的能手。哈尼族传说里,清楚地叙述到与白族共居于洱海边的历史。或许,扎染技艺为当初向白族学习所得,如今难能可贵地遗存在部分哈尼族中。

img60

腰 机   摄影:白永芳

除了纺织,哈尼族女子还普遍喜欢编织一种艳丽精美的彩带,称做“帕阿”,或用古老的编带机,或纯粹利用身体手足进行一种类似“腰机”的编织。编带机普遍见于大多数哈尼族村寨。类似的编带机,至今在纳西族中也有使用。

哈尼族女子编织“帕阿”则是利用身体手足。她们坐下伸直两脚,将五色棉线的一头相间固定于腹前作为经线,另一头互相交叉扣在脚拇指上。身体左右放五色线团作为纬线。经线交叉一次,纬线便横穿一次,并用木片压打纬线。不停地交叉、穿梭、压打,一条长长的“帕阿”便织成了。“帕阿”一般宽15厘米,长1~5米,两端系有彩线绒球。多用做腰带、篾帽带、伞带、三弦带、月琴带。因为“帕阿”通常作为爱情信物赠送给心爱的“车埃”,所以姑娘们在编织“帕阿”时,都要避开父亲和叔伯弟兄等同宗血亲[7]

img61

刺绣的哈尼族妇女   摄影:赵德文

相对辛劳的纺纱织布来说,“绣”无疑是一件充满情趣的工作。刺绣是整套技艺中最能显示女子聪慧灵巧的环节,每个女子都会用五彩丝线绣出丰富多样的图案,把头帕、领口、衣襟、袖口、衣袋、腰间、裤腿、脚套等装点得独具情趣。西双版纳的哈尼族还能用彩线织出有美丽图案的花布和背包。墨江哈尼族纺织的细蔑斗笠帽,花色新颖别致,既是精美的艺术品,又是耐用的生活品,为各族人民所喜爱。崇尚自然、充满对生命本源的热爱,无疑是哈尼族女性创造服饰之美的不竭源泉。择取自然灵物为符号来表达情趣和装饰衣物,是哈尼族女性服饰的一个审美特点。一套精美的衣装往往耗时数载,一针一线倾注了她们炽热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对民族神话传说、历史事件的形象化,既是哈尼族女性对民族文化的一种记忆,又是她们创造的源泉。神话传说是服饰图案的内核,是附着在服饰图案上的意象,也是每个哈尼族女子的刺绣语言。

img62

哈尼族传统刺绣纹饰   摄影:白永芳

服饰制作的学习和掌握,对于哈尼族女性来说,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承,更重要的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少女在纺纱、织布、印染、裁剪、缝补以及挑花绣朵的过程中,不仅认识并熟悉了民族服饰,而且耳濡目染了女性集体内部种种知识的教化,包括接人待物的礼仪规范以及民族的神话、传说、历史、习俗和生产。

除“帕阿”之外,腊米人的“披秋”拖带边也极富哈尼族民间造型艺术的特点,其上绣有狗牙形几何图案。切地人的围腰绣花图案有芝麻花、面瓜花,象征多子多福。伲人的少女帽子、衣服、护腿挑刺绣着花纹图案。布都妇女擅长桃花刺绣,图案构思取材于花卉虫鸟形象,并赋予特定含意,如葵花图案表示长寿,葫芦图案表示早孕早育等。布孔人裤腿边沿绣着犬齿花、腰带腿罩绣花。阿木人有精致的刺绣工艺,在腰带、围腰、筒裙、扎头带上均有绣花图案,内容有花鸟虫鱼。西摩洛人的刺绣多表现在坎肩、腰带、花绑腿上,用红、白、黄、蓝色线绣有太阳花、月亮花、南瓜花、狗牙花等各种动植物及几何图案。[8]

二、雕刻与树皮衣制作工艺

雕刻是男子的事,不少男子能从事平面和立体的木料雕刻,式样朴实美观。他们喜欢在乐器、烟袋及针筒等小件器皿上雕上各种图形;跳木雀舞时使用的木雀,是罕见的立体木雕,虽不很精致,但也逗人喜爱[9]

哈尼族还有一门独特的民间工艺——制作树皮衣。

中国历史上,有关树皮布的文献记载大概始于公元前6世纪,其为衣冠的文化更早,可以推溯至石器时代,古籍文献中出现的布的名称有:“榻布”“答布”“纳布”“楮皮布”“毂皮布”等,经查都是以树皮为原料加工而成的布;据说蔡伦发明造纸术也是得益于树皮布的启发。在云南,有关树皮衣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唐樊绰《云南志》,说当时裸蛮“无衣服,惟取木皮以蔽形”,随后《云南通志》等史料上也提及基诺族、景颇族、独龙族等都有以树皮为衣的现象,说明早期在云南各民族中取树皮为衣较为普遍,只是其取材料不一,有用棕皮、椰树皮、木树皮等,加工程度也不同。到20世纪50年代初的民族调查资料表明,西双版纳傣族曾用箭毒木的树皮缝制衣服,且在勐腊县的克木人生活中还很普遍。

哈尼族制作树皮衣的历史久远,20世纪初,泰国北部山区居住的哈尼族(阿卡人)还普遍流行取树皮以作衣的现象。其主要原料取自于一种叫“明迪刹河”的桑科类树木,汉语称“箭毒木”,同历史上傣族所采用的原料一致;这种树木生长于气候湿热、雨量充沛的热带、亚热带林区,皮质厚、韧性强,不易断裂;其汁浆有毒,是制作毒箭的主要原料。采此树皮经木槌捶打,水浸泡除浆汁即得树皮布,对人体无害。

采集树皮的时间虽不固定,但夏季剥取较佳,因为夏季植物生长成熟,树皮水分充足,剥取容易,加工后得到的皮布坚韧、柔软、厚实。选择的树以干笔直、少枝丫和节疤、光滑,直径30~80厘米为理想。剥取树皮的方法有活树直剥和砍倒再剥两种,活树直剥较省事,免运输劳累,但耗时,得准备塔梯;操作方式是根据需要的长度在树干上方用刀把树皮周圈割断,再割一条直线使树皮筒形断开;取皮自上而下,一面用木槌均匀敲击树皮表面,使树皮酥松与树干分裂,一面近似反卷袖口向下剥皮,敲击力度要适度均匀,否则会击断其纤维,影响树皮的质量。制得树皮布后,用竹针、麻线或用芭蕉树皮搓成的线,量体裁衣缝制即可成衣或铺盖,既保暖防潮,又防蚊虫侵体,穿着老幼皆宜,显得古朴、粗犷[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