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用品刺绣审美

实用品刺绣审美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实用品刺绣因受限于具体的绣制部位的形状,刺绣者需要针对形状来进行合理地构图,注重实中有虚,主次明确,灵活的布局。可以说刺绣之精美取决于“针法”的精妙使用。针法作为刺绣图案的表现方法,有助于纹样的艺术效果的实现。同样一个绣稿样,不同刺绣技术程度的人选择针法和运针的经验是完全不同的,绣制的效果也会良莠不齐,相差较大。针法的表现力是刺绣审美的必备要素。

1.主题

传统的实用品刺绣是中国妇女持家的常备技能,简便的针线工具产生农耕生活中自给自足的装饰方法。妇女爱美的天性与创造美的能力在纺织、缝纫、刺绣这些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物件中得到充分的展示。绣个荷包送给情郎,绣套嫁妆喜气洋洋,在小小的香囊、枕顶、肚兜上,母亲用一针一线绣出对孩子的期盼与祝愿……没有特定的艺术形式,没有规范的教学方式,母教女、姊教妹、闲暇时围坐在阳光下做做针线活,“其中既有技法的训练,又有艺术的熏陶和琢磨,从而形成了一个历史性的和集体性的创造”[1]。妇女在这些融入情感和心思的刺绣实物中把艺术和生活融为一体,她们的生存信仰、生活情趣与生活习俗纠缠在一起,在刺绣中尽情发挥,通过刺绣赋予的装饰形式和内容寄托自己的“情的述说”,这种述说神合着情绪、情思、情爱与情理。她们用刺绣表达浪漫的传说故事,巧妙地利用文字与语言的谐音寓意美好的吉祥祝福,围绕民间喜闻乐见的动物、植物、器物、象征美好的事物来呈现,使得民间实用品刺绣在内容以及风格上均具有一个较为确切的主题。正如张道一先生所说:“‘物以致用’和‘除了物尽其用’的实用功能之外,还有一些往往不被一般人所觉察的关系,如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等。”[2]这种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欲望与追求促进了刺绣在农耕社会中作为实用艺术的发展。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吉祥、如意、安康、美满、幸福是一种文化基调,在这种文化基调的前提下,图案与纹样往往都传递着美好祥和、祝福祈愿的情感语意,在进行创意设计刺绣纹样图案的时候,往往会把民族意志、民间习俗审美等要素融合在图案中,彰显出浓厚的民族民俗意味。利用图案组织、造型结合美好愿望的情感主题,给人们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世界。自原始部落利用纹饰的方法在陶器上记录生活的点滴开始,人们利用自然界中的山、云、水、雷、火、图腾、植物、动物等创作出多样的符号和标识。人们不断丰富从抽象到具象、从具象到抽象的符号集合,而图案是符号集合中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元素。如先秦时期的凤鸟茱萸纹饰;秦汉时期的乘云、信期、长寿纹饰;隋唐时期的联珠、团窠、唐卷草;宋元时期的花鸟、满池娇;明代的团花、补子、凤穿牡丹纹样;清代的缠枝芙蓉、折枝莲牡、八宝、八吉祥、喜三多、园林小景等。我国的传统刺绣纹样图案题材与主题可谓是千姿百态,风格多样。先秦时期的纹样表现出追求生死轮回的浪漫幻想,唐代纹样流露着富足、华丽、饱满之感,而宋代纹样相对唐代纹样则具有朴素、自然的特征,较之清朝的繁复,明代的纹样倒显得简洁优雅,色彩稳重……传统实用品刺绣纹样图案的设计常用谐音和会意的手法,比如”五谷丰收””连年有余””喜鹊登梅”等图案,选用的题材均关联着生活风俗中的美好祥和、幸福美满的主题。往往成为礼尚往来的赠送佳品。此外,在实用品刺绣中,也有大量以传说故事为主题的刺绣,如绣有八仙故事、天仙送子、杨柳观音、麻姑献寿的帐檐等物件也有一定的市场需求。

2.造型

抽象概括、夸张的造型。抽象的造型、夸张独特的比例是民间刺绣造型的一大特色。通常使用去繁留简的方法,表现出纹样的重点特征,比如在人物以及动物方面的造型之上,并不追求细腻逼真的效果,而是追求形象的醒目突出。在掌控形体外在的轮廓及其动态后,简单的一个勾勒通常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不刻意追求形象比例的真实关系,只是按照绣面的具体需要或是绣者在心理与实用目的方面的要求来进行安排,往往主体形象夸张突显。作为民间美工艺术所具有的特点,夸张变形手法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长时间的艺术实践以及发展使无意识的变形得以呈现。这些造型有的会显得幼稚拙笨,可是通常都表现出生动、朴实、浓厚的乡土趣味,这就是人们在生活体验与审美情趣上的艺术自由表现。

3.构图

完整的构思、巧妙的构图。民间的刺绣作品尽管大小不一,可是在图案构造方面均较注重完整性。比如绣上诸多吉祥纹样的云肩、动物以及花草的香囊,绣制琴、棋、书、画的扇套,绣有山水、花鸟的挽袖等,通过对不同事物形象的构图安排,体现出事物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内涵上的统一性,表现出了绣作在构思方面的完整性。同时,实用品刺绣因受限于具体的绣制部位的形状,刺绣者需要针对形状来进行合理地构图,注重实中有虚,主次明确,灵活的布局。如绣制在褡裢之上的图案,褡裢尺寸很小,图案内容又很丰富,但是在图案构成上却疏密有序,主次分明,非常自然。再比如在钱包上绣制的图案,其在图案构成上通过以在花朵依衬之下的蝴蝶作为主体,下方再绣制三簇植物使得画面在视角上显得很“稳”,旁边的留白,则让图案有很强的空间感。那些在鞋垫、肚兜、耳暖上的精致绣花也体现出构图上的巧思妙想。而大型的绣面,如被面,贺幛、门帘、桌帷则通过诸多的视点来对对象进行构图安排,追求纹样的场景感和寓意性。(图3-1、图3-2)

4.材料、针法、配色审美

刺绣的审美与材料的关系密切,材料既包括绣底材料,也包含绣线等。歇后语“麻布袋上绣花—底子太差”就形象生动地表达出底料对于刺绣审美的重要性。用质地紧密的面料往往能够衬托出刺绣的精美。

民间的刺绣在设色上有一定的搭配规律和配色程式,是口口相传的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节庆用刺绣,喜用对比较为鲜明的配色,常用红花配绿叶、红底衬金花的“五彩绣”配色。而自然、质朴的配色也是凝重淡雅,兼容并蓄的。在长时间的刺绣艺术发展过程之中,还构建起了一种对色彩之间的对比关系进行处理的方法。比如对鲜艳色彩对比关系进行处理,一般通过圈边、留空(留水路)、抑或是加饰钉金线的方式。此外,民间的刺绣还比较擅长使用“退晕”以及“色晕”的技法来进行调节,如素雅的“三蓝绣”等。不仅要对色彩进行明暗晕色搭配,还需结合抢针、擞和针等针法形成层层递进、意境深远的晕色关系。

刺绣是用针线表现纹样的结果。在设计上的良好思想、深厚的文化底蕴,一定要利用针法的有效实施才能够完成。可以说刺绣之精美取决于“针法”的精妙使用。针法作为刺绣图案的表现方法,有助于纹样的艺术效果的实现。同样一个绣稿样,不同刺绣技术程度的人选择针法和运针的经验是完全不同的,绣制的效果也会良莠不齐,相差较大。针法的表现力是刺绣审美的必备要素。刺绣针法有着非常显著的装饰性,它能够体现出区别于其他造型艺术的色泽感、立体感,以及质感。针法产生的肌理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效果。比如“抢针绣”,在通过分批次叠压绣线之后所产生的层层起伏的纹路,表现出独具层次感的浮雕艺术效果,当这一效果同造型有机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它所具有的装饰性便体现出来了。除此之外,不一样的绣线,例如,丝线、绒线以及加捻线等组成的针法,同样也会由于材料方面的差异而呈现不一样的效果。

图3-1 苗绣中的题材与构图 施洞苗绣袖片

图3-2 欣赏绣中的题材与构图 缠绕 周英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