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强化专利工作的几项措施和应做好的工作

强化专利工作的几项措施和应做好的工作

时间:2022-09-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九强化专利工作的几项措施(一)制定和实施专利引进与利用战略,是强化专利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为了实施二次开发型引进专利战略,建议应努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总之,由于专利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复杂性,企业的专利工作亟待大力加强。

九 强化专利工作的几项措施

(一)

制定和实施专利引进与利用战略,是强化专利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

通过自主创新可以获得部分专利,但这部分专利的比重有限,所以还要引进专利,而且即使是以自己的研发为主,往往也要利用别人相关的专利。因此,制定和实施专利引进与利用战略,就成为变“浙江制造”为“浙江创造”的必由之路。

所谓专利引进与利用战略,是指利用专利制度和专利情报信息,巧妙地移植和嫁接别人的专利技术来开发自己的技术,从而达到提高产品的技术档次的目的。这种战略一般可细分为专利收买战略、专利使用权购买战略、二次开发型引进专利战略及专利技术对等交换的引进战略。采用专利权收买战略,是指把与某种产品有关的专利全部或部分买下来,其目的是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专利使用权购买战略,是指采用专利许可贸易的形式,只购买专利的使用权。二次开发型引进专利战略,是指在引进专利后,在应用中消化吸收,有计划地对它进行二次开发,以创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专利技术对等交换的引进战略,是指用自己的专利与他人的专利进行交换,相互出让专利的使用权。从以上细分的四种战略中,对我省来说,我们认为二次开发型战略应是整个专利引进与利用战略的重点。

为了实施二次开发型引进专利战略,建议应努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首先,要依靠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构建起高效率的管理系统。由于专利引进工作具有复杂性,所以必须建立与专利引进相关的管理信息系统、价值评价系统、即时决策系统和快速执行系统,唯有如此,才能在竞争中使自己处于主动地位。

第二,要强化专利引进途径的多样性研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企业在经营上获得成功,但在成功后又转向衰败,原先虽有较好的专利基础,但由于经营不善被迫宣布破产或部分出让产权,这就为我们收购和利用专利提供了空间。尤其在参加WTO以后,从国际市场上收购和利用专利就成为一条极为重要的途径。同时还要特别关注一些企业和单位,它们虽已获得部分专利成果,但为了使其后续工作有财务上的保证而愿意转让部分专利技术。实践证明,利用这条途径可以获得一些重要的专利技术。

第三,推动技术引进的模式转变。技术引进的内涵有一个历史演变过程。当代的技术引进,既包括必要的机器设备,也包括知识系统、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艺;既包括生产技术,也包括管理技术和服务技术。所以,在技术引进中,处理好硬件和软件的关系意义十分重大。我省从改革开放以来,在较长的时期中一直沿用以硬件为主的技术引进模式,最近几年虽然在软件引进方面已开始重视,但规模仍然较小,与上海、天津、江苏、北京、广东相比差距较大。为推进从“浙江制造”到“浙江创造”转变,在技术引进模式上必须要有一个大的转变,即从以硬件为主的技术引进模式,向以软件为主、部分地区软硬兼顾模式转变。

(二)

企业的专利工作是整个专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这项工作既重要又复杂。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专利和市场的关系密切,要占领市场,就必须有专利作保证,所以它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其复杂性则表现在:通过什么途径才能获得具有新颖性的成果,有了成果以后要不要申请专利,怎样申请专利才能最有效地达到保护的目的,等等。

专利的基础是创新型成果,有了这类成果才会有专利。所以专利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激发企业员工的创新热情,以获得更多更好的创新型成果。但是有了成果并不等于就有专利。因此,要不失时机地去申请并争取获得批准。这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一个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来说,应有专门的人和机构来管理这项工作。

当前我省部分企业在拥有成果以后没有及时去申请专利的现象相当突出。诚然,申请或不申请专利,要权衡利弊得失。但有很多企业对申请专利的积极性不高,而把希望主要寄托在技术诀窍的保密上,这一现象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它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旦外国人或国内同行申请了专利,就可能威胁到你所占有的专有技术的有效性;二是在人才流动过程中,极易带走技术秘密,同样会造成专有技术的流失。

我省企业存在的另一个值得忧虑的问题,就是有了重要成果以后,没有及时去申请国际专利。众所周知,随着世界经济、科技竞争的日益激烈,任何一个国家的产品要想进入国际市场,并取得和保持自己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都必须积极申报国际专利,以获得世界范围的知识产权保护。然而由于国际专利申请会遇到时间选择和地域选择等复杂问题,所以难度比较大。在申请的时间选择上,不仅要涉及产品和技术的生命周期、竞争对手的技术储备,而且要涉及相关领域的技术进展与国际专利的申请和授权的状况。在申请的地域选择上,不仅要详细占有相关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法律等方面的材料,而且要对其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因此,无论从国际专利申请的时间性或是地域性看,对企业决策都会带来很大的困难。这是造成目前一些企业在申报国际专利上犹豫不决的重要原因。有鉴于此,构建一批国际专利的咨询机构,已是我省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

总之,由于专利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复杂性,企业的专利工作亟待大力加强。从政府层面上看,为强化企业的专利工作,建议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大力加强对企业干部的专题培训。这项工作虽已开始重视,但力度不够,无论在内容上或在方法上都有待改进。二是调整激励政策,加大激励的力度。现在许多省市都正在探索新的激励办法。最近北京市制定了《中关村科技园区专利促进资金管理办法》和《中关村科技园区技术标准资助资金管理办法》,对专利申请和标准制定的激励政策作了较大调整。建议有关部门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尽快出台我省新的激励办法。三是总结典型经验,加大宣传力度。用典型引路,已证明是一种有效方法。尤其是本省的典型,因具有亲切感而更能增强说服力。为此,建议选择适当时机组织一次较大规模的宣传活动。

从企业层面上看,建议做好下列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大中型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应建立企业知识产权领导小组,并在技术管理部门设立知识产权办公室和工程师岗位,统一指导和协调专利的创造、转移、应用和保护工作。二是制定专利的引进与利用战略,并使它成为企业整个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加大专利工作资金的投入,以利于专利检索、专利申请、专利保护以及其他专利事务管理。四是围绕专利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加强相关资源的整合,广泛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

(三)

完善知识产权建设的管理体制,与强化专利工作有密切的关系。就整个制造业来说,知识产权的重要特点,就是专利、标准、品牌三者的不可分割,及产权创造、转移、应用、保护的紧密联系。因此,管理体制的构建,应符合知识产权建设的这个规律。

首先是专利和标准的结合。这是世界上知识产权发展的重要趋势。制定标准是在国际贸易中占领和控制市场的重要手段。只有控制标准,才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但制定和实施标准,要以专利为基础。无论是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还是行业标准、企业标准,一般都是以一定的专利作为根据。要把企业标准上升到行业标准以至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更要依靠有重要影响的专利,尤其是国际专利。可见专利是标准的基础,标准是专利更高的形式。同样,品牌与专利及标准的关联度也很大。没有专利和标准,是不可能建立起知名品牌的。在企业界曾经有过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只要通过媒体进行高频率的宣传,就可以树立相应的品牌。其实通过这种手段最多只能获得昙花一现的、有一定知名度的“名牌”影响而已。

与此同时,知识产权的创造、转移、应用和保护的关系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知识产权的创造离不开转移,在上一节中所阐述的专利引进,就是一种极为重要的产权转移。没有相当规模和深度的专利引进,就难以实施专利的创造。同样,产权创造和保护也是不可截然分开的。在创造中要注意保护,保护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创造。所以,知识产权的管理体制应体现创造、转移、应用和保护的客观需要。

目前,我省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有两个突出问题:一是专利、标准和品牌工作分割,二是产权创造、转移、保护工作分离。从组织上看,浙江已成立了省一级的两个领导机构:一是知识产权领导小组,由一位副省长负责,18个部门和单位参加,办公室设在省知识产权局;二是知识产权保护领导小组,由另一位副省长负责,23个部门和单位参加,办公室设在省经贸委。在工作分工上,省知识产权局负责抓专利工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抓标准工作,省工商管理局负责抓品牌工作。毫无疑问,职能部门适当分工是必要的,但如果缺乏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和协调,那么部门分割、条块分割的问题就难以妥善地得到解决。

事实已经证明,孤立地抓专利工作,不注意专利和标准的结合,或者孤立地抓标准和品牌工作,不注意其和专利的结合,以及孤立地抓产权创造或保护,而不注意产权创造、转移、应用和保护的结合,其结果都是难以如愿的。

为完善我省知识产权建设的管理体制,特提出如下建议:

建立省一级的知识产权指导协调委员会,统一领导和管理全省的知识产权工作,其职责首先是制定全省的知识产权战略、规划和政策,努力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关系,从而使各部门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这个委员会应由相关职能部门的代表参加,由一位副省长负责,其办公室可设在经重组后的省知识产权局。

省知识产权局应扩大其职能范围,担负起为全省各部门和广大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咨询和人员培训的任务。为此要充实和加强省知识产权局的力量。目前,我省知识产权局的人员过少,据统计,其人员数量居全国倒数第四,仅在西藏、安徽、广西之前,这同我省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进出口贸易发展的形势,是极不相称的。

(项浙学等:浙江省科协课题《浙江制造向浙江创造转变的核心问题研究》,2007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