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组织对于弥补政府失灵,市场失灵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社会组织对于弥补政府失灵,市场失灵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时间:2024-09-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政治治理社会组织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细胞,对于弥补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大对社会组织的扶持。因为,降低社会组织准入门槛,并不意味着监管的门槛也应降低。值得注意的是,“公益类社会组织”纳入了对违法违规突出问题整治的范围。社会组织开展的活动能有效填补政府工作的空白,有益于维护社会公益或行业利益,有益于促进经济社会的良性健康发展。

第一节 政治治理

社会组织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细胞,对于弥补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就目前情况看,进一步降低社会组织的成立门槛,给予社会组织更大的活动空间,迫切需要向社会组织放权,给予其一个发挥活力和作用的制度出口。一方面,要进一步加速政府职能的转换转型,推动“政社分离、还社于民”。将目前由政府掌握的“许多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交还给社会,推动大量“官办”色彩浓厚的社会组织摆脱“养老院”、“二政府”的角色,使其回归到民间社会组织的本来面目。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大对社会组织的扶持。如不断加大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范围和力度,出台针对社会组织的各种税收减免政策,以降低其运行成本。

长期以来,政府对社会组织一直抱着不信任的态度,导致对社会组织的管理一直以来实行的都是管制政策,这又必然给社会组织的发展带来困境。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指出,要大力培养发展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加大政府职能转移力度,舍得向社会组织“放权”,敢于让社会组织“接力”,“凡是社会组织能够接得住、管得好的事,都要逐步地交给他们。”与此同时,“还要通过积极引导和依法监管,将社会组织引入规范健康的发展轨道中来。”而“社会组织登记不再需挂靠”就是信任社会组织、主动承认社会组织力量的开始。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大对社会组织监督管理的力度,以确保其公益本色。因为,降低社会组织准入门槛,并不意味着监管的门槛也应降低。恰恰相反,要维护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在“宽审批”的同时,必须辅以“严监管”,税收、审计、司法方面的全面监管一个都不能少。建设社会组织,为社会扩容,为体制效率提速。一个优良的社会不仅需要喜人的GDP增速,还要为广大民众的幸福增值[3]

针对加强社会领域防治腐败工作,2012年2月国家预防腐败局印发了2012年工作要点,其中提出,要抓紧制定社会领域防治腐败工作指导意见;会同有关部门整治公益类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市场中介组织违法违规突出问题;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预防腐败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公益类社会组织”纳入了对违法违规突出问题整治的范围。社会组织开展的活动能有效填补政府工作的空白,有益于维护社会公益或行业利益,有益于促进经济社会的良性健康发展。然而,不必讳言,当前中国社会组织运行中出现了值得警惕的混乱现象,即有部分社会组织尤其是一些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违背宗旨,非法牟利,甚至腐败频现,沦为一些人敛财的工具[4]

首先,要通过政治社会化培育公民社会,提高公民的政治主体意识。政府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关系实质就是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合作社的发展壮大是公民社会发达的重要标志。只有发育起完善的公民社会,才会有农民专业合作社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其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生还必须有人文基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不仅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其文化建设也是一个最重要、最根本的方面,它和农民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的发展、人文精神的培植和公民社会的发育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要培育公民社会,提高公民的政治主体意识。政府应通过宣传教育、典型示范等多种手段,对农民进行合作知识教育,使其认识到合作社是农民自己真正的组织。通过深入细致的教育工作,唤起农民的合作意识,培育农民自强、自治、合作的现代精神,为合作社的发展打下思想文化基础和群众基础。

促进国际交流作用,为社会组织扩大国际交往的渠道。与此相关,很多学者还探讨了社会组织加强能力建设的途径问题。如黄浩明提出了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合作、与企业建立互动合作、加强社会组织之间的竞争与合作、营造社会组织建设的内部环境、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社会组织能力建设的立体式网络结构五条社会组织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5]。中国社会组织与国际社会组织交流少,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社会组织的国际交流能力较差,缺少交流经验、人才、外语能力、信息,很少主动与国际社会组织进行交流;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大部分社会组织组织能力不足,得不到国际社会组织的信任,这些组织的很多项目是与政府合作完成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