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微电影的起源、发展和分类

微电影的起源、发展和分类

时间:2022-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依据微电影的现有概念追根溯源,探究微电影的起源、发展和分类,总结其艺术特点,进而完善微电影的概念,使之具有更好的延展性和适应性,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在众多“微”形式中,微电影的发展势头最为强劲。微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影视艺术形态正进入蓬勃发展期。所以探究微电影的起源,了解其诞生的初衷,对于我们完善微电影的概念、梳理其发展阶段、揭示其特点,进而探究其发展规律有着特殊的意义。

徐莹

内容提要 对微电影的起源,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源于“恶搞”或源于“广告”,前后相差五年之久。或许对百年电影史而言,五年微不足道,但对微电影这一新生事物而言,五年足以使它从无名到有名,从幼稚走向成熟。探究微电影的起源,了解其诞生的初衷,对于我们完善微电影的概念,梳理其发展阶段和特点,进而探究其发展规律有着特殊的意义。本文依据微电影的现有概念追根溯源,探究微电影的起源、发展和分类,总结其艺术特点,进而完善微电影的概念,使之具有更好的延展性和适应性,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微电影 概念 起源 分类

随着现代人工作、学习、生活的高压力和快节奏,人们的闲暇时间也呈现“碎片化”的特点,人们对快餐文化的需求量明显增大。2009年,伴随着新浪微博的上线运营,中国的“微时代”序幕被正式拉开,微电影、微小说、微评论、微公益等“微”事物闪亮登场,这些颇具时尚色彩的“微”概念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的认知、思维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众多“微”形式中,微电影的发展势头最为强劲。它以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为播放平台,投资成本小,制作周期短,互动性强;既有电影的叙事和影像风格,又有短片的时长和大众化特性;既能与商业广告巧妙融合,又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还能满足人们“想看就看”的需求。它不仅在网络世界创造了点击量的神话,更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各种形式的微电影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微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影视艺术形态正进入蓬勃发展期。而广电总局“限广令”的出台,更促使许多企业转移广告投放渠道,将越来越多的商业资本投入到微电影产业之中。微电影已然成为新媒体时代一项重要的传播媒介,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和流行趋势,产生着日益广泛的影响,并得到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

据国家权威部门的不完全统计,2013年中国微电影产量已经超过1万部,之后更是逐年上升,势如井喷,如此庞大的数字预示着微电影在当下的巨大影响力。但是微电影一直是实践先行,理论滞后,大家对“微电影”的叫法已经约定俗成,但是对“微电影”的概念却尚无定论,学界业界热议的“微电影”概念大多依据百度百科的词条,如“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时(30~300秒)’放映、‘微(超短)周期(1~7天或数周)制作’和‘微(超小)规模投资(每部数千元至数万元)’的视频(‘类’电影)短片,其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1]

这一概念虽被广泛引用,但并未得到权威论证,其局限和不完善也是显而易见的。随着微电影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深化,百度百科对“微电影”的定义一直处在不断变动中。目前的最新表述是:

微电影(short film),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小型电影,指的是在电影和电视剧艺术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小型影片,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可观赏性。从视觉停留的角度来讲,微电影有其特殊的意义,它能更清楚地让观众记得发生在30分钟以内的故事,而且在长时间内,依然记忆犹新。微电影是微时代——网络时代的电影形式,名称富有中国特色,微电影之“微”在于:微时长、微制作、微投资,以其短小、精练、灵活的形式风靡中国互联网。微电影兴起于各种参差不齐的“小短片”,来自各种相机、DV、手机,一个真正源自于生活的小电影[2]

概念的不确定和不明晰,直接导致了我们对微电影起源的不同认定。对于微电影的概念,笔者尝试作如下界定。

微电影是为互联网、智能手机等新媒体平台特地创作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和较好观赏性的、适合在移动状态或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能够给人以瞬间触动的类电影短片,时长以5~15分钟为宜(最长不超过30分钟),旨在满足人们碎片化的观赏需求,有其自身的艺术属性和美学特征。相对于传统大电影,微电影的进入门槛低、投资成本小、制作周期短、所受政策限制少,因而吸引了普通大众和专业人士的广泛关注,其参与主体的全民性非常明显。

对于微电影的起源,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微电影源于“恶搞”,以胡戈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为代表;另一种观点认为,微电影源于“广告”,以凯迪拉克的广告片《一触即发》为代表。前者诞生于2005年,后者产生于2010年,前后相差整整5年。或许对于百年电影史而言,5年微不足道,对漫长的人类发展史而言,5年更是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对于微电影这样一个新生事物而言,5年足以使它从无名到有名、从幼稚走向成熟。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5年也是我们认识它、了解它的至关重要的阶段。所以探究微电影的起源,了解其诞生的初衷,对于我们完善微电影的概念、梳理其发展阶段、揭示其特点,进而探究其发展规律有着特殊的意义。

不难看出,作为后现代文化典型产物的微电影,其生产方式和特点均带有鲜明的后现代烙印。著名学者威廉斯认为,后现代文化并非一种质朴的原创性文化,而是一种引用的文化,意即后现代主义的文化产品是从以前的文化产品中生成的,“平面化、无深度”是其典型特征。基于影像和外表的后现代文化“对自身的阐释力来自其他影像和其他外表,是在无穷无尽的互文(intertextuality)机制中完成的”。[3]

美国的电视迷们就通过剪辑自己喜爱的节目中的画面,再配以某支流行歌曲的节奏来制作音乐录像。他们在自己生产的艺术文化领域内自娱自乐,一如詹金斯所言的:“形形色色的‘迷’就如同盗猎者一般,他们将其他人的商品据为己有并借此建构了一个替代性的文化共同体”,创造出了“一种可供更多人分享的文化”——这是迷文化强大力量的集中体现。但这力量并非由商品自身产生,而是源自“迷”们对商品的消费与利用,即“文本自身并不具备什么力量,力量是在‘迷’们将文本吸收融进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的过程中产生的。迷文化所青睐的并非‘奇异’的文本,而是‘奇异’的解读方式(尽管读者的诠释性实践使得两者之间的界限模糊不清)”。[4]

由此可见,曾经在国内轰动一时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说到底还是后现代文化语境中迷文化强大力量的集中体现。作为中国恶搞视频的引领者,胡戈本人无疑是千千万万资深影迷的一员,他对电影《无极》和相关电视节目的恶搞,本身就充满了强烈的自娱自乐和草根情怀,其个性化的影像表达方式颠覆了电影需要大规模群体创作的艺术规律,开启了个人创作电影的新时代——凭借现代科技、数字技术和新媒体传播平台,影像成为一种非常个人化的娱乐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讲,胡戈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已经呈现出我国日后微电影创作的若干特点,虽然创作者本人尚处于无意识状态,但将之视为我国恶搞微电影的开山鼻祖确实是合情合理的。因为崔永元等央视内部人员制作的恶搞视频《大史记2:分家在十月》(2001年出品)虽然在时间上大大早于《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但由于某些特殊的原因,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传播,甚至一度被禁于互联网,无法形成全民狂欢的娱乐效果;且该视频的制作者都是专业的媒体人,这与微电影的低门槛和平民化特性相悖,故笔者认为,将《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视为恶搞微电影的起源更加符合微电影的本义。“恶搞”是后现代文化的典型产物,传统的电影电视成为其创作或灵感的重要来源。如今在网络上颇具人气的“胥渡吧”的作品,大多都是“向经典致敬”的恶搞之作,堪称我国恶搞微电影的佼佼者。

相比较,因打着“中国首部微电影”的旗号而名声大噪的《一触即发》,从一开始就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创作意识,其商业诉求非常明确,是微电影这一新媒体表现形态在商业领域的巧妙运用,是传统广告的华丽转身。剧情化和电影化的表现手法,大大缓解了传统广告的审美疲劳,产品推广的本质诉求被巧妙地隐藏于精彩的影像叙事中,微电影的商业价值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在此,夺人眼球的“微电影”名号也成为产品宣传推广的一个重要符号。而从融合文化的角度来看,广告微电影的出现“既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商业驱动过程,又是一个自下而上的消费驱动过程”,因为“传媒企业处心积虑地加速媒介内容在发行渠道内的流动,意图增加利润、拓展市场并强化受众的认可;而消费者们则在互相影响中想方设法利用不同的媒介技术将媒体的内容置于自己的完全控制之下”。[5]

从这个意义上讲,将《一触即发》视为“中国首部广告微电影”似乎更加合适。因为这种形态的广告创作方式在国外早已有之,如2001年英国广告获奖作品中就有一则令人耳目一新的创意广告,全片更像是一个旅行者的心情日记——“旅行,是一种追寻(单身男子独自背包穿行在古老的丛林中)……转身,即见幸福(在古老小镇的一隅遇见妙龄少女——对视、微笑、牵手)……换个角度,世界就不同(拿出身上的‘纸笔’为女孩和族人描摹不一样的肖像和风景)”;最后出现一个男声的呼唤——“出发吧,TravelMate”,随之出现字幕“TravelMate C100双用平板电脑”;“acer不断创新·因为用心”,这才让人意识到原来这是一则广告;又如名为Snirnoff的一则酒广告,也拍得像个好莱坞大片,融合了警匪、枪战、悬疑等多种类型片元素,完全突破了观众对广告的刻板印象。这类创意广告算得上是当下盛行的广告微电影的开山鼻祖。可见,作为现代广告的一种创新性呈现,商业广告类微电影完全可以达到艺术品质与商业诉求的完美融合。

如果说,《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让国人首次见识了“微电影”的雏形,那么《一触即发》则把中国的微电影创作引入一个崭新的时代。2010年,不仅成为大家公认的“微电影元年”,更成为微电影从“草根自娱自乐”走向“专业艺术创作”的一个里程碑。自此,越来越多的知名导演、优秀演员、制作人、专业制作团队等加入到微电影的拍摄与发行中,使得“网络微电影从原有的恶搞、拼接、镶嵌等模式开始慢慢地向艺术方向靠拢”。[6]

尽管2010年前的每一部微电影都各具特色、意义非凡,但它们在创作手法、表现形式、内涵创意等方面均有所欠缺,因而只能引起小范围的关注,无法产生规模效应。而2010年出现的《十一度青春》《九分钟原创电影》则在多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与进展,标志着微电影进入了品牌化大制作的新阶段。

2011年4月6日,由中国高校文化创意产业联盟与腾讯视频共同发起的首届国际微电影节在北京拉开帷幕,吸引了百余部高水平微电影作品的参加,最终,《小心,我爱你》获得最佳微电影奖。该活动每年举办一次,至今已经成功举办六届,不仅为优秀微电影提供了固定的展示平台,更标志着微电影作为一种崭新的网络声像艺术形态开始得到学界的认可和重视。

2012年9月27日,第21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首届微电影大赛在绍兴落下帷幕,当晚揭晓了优秀微电影、优秀大学生微电影、微电影推广特殊贡献奖和微电影发展特殊贡献奖等九个大奖项。这是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首次设立“微电影竞赛单元”,并设立“中国微电影论坛”,不仅体现了时代特征和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更标志着微电影这一崭新的声像艺术形态得到了学界专家的正式认可,微电影的艺术价值和艺术地位得到了明显提升。

此后,各种类型、各种级别的微电影大赛、新媒体短片大赛层出不穷,大至国际国家级,小至区域地市级,微电影的发展日益呈现出如火如荼之势。

目前,各大门户网站和视频网站对微电影的分类较为混乱,大部分无分类,只是将之放在视频专栏中;有分类的,基本上沿用的是传统电影的分类标准。如爱奇艺网站的“微影院”,就把微电影按内容分为九大类,分别是爱情、惊悚、喜剧、动作、悬疑、文艺、励志、恶搞和公益;按时间分为四大类,分别为时长5分钟以内、5~15分钟、15~30分钟和30分钟以上。腾讯视频“微电影”专栏中,按看点,将微电影分为青春校园、浪漫喜剧、正能量、奇幻魔法、人格分裂、屌丝逆袭、失恋治愈七大类。优酷土豆网对微电影尚无具体分类。56网虽然有微电影专栏,但无具体分类。

或许对于微电影而言,如何分类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因为后现代主义对影视艺术的影响是无孔不入的,一部微电影的看点既可以是青春校园,也可以兼具正能量和失恋治愈等多重看点——模糊界限、杂糅混搭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所以在此,笔者不想过多纠结于微电影到底该如何分类或分成哪些类,对今后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微电影类型作一些预测可能会更有价值。

针对有人预言的——微电影生于“恶搞”,死于“广告”,笔者不以为然。笔者认为,微电影不会死于“广告”,相反会发展和成熟于广告。因为微电影存在的支持和内容,都是因商业而存在的;没有商业价值,微电影就没有持续的生命力。广告微电影是所有微电影中最具可持续发展前景的一种,它的优势非常明显:充足的资金来源和专业的制作团队,保证了微电影的艺术水准和质量;专业的营销团队,能保证微电影受到尽可能多的目标受众的关注;而商业价值和娱乐价值的存在,使得其具有持续发展的动力。目前看来,广告微电影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它要更好地发展,关键在于平衡好商业和艺术的关系,将品牌理念和企业文化巧妙地融于艺术和情感表达中,避免急功近利、过于直白的广告植入。

而公益微电影的发展前景也是相当不错的。公益微电影说到底就是公益广告,而公益广告就是一种社会营销——社会营销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具有必然性——社会营销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普世价值(比如,人文关怀)。公益微电影的创新力、传播力和影响力“为主流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的融通搭建了桥梁,为和谐文化在网络与传统媒体上的共生提供了契机”。[7]所以,公益微电影在利用网络新媒体力量构建社会主流文化和价值观方面作用巨大,只要得到相关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企业等的支持,解决其资金问题,再赋予专业的制作团队,其可持续发展就会有保障。事实证明,公益微电影正被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所重视,成为净化社会风气、宣传行业规范的一种有力手段。

此外,系列微电影也是具有良好发展趋势的一种微电影样式。短则几集,长则十几集,各集之间彼此独立又互相联系,阐述一个共同的主题,这种组合效应能极大地提升影片的影响力,增加观众的观赏黏度;从创作角度而言,也能为微电影提供源源不断的选题和内容,有利于微电影创作的可持续发展。如《2012美好大师系列》《十二星座桔子水晶酒店》《爱@桐乡》等都是系列微电影的经典之作,获得了市场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微电影在网络上的大范围传播,极大地带动了拍摄地旅游业的发展。因为有了微电影中的美丽故事,那些不为人关注的场景顿生韵味,散发出无穷的魅力。景因人而活,景因影而旺,寻找微电影中的场景、体验影中人的情感成为最直接的旅游诉求。如惠州绿道、桐乡、宜昌分别因为微电影《再见》《爱@桐乡》《相约山楂树》的巨大影响力而引发人们的极大关注。

2013年4月,由惠州市绿道办和惠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组织拍摄的微电影《再见》在首届南方微电影大赛中脱颖而出,获得铜奖。该片在惠州西子湖畔、今日惠州网、优酷网等网站和微博上受到了众多网友的热捧,一天之内点击率就破万,有网友点评说:“剧情构思加上惠州美丽景色真是一级棒”。《再见》以一对恋人在绿道上相识、相恋、分手、再相遇为主线,表达了“要真正卸下过往,与过去说再见”的主题。该片的拍摄全部在惠州绿道取景,通过故事情节的发展,穿插呈现了惠州西湖、红花湖、东江郊野、大亚湾、十里银滩等惠州绿道的佳色美景,呈现出“湖之秀”“江之美”和“海之韵”,让许多观众顿时萌生去寻找片中绿道的想法。更有评委给出如下中肯的评价:“惠州绿道不是我见过的最豪华的绿道,却是拍摄得最美的绿道。”

对政府部门而言,微电影是展现城市形象、宣传城市精神的绝好方式。以往的城市宣传片大多是“为宣传而宣传”,内容直白,缺乏创意,很容易给人“广而告之”的生硬之感。而城市微电影因为关注了这个城市中的人,关注了人在城市中的情感和故事,因而人文关怀在前,城市宣传在后,既做到了抓人眼球,又成功地传达出这个城市的精、气、神。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部优秀的城市微电影就应该做到人城交融,达到“人中有城,城中有人”的境界。南京市政府推出的《我与南京有个约会》就以爱情为主线,在爱情故事中展现南京的历史风貌和人文景观,古色古香的优雅风蕴让人不知不觉对这个城市产生了兴趣,激起一睹真容的冲动。

廉政微电影《税缘》虽然是税务题材,但明显要比同类微电影拍得有特色。陈可辛的电影加上邓丽君的歌曲,经典的《甜蜜蜜》让“税连两岸,缘系昆台”有了别样的情感和味道。第一人称的叙述加上一段朦胧的情感故事,拉近了影片与观众的距离。类似电影《甜蜜蜜》偶遇结局的开放式结尾,更给观众一种想象的空间。另一部廉政微电影《重阳》,也有不俗的表现。主题曲由该片编剧兼导演自己作词,由苏州深度音乐工作室原创,歌曲很能打动人,也符合影片的基调。身患癌症晚期的老母亲举报自己当局长的儿子,看似不合常情,却能引发受贿人家属的反思——廉政建设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家人的共同努力和督促。老母亲说:“以前你来看我的时候,拎了点水果点心,东西虽然简单,可是妈妈心里高兴;后来啊,你就拿来了虫草燕窝,妈妈心里就担心;现在可好了,把钱都送来了!”儿子说:“妈,我已经敬业奋斗了几十年了,如今却已经到头了,再没有什么选择了,到时候人家还会叫我孙局长吗?我这价值何在啊?”(这似乎说出了很多受贿人的心声!)老母亲的回答是:“价值?你的价值是拿金钱来衡量的吗?!”重阳节不是把老母亲接到高档别墅住就能让她开心的,老人家更希望看到的是儿子的正直和踏实!局长的内心百感交集,那本被妻子扔掉、又被手下捡到并念给属下听的日记本,记录了自己三十多年来的奋斗和理想,可是自己现在却正走在接受纪委调查的路上……以此种方式来传递廉政理念,无论从立意和表现方式,都值得同类创作者学习。

回顾这几年,微电影走过的每一步都值得回味:从“草根”到“专业”,从“恶搞”到“艺术”,从“个人作品”到“团队产品”,从“自娱自乐”到“商业化运作”……我们期待着微电影能早日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诞生更多的精品佳作,书写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说明:本文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微电影的艺术特点与多元价值研究》(课题编号:15NDJC025Z)和浙江省文化厅2014—2015年度厅级文化科研项目《微电影多元价值及可持续发展研究》(浙文产【2015】12号)的成果之一。

(徐莹,浙江理工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

注释

[1] 何少杰,朱青:《微电影:命名、分类及本体论初探》。《电影新作》,2013年,第2期,第45页。

[2] http://baike.baidu.com/view/4342291.htm百度百科对微电影的最新定义。

[3] [英]约翰·斯道雷(John Storey):《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第5版。常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第238页。

[4] [英]约翰·斯道雷(John Storey):《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第5版。常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第277页。

[5] [英]约翰·斯道雷(John Storey):《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第5版。常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第260页。

[6] 成灵通,王家乾:《网络微电影——从“个人表达”走向“整合营销”》。《中国电影市场》,2012年,第8期,第25页。

[7] 张丹:《公益微电影:文化建设的新兴力量》。《中国电视》,2012年,第10期,第7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