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末代皇帝》:历史的“人质”与“自我”的囚徒

《末代皇帝》:历史的“人质”与“自我”的囚徒

时间:2022-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获奖原因分析1988年,获得第60届奥斯卡奖最佳影片提名的有《末代皇帝》《广播新闻》《致命的诱惑》《希望与荣耀》《月色撩人》,最终摘得桂冠的是《末代皇帝》。《末代皇帝》最大的成就在于它作为传记片相较于同类影片在人物塑造方面的探索与突破。《末代皇帝》在塑造溥仪时,引入了精神分析学的内涵,使得人物的心理动机和性格形成清晰可辨、令人信服。

末代皇帝》:历史的“人质”与“自我”的囚徒

背景资料

英文名:The Last Emperor

编剧:马克·派普罗

   贝尔纳多·贝尔托鲁奇

导演:贝尔纳多·贝尔托鲁奇

主演:尊 龙 陈 冲

   彼得·奥图 邬君梅 英若诚

出品:意大利扬科电影公司

   英国道奥电影公司

   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

荣誉:1988年第6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美工、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剪辑、最佳音响效果、最佳原创音乐共9项大奖。

img121

这是第一部得到中国政府许可在紫禁城内拍摄的故事片,也是1949年以来第一部得到中国政府全力合作的关于中国的西方电影。此前第一部获准在紫禁城内拍摄的西方电影是Lucy Jarvis1973年为NBC公司拍摄的纪录片《紫禁城》。

影片以溥仪的家庭教师庄士敦所写的《紫禁城的黄昏》为原始构架,参考了溥仪的自传《我的前半生》和紫禁城清宫档案史料。整个摄制组是一个共同创作的集体:150名中国人、100名意大利人和20名英国人,另外还有30名翻译人员。影片拍摄期间恰逢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华,但是摄制组得到了政府的优先权,导致女王无法参观紫禁城。

据尊龙的助理说,当年贝尔托鲁奇在面试男主角时,尊龙是第一个,而且贝氏也的确是一眼就相中了气质独特的他,但是贝氏不相信这个男一号会来得这么容易,所以又在美国以及亚洲地区寻找了很长一段时间,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尊龙。

内容简介

影片从1950年的哈尔滨火车站拉开序幕,溥仪身穿囚衣,与其他八百多名战犯一起被苏联红军从苏联押送回到中国。许多战犯认出他就是前皇帝时,纷纷下跪向他磕头。无地自容的溥仪溜进了候车室的盥洗室,用刀片割手腕,企图一死了之……

躺在血泊中的溥仪,打开了记忆的闸门:1908年,重病缠身的慈禧太后立年仅3岁的溥仪为皇帝后,便咽了气。盛大的登基典礼过后,幼年的溥仪整天在偌大的宫殿里追逐嬉戏,从不过问国事。溥仪6岁时,爆发了辛亥革命,满清政府被推翻,溥仪在紫禁城里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不久,英国人庄士敦来到宫里,做了溥仪的家庭教师,使他了解了外面的世界。

img122

溥仪16岁时,与比他年长一岁的婉容成了亲,12岁的文绣成了他的第二夫人。1924年,冯玉祥率部进京,溥仪被赶出了紫禁城,来到天津,在租界租了公寓。1932年,在日本人的一手策划下,臭名昭著的满洲国成立。两年后,溥仪当上了日本人的傀儡皇帝。1945年,苏联对日本宣战,满洲国垮台。准备逃跑的溥仪在长春机场被苏联红军逮捕,被押送回国后,在抚顺的战犯管理所接受思想改造。

光阴流逝,1959年,溥仪受到政府的特赦,成了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一天,他信步来到紫禁城,看到熟悉的一切,感慨万千:时代和他自己的命运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可紫禁城依然如故……

获奖原因分析

1988年,获得第60届奥斯卡奖最佳影片提名的有《末代皇帝》《广播新闻》《致命的诱惑》《希望与荣耀》《月色撩人》,最终摘得桂冠的是《末代皇帝》。应该说,这是一次毫无悬念的竞争,一次令其余四部影片心悦诚服的退出。《末代皇帝》的宏大题材、深刻主题、对“历史”及历史人物独特的书写角度、精致细腻的光影构图和细节设置,当然还有它对于“东方情调”的刻意营造和着意渲染,彻底征服了奥斯卡奖评委。

《末代皇帝》最大的成就在于它作为传记片相较于同类影片在人物塑造方面的探索与突破。在贝尔托鲁奇的眼中,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帝并不会因为其传奇性经历与命运而萦绕着特别的光环或迷雾,而是应该拂去历史的尘埃,带领观众认识一位无助的儿童,一位孤独的少年,一位被历史和自我囚禁的青年,以及一位沧桑过后平静坦然的老人。这种对传主作平等关注的视角,使观众看到了一位具有传奇色彩,但更具丰富人性和心理真实的溥仪。

img123

《末代皇帝》在塑造溥仪时,引入了精神分析学的内涵,使得人物的心理动机和性格形成清晰可辨、令人信服。在贝尔托鲁奇看来,3岁就离开了母亲的溥仪,不过是一个缺乏爱与安全感的孩子,此后他的一生都在寻找并重回母亲的怀抱。影片中多次出现溥仪吮吸奶妈乳头的镜头,这正是一种重归母体的冲动与渴望。当奶妈被赶出紫禁城,溥仪对母体的依恋被强行割断,他转而在权力中寻找新的满足。但是,现实的处境使他知道自己不过是“历史的人质”,只是一个摆设、一枚棋子,根本不能有任何作为。这就不难理解,当日本人说可以让他在满洲国再次做皇帝时,他没有听从身边人的劝告,而是将对“安全感”的依赖与渴望转移到对权力的拥有与迷恋。可见,影片用西方的精神分析学和心理学知识来阐释一个东方人物,为西方观众接受溥仪找到了共通性的媒介,也为中国观众理解“末代皇帝”打开了另一扇窗。

影片将溥仪的人生主要分为5个阶段:紫禁城时期(1908—1924)、天津时期(1925—1931)、满洲时期(1931—1945)、战犯时期(1950—1959)、特赦后(1959—1967)。影片没有按照历史进程来线性叙述溥仪的一生,而是让作为战犯的溥仪来回忆他的前半生。这样,“回忆”就染上了浓重的主观情绪色彩,影片也用了相应的色调和光线来对应人物的情绪变化。这使影片如同一首用光影和色彩书写的华彩乐章,气势宏伟但又不失细腻精致。

img124

作为战犯的溥仪,情绪低落,万念俱灰,影片在呈现战犯管理所的生活时主要用冷色调,色彩以灰、黑、白为主,有光源的光线几乎没有,整个场景都是灰蒙蒙的,没有生机,没有希望,对应着溥仪的心境。这时,紫禁城的生活在溥仪的回忆中就显得格外温馨和温暖,色彩以红、黄为主,且呈现为一种过度饱和的暖色调。这是溥仪生命中最浓墨重彩的一段经历,甚至是他一生都在重温和回味的美好时光。而天津时期的溥仪,虽然享受了短暂的自由,但失去了皇宫的庇护和权力的威严之后,生活显得单调冷清。因此,天津时期的主要场景都是夜景,文绣离开的时候更是个大雨的黎明,蓝光弥漫的冷色调投射了溥仪的内心情绪。1934年第二次登基时,影片再次使用了暖色调,但这是一种不饱和的暖色调,没有第一次登基时的那种温暖和煦,而是放在灰蒙蒙的外景下,甚至有一丝阴郁的气息。尤其随着傀儡皇帝的本质越来越清晰地暴露出来,场景更是逐步变得阴沉、压抑、灰暗。最后,经过战犯管理所的改造,溥仪能够平静淡然地看待过去的荣光与耻辱,也卸下了“皇帝”的负累,恢复为一个普通的公民。这时,溥仪周围的光影柔和了许多,色调仍以暖色调为主,但没有过度饱和,也没有刻意弱化,而是现实生活正常光影的还原。

此外,为了形象地呈现溥仪的心理状态,影片在溥仪出场的时候几乎都用了侧光,他的脸部总是被光线分割成阴阳两面,这是为了暗示溥仪不自由的状态,以及他内心的阴影。在1924年离开紫禁城时,溥仪脸上第一次没有用侧光,而是用顺光呼应他重见天日的欣喜。但到了天津和满洲,他的脸马上又被侧光包围,说明他再次陷入外界和内心的阴影之中。在战犯管理所,他更是从未远离这种阴影。溥仪晚年重回乾清宫时,影片仍用一个近乎逆光的侧光来表现仰望龙椅的溥仪。这次的用光更像是对溥仪一生的概括:他的一生只有那么一点光亮,其余部分全是阴影,这些阴影或者来自于现实秩序和历史情境,或者来自于他内心的欲望。直到溥仪与守卫的儿子谈话时,他的脸上才没有用侧光。确实,在生命的暮年,是非荣辱都已不重要,他这时只是作为一个普通的老人在与一个孩子谈话,他的生命已重获澄静,因而用了顺光。

img125

可见,《末代皇帝》不仅有着对于历史人物的独特塑造方式,更有对于光影、色彩、音乐等元素的精妙运用,这使得影片实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在精致但又磅礴的影像中融入了深刻的历史反思和心理内容。当然,影片为了顺应西方观众对于“东方”的好奇,对中国古代的建筑、服饰、皇家礼节、“文化大革命”等场景过于迷恋,摄影机用混杂着困惑、好奇、崇敬的视线为西方观众呈现了中国两千多年文明中透露出的威严、庄重、华丽、富贵,当然也在一些中国古代的陋习、奇观、神韵中流连忘返,沉醉不已,惊愕不已,甚至有时为了满足这种猎奇心而不顾情节发展的正常节奏和场景设置的主题意义。

(龚金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