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奥斯卡影片《甘地》:印度的灵魂,人类的良知

奥斯卡影片《甘地》:印度的灵魂,人类的良知

时间:2022-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印度教和穆斯林之间发生触目惊心的血腥杀戮,甘地再次以非暴力的和平思想阻止矛盾和仇恨,最后却被印度教极端分子所枪杀。所以,甘地是印度的灵魂。甘地之所以用非暴力方式并最终取得胜利,一个隐含的意义是对唤醒人类良知的信心。

《甘地》:印度的灵魂,人类的良知

背景资料

英文名:Gandhi

编剧:约翰 布里利

导演:理查德·阿滕伯勒

主演:本·金斯利

   甘蒂丝·褒瑾

   爱德华·福克斯

   约翰·吉尔吉德

   特雷弗·霍华德

出品:英国戴菊制片公司

   美国国际电影投资公司

   印度国家电影发展公司

荣誉:1983年第5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创剧本、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剪辑共8项大奖。

img98

《甘地》精彩地演绎了圣雄甘地伟大的一生。导演兼制片理查德·阿滕伯勒为这部影片筹划20年,最后用3年完成了这部巨片。饰演甘地的本·金斯利是英印混血儿,身上兼有印度人和英国人的气质,这符合甘地的身份和教育背景。在影片中,他扮演的甘地形神兼备,宛如圣雄重生。因本片而得奖的多位领奖人,上台后强调的一句话都是真正应该获奖的是甘地本人。因此,欣赏这部电影,很难做到脱离人物只考量电影本身。

内容简介

影片从甘地盛大的葬礼开始,借主持人的口勾勒出甘地非凡的一生。随后镜头闪回到55年前,当时年轻的甘地作为一名被大英帝国承认的律师可谓年轻有为、意气风发。但因“印度阿三”的身份而被人扔下火车的遭遇,让他深切体会到种族歧视带来的耻辱。从此甘地耗尽自己毕生的精力,采用“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与英殖民者斗争,最终取得印度的独立解放。印度教和穆斯林之间发生触目惊心的血腥杀戮,甘地再次以非暴力的和平思想阻止矛盾和仇恨,最后却被印度教极端分子所枪杀。

获奖原因分析

img99

作为伟人传记和印度独立运动的史诗,加上甘地“非暴力不合作”思想的难以理解,所以拍摄《甘地》是对导演和全体演职员的考验,也是对电影语言的考验。影片运用倒叙,开头即是1948年印度教的极端分子枪杀甘地,紧接着是印度举行国葬,悼念自己的国父圣雄甘地,外国新闻报道则说:这个盛大葬礼的死者,死时和他活着一样,一个平民,没有任何财富,没有任何财产,也没有任何官衔,圣雄甘地,既不是军事将领,也不是地方首长,也没有任何科学成就可以夸耀,也不是一个有名的艺术家,然而世界各地人士,包括各政府代表和高官贵人,在此齐聚一堂,向这位绑缠着腰带的棕肤色的小个子,致最后敬意……这段盖棺定论不仅制造了诸多悬念,而且为整部影片确立了感情基调。影片从1893年年仅24岁的甘地留学英伦后踏上南非的土地开始,向观众娓娓叙述了他生平的若干重大事件,上下55年,纵横数万里,但剪辑巧妙,叙事流畅,是一部气势磅礴的大手笔之作。那么影片塑造了一个怎样的甘地呢?简单地说,宗教与政治在他身上融合一气,东方传统文化与西方近代思想在他身上激烈碰撞而产生出火花,影片展示给观众的甘地形象是极为丰富而深邃的,在此我们通过政治、宗教、真理等层面进行深度解读。

img100

政治层面: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的深度较量。甘地是印度的头脑。英国仅用九千名行政官和近七万士兵就统治了近三亿的印度人民。这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印度各个阶层或多或少以某种方式和英国人合作,甘地看到了问题之所在。殖民统治既是暴力统治,更是愚民统治。当被殖民者开始能用自己的头脑思考,并寻找到最切实际和最有力的反抗方式,殖民者的统治体系就面临崩溃。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一般人匪夷所思,老奸巨猾者看出甘地非常精明,深谋远虑者发现了“新的事物”,其将触及到殖民统治的根基。非暴力不合作乃“始进者之鸿渐,深入者之奥藏”,因为这样清晰的认识,甘地能够有异常坚定的信念和无与伦比的行动力。在电影里,甘地总是赤裸着上身,缠着自己制作的土布腰带,拄着一根棍子,深入印度社会最底层人民,用卓识远见启发他们,用身体力行感染他们,使他们自觉参加不合作运动。那么为什么一定要用非暴力的方式呢?这个问题在政治层面上很难解释,因为政治最终的筹码是诉诸暴力,依靠警察和军队等国家机器,而暴力的极端形式就是战争了。甘地使用“非暴力”的方式,一方面是对印度社会现实的考量,面对西方的先进武器,武力反抗很难取胜。甘地没有武器没有军队,也不依傍达官贵人,只靠自己苦行僧式的践行,以人格力量唤起越来越多民众的参与,掀起独特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种反抗方式显然有宗教精神为基础。

宗教层面:佛教精神与基督教精神的深度契合。比政治更具终极关怀的是宗教。梵文法句经说,“‘彼骂我打我,败我劫夺我’,若人舍此念,怨恨自平息”;基督教教义则说,“人打你左脸,就伸出右脸”。事实上,平等、博爱、非攻等观念在各种宗教中几乎都能找到精神内涵相似的表述,甘地的非暴力反抗能够在印度殖民地问题上取得最后成功,此中包含了佛教精神与基督教精神的深度契合。用忍受、沉默但坚定、执著的方式对抗殖民者的暴力,这种非暴力的方式既是从印度佛经也是从西方《圣经》中汲取的大智慧。甘地反对暴力,与此同时他完全把自身安危置之度外,随时准备着为自己所追求的真理而殉身。他是一个殉难者,既是耶稣式的为人之罪受难,也是佛祖式的“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所以,甘地是印度的灵魂。那么,20世纪的甘地只是为了成就一份宗教情怀吗?影片表现更深邃的层面是:甘地要测量的是人类良知的深度,而人类良知是超越政治和宗教的终极真理,甘地最终追求的是真理,真理才是他的宗教。

img101

人类良知:超越政治和宗教的终极真理。甘地的传记有多种版本流行于世,值得注意的是电影援引的最重要的文本-是甘地自传《我体验真理的故事》。在甘地的自我叙述中,他对自己一生最高目标的定位,不是政治,也不是宗教,而是真理。电影的改编领会了甘地的这个深意和他的最高行动法则。甘地之所以用非暴力方式并最终取得胜利,一个隐含的意义是对唤醒人类良知的信心。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到底包含了什么新的事物呢?除了这可能是一个最切合实际的斗争策略,更因为它包含了这样的意义:甘地反对的不仅是英殖民者,而且是人类的罪人;因为殖民统治的暴行不仅是反宗教的,而且是反人类的。这也是为什么甘地受到英国人中的开明者、真正的基督徒,以及抱有人类主义理想的新闻记者的广泛同情和支持。甘地把自己的斗争诉诸人类良知,这是最古老的也是最现代的,甚至可以说是永恒不变的人类正义和法则,也是人类的希望之所在。而影片没有终结在殖民统治的结束,而是在英殖民者退出印度以后,继续用不少的篇幅讲述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血腥斗争,甘地为了他的“非暴力”主张,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影片如此讲述甘地及其非暴力思想的故事,既是为了史诗传记影片的纪实性和完整性,更是隐含了西方导演的意图。这个近乎神的圣人,没有死在英殖民者手中,而是死在自己两眼茫然的同胞手中,影片凸显这个关键情节,颇具反讽意味。影片意在揭示甘地所追求的非暴力真理是超越政治、宗教和种族的,它的胜利建立在人类良知的基础上。甘地死时,美国国务卿马歇尔的评价正是:“圣雄甘地是人类良心的代言人,他使得谦虚及真理的力量能够战胜帝国”。

如何用电影语言叙述甘地一生,以及印度反殖民主义的这段历史,特别是非暴力不合作思想的深刻内涵,这是一个难题。而这部影片显然经受住了考验,证明电影的语言有这个叙述能力,一部好电影有这个涵括力,能够敞开如此复杂、深远而细密的主题意蕴。这既是电影叙事的一次巨大成功,当然也是导演、编剧、演员和其他电影综合艺术的胜利。

(梁燕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