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梦里人》动画片分析:国产动画的迷惘青春梦想

《梦里人》动画片分析:国产动画的迷惘青春梦想

时间:2022-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漫画《梦里人》作者姚非拉从漫画到动画,意味着对静态漫画进行影像化表达,这是一个媒介转换的过程。

《梦里人》:国产动画的迷惘青春梦想

出 品 人:范玲

原  作:姚非拉

编  剧:王川

总 导 演:李剑平

美术导演:耿少波

造型设计:王鹏

场景设计:李冬、刘鸿良

作  曲:肖白

长  度:26集,每集22分钟

上映时间:2005年12月

img259

相关资料

国内青年漫画家姚非拉的成名作《梦里人》,1995年起在《北京卡通》连载长达六年,创下国产漫画连载时间最长纪录。1999年中央电视台进入动画化的准备工作,在五年的制作过程中一直受到漫画迷的关注,未映先热,应验了漫画与动画的互动效应。

该片是中央电视台制作的第一部面对青少年观众、表现高中生现实生活题材的连续剧动画节目,是第一部定位于写实风格的大型国产动画片,也是中国第一次把新式漫画作品改编为系列动画片的尝试。

img260

内容介绍

平凡的高中一年级女生李梦玲最大的苦恼就是自己一直都只是个平凡的女生,她最大的梦想是做个不平凡的女生,确切地说就是——“超能力美少女”!直到有一天,一只会魔法的兔子安妮闯入了她的生活,让她可以在每天睡着了以后实现超能力美少女的梦想。

另外几个自称“宇宙的家园”乐队的大男孩:开朗阳光的文墨、幽默博学的郭友勇和豪放不羁的孙宇宙也出现在她周围,他们的伟大梦想则是去宇宙旅行。对他们来说,实现梦想的第一步就是赢得网络上关于外国的太空站即将坠落在青屿附近海域的有奖计算落点的巨额大奖。到底天上的美元能否真正和太空站一起砸下来?而文墨等人的美国神秘网友“牛仔”,还有酷似牛仔卡通自画像的国际大盗巴巴罗依也突然出现,让本来就扑朔迷离的预测活动更加复杂……太空站终于在落入大海之前的瞬间灰飞烟灭,天上的美元也不翼而飞,美国女生“牛仔”却在“宇宙的家园”定居下来,从此梦玲的人生变得越来越热闹……

作品分析

苏州虎丘山二仙亭有幅对联:“梦中说梦原非梦,元里求元便是元。”上联是讲陈抟老祖的故事,相传陈抟一睡多年,醒来遇到一位樵夫,樵夫告诉他,已过去了好几代,陈抟不相信,把樵夫当成梦里的人物。下联是讲道家之道需要通过研究精妙深奥的道理才能得到。这幅充满玄机妙思的对联恰好可以概括代表了国产动画迷惘青春追梦之旅的26集电视动画片《梦里人》。

1.梦里说梦原非梦:青春定位的价值与遗憾

曾经有人建议在看《梦里人》动画的时候,不要把关注点集中在绘画技巧上,包括制作、加工等,而应该放在整个创作的发自内心的感觉、意义上。的确,从漫画到动画的过程中主创人员提到最多的词就是“梦想”:“大家都是一种共同的状态,都是对梦想很激动的一种状态。很冲动,很有激情,有梦想,然后我们去追逐这个梦想。”[1]

这部由漫画改编而来的动画片剧本结构完整,轻松搞笑却不失真实感,不少对白都很亲切,人物的性格也比较鲜明生动,讲述的也许就是每个人曾经经历或者正在经历的故事。导演在情节的巧妙设置、人物造型的美感、环境场景的丰富多彩、故事画面组合及镜头语言的强化等诸多方面的用心用力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极力寻求最具本土特色的动画语言,以朴实、充满生活气息的设计,给观众以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亲切感和现实感。女主角亲切熟悉得正如我们身边的人:齐耳短发,不服帖地在风中飞扬;单纯而莽撞,常常在街角撒开腿狂奔;有一点点顽皮,却善良而执著……时光日复一日奔涌不息,青春却依然维持着一致的模样,过往的青春岁月一次次浮现在眼前,那真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像是一种搅拌在一起的复杂的滋味,最多的还是感动。从这个角度来看,动画《梦里人》这个梦是成功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回忆和漫画一起成长的青葱岁月。

img261

漫画《梦里人》作者姚非拉

从漫画到动画,意味着对静态漫画进行影像化表达,这是一个媒介转换的过程。如马歇尔·麦克卢汉所言:“任何媒介的‘内容’都是另一种媒介。”[2]《梦里人》散文性很强,节奏松散,很细腻,漫画是一个平面的二维空间,有很多空白与虚化,借助画外表现可以让读者慢慢地欣赏,给人很大的想象空间,可以弥补画面的瑕疵。而动画片中人的形象、行为方式都很具体,漫画里很潇洒或者是很随意的、灵动的笔触在被规范化了以后,不可避免地失去了原作中的韵味。还有导演对写实风格过于苛刻的理解导致对作品主线剧情改动较大,比如对原本存在于现实中的精灵,改成只存在于李梦玲的主观世界,虽然在很多情节中加入了合理性的缝合,但也确实失去了很多精彩的想象力,淡化了原作中精心营造的梦幻、空灵、迷人的青春成长氛围。“自画青春”就这样被演绎为成人编导的“他画青春”,满足了改编者的成人意识,却失落了中学生主体的精神取向。确切地说,这样的改编已经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原著改编了,这也是动画《梦里人》令许多“姚非拉迷”感到失望的主要原因。

img262

对于“青春动画片”这一类型而言,国产动画仅有梦想与热情还是不够的,日本动漫中最吸引青年人的秘诀就在于直面青春的冲动和苦恼,连青春的错误也是充满魅力的。剧中所渲染的友情、爱情、励志等等,都属于“同谕文化”的范畴,是年轻人的相互激励和取暖。像吉卜力工作室出品的宫崎骏编剧、近藤喜文导演的《梦幻街少女》(《侧耳倾听》)也是一个少女充满梦幻气息的成长故事,好听的音乐、温暖的画面、初恋的故事,还有一种隐而不发为理想奋发向上的积极情绪,以热爱生命、尊重成长的角度看迷惘青春中的复杂情感,爱情、友情、亲情,片里每一份感情都有专属的幻想和美丽的片段。这样再回头看被有意抑或无意过滤提纯后的《梦里人》,就有几分电影《烈日灼人》中在明晃晃的大火球照耀下没有一丝阴影的感觉,荒谬又焦灼。

2.元里求元便是元:《梦里人》促进中国动画产业新思考

2005年年末上映的动画片《梦里人》现在已经渐渐淡出观众的视野,但中国漫画与动画的第一次碰撞折射出的问题至今仍值得认真对待。2003年5月份,中国动画学会官网上关于《梦里人》的帖子异常火爆,争论由一名南方的制作人员发表《梦里人》不会成功的跟帖所引起,他认为李剑平作为总导演,就应该着眼于大局,而不要过于事必躬亲,深入到制作的具体环节,频频修改已完成的画稿,这不仅增加了制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在有着多年从业经验的制作人眼里,这些修改被认为是不合运动规律且不利于成本节省的。北方的创作者们马上反驳,他们指责南方的制作者总是把曾经的做欧美卡通类(可爱片)的加工习惯和套路带入《梦里人》的制作中,这不符合《梦里人》的要求,会导致作品的整体风格不伦不类。双方很快把争论延伸为十几年的动画外加工是否对中国的动画事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动画外加工人员是否国产动画制作业的中坚力量。事实上,现在看来,《梦里人》创作与制作的矛盾,不是创作的要求太高,而是制作能力太弱。

20世纪80年后期以来,中国动画一直面临一个矛盾,一方面国内广阔的消费市场被日美动画占领,另一方面,国内的动画生产单位大部分以为日美动画做加工而得以存活。由于很多国外著名动画都是出自中国动画加工人员之手,于是人们认为中国的动画制作是成熟的,欠缺的是创作、好的剧本和资金,这让一些投资者看到了希望,认为只要加大投入,就可以打造出世界一流的动画片。然而,从《梦里人》的制作过程中大家明白了“加工”与“制作”的区别:所谓加工,其实是在关键制作的基础上加入次要的工序,简称加工。加工往往是程序化的,不需要自我突破,只需要不断重复,以数量的积累为目标,大多数加工都只限于从一般技术上去解剖表面的东西,只关心动作的基本逻辑,对于动作原体的习惯、内心、文化背景不会有什么关注。动画的前期创作好比总设计,中后期制作好比施工,而动画加工好比做一些砌墙、刷漆的工作。

img263

动画片《梦里人》总导演李剑平

在动画产业化发展已经成为共识的今天,借用产业经济学中的“微笑曲线”理论[3]可以更好地看清国产动画当前发展的重心:这一曲线形似微笑,“嘴角”上扬的程度代表了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附加价值的多少,反映了处在价值链上游、中游和下游环节所带来的附加价值的变化。“微笑”的底端代表着价值产生的中间环节,是劳动力最为密集的环节,它产生的附加价值最低。曲线的左端代表价值链的上游,集中表现为设计和研发环节,具有较高的附加价值。右端代表建立品牌、提供服务的价值链下游环节,附加价值相对也较高。

img264

与发达国家动漫产业所主要从事的供给链上高附加值的上游部分(前期创意,包括剧本、角色造型设计、场景构成、音乐元素、美术元素、动画的电影感等方面)和下游部分(营销与衍生产品)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中国动画企业所从事的中游“外包”在各工序中附加值最小,大量的“动画技工”、“动画民工”处在曲线附加值最低端。随着“模块化”的技术革新和“大竞争”这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日益深刻,位于微笑曲线“下颚”部分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曲线弧度变得更加陡峭。[4]

近来由于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增长,以及马来西亚、泰国等更多廉价劳动力的涌入,中国动画界也越来越意识到立足原创向产业上游发展,增加产品附加值的重要。动画创作中的“软件”是指动画策划、编剧、导演,有市场经验的造型设计、动作设计和推广销售各方面的高层次人才。中国不缺乏创作中期劳动密集环节的技术人员,但真正能打开市场,提高动画质量的高级人才却凤毛麟角。就央视而言,历时五年耗费巨资制作的《梦里人》虽然也想到了请“超女”张含韵演唱主题曲来吸引青少年观众,但还仅仅“是一个宣传任务,现有的体制不会去考虑商业的”,“目标观众定位为青少年,但播出时间恰好在他们的上学时段之间”。

《梦里人》从漫画到动画化的过程恰似中国动画的迷惘青春、做梦时节,青春期肯定是有大量的缺点和遗憾的,但这个过程本身是美好的,未来是值得憧憬的,中国动画近来的发展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借用《梦里人》漫画结局的一段话:“虽然答案总是留给未来的某一天,即使是在眼前的这一天,我也因为有了梦想,而领略到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学会了期待、害怕还有忍耐。”[5]

(周晨)

【注释】

[1]李剑平:《从中国漫画到动画:〈梦里人〉的动画进程》,王朝网络http://www.wangchao.net.cn/bbsdetail_551756.html

[2][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34页。

[3]施振荣编著:《再造宏碁:开创、成长与挑战》,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

[4]吴敬琏:《经济转型如何过难关》,《南方周末》2008年7月3日。

[5]姚非拉:《梦里人》,接力出版社2006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