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影《白丝带》的象征意义

电影《白丝带》的象征意义

时间:2022-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白丝带》的象征意义2009年12月初的时候,《南方周末》用标题登出中国导演张艺谋的访谈:“‘文革’都成历史了,还要沉重多久”,我不知道,这话是问句还是肯定句。周末的日子,我们只能冲进电影院寻找内容,于是观看《白丝带》成为朋友们一致的选择。《白丝带》的意义就像美国作家霍桑的代表作《红字》白丝带本身是象征着清白和纯洁的。

《白丝带》的象征意义

2009年12月初的时候,《南方周末》用标题登出中国导演张艺谋的访谈:“‘文革’都成历史了,还要沉重多久”,我不知道,这话是问句还是肯定句。就是在这同一个日子里,奥地利导演迈克尔·哈内克(Michael Haneke/1942.3.23)的新作《白丝带》正在巴黎热映,依然在通过电影反思二战。对于一个经历过民族灾难的导演,曾经的民族灾难永远都不会遥远,这成了他们的良心责任,他们一辈子都将它承担在自己的肩膀上,通过各种表现手段,思考着,反省着。

冬季的巴黎,充满了雨水和阴霾,这时巴黎博物馆开始罢工。周末的日子,我们只能冲进电影院寻找内容,于是观看《白丝带》成为朋友们一致的选择。

《白丝带》的意义就像美国作家霍桑(Mathanie Hawthorne, 1804.7.4—1864.5.19)的代表作《红字》白丝带本身是象征着清白和纯洁的。牧师家的孩子受到惩罚之后,就要在手臂上绑上白丝带,儿子马丁甚至在睡觉的时候,都被白丝带捆绑在床上。受过“教育”以后的孩子,非但没有改变他们原来的行为,反而是这份羞辱,让他们变本加厉地对人、对世界充满了仇恨。

影片从一开始就展现出一系列的悬疑和恐怖。191年一个看似平和的村子,突然一桩一桩怪事发生,医生骑马回家却被一根绑在两棵树之间的绳子绊倒,马死了,医生重伤,等警察赶来调查的时候,绳子却消失了;没几天安娜在伯爵家干活时,摔在地窖里死了;伯爵的儿子突然失踪,找到的时候被倒挂在磨坊里,光着流血的屁股;后来接生婆的傻儿子卡利又失踪了,发现的时候,被人绑在树上,两眼都是血,村里还盛传这是接生婆和医生的私生子……于是,村子再也没有安宁,连伯爵夫人也向伯爵提出离婚,还要带走孩子……

每每在小学老师关注这些事情的时候,牧师的女儿,他的学生克拉拉总是带着自己的弟弟妹妹和一些同学,鬼鬼祟祟地躲藏在门背后,有太多的嫌疑让老师意识到,是这些孩子干下的祸事。老师同时也越来越意识到,日积月累的体罚教育,专制地压迫着孩子的个性,孩子的心灵已经完全被扭曲,原本天真的孩子,已经在这样的体制里,彻底被毁灭了……在这些蛛丝马迹的事件背后,让哈内克导演意识到事物的根本,那就是这一代人的成长,是在一个怎样的土壤里完成的,于是最终导致了希特勒的出现。

影片像导演以往拍摄的片子《荧光血影》、《隐藏的摄影机》、《钢琴教师》一样,不缺少暴力和性;但是更有意思的是,在这部电影里,导演的重点却不是在视觉上表现出这些刺激观众感官的东西。他的暴力是冷处理的,没有直接的表现;他的性几乎含蓄得很难看见。伯爵的小儿子受伤,是小学老师的画外音完成的;安娜的死,我们只能透过一个门框,看见两条裸露的伤腿;卡利的眼睛受伤,导演用了几个镜头,表现医生把一块白布盖在他的眼睛上,可是卡利发出痛苦的尖叫声,很快镜头切在卡利的母亲——那个接生婆脸上,她惊恐地望着医生,沉默着但是尖叫声却越来越锐利,像一把尖利的刺刀,在那里刮着玻璃,听得让人毛骨悚然;牧师心爱的鸟被人杀死了我们同样没有看见杀的过程,只看见克拉拉在那里找刀捏着那把小刀的时候,她的头发披散在脸上,你看不清她的表情,然后,她打开了鸟笼;后来,我们就看见小鸟和刀构成一个十字架的样子,被戳死了放在父亲——牧师的桌子上……

影片是黑白的,镜头用得很舒缓,光线处理得非常讲究,让你把每一个细节和角度都看清楚了;但是转场的时候,是那么快速,你还在细看医生的表情的时候,导演一刀已经切到安娜家里,儿子清晨打开储藏室的门的时候慢慢地打开门,透过他的肩膀,你突然看见他的爸爸——菲尔德在屋子的纵深,上吊自杀了。导演甚至都没有把镜头推上去,也没有近景,只是在明暗清晰的光线里,看清楚了菲尔德的脸;你窒息在那里,没有分切,在同一个镜头里,儿子又慢慢地将门合上了。那种恐怖,简直无法让任何表演体现出来,只有沉默能支撑着这一切。后来就是一家人,(全景)跟随在一具棺材后面,艰难地抬起步伐。

这是一个人物众多的影片,所以看的时候,不能有一点马虎,不然你就会迷失在那份恐怖的气氛里找不到南北。看完以后,我们坐在咖啡馆里,不断地讨论、争执着。我们都被影片震撼了,因为我们几乎都能理解这些发生过的一切。我们都知道,恶,是如何在人的身上滋长起来,就像“文革”,我们怎么就会失去理智,变得如此疯狂和丧失理智一样。

我们还是会问,我们的电影还能告诉观众什么?电影是带给大众娱乐的,这是一个部分,而不是电影的全部。观众同样也需要电影引领着他们,去鉴赏崇高的文学和精湛的艺术;作为一个公民,每一个人有着责任,去思考和反省自己的历史;除了快餐垃圾的电影以外,还是需要留下一些,过了几年,或许是更长一些时候,后人还能观赏的像《白丝带》这样的影片。未来的学习,视觉的力量会远远超过文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