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社区党建引领和推进社区管理科学发展

以社区党建引领和推进社区管理科学发展

时间:2022-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区党建如何发挥好引领和推进作用,是一项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健全社区党员代表议事制度,引导党员参与民主实践,积极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带动和促进社区居民民主健康发展。

以社区党建引领和推进社区管理科学发展

王洲洋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城乡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城镇社区特别是县城社区日益成为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各种社会矛盾的集聚点,党需要将在基层执政的支撑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管理的任务更为艰巨而繁重。社区党建如何发挥好引领和推进作用,是一项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和新挑战,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系列新要求、新任务,以社区党建引领和推进社区管理,各级党委必须因势而动、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社区的领导核心作用,在小社区构建大党建、谋划大发展,把党的组织资源、执政优势、服务能力和创新活力转化为引领和推进社区管理的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力量。

一、完善社区党建区域化体系,提升社区党建引领和推进社区管理的核心力

各级党委尤其是县(市、区)党委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社区党建工作组织领导体制,着力优化以市、县、街道、社区及其构成单元为主要层级的五级管理网络:一是各市(州)党委成立社区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其主要职责是研究制定本地社区党建工作规划和实施意见,并做好指导、协调、检查和督办工作。二是各县(市、区)党委成立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研究制定社区党建工作计划,确定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组织、动员辖区内各方面力量,协调、整合社区资源,实行共联共建;指导督促街道社区基层党组织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三是街道、城区建制镇党委可改建为街道党工委。代表县(市、区)党委行使区域党建协调指导职能,发挥在街道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各街道建立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作为研究和协调辖区内党建工作的协调、议事机构。四是逐步推行社区大党委制。各社区一般正式党员50人以上的应设立党总支,超过100人以上的应设立党委,辖区单位以及各类经济、社会组织党员负责人兼任社区党委(党总支)成员,统筹开展区域内党建工作。各社区要按照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原则,组建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由社区党组织召集,联系驻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共同协商议事。五是探索建立与社区自治组织体系相适应的新型社区党组织设置形式。要按照地域相邻、人员相熟、文化相近、构成相似的原则,采取单独组建、企业合建、行业统建、区域联建等方式,建立小区支部、楼栋支部、商贸市场支部、工地或项目支部、社会组织支部等区域性支部、产业链支部,形成同频式互动、无缝化覆盖的组织、工作体系。

二、完善社区管理民主化体系,提升社区党建引领和推进社区管理的号召力

要着力健全和完善社区党组织领导下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以切实增强社区居民的民主意识为突破口,提高社区居民对民主自治的认同感和参与积极性,着力加强四项民主建设:一是加强民主选举。2012年全省统一进行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换届选举,要坚持和发展社区民主选举制度,积极推广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两推一选”的办法,稳步扩大社区居委会直接选举覆盖面。要进一步规范社区民主选举程序,确保选举公开、公平、公正。二是加强民主决策。健全社区党员代表议事制度,引导党员参与民主实践,积极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带动和促进社区居民民主健康发展。全面推行社区民主议事会、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等一系列制度,深入开展以议事协商、民主听证和“五议五公开”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决策实践,着力保障群众的参与权。三是加强民主管理。要积极开展社区对话、居民说事、社区论坛、民情恳谈等民主自治活动,鼓励社区居民和驻区单位广泛参与,切实保障社区居民的参与权。要大力培育和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不断提高居民的组织化程度,拓宽居民参与渠道,使居民在参与活动中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四是加强民主监督。全面推行社区党务、政务、事务财务等事项公开,主动接受居民的监督和质询,保障其知情权和监督权。定期开展党员民主评议社区工作者述职述评、行风评议等民主监督实践活动,切实发挥社区居民在民主监督中的作用。

三、完善社区服务多元化体系,提升社区党建引领和推进社区管理的执行力

要完善社区服务体系,丰富社区服务内容,促进社区管理工作提档升级,着力实施五项惠民工程:一是实施提升居民能力素质的育民工程。要加强社区及驻区单位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带动社区居民群众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要整合社区和驻区单位各类教育资源,创新活动载体,激发社区居民学习热情,努力打造学习型社区。二是实施满足居民生活需求的便民工程。要规范社区公共服务站建设,政府相关部门需延伸社区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将其全部纳入社区公共服务站,设立若干窗口,按照“专业不单干,分工不分家”的原则,统一受理和办理。加快建设能够满足社区居民基本生活消费需求、商业布局合理、公共服务功能齐备、服务质量较高的便民服务体系。三是实施搭建居民致富平台的富民工程。要协调相关部门深化社区就业服务,按需举办各类就业技能培训班,提高就业与再就业能力。支持社区居民特别是失业人员在社区服务领域自主创业,积极引导以服务养服务、以实业促事业,建立多渠道的社区服务投入机制,加快政府投资、社会创办、自主创业的社区服务产业化发展。四是实施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的乐民工程。要整合社区文化、体育设施等资源优势,大力培育社区文艺团体,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要依托社区义工组织、志愿者组织、“爱心超市”以及驻区单位等机构,开展邻里互助等群众性自我服务活动,在社区开展各类公益活动,为低收入人群、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城市流浪儿童和留守儿童等提供各种服务。五是实施打造平安和谐社区的安民工程。要大力推进社区信息服务网络建设,以满足社区居民需求为目的,建设社区管理信息系统,逐步打造数字化社区。要积极推行在职党员进社区、法律宣传进社区、警务司法进社区等活动,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切实增强居民群众的安全感。

四、完善社区保障制度化体系,提升社区党建引领和推进社区管理的影响力

社区工作运行机制是加强和创新社区管理的有力保证,要着力完善四项工作机制:一是完善社区协调管理机制。要形成市(州)党委统一领导,县(市、区)党委统筹指导,街道党工委协调沟通,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管理协调机制。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切实负起牵头抓总责任,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联系,搞好协调配合。要建立部门职能进社区准入制度,通过签订协议、购买服务、项目管理等方式,严格落实权随责走、费随事转规定。二是完善驻区单位共联共建机制。驻区单位党组织要进一步增强共建社区的责任意识,力所能及地为社区工作提供人力、财力和物力等方面的支持。社区党组织要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协调驻区单位和社会团体、中介机构等基层组织共同开展思想工作联做、社区治安联防、公益事业联办、计划生育联管、文明社区联建、党员教育联抓、贫困对象联帮等活动。三是建立社区党建工作考评机制。围绕社区党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阵地建设、社区服务等方面内容,制定社区党建工作考核方案。市(州)、县(市、区)党委书记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做到思想到位、职责到位、工作到位,发挥好表率作用。市(州)党委每年、县(市、区)党委每半年要专门研究、检查一次社区党建工作。要把社区党建工作成效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四是建立和完善社区财力保障机制。要将社区党建、管理工作经费和社区工作者的工资、生活补贴等纳入财政预算,逐步形成与地方财政同步增长机制。在公共服务的保障上,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严格费随事转财政支付措施,更多地向基层倾斜。在服务资源的投入上,探索建立政府投入与民间投入相结合、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社会化与产业化相结合的社会事业投入和发展机制。

五、完善社区力量集团化体系,提升社区党建引领和推进社区管理的内动力

社区居民是社区的主体,社区工作者是社区管理的主力军,要着力壮大五股力量:一是选优配强社区“两委”班子。努力把政治素质好、全局意识强、文化程度高、熟悉城市管理、会做群众工作的干部选配进社区“两委”班子,特别要选好社区党组织书记。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复转军人、社会知名人士参与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换届选举,不断提高社区“两委”班子的整体素质。二是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采取组织选任、从机关下派、从高校毕业生选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等方式,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扎根基层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加大从优秀社区工作者中考录公务员和选任街道(乡镇)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力度,积极推荐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社区工作者作为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三是发挥好社区党员带头作用。要分门别类建好社区党员信息库,把社区服务、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等作为社区党员活动的主要内容,通过广泛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志愿者、党员先锋岗、党员中心户等活动,落实党员教育管理要求,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四是充分发挥各类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要依托社区积极开展工作,在各种群众活动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要发挥各类社会组织贴近社会、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优势,支持其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按照各自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对具有公益性质、服务居民的社会组织,要降低准入门槛,以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予以扶持和发展。五是抓好社区志愿服务者队伍建设。要制定相关激励政策,推动志愿者服务活动的深入开展。每个社区都要积极培育和组建有一定数量、服务门类多样、以党团员为骨干的社区志愿服务者队伍,力争5年内达到居民人口的10%以上,使之成为社区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力量。

六、完善社区建设法制化体系,提升社区党建引领和推进社区管理的支撑力

要研究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努力推进社区管理的法制化、系统化、精细化。一是在宏观上加强法规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中的有些条款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需要进行重新修订。要对各地社区工作的创新做法、成功经验进行总结,不断健全社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为推进居民自治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二是在中观上加强机制建设。建议省委、省政府尽快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的意见》,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区建设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工作重点,明确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的各项要求,积极推进社区组织建设区域化、社区服务功能多元化、社区管理方式自治化、社区队伍建设规范化、社区运行保障制度化,增强社区党组织管理党员、服务群众、凝聚社会的能力,提高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充分调动社会各类组织和社区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三是在微观上强化方法措施。要根据中央加强社区建设与管理的制度规定,研究制定相关具体实施意见。要研究制定社区党员分类管理方法,丰富离退休党员活动载体,解决“发挥余热”问题;搭建在职党员进社区发展舞台,解决“先锋动力”问题;激发流动党员参与热情,解决“安家归位”问题;强化下岗失业、生活困难党员帮扶措施,解决“重树信心”问题。要整合辖区各类资源,扩大共驻共建平台,共商社区党建工作,共议社区发展大计,共促社区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湖北省委党建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