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影《父亲和女儿》:生命与爱的史诗

电影《父亲和女儿》:生命与爱的史诗

时间:2022-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以来,迈克尔·度德威特活跃在欧美地区致力于独立动画的创作,《父亲和女儿》就是他的又一部力作。正如迈克尔·度德威特所说:“《父亲和女儿》是一部关于渴望的影片,这种渴望无比静寂却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所谓“恋父情结”,是指女孩亲父反母的复合情绪。

《父亲和女儿》:生命与爱的史诗

img230

英文名:Father and Daughter

中文名:父亲和女儿

编剧/导演:迈克尔·度德威特(Michaёl Dudok de Wit)

监 制:克莱尔·詹宁斯(Claire Jennings)、威廉·瑟尔森(Willem Thijssen)

音 乐:诺曼德·罗杰(Normand Roger)、丹尼斯·查特兰德(Denis L. Chartrand)

片 长:8分30秒

年 份:2000年

国 家:美国、比利时、荷兰

荣 誉:2001年第73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法国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关于导演

img231

本片导演迈克尔·度德威特1953年出生于荷兰,是一位动画师、导演、插画家。年少时就对艺术抱有极大兴趣的他起初在瑞士学习版画,后来在英国的西萨瑞艺术学院(West Surrey College of Art)学习动画,期间练就了非凡的艺术造型能力,并完成首部作品《会见》(The Interview)。在巴塞罗那工作一年之后,他定居在英国开办自己的动画工作室,为电影、电视以及广告制作动画,同时也制作儿童图书,并在英国等地的艺术学院授课。

1992年他创作了第一部动画短片《清洁工汤姆》(Tom Sweep),1995年,他以一部《僧侣与鱼》(The Monk and the Fish)的动画短片在动画界崭露头角。这部表现僧侣生活的诙谐有趣的动画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的提名和包括法国凯撒奖与欧洲金动画奖在内的众多奖项,为他赢得了广泛的赞誉。近年以来,迈克尔·度德威特活跃在欧美地区致力于独立动画的创作,《父亲和女儿》就是他的又一部力作。2000年在加拿大渥太华国际电影节上首映时就引起了动画界人士的极大关注,2001年更是毫无争议地击败对手《做假发的人》(The Periwig-Maker)和《拒绝》(Rejected),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中的最佳动画短片奖。简单而平实的情节,短短八分多钟的时间,却给观众带来了长久的回味和美妙的艺术享受。

内容介绍

这是一个从别离开始的小故事。有一天,父亲和小女孩骑着自行车来到堤岸边,父亲深情地吻别小女孩后,坐上小船朝水的另一边划去,小女孩焦急地在河堤上等待,一直等到太阳落入地平线不见了踪影,可是爸爸并没有回来。

img232

小女孩无比想念父亲,每过一段时间就骑着自行车来到父亲离去的堤岸边寻找父亲的身影,虽然总是失望而回。时光流转,小女孩也一天天长大。尽管有了一大群同学和朋友共同嬉戏玩耍,她还是时常想起爸爸。尽管有了坚实的臂膀可以依靠,当她来到父亲离开的堤岸还是会怅然若失。恋爱结婚、生子,都未曾减少她对父亲深深地思念。无论是寒风凛冽还是大雪皑皑,去堤岸等候父亲也从未间断。

终于有一天,已经成为老婆婆的她,又骑着自行车来到了当年父亲离开的岸边。看见河水已经干枯,她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思念,她决定去寻找父亲的足迹。她走过已经干涸的河床,找到了半埋在泥沙中已经破旧不堪的小船,这一定是父亲当年用过的船,她想。于是,她蜷缩起身躯满足地卧在船舱中,就像躺在父亲的怀中一样。恍惚之间,她仿佛听到了亲爱的父亲在召唤,于是站起身来。是的,是父亲!她快步向父亲走去,她越走越快,而且变得越来越年轻。最后,回到少女模样的她与父亲紧紧拥抱在了一起……

主题分析:天伦之情与恋父情结

一般而言,电影相比电视更加注重画面和空间的营造,追求以尽可能浓缩的剧情和对白来传达出尽可能深刻的含义,它往往抽取一些极富意义的生活切片来尽情展现着生命的华丽和可能,给观者以长久的启迪和思考。可以说,动画短片更接近于电影。而《父亲和女儿》更是如此,它犹如一篇沁人心脾的抒情性叙事散文,用浓缩而有力的笔法将父女之间简单而珍贵的天伦之情娓娓道来,感人至深。

img233

正如迈克尔·度德威特所说:“《父亲和女儿》是一部关于渴望的影片,这种渴望无比静寂却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不错,小女孩对父亲的眷恋、对真情的渴望烙在心底。沧海桑田,唯一不变的是那份对父亲的真切等待和内心对亲情的期盼。而推动情节深入发展的正是她和父亲之间难以割舍的深情。

由于没有人物对白也没有面部特写,要想展开故事、传达主题,就必须让人物的动作和肢体语言说话,加强动作与情节的表现力因此显得格外重要。作者在这方面可谓煞费苦心。当父亲带着女儿来到岸边时,女儿向父亲伸开双臂想要父亲抱,父亲只是蹲下身子吻了女儿,然后走下堤岸。随后,父亲望着河水中轻轻飘荡的小舟若有所思,忽然转身冲上河堤一把将女儿抱起,紧紧地拥在怀中。当父亲终于驾船而去,女儿望着渐渐远去的小舟,在河堤上着急地来回奔跑。一系列生动、真实的动作细节让画面中父与女难以割舍的天伦之情溢于言表。

img234

其后,女儿在堤岸边等待、观望父亲时的动作将其对父亲的期盼演绎得层次分明、恰到好处。如,孩童时的女儿看着远去的父亲在河堤上焦急地跑着、蹦着,小孩子的活泼与直率显露无遗;而长成少女的她来到河堤上时,只是静静地注视一会河面就会离去;随着年龄的增大,女儿在河堤上逗留、发呆的时间越来越长,直到年老的她最后一次来到河堤上,看见河水已经干涸的她终于按捺不住,积累了几十年的对父亲的思念促使她穿越河床去寻觅父亲的身影。

因为一开始就交代了父亲和女儿的离别,父亲和女儿是否还能再度相见就成为了影片唯一的悬念,观众也正是带着这种心理上的共识自然进入到了影片的情节之中,随着女儿一次次出现在岸边期盼爸爸归来,观众的情感也被充分调动起来,与女儿的情愫共舞,共同盼望父亲的归来。女儿在恍惚之间与父亲的相会是影片的高潮部分,两人相对而立,久久注视之后拥抱在一起。这种超现实主义的处理不仅让父女之间的天伦之情得到升华,也给观众的情感期待一个完满的交代,令所有观众在这一刻不禁眼眶湿润。

天伦之情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父亲与女儿》正是凭借对这一主题的出色演绎成为世界动画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

另外,从当下文化语境的角度,我们还可以从片中读解出作者有意无意间对“恋父情结”的展现。所谓“恋父情结”,是指女孩亲父反母的复合情绪。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借此来说明儿童性心理的特征,认为小女孩对父亲的深情专注,在其潜意识中有一种埋怨并妒忌母亲占有父亲的爱,想把母亲置诸一边、取代母亲位置的愿望,即“恋父情结”。“恋父情结”的要害,是它可能阻碍女孩长大后走近异性,走向婚恋。困于某种原因,即使走进婚恋,亦身在曹营心在汉,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婚姻生活,因为她仍在深深地依恋着父亲,无法实现把感情从父亲身上转移到丈夫身上。在影片所呈现的故事中,我们不难猜测出女儿的家庭状况,母亲这一角色从始至终都没有出现,也就是说母爱是缺失的、被排斥的。父亲和女儿相依为命,女儿自然对父亲无比依赖和亲近。我们看到,即使在女儿结婚生子后,她依然一如既往到岸边等候父亲,并且,我们甚至看不见她与随行的丈夫、小孩有任何肢体、眼神的交流。因为女儿已深深陷入对父亲的迷恋无法自拔,也就无法把感情从父亲身上转移到丈夫身上,直到进入耄耋之年也无法走出这种“恋父”的性心理倒错。

角色分析

女儿

女儿的造型概括而抽象,无论幼年还是老年,都表现为一副身形单薄、需要呵护的形象。此外,女儿这个角色之所以让人感动,是因为她几十年风雨无阻去河堤等候父亲的执著和她看似平常却无比真挚和真实的对父亲的爱。由于影片景别和造型风格上的选择,我们对女儿的认知只能通过她一次又一次去河边等待父亲的动作来完成。伴随着女儿的成长,故事情节分化为逐步递进的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女儿前往河边的困难程度和对父亲的期盼程度都是不同的,女孩的表现也各不一样。例如,孩童时期的她会经常去等父亲,车也骑得飞快;到少女阶段,路上的大风几乎将她的车吹倒,女儿在河边只是看看就走了;青年阶段,女儿在路过河边时忍不住张望,一旁的女友们却催促她快走;中年时期,女儿有了自己的孩子,她对父亲的思念反而增加了,坐在河岸一直眺望着,等待着;老年阶段,她甚至骑不动自行车,只能推着走,但她仍然坚持来到河岸等待父亲的归来。这些细微的情节变化恰当地烘托出人物不同时期不同的人生境况和情绪,使得女儿这一角色形象更加丰满而真实。

父亲

身材魁梧、身着风衣,处在大片阴影之下无法看清面部的父亲只在片头与片尾中出现,我们无从知晓父亲为何离开,又为何一去不回。而这些其实并不重要,因为他更多的是作为一个象征符号存在,他象征着我们每一个人心中割舍不下的天伦之爱。分别之际,父亲对女儿的亲吻和深情拥抱体现出父亲对女儿的留恋和不舍。当看到影片最后,他最终出现在女儿的梦中时,眼眶湿润的我们真切体会到了这一份真情在我们心目中的分量。

场景分析:朴实简洁,唯美写意

迈克尔·度德威特深受中国和日本艺术的影响和启发,那些带着毛笔笔触的描绘和水墨淡雅色彩的运用成为他作品的最大特色。本片也不例外,作品本身情节朴实而简洁,场景设定唯美而写意,与整个故事的怀旧基调以及女孩的真挚情感非常吻合。

img235

作者吸收了欧洲插图艺术的经验,大胆运用光影和黑白处理形成强烈对比,加之以沉稳而淡雅的赭石色调,使影片表现出独特的具有东方韵味的艺术风格。人物造型虽着墨不多但简练而生动,场景画面更是犹如一幅幅意境高远的中国水墨山水画,令人赞叹不已。作者对画面构图的艺术追求也给我们留下了强烈的印象。动与静、疏与密、方与圆,以及点线面的搭配与对比显示出了作者深厚的艺术修养。例如河堤上树影相连的成排大树、被风吹动如层层波浪的毛草、浅滩上形孤影单的水鸟、秋风中漫天飞舞的落叶,甚至女儿站着岸边的观望,没有一处不给人以一种如诗如画的感觉。

img236

我们常常通俗地说“动画是运动的画的艺术”,虽不甚准确,但用来形容《父亲和女儿》却是很确切的。因为无论我们何时按下暂停键,都会得到一幅具有精妙艺术美感的图画。

img237

影片的音乐改编自罗马尼亚作曲家伊奥西波·伊凡诺维奇的圆舞曲《多瑙河之波》,是这部作品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它随着情节的发展和剧中人物的心理变化恰到好处地出现和行走,不仅烘托出了短片浓浓的优美抒情的氛围,让观众沉醉在优美的影像之中,更渲染出了影片关于爱的主题,使观众被女儿的执著与深情深深感动。除了父亲与女儿之外,音乐可以算做影片中的第三个重要角色,它一会儿充当说书人的角色,一会儿变成身处现场的观众,随着情节的发展和剧中人的情绪而呈现出自己的“喜怒哀乐”。影片音乐的成功之处在于我们往往感觉不到音乐的存在。如果没有节奏分明、张弛有度、与剧情融为一体的音乐,我们很难想象本片会有如此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另外,本片音乐以通俗、大众的手风琴为主要演奏乐器,也透示出作者试图将简单平凡的主题演绎出不平凡的良好愿望。

场景一

影片开头,几个以天空白云为内容的空镜头之后,父亲和女儿骑着自行车远远而来。在巨大的、静止不动的背景下,父亲和女儿犹如两颗微小的尘埃由远及近,以手风琴演奏的《多瑙河之波》缓缓响起,将观众带入略带伤感的情境之中。堤岸边,父亲和女儿在土地与大树形成“L”型构图中停下来。当父亲放下女孩转身离开的时候,音乐忽作停顿,转向低沉舒缓,似乎预示着父女的分别。伴随着父亲的小舟渐行渐远,音乐声变得愈发低沉忧伤,如泣如诉。

场景二

在影片的最后,年迈的女儿望着已经干涸的河床,此时音乐骤然停下,仿佛要观众去倾听女儿的心声。随着女儿走下河床,音乐低声行进。女儿在父亲当年的小船里躺下,音乐不知不觉又安静下来,让观众与女儿一起感受着此刻的安详。两个地平线和天空白云的空镜头后,女儿站起身来朝父亲走去,音乐渐强。在父亲和女儿重逢拥抱的一刻,音乐转为激扬的钢琴演奏,最终将观众的情绪推向高潮。

img238

剪辑分析:淡出、淡入、叠化、空镜头

作者在影片的景别设置上几乎全部采用全景和远景,加上摄影惯用的氧化褪色照片的色调,在描写过程中力求以客观的、陈述式的笔法赋写,不掺入个人意见,令观者以为作者仅在“直言其事耳”,这使得全片具有了史诗式的艺术风格。影片没有太过具体的故事情节,只是用八分钟的时间讲叙女儿一生的等候,与这种厚重的史诗风格相适应的是,在转场技巧上多采用淡出与淡入、叠化等“技巧剪接”来达成时间的流逝和地点的变换。此外,在光学技巧之外,作者在镜头剪接上也体现出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巧妙创造。比如在表现老年阶段的女儿最后两次来到岸边的情节时,第一次,镜头以天空中孤独飞翔的大雁巧妙地化为地上水滩中的倒影,然后女儿的自行车车轮轧过水滩,再向等候父亲的堤岸骑去。巧妙地从中年时期转换到了老年时期。第二次,紧接着上一次的镜头,画面跟随天空中成群的飞鸟移动,停在岸边的小路上,然后更加年迈的女儿推着自行车走近,车轮的特写镜头淡入,再切至女儿步履蹒跚推车的全景,之后骑着童车的孩童从她身边飞驰而过。巧妙的镜头剪辑使得时空转换自然而流畅,显示了作者独到的艺术匠心和娴熟的专业技巧。

img239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空镜头的运用与故事情节的发展彼此呼应、相得益彰,赋予了影片更加动人的魅力。南飞的大雁、凛冽的秋风、变幻的桑田、光秃的大树,这些表现时间流逝的空镜头被不留痕迹地穿插于影片的各个阶段,恰到好处地推动着感情的发展,并引导观众一步步进入作者营造的情境之中。

文化分析:生与死的感悟

短小精悍、富有创新性和思考性的动画短片一直是推动动画艺术向前发展的先锋,随着越来越多的成年人青睐动画片这一艺术形式,动画短片也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父亲和女儿》可以算作当今优秀动画短片当中的佼佼者,该片除了对人间永恒的真情的歌颂,还包含了作者对于人生无常、生命短促、生老病死不可避免等沉重话题的人生感悟。

img240

中国传统的生命智慧更多的是集中在对生的思考上,专注于对有限人生的探索,而较少关注死亡。人们内心深处有一种惧怕死亡的心理,甚至由此而忌讳谈死,对死亡问题唯恐避之不及。与此不同的是,西方人从古至今对死亡及死后世界都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西方文化对于死亡这一重大人生之谜,尤其是死的本质的探讨是极为深刻的,这对西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基督教认为:死乃是从人的罪而来。因为基督徒能从死里复活,基督徒在死后能够享受一个美好的永恒生命,所以当基督徒面对死亡时,就像是面对一个“门槛”。当基督徒跨过这个“门槛”之后,不是进入黑暗,而是进入光明;不是永远分离、绝望或灭亡,而是进入真正崭新、喜乐、永恒的生命。也因为门槛的另一端如此美好,所以,基督徒可以乐观积极地面对死亡,甚至还能盼望、期待死亡的到来。西方思想史上也从不缺少对死亡的思辨。如波伏娃在《人不免一死》中认为:“看上去,死亡是人的缺陷,但是也是人的权利。因为有死亡,人才会珍惜生命,发挥创造性,活得有精神。”哲学家们通过自己对死亡的思考,促使人们正视死亡、接受死亡、思考死亡,并以死亡来反思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父亲和女儿》就是一部促使人反思生与死的意义的哲理性动画短片,绝少说教气息,观众总是在不知不觉中被剧情所影响,去思索生与死的意义。这得益于影片含蓄而有力的艺术表现力。它并不直接表现死亡,而是用一些蕴含深刻的情节来引出关于生命的哲理。女儿年复一年骑着自行车去堤岸边等候爸爸是影片的主要情节,作者在这里设置了几次擦肩而过,即女儿每次都会在路上与某个人擦肩而过:当她是个小女孩时,她与在风中推着自行车、步履蹒跚的老妇人擦肩;当她长成少女时,他与不紧不慢的中年妇女擦肩;当她坐在丈夫的身后时,她与风华正茂的少女擦肩;当她载着自己的孩子时,它与去接孩子的少妇擦肩;当她也变得老态龙钟时,与活泼的小女孩擦肩;当她老到骑不动车时,与骑着童车飞驰的孩童擦肩。这一独具匠心的设置让人不由得感慨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也仿佛告诉观者:在生生不息的人生旅程中,当春去秋来,沧海变幻,唯有心底的那一份真爱是永远无法改变的。

img241

在描写人与车的关系时,作者也是苦心经营。看似简单枯燥的骑车动作,被作者赋予了富有韵味的节奏变化。小女孩骑车时的得意洋洋,中年人骑车时的不紧不慢,老妇人骑车时的摇摇晃晃,逆风时的费力,顺风时的轻松……都显得真实生动而极具说服力。这种变化在表现不同的人骑车上坡的情节中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让我们不得不钦佩作者对生活的发现力和观察力。自行车作为影片中的关键道具,也被迈克尔·度德威特赋予了极强的表现力。不停转动的自行车车轮是全片唯一的特写镜头,它作为一个象征符号在影片中多次出现,强化了生生不息、生死循环的主题。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女儿第一次骑车来到堤岸边时,是随手将车倒在路旁,而当年迈的她最后一次来到岸边时,同样“年迈”的自行车站立不稳倒了下来,扶起来,又倒下,她干脆不再理会。耐人寻味的细节刻画让整部影片充满了浓厚的哲理气息。

可以说,与轻松幽默类动画片相比,严肃题材动画片往往费力而不讨好观众,但本片作者娴熟的动画技巧加上自身深厚的艺术修养却赋予了本片不同寻常的魅力,感人至深。

(彭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