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影《老人与海》:人可以失败,但不可以被击败

电影《老人与海》:人可以失败,但不可以被击败

时间:2022-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影片中老渔夫完全体现出了“人可以失败,但不可以被击败”的硬汉精神,在困难面前老人选择了战胜困难,而不是逃避。外在的肉体可以接受折磨,但内在的意志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老人与海》中老人的故事不仅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象征着整个人类坚不可摧的精神。

老人与海》:人可以失败,但不可以被击败

img219

英文名:The Old Man and the Sea

中文名:老人与海

原 著: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

导 演:亚历山大·彼得罗夫(Aleksandr Petrov)

配 音:戈登·平森特(Gordon Pinsent)三国连太郎(Rentaro Mikuni)凯文·迪利(Kevin Delaye)

片 长:20分钟

年 份:1999年

国 家:加拿大、日本、俄罗斯

荣 誉:2000年第72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后的巅峰之作,发表于1952年,并使作者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99年,俄罗斯动画艺术家彼得罗夫将它搬上银屏。这是各艺术互相开放体系下的一次成功转换。该片是其所处时代背景下动画创作的先锋性与实验性的代表,是动画制作技术与艺术的新尝试。其充满写实性油画风格的画面、具有节奏感的叙事以及视听语言的运用带给观者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灵震撼。

img220

影片中,“老人”的动画原型是彼得罗夫的岳父——集体农庄庄员尼古拉。可实际上,尼古拉这一辈子从没到过海边。在制作动画片《老人与海》时,亚历山大·彼得罗夫颇费了一番心思挑选主人公原型。影片中的老人应该是一个蓄着白胡子、长着浓密蓬松的头发、非常健壮的人。而尼古拉是个小个子,身板儿倒蛮硬朗,但是秃顶。亚历山大·彼得罗夫和儿子开始“逼迫”尼古拉留胡子。起先,尼古拉说什么也不肯,后来经过软磨硬泡,尼古拉终于答应了。过了不久,尼古拉的下巴上长出了漂亮的银须。亚历山大·彼得罗夫隔三岔五就往岳父那跑一趟,看看尼古拉的“扮相”如何。当尼古拉的胡子长到两三厘米时,亚历山大·彼得罗夫说:就是他了!他们开始试镜头:又是拍照,又是摄像。亚历山大·彼得罗夫总想给尼古拉画上头发,但其儿子表示反对,他儿子觉得姥爷要是有了头发,该有的味道就变了。

内容介绍

桑提亚哥是古巴的一个老渔夫,瘦削憔悴,后颈满是皱纹,脸上长着疙瘩,但他的双眼像海水一样湛蓝,毫无沮丧之色。一个叫曼诺林的男孩子总是跟他在一起,他和孩子是忘年交。孩子很爱他,在曼诺林的眼里,老头是最好的渔夫。

img221

老人和孩子相约出海,出港后各自驶向自己选择的海面。老头已经放下鱼饵,不久,他断定一条大鱼已经上钩。但鱼并不肯轻易屈服,慢慢朝深海游去。老人回头望去,陆地已从他的视线中消失。老人和大鱼一直相持到日落,双方已搏斗了两天一夜,为了能坚持下去,他不断地和鱼、鸟、大海对话,不断地回忆往事,老头回想起年轻时在卡萨布兰卡跟一个黑人比赛掰手腕的经历。最后桑提亚哥在第二天天亮时奋力把黑人的手扳倒,从此他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冠军”。

老人和大鱼的持久战又从黑夜延续到天明,但他仍紧紧拉着钓丝。当鱼游到他身边时,他把鱼叉高高举起扎进鱼身,老头把大鱼绑在船边胜利返航。可是返航的过程中鲨鱼吃光了老人两天的辛劳,只剩下鱼头和鱼尾……

船驶进小港,老人回到窝棚,天亮后人们看见船旁硕大无比的白色鱼脊骨,大家都感到惊叹。

主题分析——硬汉精神

《老人与海》除了向我们展现了什么是真正的人生,表现坚强,渲染爱心外,硬汉精神是其重要主题。

真正的好作品都是用生命的历练作题材,《老人与海》也是如此。在影片中老渔夫完全体现出了“人可以失败,但不可以被击败”的硬汉精神,在困难面前老人选择了战胜困难,而不是逃避。他不甘认输,不甘被自己打败。外在的肉体可以接受折磨,但内在的意志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老人用自己坚强的意志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典范,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必须带着爱和坚强勇敢面对。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不断地受到挫折、失败还有许多负面情绪的影响,许多人因此而消极,失去对生活的热爱。而《老人与海》却刻画出一个与大海搏斗,在艰难的环境下奋力抗争的老渔夫形象。老渔夫那种不言败的精神,让人敬佩。更何况支撑他坚持到底的,是对于小孩的爱,老人就是想通过自己的意志告诉孩子,不要在任何困难面前退缩。硬汉精神令人震撼,而硬汉内心的爱则令人感动。

《老人与海》中老人的故事不仅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象征着整个人类坚不可摧的精神。在现实中,他虽然失败了,但在精神上,他却是胜利者,他那顽强搏击的精神,展示了人的高贵和尊严。任何人只要尽生命的能量,为自己的理想追求、奋斗,就是真正的胜利者。

img222

老人的硬汉精神,也有对于生命局限的无奈。在年轻的时候他可以和掰腕对手对抗一天一夜,连换了四个裁判。年轻时候的对决是精神和肉体共同战胜了一切。而在自己年迈的时候面对比船还大的马林鱼,老人此时唯一的法宝就是坚强的精神意志力。此时的老人是物质上的失败者(身体垮掉),但他的精神没有被摧毁,他那不屈的意志将不断激励更多的生活强者(小孩)。

生活中,人会失败。但失败原因却不一样,有人是彻底地被肉体的疲惫打垮,有人却是在自觉地追寻和完成他的使命中失败,是在维护和捍卫尊严和光荣中失败的。这种失败者只会失去肉体的力量,信心与希望却始终没有破灭,其精神在面对生命局限(肉体)时表现得硬汉十足。

不可否认,只要是人就都会有缺陷。当一个人承认了这个缺陷并努力去战胜它而不是去屈从它的时候,无论最后是捕到一条完整的马林鱼还是一副空骨架,这都已经无所谓了,因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已在那追捕马林鱼的过程中充分地体现了硬汉精神。

失败并不可怕,人生谁能没有失败?有人在失败中毁灭,也有人在失败中成长。因为害怕失败不敢追求成功,这就是弱者。在弱者面前,失败是倾覆生活之舟的波涛,波涛越大,他就越容易被吞噬。因此作为一位强者,就不应该面对失败而消沉悲观,就不应该因为沮丧而停止追求。圣地亚哥老人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与中国的“愚公移山”极其相似,在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更值得学习和深思。

角色分析:爱与勇敢

老人

1.老人代表了人类对于大自然的态度。人类自身作为自然界里的一份子,一方面向往和留恋自然界所赋予的生命形态,一方面为了自己的生存要不停地和自然界里的其他生命进行抗争。

img223

2.老人是坚强、宽厚、仁慈、爱心的象征体。即使在人生的角斗场上失败了,面对不可逆转的命运,他仍然是精神上的强者,是“硬汉子”。他在外界巨大的压力和厄运打击时,仍然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甚至视死如归,尽管最后失败了,老人却依旧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有着胜利者的风度。

3.老人在出海回来后,村里的人都在围着马林鱼尸骨评论老人不屈精神的时候,老人已经疲惫地倒在自己的屋子里呼呼大睡了。固然精神是坚强的,但是精神的寄生体(人类躯壳)却是现实的,人类躯壳有明显的局限性。老人的精神可以战胜大鱼,打败另一个掰腕的黑人选手,但是老人的精神却不能对抗自身身体的极限(年迈)。精神和肉体的矛盾,是每一个人都不能完美解决的。因此《老人与海》的原作者海明威在身受各种疾病的折磨时,举枪自尽,也许这也是对于硬汉精神的追求,对于肉体的失望和无奈。

小孩

img224

小孩对于老人的感情,更多的是对于传统的接受和尊敬。老人的爱让孩子学会了勇敢和坚强,再面对下一次出航,孩子没有任何的畏惧,甚至是渴望能勇敢地去面对未来将要在大海中出现的所有困难。

场景制作花絮

彼得罗夫的玻璃油画是动画领域的一株奇葩,他在15年的时间里坚持用手指沾上染料在玻璃上作画的方式表现自己的艺术诉求。彼得罗夫说:我感觉电影可以与绘画艺术一起创造新的视觉效果。他认为用手指作画更容易,可以画得更快,而且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手指是心灵与绘画之间相通的一条捷径,是最直接的一条途径。这次他将海明威的著作浓缩于22分钟的动画电影,其难度超乎寻常,两年半漫长艰辛的创作生活,始终是因《老人与海》这个感人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他。《老人与海》是采用70毫米电影胶片拍摄完成的,它不同于传统的35毫米的电影胶片,大尺寸电影的制作对于绘画者来说是极其残酷的,影片中微不足道的错误也会被夸大到不可原谅。通常35毫米胶片拍摄的动画片,绘制的画面是9到12英寸,而用70毫米的胶片,画面将是35毫米画面的五至七倍大。彼得罗夫说:这对我来说完全是新的尝试,当我开始制作这部片子的时候,没觉得会有什么新的问题,只是比以往画的画面大很多,但当我看到屏幕上的画面时,我惊呆了,那些被放大了的画就像巨幅油画。

img225

彼得罗夫利用玻璃的不同层面进行制作,拍摄同一个镜头时,他往往在一层画面上制作人物,同时在另外一层画面上制作背景,灯光逐层透过玻璃拍摄完第一帧画面后,他再通过对玻璃上的湿油彩进行调整来拍摄下一帧画面。在这部影片中,该过程重复进行了29,000次,无一失误。

img226

在这部22分钟的动画中,几乎每一帧都可以独立成为一幅美丽的油画,其在表现大海的壮阔气概,海天融合的层次上,具有十分强烈浓重的表现力度,层次分明的颜色过渡和厚重的油墨渲染,令人感到天地的苍茫和老人的孤独。而水晶莹透亮的质感和天空缥缈悠远的空间处理也炉火纯青。在表现人物的表情方面,玻璃油画的方式同样具有很突出的特色,虽然面部细节并不清晰,但艺术家深厚的功力却令人物表情栩栩如生。

文化分析:西方式的生命形态

在《老人与海》短片中看到老人奋力捕鱼,海鸥俯冲啄鱼,老人与鲨鱼搏斗的画面,即使是把音响关掉,你也能感到耳畔就在回响着老人的愤怒,海浪的汹涌。油画画质以及紧凑音乐使得《老人与海》整部片子都产生了一种强烈的震撼效果——一种源于油画的生命震撼。

《老人与海》体现了深刻的美国时代精神与西方文化的精髓。《老人与海》的情节并无特别令人赞叹之处,它不如冒险小说刺激,却包含了很深的文化底蕴。在这部22分钟的短片中,西方文化精神的存在,如同给短片镀了一层金,使它熠熠生辉。

一、英雄主义

英雄崇拜,这几乎是人类本原性的心理欲求。美国是崇拜英雄、尊重强者的国家,而且在世界上许多民族的生存哲学中,尊重只给予值得尊重的强者,弱者是没有资格获得的。所谓英雄,必然是勇敢的楷模,智慧的化身,人类生命价值的最高体现。对英雄的崇拜,电影常透视观众的内心状态,从而营造一个让观众投身的空间,在“现实与超现实的互动”中完成对自身的救赎,这也就是说,身为一个有限的人,往往透过一种观影对银幕中的英雄产生崇拜,进而将自身镶入这个英雄形象,让这个英雄透过超现实的影像呈现,完成在现实中的虚拟拯救,拯救我们脱离对国家、社会、家庭或自我的不满与无力,这也是电影吸引人、有生命活力的地方。

img227

生命局限却是一个现实的问题,精神上的向往最终还是要回到生命躯壳的局限上来。人性是强悍的,但人类本身有自己的限度。正因为如此老渔夫一次又一次地向限度挑战,更能体现出硬汉精神VS生命局限的生存震撼。在这个意义上,老渔夫桑提亚哥挑战限度带来的行为更能激励人类的信心,体现人类的尊严。此外,老人向我们传达了这样的一个信息——人生就是无止境的追求,尽管漫长、艰难,充满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顽强地迎接挑战,你将永远是一个真正的胜利者!

许多观众在看完电影以后,萦绕在脑中的总是老人奋不顾身地与鱼周旋的身影。影片确实在老人身上体现了鲜明的英雄主义色彩。八十四天没捕到鱼后,老人依然执著地出海,下定决心驶向远方捕鱼。在巨大的大马林鱼上钩后,明知自己瘦削,却要对大鱼说“我跟你奉陪到死”。至鲨鱼来袭时,表现得更为明显。鱼叉被鲨鱼拖走了,用小刀,小刀折了,用短棍,短棍也丢了,他用舵把再打。尽管鱼肉最终被咬去了,但这无法摧毁他的英勇。老人身上的英雄主义是此短片的一个振奋点。

二、乐观主义

乐观主义一直是美国文化里最重要的文化因子,在很多影视作品当中乐观主义一直都占据着重要的主角地位,在这部体现美国文化精神的影片中也不例外。

img228

旺盛的生命力在影片中体现在两个人身上:老人和孩子。虽说老人是绝对的主角,虽说老人的年龄很大,但在片中,孩子和老人的精神是一致的。孩子身上的朝气感染了本应暮气沉沉的老人,使他焕发出新的活力。正是这种活力支持着他与鱼搏斗了数天数夜,最终回归。作者在小说中反复提到狮子,老人梦见狮子、看到狮子,这正是老人体中旺盛的生命力的体现。当一个迟暮老人不被自己年迈的躯壳所局限,依旧保持强盛的生命力意识,这就是不折不扣的乐观主义表现。

在和马林鱼做持久抗衡的时候,老人在船上和马林鱼做了一次假想上的交流。老人一方面表现出与马林鱼抗衡到底的决心,但老人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变成和马林鱼具有一样生命形态的海底世界的一员。这样,他就可以和马林鱼一样在海里自由地体验生命精彩,无拘无束。在遇到劲敌时老人依旧乐观地面对眼前的一切,并且突破生命意识形态进行幻想,一场艰难的搏斗,经过老人的幻想后变成了美丽的生命意识形态的畅游。困难来临,还当成一次美幻的享受,足见其对困难所抱有的乐观心态。

img229

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融入了很多个人的生活经历,以及自己对人生的看法。《老人与海》完整地体现了他本人创作的种种细节和艰难。作者把渔夫比作作家,捕鱼术代表写作艺术,而大鱼则是伟大的作品。对文中每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事件,在此不做具体的分析,但不可忽视的是鲨鱼的象征意义,在影片中,鲨鱼象征着一切具有破坏力的力量:绝望、诋毁、忽视、缺乏自信。而最终,鲨鱼掠走了收获,这是一个悲剧性质的结局,然而,老人依然不放弃,和孩子计划着“再出海”,这是老人乐观主义的延续。

在影片的结尾,老人和孩子计划用旧福特牌汽车的钢板来改造鱼叉的矛头,再一同出海,这加强了电影的乐观主义色彩。而西方的乐观主义生命意识形态也在《老人与海》中绽放。当一部绘画作品能够让你听到里面的剧情,那是如何的伟大呢?《老人与海》做到了。

(符攀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