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影《物质享受》:物质 精神=幸福

电影《物质享受》:物质 精神=幸福

时间:2022-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物质享受》:物质+精神=幸福英文名:Creature Comforts中文名:物质享受/动物物语/百兽物语导 演:尼克·帕克制片人:莎拉·莫洛克出 品:英国阿德曼动画公司片 长:5分13秒年 份:1990年荣 誉:1991年第63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关于导演本片是阿德曼动画公司最早的作品之一。内容介绍《物质享受》记录了人和动物们一次交流的过程。《物质享受》显然属于后者。

《物质享受》:物质+精神=幸福

img136

英文名:Creature Comforts

中文名:物质享受/动物物语/百兽物语

导 演:尼克·帕克(Nick Park)

制片人:莎拉·莫洛克(Sara Mullock)

出 品:英国阿德曼动画公司(Aardman Animations)

片 长:5分13秒

年 份:1990年

荣 誉:1991年第63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关于导演

本片是阿德曼动画公司最早的作品之一。阿德曼动画公司就是当今世界上最顶尖的“定格动画”的缔造者,其代表作《超级无敌掌门狗》和《小鸡快跑》在世界上刮起了一阵猛烈的黏土动画旋风。而尼克·帕克正是在这家公司中拥有举足轻重分量的导演之一,他与阿德曼在黏土动画界而言,就有如皮克斯之于3D动画一般享有崇高的龙头地位。

img137

尼克·帕克原名Nicholas Wulstan Park,生于1958年。1980年在雪佛艺术学院广播艺术系学习,之后进入贝肯斯菲尔的国立影视学院;就读该校时,尼克即着手《月球野餐记》的制作,将华莱士及阿高两位主角介绍给世人;1985年加入阿德曼公司并完成该片。之后为四号频道《人与动物说双簧》系列动画执导短片《物质享受》,点子多端、才华洋溢,自称是“以黏土动画为素材的电影人”。1996年,尼克·帕克已经凭借三座奥斯卡金像奖享誉全球。2006年,他的动画长片《超级无敌掌门狗之魔兔诅咒(Wallace& Gromit:The Curse of the Were-Rabbit)》打败了宫崎骏的《哈尔的移动城堡》得到奥斯卡动画长片奖。

尼克不是泛泛之辈,他一手监制的《超级无敌掌门狗》系列影片,全部都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引鹅入室》、《月球野餐记》和《剃刀边缘》都是响当当的得奖之作。全世界观众都疯狂爱上片中那只忠诚可爱、聪慧冷静的小狗阿高(Gromit)。后来,曾经出现在《超级无敌掌门狗》系列中的小羊肖恩(Shaun)也因为其可爱的外表、善良的性格以及过人的才智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阿德曼公司也顺应市场的需求制作了电视动画片《肖恩羊》。2008年的圣诞节,尼克重归,与他的老搭档鲍勃·班克联手再度制作《超级无敌掌门狗》新系列之《面包房生死决战》(A Matter of Loaf and Death)。目前这部大片也取得了骄人的战绩。

内容介绍

《物质享受》记录了人和动物们一次交流的过程。也许这是第一次人类和动物站在一个平等的地位谈话,动物园里的动物们终于可以在话筒前尽情发泄对人类的不满。人类以为自己对动物们已经足够好了,可没想到却完全忽略了动物们的感受。从巴西来的豹子抱怨最多,认为动物园的空间太小,食物不新鲜,不像热带国家那么温暖;黑猩猩也抱怨自己经常受冻,且心情很糟;整个片中抱怨空间太小的动物最多,如野猪、袋熊等;年老的乌龟和考拉则认为这里的一切都好,但还是不如自己原来生活的老家舒适。一些生活在食物链底层末端的动物,如野鸡、考拉等,则认为动物园里一切都好,什么都不用担心;在动物园出生的第二代,如小北极熊,则希望有大屏幕的电视机和好的护理设备,并抱怨只吃不动长得太胖。

主题分析:精神和物质

img138

《物质享受》,这一片名已经在和我们展开了一场深刻的讨论。随着自身能力和经济的累积,人对物质的满足不断设定更高的门槛;但精神却不停地被掏空,变得脆弱而麻木……直到有一天,当人类得到梦寐以求的物质,却再也找不到心灵雀跃的感觉时,或许就会开始怀念小时候得到小红花时那种单纯简单的快乐……时代变迁,人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而精神世界里却是迷茫与空虚,好像大家变得越来越寂寞了,可是又道不清寂寞空虚的本源是什么。

动物刚到动物园时,一定会异常享受物质满足带来的快感,日日陶醉在悠闲安逸的生活中,因为它们再也不用在危机四伏的野外挣扎求存了。可日复一日,吃得越来越多,身体越来越臃肿,精神上却越来越空虚。动物们很快就发现失去自由后的落差感,更可怕的是生存矛盾所衍生的需要和情欲也消亡了。原来在野生环境通过激烈竞争才存活下来的野生动物,现在每天能做的就是吃喝拉撒,任由游客拍照,任由野外生存技能退化殆尽。逐渐的,动物们也和人类一样空虚寂寞,缺乏激情,丧失生活的目标和乐趣。于是,一部分动物自然而然开始怀念过去。性格温和、看上去十分老实的乌龟就表示住在动物园里也挺舒服,但还是觉得在自己的老家会更自在些,简简单单几句道出了对家乡的憧憬和向往。

这部片子说出一个道理:物质满足不能取代精神满足!在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之后,精神生活就变得格外重要,有时候就算没有物质的保障,只要有精神信仰一样可以活得很好。物质满足程度与幸福程度并不一定成正比,过度的物质满足只会产生消极的影响。简单地说:幸福快乐最重要!大家可能听过《家猫和野猫》的故事,家猫由于每天有吃有喝长得越来越胖,连走路都觉得累。而野猫虽然每天只能钻垃圾桶找食物,长得很是干瘦,但拥有自由,生存能力也很强。野猫见到老鼠凶猛无比,动作矫健,而家猫见到老鼠反而吓得抱头乱窜。动物园里的动物们看起来的确比野外的动物轻松闲适,但动物园里动物们最大的缺失就是失去了自由,也就是豹子口中的“空间”。我们可以把这种所谓的“空间”、“自由”理解为一种高层次的精神享受。要是给豹子一个选择,它一定会毫不犹豫地用舒适的生活去换取巴西茂密原始森林给予的艰辛。身体被囚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对自由的向往。

角色分析

动画艺术短片是动画片中的“贵族”,它对于美术形式的探索有时甚至超过了美术自身。这些在美术形式上的探索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于影片更深一层次主题表达的探索和追求,另一类是对于工艺制作技巧的探索和追求。《物质享受》显然属于后者。

1.黏土动画的独特魅力

对于看惯了单线平涂式的动画片的我们,这部黏土动画片带给人们一种清新、朴实之感。黏土动画对材质和工艺的要求非常高,要制作一个完整的可用于拍摄的角色必须要经过好几道工序。艺术家们为了更方便地变化角色的表情、表现说话的口型,总事先做好若干个替换的嘴型和眼睛。黏土动画中最重要的是场景和灯光,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很多因素,比如故事的背景、美术风格等。灯光设计主要要考虑故事发生的时间、光的颜色、投射范围、强度等等,这也是为什么黏土动画也可以拍出华丽梦幻感觉的原因所在。

img139

img140

黏土动画的最大特色在于突破平面限制,不靠3D动画技巧也可以营造出立体感,同时透过黏土的高度可塑性,丰富角色人物的七情六欲,反映戏剧情节所需要的夸张效果。但由于黏土这种材质本身的特性,创作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比如角色的表演动作不如手绘动画那般活灵活现,甚至还有些僵硬。虽然有很多口型的变化,片中动物们说话的表情还是有些单调,动作的花样性也相对少了一些。可也有很多观众认为正是这种质朴的表演才是黏土动画真正的魅力所在。因此,制作黏土动画更需要创作的巧思来装点丰润情节与人物的相互关联,让观众在独特的黏土美学世界中领会更多新奇趣味。

2.别具一格的角色

动物的造型呈现出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独特、质朴风貌,都有一个椭圆形的嘴,嘴里还有整齐的两排牙齿,连鸡也不例外。所有的动物都靠着五官的变化以及手势,比如眼珠子的转动和嘴型的开阖来表达它们的各种情绪。制作者观察得很仔细,连一些不容易被人注意的动作都做得十分到位,比如趴在树上的豹子在抱怨时,眉毛不停地跳动,搭在树干上的尾巴也轻轻拂动,惟妙惟肖,仿佛所有的动物都有思想活动。全部的场景及道具都由黏土制成,使得角色在环境中融合得更好,风格更统一。

性格方面,以豹子为代表的老一代的动物们,对于物质生活水平表现得不太在乎,甚至很烦恼、很无奈。自由在它们心里所占的分量远远大于高级的医疗设施。而第二代的动物们从小就生活在舒适安逸的环境里,犹如温室里的花朵那样脆弱,它们可能永远也没机会体会老一代所经历过的那种生活,以至于它们对自由没有真正的概念,内心深处期望的也就只能是动物园的条件能更好一点。以第二代的小北极熊为例,它身材臃肿,缺乏活力。

叙事分析:有趣的新闻访谈节目

img141

本片是一次充满人情味且很有趣的采访节目。这种新闻采访——人类去采访动物——的新颖手法营造出一种写实的氛围,我们甚至可以看到片子开头还有人类在做录制前的声音测试,这大大增加了采访的可信度。本片在结构上彻底抛弃了叙事性,观众感觉只是在看一个访谈节目而已,而不是在讲一个有起因、高潮、发展、结尾的故事。这在以前的动画短片中,甚至是动画长片中也是没有过的。

这种带有新闻纪实性的记录方式,最大特点是通过声画信息的直观传播使影片内容更具“深刻内涵”,更注重浓厚的“人文关怀”精神。这种方式,满足了人们听故事的欲望,而不是电影镜头语言的尽情展现,因此,带给观众的感受是更加真实可信。

短片在主题定位上更倾向于通过表现平凡生活中的小人物来映射时代的变迁,以及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面貌的变化。本片似乎一下子让观众逐渐从影片身上看到了自己的身影,缺少了一些深度,却增添了一些亲切。这让人不由得想起同样采取现场采访方式的贾樟柯的《二十四城》。这部影片通过采访职工的方式,叙述了“420”厂1958年从沈阳搬迁至成都的历史以及厂里职工悲喜交织的命运。贾樟柯的电影一向以真实记录著称,对中国现实的强烈人文关注显得尤为可贵,片中成功地将真实与虚构交融于一体,使用了大量非职业演员,几个主要的讲述者都是以前厂里的职工。也正是因为非职业演员没有接受过专门的表演训练,所以他们在镜头前面表现得没有专业演员那么程式化,相反更为真实感人。

文化分析:人与自然

“回归自然”是这部短片的中心题旨。它是野生动物的人生理想,也是人类的主旋律。动物即人,人即动物。这部影片告诉观众,野生动物就应该生活在野外,而不是铁笼子里!

img142

片中第一代动物带着很强烈的不满情绪,而在动物园里出生的第二代野生动物却表现得无所谓。第二代动物也是最可悲可叹的,它们表面是野生动物,但却是徒有其表;虽然享受各种各样的高科技设施,但不具备任何野外生存技能;甚至从出生的那天起就注定要被关在笼子里直到老死。可是我们又不能责怪第二代动物,因为这一切都是由人类的自以为是和自私造成的,是人类让动物们失去野性,失去享受大自然恩泽的权利的。“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羁鸟”、“池鱼”正象征着失去自由的第一代野生动物,它们不幸“误落尘网中”,由于缺乏适应世俗的性格,即便生活在条件优越的动物园它们也倍感煎熬。片中的豹子就十分强烈地表明希望自己是世界的一部分而不是笼子里的一个物品。豹子正像鸟恋归林、鱼思故渊一样地思恋美好的大自然,它渴望挣脱人类的羁绊,从樊笼尘网中永远回到自由天地。

img143

在过去,自然仅仅是为人所利用的,它没有其自身固有的意义和价值。但是人们越来越发现自然绝不是被动的存在,而是一个博大的系统,而人类,只是这个系统中一个并不具有绝对意义的角色。事实证明,人类对大自然做的每一次不合理行为,最后都被大自然予以了无情的报复。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总是想处于主动地位。自然是有生命力的,如果人类继续妄自尊大无视自然的规律,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时,人类最终必将把自己送上毁灭之路。而导演正是希望人们在认识了人与自然之间是息息相关的这一点后,能从对待自然的态度开始有所转变。片中,野生动物正好象征着自然,而人类就是破坏自然和谐的凶手。人类为了能近距离地观赏野生动物,就粗暴地把动物关进动物园,丝毫不顾及动物被囚禁起来的感受,这一做法是荒唐且错误的。

“动物福利”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在很多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的心目中,这似乎是一个过于奢侈的命题。但它的出现提醒了人类:那些与我们和平相处的动物也应该享有生命权,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虐待、杀戮它们是不具有正当性的,人类继续在生物界推行“人类霸权”是和生态和谐背道而驰的。西方社会近几十年来,掀起过轰轰烈烈的动物保护运动,虽然引起了大多数人的关注,但实际取得的效果却差强人意。人们对于野生动物保护的观念与从前相比是有了一定的加强,但都是基于地球上的野生动物已经被人类猎杀得所剩无几的事实而发生的改变。事实上这样的改变被动且微乎其微,已经到了临界的边缘。很多国家设立动物自然保护区的本意都是希望能还动物一个自由的生存环境和一片蓝天,可是钱的力量是无穷的,明星们还是会在公开场合身穿价格不菲的裘皮,富人们还是会购买价格令人咋舌的皮具。

本片的目的绝不仅仅只是想让大家笑一笑,而是希望观众能够透过这部短片发现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内容本质:在金钱至上的商业社会中权衡好物质和精神的轻重,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李雯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