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的优化与协调

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的优化与协调

时间:2022-03-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事实上,1985年以来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促使大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的过程。改革开放前的大学生处于体制性被动学习的状态。
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的优化与协调_大学生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化_教育功能的社会学研究

一、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的优化与协调——大学生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化

前面已经指出,一定社会对人的发展提出的要求是一种社会期待,高等教育把这种社会期待转化为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并使之得到满足,从而产生高等教育的内生功能。大学毕业生把在接受高等教育过程中获得的并体现在自身发展上的知识、能力、工作态度等运用于实践,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内生在他身上的高等教育功能得以外化,进而产生高等教育的外生功能。高等教育把社会期待转化为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生对社会期待所持的认识和态度,积极的认识和态度有利于这种转化,从而有利于高等教育功能的内生;反之,消极的认识和态度不利于这种转化,从而不利于高等教育功能的内生。高等教育满足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生学习过程中满足自身发展需要所采取的行动,积极的行动有利于这种满足,从而有利于高等教育功能的内生;反之,消极的行动不利于这种满足,从而不利于高等教育功能的内生。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与社会期待之间的“契合”程度越高,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就越优,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就越协调;反之,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与社会期待之间的“契合”程度越低,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就越劣,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就越不协调。这意味着,如果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能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大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那么,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就使大学生对社会期待所持的认识和态度更加积极了,从而提高了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与社会期待之间的“契合”程度,推动了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的优化,推动了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的协调。那么,1985年以来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究竟给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的优化和相互协调带来了什么效应呢?

事实上,1985年以来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促使大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随着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的不断优化及其与社会功能的日益协调,高等教育功能产生了放大效应。

(一)1985年教育体制改革引导大学生由体制性被动学习向体制性主动学习转化

改革开放以前,大学生体制性被动学习对高等教育功能带来了消极影响。改革开放前的大学生处于体制性被动学习的状态。支持这一判断的一个重要理由是:在大学毕业生国家统一分配制度和国家统一起点工资制度下,大学生大可不必为毕业后的就业和薪金担心,他们一旦上了大学,就有一个确定的未来,只要他们按大学专业课程设置计划完成学业,这个确定的未来就能变成现实,于是,他们成了毕业分配、起点工资和课程设置的被动接受者。另外,高等教育受“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影响,招生分配存在“唯成分论”,学习成绩优秀极易被歪曲为“白专道路”,许多大学生成为优秀学习成绩的“逃避者”和“回避者”,学业平平成为“红专道路”的一种注释,他们脑海里几乎难以保持主动学习的“心向”,几乎沦为自己命运和社会期待的奴隶。对他们而言,放弃主宰自己命运的被动学习虽然是人的自由的本质的部分丧失,但却是“比较轻松”的学习;社会期待完全服从于制度安排,自身发展的需要依据制度安排来实现与社会期待之间的“契合”,他们对社会期待的认识和态度虽然可以改变自身发展的新需要,但不能改变满足自身发展新需要的高等教育,因为高等教育完全服从于制度安排而不以他们的新需要为转移。所以,在这种情形下,大学生对社会期待的认识和态度是消极的和被动的,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被压缩在一个很小的可控的范围内。对社会而言,放弃主宰自己命运和体察社会期待的被动学习虽然有利于实现“压抑个人”的社会本质,但却以“比较轻松”的学习为代价,丧失了充分开发人的智慧潜能的机会,从而不利于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同样被压缩在一个很小的可控的范围内,而人的本质自由占有的部分丧失,以及大学生自身发展新需要的形成和满足的制度性障碍,使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难以在社会期待的变化中实现动态协调,因为变化了的社会期待可能由于未变化的制度安排而不能转化为大学生自身发展的新需要以及满足这种新需要的新高等教育安排。大学生这种体制性被动学习的弊端严重压抑着高等教育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的形成和优化,从而成为“使中国教育事业同世界发达国家之间在许多方面本来已经缩小的差距又拉大起来”的重要原因之一。

1985年教育体制改革以后,大学生体制性主动学习对高等教育功能产生了的积极影响。1985年的教育体制改革确立了“先培训,后就业”的原则,取消了“企事业单位职工退休用子女顶替就业”的做法,这就使得企事业单位职工子女,在就业期待上由被动盼望父母退休转向主动接受继续教育;在对待“社会期待”的态度上由被动消极变为主动积极;在对待继续教育的态度上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1985年教育体制改革后持续高涨的高考火爆局面,就是这种转变的一种佐证。

1985年高等学校允许招收“委培生”和“自费生”的改革,不仅使考生有更多机会上大学,而且引导考生寻找委培单位,这就客观上起到了让考生了解人才市场的作用,有利于他们所选专业更符合人才市场需求,有利于“社会期待”转化为考生的“求学需要”,有利于把委培单位对大学生的资助转化为大学生学习动力。“自费生”的学费也许来自家庭,也许来自自己课外打工所得,无论如何,学费来之不易,这会激励“自费生”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更加重视学费的自我补偿,更加主动地了解人才市场需求,更加主动地选择攻读那些人才市场急需的专业,使他们的“求学需要”更易于转化为他们的“求学动力”,使他们的“求学需要”更贴近“社会期待”。

1985年推行大学毕业生择优录用制度的改革,其重大意义不仅在于好工作眷顾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大大提高,而且在于让所有的大学生都去关心和了解人才市场状况,关心和了解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关心和了解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也就是关心和了解高等教育的“社会期待”。高度分散的人才需求信息在这样的关心和了解过程中不经意地向高等教育聚集,这不仅大大降低了“社会期待”分析和转化的成本,而且大大降低了“社会期待”分析和转化的风险,还极大地提高了高等教育反映“社会期待”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总之,1985年的教育体制改革,带来的是大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的体制性效应,它反映在高等教育功能上就是“社会期待”向大学生“求学需要”和“求学动力”的积极转化,“社会期待”分析和转化成本与风险的降低,高等教育反映“社会期待”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的提高。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在这种积极转化中得以优化,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在这种积极转化中变得更加协调。信息具有不完全性,人们认识“社会期待”也有局限性,由此带来的高等教育服务社会和未来的功能的不确定性,也就随“社会期待”分析和转化成本与风险的降低而降低,也就随高等教育反映“社会期待”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的提高而降低。因此,1985年的教育体制改革因大学生由体制性被动学习转化为体制性主动学习而促进了高等教育个体功能的优化,同时促进了高等教育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的协调。

(二)1993年《纲要》引导大学生由体制性被动学习向机制性主动学习转化

1993年《纲要》发布以前,大学生机制性被动学习对高等教育功能带来了消极影响。大学生体制性主动学习局面的形成是1985年的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不过,要长期维持这种局面还需构建有效机制,特别要构建有效的个人教育成本补偿机制。在人才严重短缺的情况下,企业因急需人才而有资助和接纳“委培生”的强烈意愿。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人才严重短缺局面已经大大缓解,企业资助和接纳“委培生”的意愿大大下降,“委培生”慢慢演变成“自费生”,而“自费生”的就业形势也日益变得严峻起来,僵化的工资机制使“自费生”个人教育成本难以补偿,“自费生”与“公费生”在学费支付上的巨大差异所导致的教育不公也日益引起社会和“自费生”的不满,于是,“自费生”个人教育成本补偿的这种僵化机制就成了制约“自费生”学习积极性的瓶颈。在僵化的工资机制下,无论是“自费生”还是“公费生”,他们学习成绩的好坏与个人教育成本补偿的多少缺乏联系,也就是说,对于个人教育成本补偿而言,他们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因此,大学生这种机制性被动学习不利于高等教育个体功能形成和优化。而个人教育成本补偿机制的僵化,又使许多工作条件相对艰苦的专业不受欢迎,使许多相对落后的地区难以吸引大学毕业生就业,这样,大学生的“求学需要”和“求学动力”就与“社会期待”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背离,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之间就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裂痕”。因此,大学生这种机制性被动学习不利于高等教育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的协调。

1993年《纲要》发布以后,大学生机制性主动学习对高等教育功能产生了积极影响,大学毕业生择优录用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开始推行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同时,用人部门可以按照实际水平和实际表现拉开毕业生起点工资的档次,实行学生上大学的收费制度和贷学金、奖学金制度。如果说“大学毕业生择优录用制度”还多少带有国家计划分配的成分,就业的主动权仍然掌握在国家手中,那么,“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就把大学毕业生就业推向市场,就业的主动权就掌握在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手中。这不仅强化了大学生体制性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为个人教育成本补偿市场机制的构建扫除了就业制度性障碍。而“用人部门可以按照实际水平和实际表现拉开毕业生起点工资的档次”的规定,则使个人教育成本补偿市场机制成为现实。这时,大学生不仅要关心人才市场,而且要关心起点工资,在学习上主动适应人才市场需求,主动为获得起较高的起点工资而学习。毕业生起点工资档次的拉开是对大学收费制度的支撑,即通过起点工资档次的拉开来有区别地补偿大学生自担的教育成本。这种区别来自大学生对人才市场变动的正确判定,对自身学习生涯的合理规划,对就业方向的正确选择,也就是说,对于有区别的教育成本补偿而言,他们的学习处于主动状态。因此,大学生这种机制性主动学习,使高等教育个体功能的形成和优化具有更强的内生动力,使“社会期待”向“求学需要”和“求学动力”的转化在个人教育成本补偿市场机制的激励下充满活力,使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更加易于形成“契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