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

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

时间:2022-04-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平衡功能正常指:①能保持体位。多组肌群共同协调完成一个运动被称为协同运动。自动姿势性协同运动是下肢和躯干肌以固定的组合方式并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和强度进行收缩,用以保护站立平衡的运动模式,它是人体为回应外力或站立支持面的变化而产生的对策。④针对障碍的特点,指导制定康复治疗方案。平衡仪不仅可以定量评定平衡功能,还可以明确平衡功能损害的程度和类型,有助于制定和评价康复治疗。

(一)平衡功能评定

1.概述 平衡(balance or equilibrium)是指身体所处的一种姿势状态,并能在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自动调整并维持姿势的一种能力。平衡功能正常指:①能保持体位。②在随意运动中可调整姿势。③安全有效地对外来干扰做出反应。人体平衡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

(1)静态平衡:指人体或人体某一部位处于某种特定的姿势,例如坐或站等姿势时保持稳定的状态。

(2)动态平衡:包括自动动态平衡和他动动态平衡。自动动态平衡指人体在进行各种自主活动,例如由坐到站或由站到坐等各种姿势间的转换运动时,能重新获得稳定状态的能力。他动动态平衡指人体对外界的干扰,如推、拉等产生的反应,恢复稳定状态的能力。

2.维持平衡的生理机制 为了保持平衡,人体中心必须垂直地落在支持面的范围内。支持面指人在各种体位下(卧、坐、站立、行走)保持平衡所依靠的表面(接触面)。站立时的支持面为包括两足底在内的两足间的表面。支持面的面积大小和质地均影响身体平衡。当身体重心落在支撑面内,人体保持平衡。人体能够在各种情况下保持平衡,需要3个环节的参与:感觉输入、中枢整合和运动控制。感觉输入中躯体感觉、视觉以及前庭感觉系统在维持平衡的过程中具有前馈和反馈的作用。运动系统在维持人体平衡中也起重要作用,当平衡发生变化时,运动系统通过协同运动或姿势性协同运动模式(踝调节机制、膝调节机制和跨步调节机制)来应变,以保持平衡。

(1)协同运动:中枢神经系统在对多种感觉信息进行分析整合后下达运动指令,运动系统以不同的协同运动模式控制姿势变化,将身体重心调整回到原范围内或重新建立新的平衡。多组肌群共同协调完成一个运动被称为协同运动。自动姿势性协同运动是下肢和躯干肌以固定的组合方式并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和强度进行收缩,用以保护站立平衡的运动模式,它是人体为回应外力或站立支持面的变化而产生的对策。

(2)姿势性协同运动模式:①踝调节机制:是指身体重心以踝关节为轴进行前后转动或摆动,类似钟摆运动。②髋调节机制:当站立者的稳定性显著下降,身体前后摆动幅度增大时,为了减少身体摆动使重心重新回到双脚范围内,人体通常采用髋关节的屈伸来调整身体重心和保持平衡。③跨步调节机制:外力干扰过大使身体晃动进一步增加时,重心超出其稳定极限,人体则采用自动地向用力方向快速跨出一步来重新建立身体重心的支撑点,为身体重新确定站立支持面。

3.平衡评定目的和临床应用

(1)目的:①判断平衡障碍以及障碍的严重程度。②分析平衡障碍的相关因素。③预测发生跌倒的可能性。④针对障碍的特点,指导制定康复治疗方案。⑤评定疗效。

(2)适应证:①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脑外伤、脑血管意外、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小脑疾患、颅内肿瘤、脑瘫、脊髓损伤等。②耳鼻喉科疾病:由前庭器官问题导致的眩晕症。③骨关节伤病:下肢骨折及骨关节疾患、截肢、关节置换;影响姿势与姿势控制的颈部与背部损伤以及各种涉及平衡问题的运动损伤、肌肉疾患及外周神经损伤等。④老年人。⑤特殊职业人群。

(3)禁忌证:①严重心肺疾患。②下肢骨折未愈合。

4.平衡评定方法 临床上对平衡功能的评定主要分为以下3类:观察法,量表评定法和定量姿势图法(平衡仪评定)。

(1)观察法:属于主观评定,评定者观察被检者。①坐位平衡:在静止状态下能否保持平衡,如睁眼、闭眼坐。②站立位反应:双足并拢直立,观察睁眼、闭眼情况下身体摇摆的情况。③跨步反应:被检者取站立位,检查者向左、右、前、后方向推动被检者身体,被检者表现为脚快速向侧方、前方、后方跨出一步,头部和躯干出现调整。

(2)量表法:虽然属于主观评定,但不需要专门设备,评分简单,临床应用方便。信度和效度较好的量表主要有Berg平衡量表和Tinnetti量表等。Berg量表有14个项目,需20 min内完成,满分56分,低于40分表明有摔倒的危险性。

(3)平衡仪评定:平衡测试仪采用高精度的压力传感器和电子计算机技术,整个系统由受力平台(压力传感器)、显示器、电子计算机及专业软件构成。平衡仪不仅可以定量评定平衡功能,还可以明确平衡功能损害的程度和类型,有助于制定和评价康复治疗。

(二)协调功能评定

1.概述 协调(coordination)是指人体多组肌群共同参与并相互配合,进行平稳、准确、良好控制的运动能力。协调运动的特征为适当的速度、距离、方向、节奏、力量及达到正确的目标。协调是完成精细运动技能动作的必要条件。协调运动需要健全的中枢神经系统、感觉系统和运动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参与协调控制的为小脑、基底核和脊髓后索等。感觉系统中前庭神经、视神经、深感觉等在运动的协调中发挥重要作用。

2.协调评定的临床应用

(1)适应证:①小脑性共济失调:小脑疾患、乙醇中毒或巴比妥中毒。②感觉性共济失调:脊髓疾病。③前庭功能障碍。④各种以震颤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帕金森病、老年动脉硬化、慢性肝病、甲状腺功能亢进。⑤舞蹈样运动:儿童的脑风湿病变。⑥手足徐动:脑性瘫痪、肝豆状核变性、脑基底核变性(脑炎或中毒)等。⑦手足搐搦:低钙血症和碱中毒。⑧运动徐缓: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

(2)禁忌证:①严重的心血管疾病。②不能主动合作者。

3.协调功能评定方法 协调功能评定的方法主要是观察被检者在完成指定的动作中有无异常。

(1)指鼻试验:被检者用自己的示指,先接触自己的鼻尖,再去接触检查者的示指。检查者通过改变自己示指的位置,来评定被测试对象在不同平面内完成该试验的能力。

(2)指指试验:检查者与被检者相对而坐,被检者以示指接触检查者的示指,分别在不同方向、距离、睁眼、闭眼重复进行,并两侧对比。

(3)跟-膝-胫试验:被检者仰卧,抬起一侧下肢,将足跟放在对侧下肢的膝盖上,再沿着胫骨前缘向下移动。

(4)轮替试验:被检者以前臂向前平伸并快速反复地做旋前旋后动作。

(5)闭目难立征:被检者双足并拢站立,两手向前平伸,闭眼。如果出现身体摇晃或倾斜则为阳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