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的消极功能向积极功能的转化

教育的消极功能向积极功能的转化

时间:2022-03-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实现教育的消极功能向积极功能的转化,首先必须实现自然人格向健全人格的转变。但当今中国的教育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背离了教育的最基本的功能。知识结构的设计不关心社会需求、社会需求不能影响学校教育内容的调整,这个状态应该是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教育的消极功能向积极功能的转化_教育功能的社会学研究

三、教育的消极功能向积极功能的转化

教育的消极功能向积极功能的转化,是教育功能优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要实现教育的消极功能向积极功能的转化,首先必须实现自然人格向健全人格的转变。

教育的核心在于育人,育人的核心在于培养健全的人格,使学生在走出校门,踏入社会之后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关系。但当今中国的教育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背离了教育的最基本的功能。现在教育主管部门认为考试成绩突出的学校就是好学校,学校认为能把学生考试成绩搞上去的老师就是好老师,老师认为考试成绩好的学生就是好学生,家长认为考试成绩好的子女就是有出息的子女。判别教育教学质量最重要的标准就是考试成绩。教育如此严重地偏离了自己的初衷,扭曲了自身的功能,造成中小学生经常有人因为不堪重负而离家出走,或轻生自杀,造成一代大学生整体思想道德素质的下滑,造成学校毕业生整体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严重不适应,然而凡此种种并未能警醒政府、学校及社会的各阶层。

中国大学的理科毕业生,一般工作了四五年才能真正担起专业性质的工作。这个现象说明的问题是中国教育产出的理科毕业生几乎都处于半成品状态。社会对学生的知识结构需求没有成为一种控制信号,对教育过程产生影响。判断一个社会是不是发达,效率是主要的评价标志。而所有关于效率的问题,实际上都是一个控制论的问题。对于宏观经济而言,就是计划与否的问题,所谓市场经济不是那种空想的自由放任经济,而是用期货市场、企业计划、政府调控等形式存在的另类计划。同理,对于学生的知识结构而言,应该形成一个需求、生产的联动控制结构。知识结构的设计不关心社会需求、社会需求不能影响学校教育内容的调整,这个状态应该是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最近一些学校开始对就业不佳的专业的招生计划进行限制。但这只是一个停留在浅层次的措施,只有依据社会需求信息,对知识结构进行系统设计,使其专业化得以实现,才是最优效率的教育模式。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进入市场状态的事物也在增多,必然要求相应的制度、规范、理性与之一同成长。否则就会使得经济活动的熵值增加,最终导致经济的不稳定性增加。经济活动熵值的增加,对大学生的知识结构而言也是一种考验。为了应对高度不确定的就业前景与需求,扩大学生知识面是一种无奈的选择。问题是这个倾向的增加,意味着学生的知识向着非专业化的方向发展,知识结构变得非系统化,学习的知识也十分庞杂。这与社会分工的发展趋势是相悖的,是效率降低的一种非理性化发展趋势。如果听任这样的现象发展下去,知识传承的效率将不复存在,知识传承的专业化就会很快地消失。中国的大学生学习的知识数量一点也不比别人少,但专业水平并不高。这就等于中国学生耗费了比别人更多的精力,却不能构筑起合理的、专业性更强的知识结构,这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如果对这样的问题不感兴趣,尽搞些“全国统考变地区统考”之类的教育体制改革,中国教育水平是不可能提高的。

通观中国大学生的学习课程,三十几门课都不是围绕一个专业研究方向或者职业方向构筑起的知识系统。这导致了大学四年培养的学生,依然没有完成适应工作需求的专业知识积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必须围绕专业需求进行知识结构、深度的强化,减少不必要知识的教授。应该将目前许多属于本专业的、实践性较强的研究生课程下放到大学阶段讲授。也就是说,一个学校或者教研室培养的学生,应该围绕专业需求,在专业教学阶段进行加深专业知识的教授。还有,知识是一种技能。专业教育必须同时进行实用的专业技能训练。还有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就是,相对于理科大学生必须经过四五年的工作环境磨炼才能承担工作的现象,文科大学生表现得不十分明显。两者之所以不同,原因在于文科学生具有一个得天独厚的实践条件——语言是每天要用的,讲课、学习的过程就是参与实践的过程。

要使社会需求作为一种控制信号,对大学生的知识结构调整产生影响,需要两个方面的细致工作:一是高等院校应该设立专门的知识结构设计部门,将就业指导之类的工作科学化,演变成类似工厂的产品设计职能。依据社会需求、毕业生就业情况、毕业生社会实践反应之类的信息,构筑适应社会需求的知识结构。这项工作的最佳境界,显然是学生一毕业就能适应相应岗位的工作需求。二是社会需求应该规范化。对工作岗位的要求进行系统的、专业化的规范,这是管理从目前的粗放状态向专业状态迈进的一个基础性的工作。社会能不能对各类岗位的从业人员进行细致的知识结构划分,是社会进步与否的一个标志。

当社会工作岗位的专业性越来越强,而大学为学生提供的知识结构对这种专业性要求的适应程度也越来越高的时候,这个社会就是进步的。如果同是化学专业,有机专业与无机专业、煤化工专业与煤化学专业、环境化学与环境工程专业都不能相互替代,这样的社会就是进步的,这是专业性越来越强的标志,是分工发达的标志。实际上可以发现,任何一个现实的工作岗位,需要的知识范围不超过五六门课程,但是我们却学习了三十多门课程,这就是效率的损失。如果这三十几门课程是围绕一个具体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的,将一个专业方向强化到“毕业即可以承担工作”的程度,这就是大学教育成功的标志。如果搞了几十年,专业化程度不是越来越高,而是反方向发展的,这就是全社会专业技术能力不断流失的一个重要标志,其危害是十分巨大的。

所以,能不能维护和强化学校教育的专业性,是评价学校教育成功与否的核心标志之一。为了维护和强化学校教育的专业性,就需要针对该专业的社会岗位进行规范性设定。也就是将岗位相关的几门知识进行系统、科学的描述。比如一个火箭设计专业的岗位,需要工程以及材料力学、火箭推进动力学、空气动力学、热防护、机械设计等不超过五门知识。对这个岗位的知识需求进行上述规范,就是一条科学的信息。这个信息应该成为学校设计教学内容、建构学生知识结构的前提条件。有了这样的信息,就应将无关知识减少到最低程度,而围绕着这几门课程进行深化训练。学生毕业的那一天,就已经能够直接从事这个岗位的设计工作。只有建立了类似的信号产生与传递以及形成控制的机制,知识传承才是有效率的。而且这个过程越科学、越精细,就标志着社会的专业性进步的速度越快,知识传承越有效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