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教育的隐性功能向显性功能的转化

教育的隐性功能向显性功能的转化

时间:2022-10-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的隐性功能向显性功能的转化,是教育功能优化的又一种表现形式。通过对教学目标的直接调控和对教学责任目标和自我发展目标的间接调控,使几方面目标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充分发挥目标体系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使隐性教育功能与显性教育功能接近。隐性教育影响个体的过程主要由三个因素构成。这是隐性教育的中心环节,反映着隐性教育条件的特殊要求。环境性教育是以个体自我意识框架为前提而施加影响的。
教育的隐性功能向显性功能的转化_教育功能的社会学研究

四、教育的隐性功能向显性功能的转化

教育的隐性功能向显性功能的转化,是教育功能优化的又一种表现形式。要推动教育的隐性功能向显性功能转化,必须创造和满足以下四个外在条件:

一是目标导向体系。主要由学校领导和相关机构负责,提供方针政策依据,明确教育指向和人才规格,形成办学目标(学校方面)、教学目标(部门方面)和教学责任目标(教师方面),同时向学生宣传培养目标,传输社会需求信息,引导学生构建自我成才和个体发展目标,并由此形成几方面相结合的目标体系。通过对教学目标的直接调控和对教学责任目标和自我发展目标的间接调控,使几方面目标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充分发挥目标体系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使隐性教育功能与显性教育功能接近。

二是环境建设体系。以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的领导与机构为主,发挥设计系统、营建系统、美化系统、监测系统和评价系统的合力。依据教学目标,适应学生状况,大力开展体质环境的创设、兴建、美化、保护和修缮活动,同时做好教育环境质量监测、教育效应分析及成果性评估。

三是组织网络体系。以党委领导为核心,发挥党政工团组织和学校社团、学生会、班级和学术团体的共建共管作用,软环境和硬环境并举,以软环境建设为重的原则,广泛持久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营造品位高、趣味浓、极富有感染力、塑造力和迁移力的校园文化环境和精神环境,同时积极引导学生组织发挥辅助性的管理教育功能,推动健康活泼的“自主”活动的开展。

四是教育评价体系。建立以学生评价为主体,以教师评价为主线,以学校评价为主导,以社会评价为重要参照,定期性评价和随机性评价相结合,自我监督和舆论监督相结合的体系。加强教育环境的全面监测,及时有效地纠正偏差。教育评价体系的复合性一方面作为教育活动机制,反映教育者和教育环境作用于教育对象的方式和特征;另一方面作为接受(学习)活动机制,反映教育对象作用于教育者、教育环境的方式和特征。前者表现出教育活动的一般规律,后者则主要表现出隐性教育的微观机制和个体心理特征。

下面将主要研究隐性教育如何对学生施加影响,并产生相应教育效果的作用原理和过程。隐性教育影响个体的过程主要由三个因素构成。一是个体的身心条件和接受机能。包括生理健康状况、智力状况、心理条件和学习动机,这是教育的基础和先决条件。二是环境创设与利用。包括为教育对象创设环境、选择环境、改善环境和环境防护(防御和消除负面影响,特别是外部影响)。这是隐性教育的中心环节,反映着隐性教育条件的特殊要求。三是学习活动及调控。其实质是调节个体与教育环境的关系和相互作用。隐性教育有着自己特殊的调节方式。从以上分析看,隐性教育也就是适应个体身心条件,能动地利用环境影响和引导学习活动的过程。利用教育环境的双主体关系,呈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育者为学生预设环境并不断改善环境条件,同时,帮助和引导学生选择环境事物和辨别环境影响的性质;另一方面是学生个体完全自主地参照教育目标导向,从现有环境条件中选取最适合最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学习条件。这种选择既包括对教师的资历、学识、仪表、语态和风范的认同、敬慕与追求(有时也会出现排斥倾向),也包括对艺术造型、活动形式以及舆论、风气的选取与评价。这种“自择性”反映出个体与教育环境的联系方式和价值取向方式。与此同时,教育者通过多种办法引导学习活动,例如,提供教育环境的监测信息,调整某些活动内容,释放和培育导向性舆论,完善评价体系,强化激励措施和精神防护措施等。这种“引导”显然不同于理性说教和强制性灌输,而是始终坚持以个体自愿为基础,以个体自主性为动力实施教育。

要推动教育的隐性功能向显性功能的转化,还必须创造和满足以下七个内在条件:

第一,自我筛取。面对形形色色的教育环境,学生的接受心理显现出不同程度的自择性。这是由于他们在接受环境教育影响之前,已经从家庭、亲友及社会各方面获得了初级的教育性经验,形成了一定的“意识框架”。因而对于学校通过环境媒介传播和倡导的主导型价值观和道德观,不可能全盘吸收,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与标准“过滤”和“筛取”,有相信亦有怀疑,有肯定亦有否定,有汲取亦有排斥。

第二,意识分化。环境性教育是以个体自我意识框架为前提而施加影响的。环境教育因素中的典型性、示范性和新异性“经验”,往往对学生产生极大的“磁力”,激发他们的认同感和倾向感。这时,学生自我意识中分化为主体理想的“我”和客体现实的“我”,并用主体理想的“我”去分析、评价客体现实的“我”,进而在新的基点上实现价值定位和道德定格。

第三,舆论监督。主要指来自校园主体的自我监督。监督是利用人的从众心理和自尊心理而发挥作用的。或通过他人提示来检点自身行为,或通过群众“说法”对某一行为的是非良莠作出判断。其中,班级风气和团体舆论导向对学生个体行为发生着深刻的影响。

第四,环境暗示。校园环境的影响作用是通过主体的无意识心理和受到暗示得以实现的。暗示具有反效应。如满目绿菌的校园仿佛在“告诫”学生“注意卫生”,而整洁清新的教室中富有寓意的墙贴,能改善同学们的学习心境。与此相反,脏乱的地面、污秽的墙壁、歪斜的桌椅,不但易助长乱吐乱弃的恶习,而且会引发思想的懈怠和学习纪律的松弛。

第五,行为模仿。行为模仿是道德行为和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方式。行为的感染力是通过个体“观察学习”活动实现的。“观察学习”的意义是行为模仿原理的社会心理学依据。“模仿”是个体生理感觉系统与社会性活动的统一,是一种学习性的身心活动。尽管人们行为有良性和非良性之别,但是,由师生员工们共同构建的主导型道德行为倾向是健康向上的。学生在从众心理和倾慕意识的作用下,通过有选择的行为模仿活动,不断完善自身形象。

第六,交际学习。交际是主体的存在方式,交际学习活动是隐性教育的重要方式。群体性和社会性是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特征。个体在相互交往中,可发现千姿百态、性格各异的人物,并展开复杂的意识让渡与情感交流活动。为了与人友善相处,就得学会自信与谦恭,存异与求同,抑制自我和赞誉他人,学会与不同个性的人合作共事,并通过主动参加集体活动,逐步树立起群体意识、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第七,情绪感染。校园主体间长期的学习接触和情意交流,必然酿造出渗透着感情色彩的生动的育人环境。同学之间的互助友爱可激发积极的情感体验,而教师对学生的爱心能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校园主体在领悟真诚与友善的同时,形成并日渐加深对母校和集体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产生饱满的学习热情和积极向上的思想倾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