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人口老龄化与技术进步的关系问题

关于人口老龄化与技术进步的关系问题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人口老龄化与技术进步的关系问题胡伟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是加快科学技术现代化。目前通用的人口老龄化标准是:60岁及以上人口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7%。人口老龄化与技术进步的关系,可以科技人才创造发明和革新技术的最佳年龄区与人口老龄化的关系,以及劳动力的最佳年龄区与人口老龄化的关系来分析。人口老龄化并不成为影响技术进步的唯一因素。据预测,中国抚养一个老年人
关于人口老龄化与技术进步的关系问题_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三十周年学术论文集·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卷

关于人口老龄化与技术进步的关系问题

胡伟略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是加快科学技术现代化。影响科技进步的因素很多,人口多增长快是一种重要因素。人口结构变动、人口老龄化对科技进步会有什么影响,现在看法很多。中国1962~1973年第二次生育高峰出生的人口3亿多,他们在2022年陆续进入60岁;又由于严格控制人口增长,青少年人口比重下降,从而使老年人口比重急剧上升,形成人口老龄化高峰。我们应较早地研究这个问题。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上考察老龄化与科技进步的关系,提出应付老龄化挑战的对策。

一、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影响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

人口老龄化对技术进步的影响,要从人口年龄结构变动谈起。人口年龄构成是过去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变动所形成的结果,又是今后人口再生产变动的基础和起点,是受社会经济因素制约的。

划分人口年龄结构类型的指标有:老年人口系数,儿童少年人口系数,老少比,年龄中位数。按照这些指标的一定数值,可以把人口划分为三种年龄结构类型,即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老年人口年龄起点一般定为60岁或65岁。目前通用的人口老龄化标准是:60岁及以上人口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7%。

人口老龄化与技术进步的关系,可以科技人才创造发明和革新技术的最佳年龄区与人口老龄化的关系,以及劳动力的最佳年龄区与人口老龄化的关系来分析。科技人才创造年龄曲线与人口年龄结构老化曲线见图1。

img295

图1 科技人才创造年龄曲线与人口年龄结构老化曲线

人口老龄化意味着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青年、中年人口比重日益缩小,但是科技人才创造的最佳年龄区间在青年、中年年龄段,这二者是有矛盾的。也就是说,人口老龄化加深是不利于科学技术进步的。由于各类科学技术的复杂程度不同,人的遗传因素不同,各类科技创造的人才最佳年龄并不是完全相同的。艺术人才、体育人才的创作、出成绩的最佳年龄小;自然科学人才比社会科学人才最佳创造年龄要早;自然科学中数学、物理学人才较早,化学人才其次,生物、医学人才较晚;政治家、领袖人才的最佳创造年龄为最大。根据人才学家对1500年到1960年的全世界1249名杰出科学家和1228项重大科研成果所作的统计,最佳创造年龄在25~45岁之间;又对古今中外1243位著名科学家的发明年龄所作的统计,其65%的发明在20~40岁之间,[1]由此看来,从平均值的角度来看,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对科学技术创造的最佳年龄区域是不利的。可是,离开平均值的状况也经常存在。人口老龄化并不成为影响技术进步的唯一因素。

二、宏观技术进步与人口老龄化

从宏观或全社会来看的技术进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各部门、各行业、各种生产活动所使用的各项技术项目的技术水平的进步;二是社会的国民经济中各种技术之间的比例和结构的改善。前一方面是国家的科学技术现代化过程,后一方面是宏观技术结构的合理化过程。这两个过程是互相联系的,整个国民经济技术现代化可以包括技术结构合理化。

技术结构的指标主要有三个。一是劳动者的技术装备程度,二是技术现代化程度,三是劳动者的技术熟练程度。前两个指标是技术物质形态方面,第三个指标是技术的知识形态方面,实践中时常用“劳动者受教育程度”、“工人平均技术等级”等来表示。根据这些指标,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评价技术是否进步:第一,技术既然是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变换和能量传递的活动手段或媒介,就要看这种活动手段的效率,或者说是生产的效率;第二是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第三是工艺的完善程度;第四是劳动者的科技知识水平和劳动熟练程度。整个技术体系向现代化前进和技术结构的日趋合理化,统称宏观技术进步。

人口老龄化对宏观技术进步的影响,指标主要有:

1.老年抚养比和抚养比。抚养比是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抚养多少非劳动年龄人口(老年人和儿童少年)。老年抚养比是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抚养多少老年人。

img296

2.抚养老年人口的劳动年龄人口。这是指抚养一个老年人需要多少劳动年龄人口。

img297

3.老年社会保障费用和养老金费用。老年社会保障费用是整个社会保障费用重要部分,它包括老年医疗服务、养老金、老年福利及其他。养老金费用是老年社会保障费用的重要部分。我国的老年社会保障费用,目前包括离休、退休、退职金,医疗卫生费用,护理费、生活补贴、交通贴补、丧葬抚恤救济费及其他,这是对全民所有制职工的。对包括农村在内的社会老年人,则有社会福利救济费用。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指标和技术进步的关系。

(一)老年抚养比、抚养比与技术进步

人口老龄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口出生率下降,老年人口比重相对增加。在人口老龄化的初期,随着出生率下降,少年儿童抚养比下降快,而老年抚养比上升慢,因而总的社会抚养比就会有所下降,这对技术进步是有利的。可是人口出生率下降很大之后,难以再有大的下降,而人口老龄化速度因其他因素的影响却不断加快,社会的抚养比就会上升,这对技术进步是不利的。

中国抚养比20世纪70年代以后开始下降,2025年开始回升(见表1)。其中老年抚养比70年代后期下降以后,80年代就开始缓慢回升,下个世纪初将更快地上升。日本抚养比从70年代下降,下个世纪开始回升,以后将更快上升(其中老年抚养比一直是上升的)。然而日本在70、80年代就实现了技术与经济的现代化,技术进步很快。从总的实践过程来看,抚养比由降到升,老年抚养比或者是先降后升,或者是一直上升,都不会影响技术进步。不过中国应当吸收日本等国家的历史经验,在抚养比、老年抚养比先降后升的这段时间内,应当抓紧实现技术的跳跃式进步,使技术进步有重大变化,使国民经济有更大的发展,从而为高龄化社会到来前做好经济准备。

表1 中日扶养比的现状与未来  (%)

img298

资料来源:日本家族计划国际协力财团。

(二)抚养老年人口的劳动年龄人口与技术进步

由于老年人对医疗、保健、护理以及生活服务等方面的需要超过其他人口,因此赡养一个老年人的费用要比抚养一个少年儿童的费用高。而且少年儿童是依靠家庭抚养,老年人的生活需要则越来越依靠社会来满足,因此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带来的养老负担会越来越重。据预测,中国抚养一个老年人,1982年为7.75个劳动年龄人口,到2000年为6.02个劳动年龄人口,2025年为2.93个劳动年龄人口,2050年为1.92个劳动年龄人口。这就是说,每一个劳动年龄人口负担加重了。日本在1986年平均6.5个劳动年龄人口抚养一个老年人口,2013年平均2.8个劳动年龄人口抚养一个老年人口,2021年将是2.5个劳动年龄人口抚养一个老年人口。

如果考虑到文化教育程度的提高,进入劳动年龄人口的起始年龄将不是15岁,而是平均20岁,那么抚养老年人口的劳动年龄人口的平均数将减少,问题会更加严重。劳动年龄人口包括了科技人才处于最佳创造发明的年龄区,他们所承受的负担不断加重,无论对科技人才的创造发明,还是劳动者的技术熟练程度的提高,都将带来不利影响,从而制约社会的技术进步。

(三)老年社会保障费用、养老金费用与技术进步

老龄化程度越高,社会保障的规模也就越大。现在欧美国家譬如瑞典、德国、法国、英国的社会保障费用的支出,已占国民收入的20%以上,瑞典几乎达到40%,美国在15%以上。日本和我国目前社会保障的规模还不大,但随着老龄化的发展,社会保障的负担必然越来越重。

养老金各国支付的方式虽不尽相同,老龄化初期增长速度不会太快,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养老金的增长速度会越来越快。日本养老金增长指数,如以1980年为100,1990年为263,2000年为481,2020年为795。我国整个社会保障费用目前还难以计量,主要原因,一是支付单位分别计算,二是农村广大农民仍然没有实行老年社会保障。现在仅就城镇全民、集体和其他所有制职工的离退休、退职职工的保险福利费用来讲,1980年为50.4亿元,1988年为320.7亿元,8年增长了536%。增长速度是很快的。

目前,中国的老年社会保障费用、养老金数额,增长速度正在加快,但占国民收入及消费基金的比重不大,对于国家用于宏观技术进步的资金投入没有多大影响。但是,中国目前社会保障费用支出还没有包括广大农民的养老金,今后老龄化加重,未来老年社会保障、养老金对宏观技术投资的牵制是应当估计到的。

我们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来表示宏观技术进步,用离退休人数及其社会保障费用来表示人口老龄化及其所带来的社会负担问题,利用国家公布的资料,来综合地加以分析(见表2)。

表2 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和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关系

img299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0)第65、816页计算。

这里,社会劳动生产率是用平均每一个社会劳动者创造的国民收入(按不变价格计算)表示的。工业劳动生产率是用平均每一个工业劳动者创造的工业净产值(按不变价格计算)表示的。由于当代提高劳动生产率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就可以代表技术进步。这里的老年社会保障费用包括离退休金、退职生活费、医疗卫生费用、护理费、生活补贴、交通补贴、丧葬抚恤费等。从图2、图3可以看出:①70年代末离退休职工人数和老年保障费用增长的速度很快,这主要是由于10年动乱退休工作长期停顿以后开始办理而形成的。②离退休职工人数增长速度(80年代后半期)和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还比较接近,但是老年保障费用增长速度高于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这对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就会有不利的后果。③我国的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潜力很大。

总之,人口老龄化对宏观技术进步的压力很大,但宏观技术进步的潜力也很大,宏观技术进步的回旋余地更大。

img300

图2 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人口老龄化的关系

img301

图3 全民所有制工业劳动生产率与职工老龄化的关系

三、企业技术进步与人口、劳动力年龄结构老化

企业是社会生产的基层单位,是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细胞形态,企业技术进步是宏观的社会技术进步的基础。宏观技术进步对企业技术进步有指导作用,而企业技术进步又是宏观技术进步的应用。

我国的企业技术进步,最近十多年来,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就。但企业技术进步的任务仍然很大。由于过去长时期忽视企业的技术改造,目前,我国国内科技成果投入生产的比例低,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推广速度慢,以及大中型骨干企业的技术装备仍然落后,大约只有15%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企业的物耗水平高,出口产品缺乏竞争力。今后我国科技进步的重要方面,就是要把推进现有企业技术进步作为中心环节,引进先进技术和进口关键设备,提高现有企业的技术水平,改造传统产业和现有企业。

在人口老龄化的条件下,企业劳动力逐渐老化也就是企业职工的平均年龄会提高,企业技术进步将会面临这么几个问题。

1.企业工资成本增加和技术进步。企业的产品成本是产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企业生产产品的劳动和物质消耗,最终要综合地反映在产品的成本上。

产品的成本要素包括:原料和主要材料(扣除废科);辅助材料;外来的燃料;外来的动力;购置的工具和配件;基本工人、辅助工人、工程技术人员、职员以及勤杂人员的工资(基本工资和附加工资);社会保险提成;厂房、建筑物、设备以及贵重器材和工具的折旧;其他货币开支。社会保险费用是成本中的一个重要的要素。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人口、劳动力老化,可从两方面影响成本,一是在职职工年龄增大,平均工资等级就会提高,从而加大成本。二是退休职工增加,社会保险费用提成增多。另外,企业中在职职工工资与社会保险费的比例发生变化,在职职工负担加重。在职职工负担加重尤其是在一些老企业负担更重,从而影响企业技术进步。

2.老龄化所引起的人员流动停滞、职工劳动情绪下降,对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企业里科技人员、劳动力年龄老化以后,论资排辈,技术等级、工资级别相对凝固,科技人员晋升速度慢,劳动力升级也慢,新生力量难以吸收,老的人员占住岗位,人才很难脱颖而出,创造发明的活力减退。在经济技术发展速度快的情况下,企业规模迅速扩大,职位也随之而增多。企业经济技术发展缓慢,职位就不会增多,同时由于职工老龄化加剧,职位也空不下来。许多企业在初创时期,吸收了大量职工,现在开始进入中老年期,企业就面临职工的年龄老化,长期连续劳动和高资格的状态。总之,开始出现新陈代谢的停滞时期。西欧各国的经济技术进步的活力衰退,正是所谓“先进国家病”。在老龄化社会里,如何加快人员流动和保持活力,是很大的挑战。

当然,如果能够以积极的观点来看待老龄化社会,那么,它就是各种年龄层次不同的人都可以用自己的丰富经验和知识去作贡献的社会。不能一提老龄者多的社会,就和所谓僵化、停顿、无精力、压抑新生力量等消极现象连在一起,有一种“灰色社会”的联想。只要人们具有不断向衰老挑战的人生哲学,不把老龄期只看作是衰老期或衰退期,而把它作为人生的完成期来对待。只有这样,人们就能焕发出创新向上的精神,从而获得充沛的精力,使企业技术不断进步。

3.老年劳动者体力、智力变化与企业技术进步。人的体力的高峰是在青年、中年前期,老年人的体力明显下降,而且疾病增多。老年人的灵敏、耐力、反映程度、抗干扰的能力等,都不如青年、中年前期。人的智力的高峰期,主要在中青年时期。老年人口一般来说接受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差。当然,老年人口劳动纪律好,责任心强,认真负责。如果实行终身教育,开办老年大学,一边学习,一边总结多年实践经验,也可以做出成绩。

当前多数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仍然没有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并提高经济效益的发展轨道。这主要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科技进步机制尚未形成。企业缺乏内在追求科技进步的动力和竞争压力,相当一部分企业仍然习惯于等待上级主管部门技术投资和技术成果的无偿转让。同时,政企尚未真正分开,技术进步与企业经营者、生产者的利益无直接关联。

总之,人口、劳动力年龄结构老化,对企业技术进步特别是一些老企业的技术更新有一定影响,但这并不是决定企业技术进步的唯一因素,只要能够深化企业改革,运用商品竞争机制,增加技术投资,企业技术进步还是有保障的。

四、加快技术进步,迎接人口老龄化挑战

以上分析表明,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作用或影响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从宏观技术进步和微观技术进步来看,人口老龄化对技术进步既有不利影响,又有有利的方面。从发展的需要来设计,不管人口老龄化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如何,必须加快技术进步,解决人口老龄化所引起的各种经济和社会问题。只有加快技术进步,才是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条件。发展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国民经济,是应付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重要物质基础。

从广泛的意义上说,只要有高度发达的经济,有充足的社会财富,人口老龄化问题就比较好解决。而科技进步正是富国之源。[2]因为,科技进步对当代经济发展起着愈来愈大的作用,或者说是头等重要的作用。首先,科技是第一位的生产力,生产力诸要素(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劳动者等)水平的提高,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都离不开科技进步。第二,科技进步能够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由于科技进步所创造的价值较大地超过劳动力再生产的费用,从而能使提供给社会的财富极大地增加。第三,技术进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最主要因素。因为科技投入是一种高能量的投入,往往能辐射到各个领域,产生连锁反应,使产出大大超过投入。第四,科技进步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第五,科技进步还是提高社会生活现代化水平的主要力量,城乡社会基础设施的改进,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文化艺术等的发展,都需要依靠科技进步。中国的经济,当前走出困境,未来更大发展,都必须依靠技术进步。人口问题包括人口老龄化问题,都是相对于经济不够发达而言的。经济发展了,社会财富增加了,人口问题包括老龄化问题,就会相对减弱,就有解决困难的物质基础。

从人口老龄化所引起的具体问题来看,也必须加快科技进步。

1.科技进步是解决老年赡养问题的重要条件。为了应付人口老龄化所增加的社会负担,必须有大量的物质财富,在广泛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同时,增加社会财富的剩余,以便更好地应付老年人口增多所需要的各种开支。解决养老问题,无论是家庭赡养和个人自养,还是发展社会供养,都要有发达的经济作为基础。这种发达的经济基础,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形成。

2.科技进步是发展老年社会保障事业的重要条件。社会保障是根据国家的法律规定,筹集社会保障基金,对公民在年老、患病、生育、负伤、残废、死亡和失业等状况下,由于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失去工作,而给予经济帮助的一种社会制度。社会保障的内容,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等方面。从老年人口来看,就有老年保险、老年救济、老年福利、老年医疗卫生、老年优抚等。这些老年社会保障事业的经费和设备的改进,都需要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作为基础。

3.科技进步是解决老龄化社会的就业问题的重要条件。在老龄化社会,无论是老年人口增多所需要的继续就业和再就业,还是适龄劳动年龄人口的就业,都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在工业化的初期,技术进步曾经引起航业人数减少,后来就业人数又增加了。历史事实证明,在建筑业机械行业等的技术进步,由于需求与日俱增,就业人数急剧增长。在纺织业、装订业技术进步曾引起就业人数减少。而第三产业中,不管技术是否进步,就业人数总是增加的。在人口老龄化的条件下,必须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增加就业岗位,不仅解决劳动年龄人口就业,还可以发展适合老年人口就业的行业,增加老年人口就业。

中国进入老龄型社会比西方发达国家要晚几十年,但中国老龄化的速度快,规模大,绝对量多。西方国家是在经济进入发达阶段时迎来人口老龄化的,中国却在经济不够发达条件下步入老龄化社会。科学技术进步不仅是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条件,而且,当代科学技术正在空前广泛地深入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促进世界经济飞速发展,改变着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面貌,改变着世界的经济和政治的格局。国际上的激烈竞争实际上是科学技术和人才的竞争。对此,如果反应不快,组织不当,措施不力,不仅会继续拉大与发达国家在技术和经济上的差距,还可能落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丧失应有的国际地位。当前国民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不少,走出当前经济困境,也必须依靠技术进步。面对国际挑战和国内情况,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到来,能否尽快地实现国民经济走上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将在根本上决定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中华民族的振兴。

(原载《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1年第11期)

【注释】

[1]资料来源:《人才学辞典》,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第16~17页。

[2]李京文:《科技进步是富国之源》,载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经济分析与政策建议》1990年第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