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让阳光漫过儿童心灵冻土地带的社会学建议

让阳光漫过儿童心灵冻土地带的社会学建议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另外,阿明对陌生人很冷淡,家里来了客人他从来不理睬。据阿明的老师反映,阿明在班上也不和同学们交往,人缘不太好。后来经过医生的系统观察和分析,发现阿明并不是自闭症,而是长期得不到交流,完全与玩具为伍所导致的社交障碍。
让阳光漫过儿童心灵冻土地带的社会学建议_童年的隐忧:来自童年社会学的观察

二、让阳光漫过儿童心灵冻土地带的社会学建议

让儿童心灵世界的冻土地带在阳光的照射下消融,既是现代社会家庭的使命、也是所有成年人的使命,更是整个社会的使命。在社会学视野中,儿童只有在群体中、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才能获得社会的共同规范、道德标准、生活方式,才能逐渐成为一个社会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儿童的情感、情绪并没有随着生理的发育一起成熟,正是这些儿童的童年生活苦涩的写照。因此,我们不能总是用成年人的感情系统的张力去祛除儿童感情世界的个性,我们不能因为成年人日益直白的情感系统的存在,而漠视部分儿童心灵世界的冰封。德国著名儿童教育专家特菲尔教授指出,儿童的心理障碍如不能得到治疗,可能导致“成年后遗症”,症状会从儿童期延续到成年。

●让儿童有情绪发泄的机会与途径

“情郁于中,源于外”。从根本上看,社会环境的影响是导致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心理的和谐不仅表现在认知过程的各种元素之间的和谐,还表现在个性心理特征的各种元素之间的和谐,更表现在心理活动的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之间的和谐。心理孤独感的产生是由于心理活动的各种元素之间不和谐造成的。同样,心理疾患大多都是由于心理活动的构成元素之间出现了不和谐的状态所致,如认知障碍、情感障碍等;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儿童的心理孤独感主要是由于儿童生活环境封闭和缺乏情绪发泄的途径以及不适应环境所导致的。社交需要理论认为,孤独感是人的社交需要未满足的反应。人生来就有与他人保持交往和被关爱的需要,除非一个人的人际交往关系满足了这种需要,否则就会产生心理的孤独感。以社交需要理论分析,现代儿童之所以会产生心理孤独感,并由此导致心理问题,主要是因为伴随着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儿童面对的更多的是成人世界,缺乏交往的同龄伙伴以及在巨大的社会变化中感到无助,内心产生了受排斥、空虚、无聊和不安的感觉所致。认知加工理论认为,孤独感的产生不是因为人固有的社会交往需要得不到满足,而是因为人对感知到的人际关系现状不满意。换句话说,当一个人意识到他想要的或期望的人际关系与实际现状之间存在差距时,孤独感才会产生。以认知加工理论分析,现代儿童孤独感的产生并不完全是由儿童与同伴的交往所引起的,家庭亲子关系以及整个社会环境对儿童在心理上适应社会有着重要影响。

儿童的天性是合群的。一方面,儿童生活在由众多元素构成的社会共生结构当中,父母、家庭、同龄群体、学校等都是儿童生活的共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社会共生结构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作用发挥的程度以及发挥何种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儿童心理世界的成熟程度与和谐程度。如果缺乏这些共生的社会结构,儿童的生活环境就是封闭的,如果儿童缺乏向别人倾诉的机会与途径,压抑的情绪得不到释放,就容易产生消极的心理,天长日久,就会出现恶性循环。另外,家长对儿童过高的期望、对儿童动辄训斥的行为方式,都容易让儿童产生焦虑、强迫、抑郁等各种心理问题。

另一方面,儿童由于生活经验不足、承受能力有限等原因,对自己的情绪有时难以把握,在遇到困难和矛盾的时候可能不会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造成许多的烦恼和冲突,而长期的情绪压抑更是精神疾病的基础。因此,要培养儿童学会缓解精神压力,尤其是对一些压抑的情绪,要引导儿童学会宣泄和放松,这样才能使儿童保持心理状态的平衡。

从某种意义上说,儿童的发脾气、反抗、哭泣、大声喊叫等行为,比默默承受更有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父母应该充分认识到情绪的自然流露对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家庭的居住条件和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大部分儿童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立居室,这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和休息。但是,现代家庭独门独户的居住环境不仅导致了邻里之间的相互交往减少,而且也极大地影响着儿童与同龄群体的交往。独门独户的居住环境不但缩小了儿童的活动范围,而且使儿童与同龄伙伴之间的交往大大地减少。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儿童整天面对的只有父母,缺少更多的社会交往对象。与此同时,有限的室内活动空间和有限的户外活动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儿童进行户外活动的机会,由于缺乏与同龄群体交往和戏耍的机会、缺乏与自然环境接触的机会。这种封闭的生活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使儿童的心理趋向封闭化,缺少发泄不良的情绪途径。因此,父母应该允许儿童任意自由地发泄自己的情绪,特别是当儿童出现了不良的情绪时,不能强行地让儿童自我压抑,也不能用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方式压抑儿童情绪的自然流露。同时,父母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儿童与同龄群体进行交往,同龄群体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与同龄群体的平等、密切的交往与游戏过程中,儿童不仅可以形成遵守规则,分工合作,团结互助,评价比较等意识,而且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和锻炼着各种心理品质和能力。

●父母应多和儿童沟通交流

2005年6月1日《信息时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广州心理病患者儿童占25%缺乏群体游戏是主因》的文章,文章中列举了一个7岁的儿童沉迷于玩具而对人不理不睬的典型案例,由于父母工作较忙,经常给7岁的阿明(化名)买玩具,从几十元的娃娃熊到几百元的航天模型、汽车模型等。后来阿明的父母发现,阿明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放学回家后,不是呆坐在客厅看电视,就是钻进自己的卧室摆弄航天模型,常常一玩就是几个小时,到了吃饭时间,往往要喊好几声才肯出来。另外,阿明对陌生人很冷淡,家里来了客人他从来不理睬。据阿明的老师反映,阿明在班上也不和同学们交往,人缘不太好。就算和别人说什么,也都是离不开航天模型、汽车模型。后来经过医生的系统观察和分析,发现阿明并不是自闭症,而是长期得不到交流,完全与玩具为伍所导致的社交障碍。

儿童需要的不仅是物质性的东西,还应有心灵上的爱抚和情感上的寄托,在现实生活中,现在的儿童普遍缺乏的是与父母的交流和沟通。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儿童学习时间的增加,儿童与父母以及同龄伙伴之间的交流日益减少。在一些儿童的家庭里,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忙于工作、生意、应酬,与儿童在一起的时间非常有限,无形中在情感上疏远了儿童。由于精神世界长期得不到来自父母的关照,也由于交流和交往的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一些儿童心理上出现了抑郁、敏感、多疑等问题。有心理学家指出,如果家长对儿童冷淡、拒绝,就会导致儿童产生自卑、焦虑、退缩的心理倾向。著名教育家刘绍禹先生曾经语重心长地指出:“儿童应与年龄相同的儿童生活,然后才能学得与人相处之道。与成年人一起,相依赖式的自卑心理,很难打破,将来离家入社会是莫大之困难。”因此,父母不仅要关心儿童的衣食住行,更要关心儿童的内心和精神世界。父母要善于从儿童的眼泪中、从儿童的快乐中感受儿童的心理体验,只要父母认真地聆听儿童的话语,感受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变化,就会惊喜地发现,儿童一丝微小的情感的脉动、一句只言片语的抱怨,只要父母善于引导,都会成为一种震撼儿童父母心灵的力量,都会变成一股激励的力量。

父母应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为儿童提供与同龄伙伴交往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儿童利用空闲时间与同龄伙伴进行游戏和交流,以扩大儿童交往的范围。应鼓励儿童在学校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以体验与同伴进行集体活动的乐趣。父母也应利用空余时间适当地同儿童做游戏、唱歌谣、逛公园等,要让儿童多接触大自然。通过参加各种活动,不仅有助于开阔儿童的眼界,丰富儿童的感性认识,陶冶儿童的情感,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

●构建和谐的家庭环境

家庭不应成为剥夺儿童快乐的场所,不能成为导致儿童精神世界的荒芜和童年生活单调枯燥的场所。有学者在对上海500名父母离异的儿童及其家长、班主任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后发现:婚姻家庭破裂虽然对学龄儿童的生活福利、学业、品行、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产生消极影响,但其负效应也并非如一些学者所推测或传媒所渲染的那么严重。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儿童就是在家庭变故的挫折经历中逐步成长和成熟的。

家庭是人生中一所永不毕业的学校。在我国非血缘关系的情感环境的某些方面日益淡化的情况下,家庭环境日益成为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一个十分重要因素。虽然我国大部分家庭的环境是温馨的,家庭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家庭环境缺少民主的氛围却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即使再优越的家庭环境条件,如果缺少民主的氛围,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压抑儿童个性的成长、创造力的发挥。目前,我国许多家庭的环境还不够和谐,主要表现为,一是家庭不和睦,父母关系紧张,经常吵架,根本不顾儿童的感受,甚至当着儿童的面大打出手。生活在这样家庭中的儿童往往处在紧张不安之中,甚至被父母当做出气筒;二是单亲家庭,即父母不完整,或是父母离异,把子女当做“皮球”任意踢来踢去;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儿童往往没有安全感,容易产生压抑、烦躁、自卑、孤僻、冷漠、仇视等变态心理,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因此,构建和谐的家庭环境是减少儿童心理障碍产生的重要途径之一。有专家提出,在日常的家庭生活,如果全家人能够经常在一起吃饭,不但能够形成和谐的家庭氛围,而且也有助于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全方位加强儿童心理辅导和教育工作

全方位加强儿童心理辅导和教育工作,是儿童获得情绪的及时疏导和情感的支持、走出心灵冻土地带的重要途径。现代社会日益加剧的各种竞争以及生活方式、居住环境的改变,逐渐拉大了儿童的人际距离,容易使儿童在心理上产生孤独感。这种心理的孤独感和无助感,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校正,就会积累并演变为各种心理疾病。因此,必须全方位加强儿童心理辅导和教育工作。

在家庭层面,儿童父母必须加强自身的心理学知识修养,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儿童的一言一行,要善于透过儿童的行为表现把握儿童的内心世界,要优化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家庭环境,家庭应该成为儿童自由舒展自己内心世界的场所,应该成为儿童任意戏耍、大闹甚至撒野的场所。同时,要特别应注意家庭人际关系、夫妻关系、行为互动方式对儿童心理的影响,让儿童拥有一个自由、民主的家庭生活环境,及时帮助儿童排遣不良的情绪,要让儿童有发泄情绪的机会和途径。父母要知道,有时候儿童一些看似不合情理的大声喊叫、打闹、甚至是破坏性折腾,恰好是儿童内心发泄的表现方式,这种发泄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学校教育层面,学校教育应当尽快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将培养儿童身心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学校教育的每个环节都应该充分观照儿童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儿童的道德生活和人格的养成。学校应全面加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应该建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心理辅导老师,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建立起“学生心理档案”,把学生的家庭情况、人际关系、学习态度、学习动机、情绪意志、个性品质等方面的信息全面记录在案,有针对性地开设心理辅导课,进行个别心理辅导。在儿童心理辅导中,应充分发挥班集体以及儿童同龄群体的作用,让心理有问题的儿童得到来自班级、同龄伙伴的温暖,帮助他们走出心理方面的阴影。学校应与家庭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在社会层面,应构筑起保护儿童心理健康的社会网络体系,推广社会工作介入儿童心理领域,充分发挥专业社会工作者在预防、校正儿童心理方面的独特作用。应建立起预防和校正儿童心理的社会机构,促进儿童心理知识在全社会的普及。早在2005年,北京市率先建立了我国首家心理危机干预中心,随后,杭州、宁波等地也相继建立起了类似的机构,在预防儿童心理问题发生、疏导儿童不良情绪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同时,应该大力加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有助于儿童建立更多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儿童的心理发展,增加心理发展的保护性因素。目前世界上一些国家在发挥社区在儿童心理健康服务方面,有着非常成功的实践经验。例如,美国在福利、学校、医院、司法等机构都为儿童提供着一定的心理健康方面的服务。应当在社区建立心理辅导站,由社会工作者负责,积极开展心理健康的辅导工作,利用各种治疗法(如:结构家庭治疗法、联合家庭治疗法和现实治疗法)更科学、更专业地为儿童服务。社区还应当为社区儿童建立心理档案,通过家庭随访、专家咨询等方式,及时为不同结构类型的家庭及儿童提供心理健康知识、技术支持。

【注释】

[1]沈汝发:我国中小学生精神障碍患病率达21.6%到32%〔EB/OL〕新华网,2004年10月9。

[2]王永霞:我国儿童出现心理障碍人数呈上升趋势〔EB/OL〕新华网, 2003年12月15日。

[3]马丽娟:别“污染”孩子的心理〔EB/OL〕吴忠教育信息网2009年6月19日。

[4]转引自俞国良:健康从幼儿的心灵抓起〔N〕中国教育报,2004年11月26日第5版。

[5]转引自:2008年我国离婚率较上年增长8.1%〔N〕兰州晨报,2009年5月25日。

[6]王永霞:我国儿童出现心理障碍人数呈上升趋势〔EB/OL〕新华网, 2003年12月15日。

[7]转引自张玉林:离异家庭子女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J〕社会学,2003年第3期。

[8]我国“心理障碍儿”5年增两倍〔N〕华西都市报,2003年12月15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