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儿童心灵的冻土地带

儿童心灵的冻土地带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就这样,在由父母营造的溺爱的家庭环境中,儿童无形中成了温室里的“花朵”。而当这些平时生活在温室里的“花朵”一旦步入社会,真正面对学习、生活、交往中的一些困难和压力时,却往往不知所措,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相应的技巧。有关调查结果显示
儿童心灵的冻土地带_童年的隐忧:来自童年社会学的观察

一、儿童心灵的冻土地带

●溺爱与冷漠并存的无奈

如果仔细分析我国家庭对儿童的养育模式,不难发现,在我国儿童成长的过程中,来自家庭的溺爱和冷漠是他们经常面临的两种处境。溺爱和冷漠对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都产生着一系列不利的影响。过分溺爱,容易造成儿童不能很好地适应周围环境,心理脆弱,承受能力差。伴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家庭已经迈入了小康家庭的行列,在教育竞争、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背景下,一些儿童的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日益强烈,表现在儿童的家庭抚育上,一些家长平时只要儿童认真学习,其他什么事都不让儿童去做,一些儿童在家中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更有甚者,有的家长总是千方百计地一切都替儿童做,总想把孩子的成长道路铺设的平平坦坦,不让孩子遭受到一丝的挫折,经受丝毫的“风吹雨打”。就这样,在由父母营造的溺爱的家庭环境中,儿童无形中成了温室里的“花朵”。由于长期生活在被父母精心预设的家庭环境中,许多儿童养成了一系列不良的性格特征,一些儿童“以我为中心”的意识浓厚,凡事争强好胜,为人处世霸道,从不替别人着想,也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由于家庭为儿童提供的是处处顺利的环境,一切都由父母包办的家庭环境模式,无形之中减少了儿童自我处理人际关系和其他事情的机会与途径,一旦离开了家庭和父母,一些儿童就会在陌生的环境面前显得无所适从,行为上不知所措。而当这些平时生活在温室里的“花朵”一旦步入社会,真正面对学习、生活、交往中的一些困难和压力时,却往往不知所措,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相应的技巧。

每一个儿童都有一个属于他那个年龄层次的内心世界,这个内心世界具有和成人心理世界不一样的特征,正是这种多样性特征决定了儿童成长过程中心理需要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环境和抚育方式,才能有助于儿童在身心方面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儿童才能在内心体验到做人的尊严,并在不自觉中体味、理解到生命的珍贵。

与过分溺爱相对应的就是冷漠。过分溺爱与疏于关照都有可能造成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在我国社会变迁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一些父母平时疏于对儿童的关爱和监护,儿童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情感抚慰,容易造成儿童感情方面出现问题。特别是在社会变革过程中,不但家庭模式发生了变化,而且家庭结构和家庭的完整性都产生了显著的变化。从现实生活看,完整家庭结构的缺失、单亲家庭、离异家庭等都与儿童心理障碍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关系。在缺乏完整性的家庭结构中,冷漠的家庭关系,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着十分重要的负面影响。有学者曾对1095名幼儿的家庭结构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生活在不完整的家庭中(双亲一方或双方由于死亡、离婚等原因而造成的一方或双方不在的家庭)的儿童,有心理健康问题者占13.8%,而完整的家庭中有问题的儿童只占0.2%,[3]这一调查结果充分说明了健全完整的家庭结构对儿童的心理健康起着很大的作用。与此同时,对一些父母离异,家庭破裂的儿童来说,往日温馨的家庭环境的改变,常常让他们的内心世界陷入了难以言状的恐惧和孤独。同时,家庭离异也导致一些父母失去了抚育儿童的条件和能力,也给儿童带来了过分紧张的生活气氛和感情冲突。缺乏来自家庭的温暖和关怀,容易导致一些儿童失去生活的目标,导致变态心理和怪僻性格,如多疑、孤僻、冷漠、心神不定或神经质。对于成长在离异家庭中的儿童来说,当他们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时,当他们脆弱的内心世界遭遇到各种不如意的时候,遭遇到更大的冷漠时,他们就会产生厌世的情绪,他们的心理就会失衡,自杀就是这种心理失衡的极端表现。2001年6月13日,南京市一个8岁的儿童没有回家,在她的书包内藏着一把刀,还有一张用作业纸写的“自Sa(杀)信”:“爸爸妈妈,我每天都不想回这个家。我还想自Sa(杀)死”。此前,这个8岁的儿童挨打后已多次离家出走。2002年7月22日,贵州遵义市一小学5位女孩集体服药自杀,原因是感觉“爸妈对我们不好”。可见,家庭的温暖和来自父母的关爱,在儿童心理上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家庭的冷漠和来自父母的不理性的惩罚,完全可以导致儿童失去生活的勇气。

●难以跨越的代沟与不易架起的沟通之桥

在社会转型时期,整个社会生活系统正在经历着急剧而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社会的规范体系、价值标准、行为方式也发生着一系列新的变化。这一切必然导致广大社会成员,特别是新、老两代人之间在思想观念、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对立和冲突。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代沟现象日益明显。代沟,简单地说就是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因思想观念上的差距造成的心理距离。就像沟一样,影响着两代人之间的理解和沟通。代沟现象是因为两代人因为年龄或时代的较大差异而形成的。两代人由于受传统文化影响的程度不同,社会地位的不同,对于新生事物的接纳程度也不同。父母和儿童两代人由于成长的社会环境不同,在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都会存在明显不同。在现代社会快速变化的过程中,父母与儿童在生活方式、兴趣爱好、话语方式、思维方式等差异,导致代与代之间的距离感加强。相互之间难以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父母由于生活经历丰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本已经定型,面对思想观念、社会环境、工作性质、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变化往往会有不适应感,接受新观念的过程缓慢,而儿童由于成长在在当下的社会环境里,容易接受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融入时代的过程较快。随着儿童年龄的不断增长,知识面的增加,儿童的内心世界不断丰富,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有时与父母的价值观明显不同。如果儿童的一些思想观念和行为表现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就会转而在同龄伙伴中寻找共鸣,父母也就变得不那么亲近了。如果父母不了解儿童的这种心理、生理变化,仍然简单、生硬地管教,就会使儿童产生反抗情绪和行为。需要说明的是,在儿童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尽管自我意识发展了,但自我控制能力还很差,常会无意识地违反纪律。他们喜欢与人争论,但常论据不足;喜欢怀疑,却又缺乏科学依据;喜欢发表见解,但又判断不准;喜欢批评别人,却又容易片面。有关调查结果显示,当青少年遇到烦恼时,最有信心的倾诉对象是朋友(61.2%),其次是亲友(11.1%),然后是同学(8.7%),选择专业人士(如心理医生,辅导员)的只占2.6%,老师仅占1.5%。值得注意的是,还有7%的人遇到烦恼是,“不找人,自己闷在心里”,6.1%的人表示遇到烦恼不知道向谁倾诉。

与此同时,现代社会日益加剧的竞争现象,导致父母对儿童的心理期望不断提高,一些儿童的父母总是以成人的标准要求儿童,基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儿童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表现总会与父母的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日复一日的具体生活中,在父母潜移默化地为儿童创设的成人化要求的环境中,儿童的内心世界日益封闭,天长日久,也会导致儿童与父母之间缺乏“共同语言”,造成儿童的心里话不对父母说,形成两代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减少。同时,由于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存在困难,许多儿童只好沉迷在网络游戏之中。最常见的是,每当学校放假这段时间里,网络游戏就成了儿童假期里朝夕相处的伙伴。大多数儿童宁愿待在屋里看电视、上网,也不愿出门,一些儿童甚至每天在电视和电脑前能坐六七个小时。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如今假期已经成为一些儿童出现“三电”自闭症的高发时期。

●各种心理障碍成了儿童永生的伤痕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只有当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中的各种要素之间协调统一时,才是心理和谐的表现。随着我国社会的急剧变化,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儿童的家庭结构、养育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多种社会因素的变化,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紧张因素,造成儿童心理上的问题明显增多,具体表现在认知、情感、人格和能力等方面的障碍上。目前我国儿童出现心理障碍的人数有上升的趋势。上海市调查了3000名儿童,其中各类情绪问题发生率为17.66%,有8.8%的儿童有不良习惯,11%的儿童情绪抑郁、自卑,5.8%的儿童焦虑、紧张,20%的儿童表现多动、坐立不安,25%的儿童偏食,22%的儿童性情古怪。南京和北京儿童精神科门诊中儿童情绪障碍分别占21%和11.6%。山西省太原市一家医院心理科儿童心理障碍疾病已占日常门诊量的15%。[4]据北京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不完全统计,在学生咨询的问题中,有50%以上的问题涉及人际交往问题。

儿童在认知方面的障碍突出表现在社会生活过程中,由于社会阅历有限,越来越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使儿童不能够全面接触社会,往往容易对社会上各种现象产生不全面和不正确的认识,容易产生以偏概全的认识,如一些儿童自己对别的儿童印象不好时,就觉得什么都不顺眼,形成否定的态度;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以为别人也喜欢,认为自己所喜欢的东西就是美好的。由于认知的障碍的影响,一些儿童也容易产生人际交往的障碍。据一些研究资料披露,《中学生科学报》的编辑几乎每天都能收到学生的来信,在那些学生来信中,大部分问题还是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而在最多的一天收到的15封学生来信中。其中有13封是咨询人际交往方面的难题和困惑的。有些儿童虽然有交往的欲望。但无交往的勇气,常常表现为与人交往时会不由自主地感到紧张,害怕以至于手足无措、语无伦次,严重的甚至害怕见人。

情感成分是人际交往的重要部分,苏联心理学家B.H.道顿诺夫把人的情感分为十种类型,一是利他主义的情感,与同别人合作的集群意识相联系;二是交流的情感;三是光荣的情感;四是活动的情感;五是好胜的情感;六是浪漫主义的情感;七是知识情感;八是美学情感;九是享乐主义的情感;十是占有的情感。儿童时期是情感系统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儿童的情感活性最强、体验最丰富的时期。

儿童情感障碍也突出表现在儿童的人际交往中。儿童由于感情丰富、变化快,人际交往缺乏稳定性。有时对人对事过于敏感和不够客观,在判断事物方面容易出现片面性,如有的儿童遇见陌生人就紧张不安,在课堂上、教室里、图书馆,都会觉得别人在注意自己、挑剔自己,轻视或敌视自己,以至无法安下心来听课、看书、做作业。这些恐惧使他们的日常生活暗淡、不愉快,造成一系列不良的心理反应。同时儿童的人际交往障碍会给他们的学习、生活、情绪、健康等方面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还会给他人造成困扰。我国已故的著名医学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曾经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重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重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重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的。”与此同时,在社会竞争以及升学竞争日益加剧的社会环境下,部分儿童的家长选择补课,这种正常的上学时间以外的附加学习活动,无疑占用了儿童大部分课余时间,长期的补课,使儿童长期处于疲惫状态,使一些长期补课的儿童出现了“补课疲惫征”。有资料表明大约有90%的儿童除了正常的学习以外,还参加着家长报名的各种补习班。每逢暑期来临,各类补习班也就应运而生,一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也期盼着诸如绘画、书法、舞蹈、声乐和乐器等班越多越好。暑假还没开始,便有父母东打听西打听,寻找特长班,常常上午安排儿童学舞蹈,下午又要儿童学绘画。甚至有些儿童一个暑期要上7个班,难怪一些儿童大发感慨:“放假比上学还累!”有的儿童因此患了严重的神经衰弱,开学了反而不得不休学在家。

●家庭功能嬗变的阵痛

儿童心理学家说:“儿童是以家庭为中心而根植于其中,他的语言、概念及思想方式等,最初都是从与父母的互动中,一点一滴汇集而成的。”家庭功能与家庭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从社会学结构功能主义的观点看,一定的家庭结构总是担负着一定的家庭功能。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家庭的生产功能居于支配地位,随着社会发展模式的变化和社会文化的多元化,现代社会家庭结构的变化所引起的家庭社会化功能的变化,使得家庭在儿童社会化进程中的功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变化。在现代社会的家庭的功能、家庭的组织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的过程中,虽然现代社会家庭的情感满足功能日益明显,但是,面对工作压力和社会竞争,不少家庭选择了将儿童雇人代养、隔代抚养、寄宿育养、保姆式抚养或亲友帮养。儿童家庭养育方式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儿童生活环境的改变、教育方法的变化以及与父母感情的疏远淡化。

同时,由于现代社会工作节奏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家庭内部互动的对象和内容不断单一化,闲暇之余看电视、上网几乎成了现代家庭生活的全部,许多家庭晚饭以后,基本上是父母儿童各到各的房间,家庭的环境封闭性、分散性、缺乏互动性影响着儿童情感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形成。父母之间、父母与儿童之间的交流不断减少,儿童更多的时间是和保姆或电视为伴。儿童在父母面前撒野、捣蛋、与父母争辩的场面似乎成了遥远的梦中景象。并且在独生子女家庭里,由于缺少与兄弟姐妹和祖辈接触的机会,儿童已经不再拥有在多维人际关系中成长的环境。家庭互动和交流的日渐凋零,容易使一些儿童心理封闭,滋生孤独感,导致性格孤僻,缺乏社会义务感、集体观念和协作精神。此外,伴随着学习竞争压力的日益加剧,如今家长对儿童的期望普遍超过了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超越了儿童的年龄阶段。不少家庭已经成为学校之后,又一给儿童形成心理压力的场所。所有这一切,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儿童心理疾病的产生。

●父母离异的后续代价

伴随着全球化、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由于外来文化的渗透和影响,成人的婚姻伦理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不在天长地久,只要曾经拥有”成了一些人对婚姻和家庭的观念。近几年来,我国离婚率呈上升趋势。如今,离异家庭对儿童的影响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视且无法回避的重要社会问题。儿童身心健康地成长离不开健全和谐的家庭,破裂的家庭环境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负面影响。据有关社会学家的估计,进入2000年以后,中国内地的离婚率以每年200万对递增,而这些离婚后不完整的家庭,是导致一些儿童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的温床。由于现代社会离婚率的不断增长,家庭的构成形式日益多样化,如再婚式家庭、单亲式家庭和夫妻分居式家庭等。另据《200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显示,2008年,全国共有226.9万对夫妻办理离婚手续,比上年增加17.1万对,增长8.1%。[5]不难想见,在这8.1%增长速度的离婚率背后,意味着不少儿童生活在结构不完整的家庭中。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离异家庭儿童在智力,同伴关系、亲子关系、情绪障碍、自我控制和问题行为等方面,与完整家庭的儿童相比都存在显著差异(董奇等,1994;林崇德,1992;)。有关研究进一步证实,离婚家庭的儿童在人际交往方面,往往具有强烈的自卑感、被遗弃感、怨恨感、不信任感,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缺少信心,在与人交往中一般冲突较多。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不良的影响不仅没有减弱消失,反而会逐步积累,甚至造成交往障碍。美国学者朱迪斯·沃莱斯坦从1971年开始跟踪研究旧金山湾地区的100名儿童,从他们的父母离婚时开始一直到他们成年。在25年的跟踪研究中,朱迪斯·沃莱斯坦也访问了44名来自完整家庭的儿童,他们与那些离婚家庭的孩子一起长大,并上同样的学校。通过比较这两组儿童的生活经历,她发现,父母离婚对儿童的情感生活有深远和持续的影响,这样的影响在他们成年后自己的成人关系中会明显地表现出来。

一般来说,当家庭解体以后,儿童内心的安全感和归宿感会下降。离了婚的儿童父母由于种种压力(如经济、家务、社会舆论、自我概念),一般在行为方面容易出现紧张、焦虑、孤独等倾向,进而在对待儿童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也容易表现出缺乏耐心、疏于管理、训斥和惩罚等倾向。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儿童会感到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据有关研究证实,离婚家庭对男孩子的影响要大于女孩子。父母离婚以后,男孩子会出现认知、情绪和行为方面的问题,会产生冲动、依赖、焦虑等一系列心理方面的问题。尽管在中外历史上,有许多的名人是由父亲或母亲一人培养成才的,如:中国古代的孟子、欧阳修、岳飞,都是很小就失去父亲,由母亲培养教育成才的。但在现代社会,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离婚家庭对儿童身心的发展产生着巨大的负面影响。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父母离异的孩子有90%以上成绩较差,容易形成自卑心理,进而形成一种恶性的循环。另据一位美国社会学家测算,离婚家庭中有37%的儿童学习不好,20%不守纪律,9%离家出走。[6]当然导致儿童犯罪的原因并不能完全归结于家庭,但是,父母离婚前的争吵、家庭关系紧张以及父母离婚后对孩子的不负责任的排斥和放任等都会给孩子身心发展带来更大的伤害。一项对小学生的调查表明,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超过50%是生活在父母曾有过离婚史的家庭,其中一部分是生活在单亲家庭。据黑龙江省少管所的调查,女性单亲家庭的青少年犯罪占总数的38.3%,男性单亲家庭青少年犯罪占总数的32.5%。山东省少管所对1990—1994年收押的青少年犯罪进行统计,父母离异,家庭变故和家庭残缺不全的青少年犯罪呈现上升趋势。1990年占12%,1991年占13%,1992年占14.3%,1993年占15%,1994年占18%。上海市1993年的一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不健全、缺损型家庭的青少年犯罪比例是正常家庭的8陪。[7]由此可见,家庭离婚率上升所催生的一系列问题,既是家庭问题,又是儿童成长的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正因为这样,面对父母分崩离析以后家庭环境残缺不全的情景,一些儿童发自内心呼吁:“爸爸、妈妈,请一起陪我长大!”

●孤独症的梦魇

现代世界越来越繁华,但一些儿童的心灵却越来越孤独。现代生活越来越喧嚣,一些儿童的心灵越来越寂寞。有媒体报道,有一位父亲,当自己的孩子划破了手指的时候,他却竟然高兴地哭了起来。原因是他的孩子从5岁开始就患有严重的孤独症,从此走上了漫长的康复之路。这天,当已经10岁的孩子对着他举起划破的手指磕磕绊绊地说出“创可贴”三个字时,这位父亲竟然高兴的泪流满面,跑到药店一口气买了100个创可贴。这是一个患有孤独症的儿童的父亲的故事,这个故事就真实地发生在甘肃省兰州市的金宝贝儿童教育中心。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的孤独症儿童人数达180多万。心理卫生学的研究证实,患有孤独症的儿童的目光一般不愿与他人对视,他们的目光总是回避着周围的一切,对别人的呼唤不理不睬,感情冷漠、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注意力不易停留在别人要求方面,智力和语言发育缓慢,行为刻板重复,认知不能够有效迁移和泛化。概括起来,患有孤独症的儿童,主要存在着人际交往的障碍和语言障碍。一部分患有孤独症的儿童从来不说话,有的终生默默不语;一部分患有孤独症的儿童不但说话比正常的儿童晚,而且说话的内容也比正常儿童少。说话如鹦鹉学舌,不能主动与人交谈。不会使用手势、点头、摇头、面部表情等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要和喜怒哀乐。据统计,2009年甘肃省有6万至8万名患有孤独症的儿童。有关资料显示,在山西省太原市一家医院的心理科,其中儿童心理障碍疾病的门诊量已经占到该医院日常门诊量的15%,上海市曾调查了3000名儿童,其中各类情绪问题发生率为17.66%。而在南京市和北京市的儿童精神科门诊中,儿童情绪障碍分别占21%和11.6%。著名儿童心理健康医生蔡益明介绍,儿童多动症也是心理疾病的一种表现,如果长期不治疗,儿童长大后便会遗留有人格障碍和情绪障碍,甚至会有反社会行为。目前,患儿童多动症的儿童数目不断增加,5年内已上升两倍,达到了数万名。[8]

在现代信息爆炸的时代,社会生活中充斥着大量的各种信息,造成一部分人在潜意识里对信息的排斥和对人际交流的厌倦。如今,一些成年人对信息厌倦的情绪也投射到了儿童的生活中。令人不解的是,有关专家研究发现,患有孤独症的儿童的父母一般都很聪明,且受教育程度较高,但就是这些文化程度比较高的儿童父母,往往由于忙于事业和工作,平时却很少与儿童进行沟通和交流,很少对儿童进行情感抚慰,最终导致儿童由于情绪情感出现各种问题而患上了孤独症。与此同时,对于外出务工的大部分家长来说,他们能够和儿童在一起进行自由的沟通交流的时间更少,这些儿童的父母平时只能利用电话与儿童进行沟通和交流。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利用电话与儿童沟通的内容简单,根本无法对儿童进行情感抚慰。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天长日久,一些儿童与父母之间产生了“陌生感”和“距离感”,在心灵深处形成一个不愿轻易向人开启的自我封闭的世界。

儿童的心灵世界一旦断裂和分离,其所造成的悲剧性的后果是相当深远的。不仅影响着儿童自身,也会对社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更为严重的是,一旦儿童的心灵世界出现了问题,并不能采用生理疾患的治疗方法,也无法从一个人的外在特性进行判断。正如一个流传广泛的故事所描述的那样:当观众为著名的喜剧演员卡里尼的表演笑断肠的时候,卡里尼却走进了一家心理治疗所,要求医生治疗他的抑郁症。

造成儿童心灵孤独的原因很多,社会学研究者认为,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成年人整天忙于他们的工作,儿童只好与电子玩具和游戏机为伴,缺乏户外活动和有效的人际交流。总之,现代儿童生活环境的日益封闭化是导致儿童孤独的主要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