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减轻儿童沉重负担的社会学建议

减轻儿童沉重负担的社会学建议

时间:2022-03-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减轻儿童学习负担的过程,是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相互配合的系统工程。因此,在整个社会切实确立素质教育的理念是最为关键的。
减轻儿童沉重负担的社会学建议_童年的隐忧:来自童年社会学的观察

二、减轻儿童沉重负担的社会学建议

面对知识爆炸时代的挑战,如何减轻儿童的学习负担,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2009年的教师节,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市黄城根小学听课时,曾嘱咐教师们要给儿童们更多的时间接触世界,接触事物,接触生活,学习更多的知识,做更多的事,思考更多的问题。减轻儿童学习负担的过程,是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相互配合的系统工程。尽管我们处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处在了信息爆炸的时代,科学技术发展日益加快的时代脚步的确给现代儿童增加了许多新的学习内容,但导致儿童学习负担过重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在于家庭、学校以及父母不恰当的行为方式。

●减轻儿童的学习负担是系统化的社会工程

减轻儿童的学习负担最根本的是要从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早在20世纪30年代,蒙台梭利在《童年秘密》中就告诫我们:“儿童心理学和儿童的教育一直是从成人的角度,而不是从儿童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的,因此,他们的结论必须从根本上予以重新审查。”直到今天,这种状况依然没有改变。儿童意识的淡漠和儿童立场的缺失,造成在儿童教育过程中无视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家庭、学校、社会以各种方式对儿童进行着过度的教育和培训。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儿童的学习负担过重已经成为我们成年人心头沉甸甸的痛楚,也是压在儿童心头难以消解的顽疾。事实上,面对儿童学习负担沉重的现实,许多家长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但似乎在行动上无可奈何,虽然一些家长明知儿童的学习负担太重,但仍然一未地还在增加儿童的负担。社会似乎面对儿童学习负担过重有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意味。我们的社会究竟应该拿出什么良方来应对这一现象呢?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如今的儿童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是社会各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现代知识总量和门类日益增多,儿童需要掌握的知识量在不断增加;第二,现代社会的竞争日益加剧,现代社会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知识为基础的能力的竞争,教育在社会分层职业选择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第三,面对日益剧烈的社会竞争,面对现代社会发展的日益知识化和能力化,许多成年人对教育在儿童未来生活中的作用的心理预期普遍增强;第四,伴随着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渗透和应用,面对知识经济浪潮的冲击,知识改变命运已经成了社会的普遍共识,教育与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关系越来越直接,特别是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社会地位的提升;第五,无处不在的各种职业考试选拔制度,日益催化着教育竞争的表面化。如今,人们的职业、职称级别、工资待遇都与学历、文凭直接挂钩,导致整个社会对学历、文凭的过度追求。对于许多在青年时代因各种原因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或者错失了进一步学习机会的部分成年人来说,对于许多处于社会底层的家庭来说,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改变孩子的命运,也才能改变家庭的命运。凡此种种,都在一定程度上催化着教育竞争的白热化,加重着儿童的学习压力。正是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现在的儿童在求学的道路上,背负着家庭、学校、社会层层加码的巨大压力,而这些压力已经远远超出了儿童实际年龄阶段性特征,超出了儿童幼小心灵的承受能力。

社会多种因素共同催生的儿童学习负担加重的社会现实表明,真正减轻儿童学习负担过重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仅靠学校、家庭是徒劳无益的,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协同努力。整个社会都应当认真审视造成当下儿童压力过大的一系列社会因素,应当重新认识学校教育的阶段性任务与儿童成长的关系。我们应该意识到,现代教育是终身教育,特别是在人类知识总量不断增加的现代社会,不管一个人在学校阶段掌握多少知识,仍然无法跟上现代科学技术和知识更新的步伐,因此,作为学校教育,应当结合儿童成长的年龄阶段性规律,重点应放在对儿童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方面,应当把教育的立足点放在教会儿童学会学习,而不是放在掌握知识的多少和程度方面。

●正确理解儿童的教育

罗素曾说:教育如果“泯灭儿童期的幻想就等于把现存的一切变成束缚,使儿童成为拴在地上的生物,因此就不能创造天堂。”[11]时至今日,家庭、学校、社会,还没有能够从教育的本源意义上完整地理解儿童教育。从社会学的视野看,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格健全的公民,如果附加在教育过程中的外在因素越多,教育也就越来越远离着教育的本质;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看,过分强调社会成员从“学历”、“知识”与“技术”等层面为社会做贡献是不全面的;从教育学的角度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知识和认识的简单堆积。如果教育纯粹变成追求知识、追求分数的活动,教育也就失去最本质的意义。大哲学家柏拉图曾经提出教育是“照料人的心魄”的活动。儿童教育不仅要注重未来的价值,更应珍视儿童当前的生活,尊重儿童童年生活的独特价值,儿童教育不能成为剥夺儿童童年生活乐趣的剥夺式教育。儿童教育也不是让儿童过独木桥的过程,而是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有组织、有步骤地不断开启儿童心灵世界的过程。因此,在整个社会切实确立素质教育的理念是最为关键的。只有确立素质教育的理念,儿童教育才能真正摆脱应试教育的困境,走出机械训练,被动接受的状态。在素质教育视野下,儿童教育应当从单一的书本知识走向儿童更全面、更广阔、更生动活泼的发展空间。减轻儿童过重的学习负担,还需要不断淡化教育的功利性趋向,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教育虽然在人的社会地位、职业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即教育的社会分层作用,但是教育的终极作用远不止于此。在这方面,丹尼尔·科顿姆的《教育为何是无用的》一书对反思社会、学校、家庭的教育行为提供了有益的视角。在丹尼尔·科顿姆看来,教育在与人发生关系的各个方面都表现出它的无用性,教育让我们丧失了一些作为人基本的东西,无论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

对现代社会而言,无论一个人从小学到博士后,经历多少教育的阶段,但就教育的终身化而言,学校教育永远都只是人生中的阶段性教育,就人生的历程和知识的更新而言,不论学校阶段如何增加学习内容,都是无法实现终身学习化的社会发要求的。因此,学校教育应当遵循儿童成长的心理活动规律和年龄特征,为儿童提供适合他们年龄阶段特征的教育,通过学校教育,使儿童具备终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才是至关重要的。

●成长永远是第一位的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迈入了知识经济形态的门槛。劳动的形态及其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带来了各种社会职业在社会地位、工作环境、经济收入等方面的明显差异。就教育对个人的意义而言,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和其收入与社会地位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关系。正是在这种社会变革过程中,人们对知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如今,许多成年人对学习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利用业余时间或节假日参加各种知识与技能培训,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在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家庭日益成为现实的同时,许多成年人也把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期望寄托在了儿童的身上,家长对孩子的学历期望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传统的单一的人才标准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弱化、遮蔽了儿童成长的本体价值,在许多人看来,似乎只有获得大学文凭才算是人才,这种窄化的人才观念直接导致了对儿童童年生活的独特的内在需求和感受的漠视,其结果使儿童成长迷失方向。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浮躁、功利化的价值观念和舆论导,也给儿童带来了不小的心理压力,如今,每当高考结束以后,各地都会出现对高考状元的普遍热捧和对少数十几岁的儿童考上大学的宣传报道,无形中加大着儿童的心理压力,使儿童的童年生活淹没在各种各样的压力之中。

因此,树立成长与成才同等重要的观念是当务之急。就儿童的成长过程而言,社会在关注儿童学习成绩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儿童的身心健康。对于成长中的儿童来说,也许基于各种因素的制约,能否成为高层次人才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就社会发展和人类延续而言,儿童健康的成长是任何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儿童未来不管从事什么职业,都是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贡献,任何职业都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因此不能以牺牲儿童的健康为代价去追求属于外在的学习成绩。相比较而言,成长比成材更重要,这是因为,失去自由、快乐的生活、甚至失去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人格,远比失去体面的工作的社会后果更加严重。所以,整个社会必须为儿童创造“自由自在”的生活场景,事实上,儿童参加各项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获得心理体验、感受,都是一次对自身的锻炼和成长的机会,每一次参加活动都是使儿童的综合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的绝好机会。作为家长,要学会倾听儿童,理解并分享儿童的喜、怒、哀、乐,了解儿童的所思、所想、所感,在关注中帮助儿童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儿童树立自信,使儿童成为一名自尊、自爱、自立的人。从心理学的视角看,儿童正是以活动的方式获得成长和发展的。儿童的探索是连续不断的心理行为,具有认识的连续性和动力的持续性。从哲学的视角来看,现代人类生活的世界充满问题与危险,使我们感受到一种失去确定性的不安全感。然而正是这种不确定的未知因素使生活成为一种体验————身体和精神上的“体验”,我们由此获得了经验和成长。儿童的成长同样如此。如果为了成材,忽视儿童身心健康地成长、或者为了成材忽视儿童成长的规律,剥夺儿童自然成长的过程,是对儿童的变相摧残,是成人世界对儿童世界的侵略和奴役。美国教育家、素质教育倡导者詹姆斯·多姆生认为:“一个热爱生活、热爱人类、热爱真理、诚实正直的学生同仅仅是学业突出的百分学生相比,前者更有利于社会。”据美国《时代》周刊最新研究报告指出:真正决定人类智慧的并非智商,而是情感。[12]

【注释】

[1]转引自李斌辉:童年幸福与学校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第8期。

[2]孙云晓:教育,不能忽视“人格培养”〔N〕人民日报,2006年10月9日。

[3]周润健:四大原因致中小学生睡眠状况不尽如人意〔EB/OL〕人民网, 2005年9月7日。

[4]周士君:咱们的孩子咋就这么累〔N〕中国青年报,2006年1月11日。

[5]孙宏艳,关颖主编:孩子健康生活的6个要领:来自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报告〔M〕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

[6]王庆环:科学生活:警惕“童年恐慌”现象〔N〕光明日报,2009年1月7日。

[7]全国妇联于2007年开展了全国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状况抽样调查报告(节选)〔J〕中国妇运,2008年第6期。

[8]苏敏:我国青少年近视率排名世界第二〔N〕中国教育报,2000年1月28日。

[9]谢春风:为过早凋谢的花朵而掩泣——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刻不容缓〔J〕班主任,2006年第3期。

[10]王庆环:科学生活:警惕“童年恐慌”现象〔N〕光明日报,2009年1月7日。

[11][英]伯特兰·罗素著,欧阳梦云等译:论教育尤其是儿童教育〔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263页。

[12]宋学成,胡愈乔:论情感教育[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