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化与个性发展

社会化与个性发展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社会心理学家看来,个人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就是个性。(二)社会化在个性形成中的作用1.个性与社会个性帕森斯认为,人格(或个性)也是一个系统。帕森斯是从塑造角色的角度来分析社会化在形成人格(个性)中的作用的,这里反映的是社会对后来者的角色期待和塑造。这是由文化在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所导致的。社会心理学家把同一群体中多数成员共同具有的心理特质和性格特点称为社会个性。
社会化与个性发展_现代实用社会学

三、社会化与个性发展

(一)个性及其形成

1.什么是个性

所谓个性,是指一个人在他内在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际活动所形成的观念、态度和习惯等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也称人格。按照研究人的社会化的社会心理学家们的看法,人的社会化就是使个体通过社会化形成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而走出由本能支配的状态。在社会心理学家看来,个人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就是个性。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不同流派对个性有不同的看法。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S. Freud)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的。本我是最原始的人格部分,它包括人类本能的性的内驱力和被压抑的倾向;超我是个体对社会的道德限制和楷模进行内化的结果,它是人的行动的检察官;自我是来自本我但又经过外部世界影响而形成的知觉系统,它既监督本我,又满足自我。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一个能量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精神能量或性能量不断得以构成、再构成、寻找途径、贮存并得以释放。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W.A1lport)分析了众多对于个性的定义,认为可以从不同角度,比如个人特征、人的行为的整体性、个人对环境的适应性等方面来理解个性。他认为个性是存在于个体之中的那些决定他对其环境做出适应的精神生理系统的动力组织,个性的本质特征在于其本性是一个开放系统,能够自由地同周围环境创造性地交换物质和能量,并具有某种自我平衡状态和内部不断增长的组织化趋势。

在社会心理学家看来,个性是人们行为的基础,也是个体行为差异的基础,个性对个体的行为具有某些导向作用,因此可以用一个人的个性特质和态度去预测他的行为。有的学者更进一步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是由他的个性和他所处的环境决定的。

个性作为个体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一般表现为它的倾向性,即在一定的、具体的条件下对个体的某种态度和行动的积极的、选择性的推动。个性主要表现在兴趣、气质、性格等方面,具有不同兴趣、不同气质、不同的人面对同一社会现象会有不同的反映,这种态度和行动上的差异性就是个性在发挥导向作用。

社会心理学家一般倾向于个性(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他们不仅注意到个性的生理基础,也注意到社会因素的影响。总体而言,人的个性不是先天的,而是个体在后天的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而成的。个性以生理素质为基础,但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化过程对个体的个性起着重要的作用。个性以个体的生理素质为基础。以人们的兴趣而言,可以发现不同个体自幼就可能有不同的兴趣,即使是双胞胎也是如此。还有,总体说来,女孩子文静的比例远比男孩子高,男孩子好动、兴趣容易转移被认为是正常的。孩子们生来就有的兴趣和态度方面的差异,被认为是生理因素在发挥基础作用。这种差异不但表现在性别方面,也表现在体质方面,体质孱弱者与体格健壮者的行为特征常有所差异,也是生理因素发挥基础作用的一种表现。

社会因素对人的个性的影响是重要的和明显的。这种作用表现为,虽然人的个性有先天的生理基础并对个体特点有基础性影响,但是人后天的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社会化过程可以对那些基础性的倾向和特征有所改变,使得他的态度和行为的倾向性得到强化或被抑制,如父母可以通过一系列活动培养孩子的兴趣,鼓励孩子自主地做选择可以增强他的自信心;通过集体性的小组活动也可以使那些内向性格的人变得比较开放;一个自认为能力不强且内向的人在成为小组负责人后,经过锻炼可能会成长为外向的、有较强能力的领袖;—个性格开朗的人遭遇一系列人生挫折可能会变得忧郁。所有这些都表现为社会因素对个性的影响,可以说,人的个性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社会实践活动而形成的,社会化过程对于人的个性的形成起着某种决定性的影响。

2.个性的主要心理特征

(1)能力

所谓能力,是指人们顺利完成某些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

能力有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之分。

一般能力是指在很多种基本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共同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等能力。

特殊能力则是指出现在某些专业活动中所必需的多种能力有机结合而成的能力,如数学能力、音乐能力、飞行能力、绘画能力和发明创造能力等。

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在实际活动中的关系是辩证统一而不是对立的。

(2)气质

所谓气质,是指人的感情和活动发生的速度、强弱以及动作的灵敏或迟钝等多方面的心理特征。

人的气质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有的人常常兼有几种气质,如我们的领袖毛泽东同志既具有政治家气质,又具有军事家、理论家、书法家和诗人等方面的气质。

就气质本身来说,它没有好坏之分,也不能决定一个人活动的社会价值和成就的高低。

(3)性格

所谓性格,就是表现在人对显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性格是个性中最主要的心理特征,是区别个性最主要的标志。

人的性格是受一定的思想、意识、信仰和世界观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的。

一般来说,人的性格是多种多样的,它和气质一样,一般也没有好坏之分。

在大多数情况下,遗传的素质是个性差异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而后天的环境、劳动和交往等,则对个性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社会化在个性形成中的作用

1.个性与社会个性

帕森斯认为,人格(或个性)也是一个系统。社会通过社会化的机制将文化模式——价值、信仰、语言和其他符号内化为人格系统,使人格系统得以结构化,通过这一过程,行动者才愿意把动机的能量投放于角色之中,即愿意遵守规范,进而使人格系统与社会系统的结构相一致。帕森斯是从塑造角色的角度来分析社会化在形成人格(个性)中的作用的,这里反映的是社会对后来者的角色期待和塑造。

一个人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经过较长时间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化会形成个性:不同个体因其生理基础和所经历的社会实践活动不同,其性格会有某些差异,但是它们又会有许多相同之处。这是由文化在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所导致的。在同一个群体或社会中,个体社会化的外部文化环境是相同的,群体或社会则用同一种标准去要求、塑造同一类个体,其结果是同类个体有相似的个性。社会心理学家把同一群体中多数成员共同具有的心理特质和性格特点称为社会个性(或称社会人格)。弗罗姆认为,社会个性是一个集团的大多数成员性格结构的核心,是这个集团共同的基本经验和生活方式发展的结果。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民族、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们构成了不同的群体,他们都具有独特的心理和个性,即形成不同的社会个性。这种社会个性被模式化,并成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而成为人们的共识,并成为一种角色期待,如社会上有男人性格与女人性恪、老年人性格与年轻人性格、东方人性格与西方人性格、农民性格与知识分子性格之分,实际上就是指的社会个性。社会个性实际上是一个群体中成员个性的共同的方面。社会个性建立在个体的个性基础之上,是群体中大多数人共有的个性特点。

2.雷同性格与人的能动性

人的个性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化又是社会的权威机构对新成员进行教化的过程。于是这里就出现一个问题:社会化机构用共同的标准对其成员进行社会化是否会导致成员的雷同性格。雷同性格是同一群体的不同成员的个性、性格高度相似的现象。从社会个性的角度看,雷同性格是社会个性所反映的群体成员个性中的共同部分大大超过不同部分而处于支配地位的现象。群体成员好像是一个模型造出来的,他们在态度、行为特征上高度一致,而缺乏差异。这种现象的出现不是不可能的。在群体和社会对其成员进行社会化时,如果过分地控制了他们,压抑他们的不同想法,追求高度一致性,有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雷同性格。这样看来,雷同性格是对群体成员过度社会化的结果。过度社会化在个体身上会造成内陷式性格,即成员缺乏自信和主动精神,缺乏创造性和独立见解;在群体方面过度社会化会造成成员们的雷同性格,他们在看待问题的价值观、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方式高度一致,缺乏不同见解和对既定规范的任何挑战,使群体缺乏活力。显而易见,过度社会化可能会带来群体成员的高度一致性,但并不利于群体的发展。在大多数情况下,过度社会化是同集权体制、自上而下的单一的社会化方式相联系的。

在现实社会中,群体成员性格基本雷同的现象比较少见,因为造就雷同性格就意味着对成员的有差异的生理基础作用的否定,就意味着要严格控制成员社会化的环境,使其具有封闭性,然而在现实中这是十分困难的。在现实的社会化中,个体不是作为完全被动的客体出现的,他实际上是一个能动的行动者。在人的生物性并未被完全压抑(实际上这也不可能),对外部环境不能完全控制的情况下,人们基于有所不同的经历,借助于活跃的意识,会在社会化过程中发挥一定的能动作用,即在一定范围内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长久下来就会形成有自己特点的个性和性格。群体成员之间有较大相似性,同时又容纳了某种程度的差异性的状况使群体具有活力,也有利于群体的发展。

(三)个性与民族性

1.个性与民族性的关系

社会个性是一个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个性特征,是指成员个性中共同的方面。当我们把群体视为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时,这种社会个性就是民族性和国民性。民族性是一个民族的大多数成员共有的个性特征,国民性则是一个国家的国民所共有的个性特征;在单民族国家,民族性和国民性具有一致的含义:在多民族国家,民族性和国民性虽有差异但也常常被视为相近或相同,它是指一个国家的各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通过互动形成的共有的个性特征。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个族群的广大成员由于共同的生活环境、共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会产生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包含了共同的个性特征。在多民族国家,由于民族文化之间的普同性和民族之间的交往与融合,各民族之间也会形成共同的个性特征。比如通过千百年的交往与融合而形成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实际上是汉民族与少数民族长期互动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各民族相互取长补短,并形成有共同特点的文化特征。当我们把这种共同的文化和个性特征放入国家层次分析时就是国民性。当然,在多民族国家,较大、较强民族的文化特征在交往和融合中可能会占优势,在共同的社会个性中也有较多体现。

2.关于国民性的研究

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研究一个族群的“众数”的个性问题就是民族性或国民性的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在此之后,美国的一些文化人类学家开展了对现代国家(如日本人、德国人、俄国人)的国民心理研究,并取得了一批成果,如本尼迪克特的《菊花与军刀》。这些成果为美国战后的国际政策提供了参考。美籍华人学者许烺光对中国、印度和美国人的生活方式进行比较,并指出其差别:中国人以情境为中心的处世态度,美国人以个人为中心的处世态度和印度人以超自然为中心的处世态度。在社会学家中英格尔斯从“众数人格”的角度研究了国民性,而这一研究是其对人的现代化研究的组成部分。英格尔斯的国民性研究也影响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同类研究。

3.中国国民性的特点

中国国民性所指的主要是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近代以来很多学者研究中国的民族性、中国国民的特性、中国人的心理、中国人的性格等问题,基本上讲的是相同或相似的东西,即民族的社会个性或国民的社会个性。

中国国民性基本上是建立在农耕文化之上的。农耕文化与以家庭、家族、村落为特点的居住模式相结合形成了相对封闭、相对保守的、以人伦为取向的文化特征,并内化为民族成员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学者们对中国民族性、中国人的性格有多种不同的概括,或褒或贬,这与研究者的视角和研究目的直接相关。

有的学者从在基本社会化的过程中个性发展的角度看中国人的个性特征为:在婴儿期个体一般受到宠爱和照顾,容许其养成对家庭成员的依赖性;在孩童早期家长要求其抑制感情,不重视人的自主自发的行为;在孩童后期,社会化中要求孩子懂事、顺从父母,避免亲子冲突,忽略个性问题,并建立以耻辱感为主体的自察能力;在少年期,家庭要培养他勤劳吃苦的习惯,学习人情关系;在青春期,要求避免对性的过分表现,要养成包涵、谦虚的观念;在青年期,家庭和社会要教导青年服从权威、尊重传统,缓慢地达到自立。

林语堂从比较平和的角度去概括中国人的性格,如老成温厚、遇事忍耐、消极避世、超脱老滑、和平主义、知足常乐、幽默滑稽和因循守旧。有的学者认为,在以儒家文化为传统的中国社会中,个人通过家族主义、地方主义和道德规范的整合而形成集体主义文化。从价值取向的角度来看,中国人重传统和权威、重农和重功名、重仁义忠孝。在这一总的价值系统的支配下,中国国民性有如下特点:看重权威、保守、依赖性、顺从、礼让、谨慎、勤俭、忍耐和安分。在传统文化模式的影响下中华民族成员的个性特征有某些共同之处。随着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变迁及外来文化的传入,特别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国民性也在发生某些变化,尤其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中国国民性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正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不同层次影响着中国人民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