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志贺菌如何用药治疗

志贺菌如何用药治疗

时间:2022-05-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以结肠黏膜弥漫性炎症为基本病变。各型志贺菌均可释放内毒素,是引起发热、毒血症、休克等全身反应的主要因素。其中,D群宋内志贺菌抵抗力最强,其次为B群福氏志贺菌,A群痢疾志贺菌抵抗力量弱。菌痢病人及带菌者为本病传染源。在志贺菌感染者中,70%的病人和60%的死亡病人均为5岁以下儿童。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少量细菌也可致病。

第十二节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以结肠黏膜弥漫性炎症为基本病变。临床以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脓血黏液便等为特征。常年散发,夏秋多见,目前仍为我国的多发病之一。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本病的病原体为痢疾杆菌,属志贺菌属,为革兰阴性菌,无鞭毛和芽孢。在普通培养基中生长良好,最适宜温度为37℃对紫外线敏感,加热60℃10分钟即可杀灭,常用消毒剂可将其灭活。按照生化反应和抗原结构的不同分为4群(A、B、C、D)和43个血清型(不包括亚型)(见表4-1)。

表4-1 志贺菌属的分型

img4

志贺菌的流行类型有地域差异,随时间的推移有菌群变迁。20世纪40年代以A群痢疾志贺菌流行为主,此后逐渐减少。50年代以B群福氏志贺菌流行为主;60年代中期以来,D群宋内志贺菌上升,并已成为欧美等国当前的主要流行菌型。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仍以B群福氏志贺菌占据首位,其中以2a型为多;其余依次为D群宋内志贺菌、C群鲍氏志贺菌,部分地区有A群痢疾志贺菌流行。

各型志贺菌均可释放内毒素,是引起发热、毒血症、休克等全身反应的主要因素。A群痢疾志贺菌还可产生外毒素(亦称为志贺毒素,Snigatoxin),不仅引起肠毒素样反应,尚有神经毒、细胞毒活性,可导致相应的临床表现。

志贺菌在外界生存力较强,可在瓜果、蔬菜以及污染物上生存1~3周,温度越低,志贺菌生存时间越长。其中,D群宋内志贺菌抵抗力最强,其次为B群福氏志贺菌,A群痢疾志贺菌抵抗力量弱。志贺菌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弱,煮沸2分钟即被杀死,对酚液、氯化汞、苯扎溴、过氧乙酸等消毒剂敏感。

本病全年均有发病,但以夏秋季多见。菌痢病人及带菌者为本病传染源。其中非典型病人、慢性病人及带菌者在流行病学上有重要意义。

本病通过消化道传播。志贺菌随粪便排出后,通过手、生活接触、仓蝇、食物和水,经口感染。生活接触传播是指接触病人或带菌者的生活用具而感染。

食物型传播与水型传播可引起流行,多数发生于夏季进食受污染的凉拌菜及冰棒、豆浆、肉汤等,常易引起流行,某农村井水被福氏志贺菌1a型污染,食用生井水者发病率达71.4%。水型暴发不受当地流行季节特点的限制,凡有构成粪便污染水源的条件(如降雨、化雪后)均可造成水型流行。

人群普遍易感。年龄分布有2个高峰,第一个高峰为学龄前儿童,第二个高峰为青壮年期(20~40岁)。病后可获得一定免疫力,但短暂而不稳定,不同菌群及血清型间无交叉保护性免疫,易于重复感染。

菌痢主要集中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医疗条件差且水源不安全的地区。全球每年志贺氏菌感染人次估计为1.63亿,其中发展中国家占99%。在志贺菌感染者中,70%的病人和60%的死亡病人均为5岁以下儿童。

我国目前菌痢的发病率仍显著高于发达国家,但总体看发病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各地菌痢发生率差异不大,终年散发,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从5月开始上升,8~9月达高峰,10月以后逐渐减少。本病夏秋季发病率升高可能和降雨量多、苍蝇密度高以及进食生冷瓜果食品的机会多有关。

志贺菌进入机体后是否发病,取决于三个要素:细菌数量、致病力和人体抵抗力。志贺菌进入消化道后,大部分被胃酸杀死,少数进入下消化道的细菌也可因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或肠道分泌型lgA的阻断作用无法吸附于肠黏膜上皮,而不能致病。致病力强的志贺菌即使10~100个细菌进入人体也可引起发病。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少量细菌也可致病。

志贺菌经口进入,穿过胃酸屏障后,侵袭和生长在结肠黏膜上皮细胞,经基底膜进入固有层,并在其中繁殖、释放毒素,引起炎症反应和小血管循环障碍,在这一过程中,炎性介质的释放便志贺菌进一步侵入并加重炎症反应,结果导致肠黏膜炎症、坏死及溃疡。由黏液、细胞碎屑、中性粒细胞,渗出液和血形成黏液脓血便。

志贺菌释放的内毒素入血后,不但可以引起发热和毒血症,还可直接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系统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释放各种血管活性物质,引起急性微循环衰竭,进而引起感染性休克、DIC及重要脏器功能衰竭,临床表现为中毒性菌痢(休克型、脑型或混合型)。休克型主要为感染性休克,而脑型则以脑水肿或脑疵引起的昏迷、抽搐与呼吸衰竭为主要临床表现。

外毒素是由志贺菌志贺毒素基因编码的蛋白,它能不可逆性地抑制蛋白质合成,从而导致上皮细胞损伤,可引起出血性结肠炎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HUS)。

病变主要累及结肠,以乙状结肠和直肠最为显著,严重者可累及整个结肠,甚至回肠下段。急性期的肠黏膜基本病变是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肠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表面有大量黏液脓性渗出物覆盖,肠上皮细胞大片坏死,与黏液脓性渗出物共同形成灰白色假膜,脱落后可形成黏膜浅溃疡,由于病变通常局限于固有层,故肠穿孔少见。轻症者肠黏膜仅有弥漫性充血、水肿,肠腔内可见黏液脓血性渗出物,无溃疡形成。慢性期可有肠黏膜水肿,肠壁增厚,肠黏膜溃疡不断形成与修复,导致瘫痕与息肉形成,少数病例可引起肠腔狭窄。中毒型菌痢肠道病变轻微,多数仅见肠黏膜充血、水肿,少有溃疡形成,突出病变为全身多脏器的微血管痉挛和通透性增加;大脑及脑干充血、水肿,有点状出血与神经细胞变性。部分病例有肾上腺充血、肾上腺皮质出血和萎缩。

二、临床表现

(一)急性细菌性痢疾

1.普通型(典型) 起病急,出现畏寒、高热,继之出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每日腹泻达10次以上,初为糊状或稀水便,逐渐转为黏液脓血便。左下腹压痛,肠鸣音亢进。病程1周左右,少数转为慢性。

2.轻型(非典型) 无发热或低热,每日腹泻3次以上,黏液稀便,无肉眼脓血,腹痛轻,里急后重不明显。病程3~7日,亦可转为慢性。

3.中毒型 多见于2~7岁儿童。起病急骤,病情凶险,发展迅速。以严重毒血症症状、休克、中毒性脑病为主要表现,体温高达40℃以上,肠道症状较轻,甚至开始无腹痛及腹泻,一般发病后24小时内可出现腹泻及痢疾样便。按临床表现分为3型。

(1)休克型:主要表现为感染性休克。患儿烦躁不安或精神萎摩,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及紫绀,皮肤花斑,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可出现少尿或无尿,轻重不等的意识障碍。

(2)脑型: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升高及脑疝。患儿出现剧烈头痛,呕吐,烦躁不安,昏迷及抽搐,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肌张力增强。亦可出现呼吸节律不齐、双吸气、叹息样呼吸、呼吸暂停。

(3)混合型:兼有上述两型表现,病情最严重,死亡率高。

(二)慢性细菌性痢疾

1.慢性迁延型 急性菌痢后迁延不愈,有轻重不等痢疾症状,大便不成形或较稀,有黏液,偶有脓血便,左下腹压痛,全身健康状况下降。

2.急性发作型 有慢性菌痢史,可因进食生冷食物、劳累或受凉等诱因引起急性发作,出现腹痛、腹泻及脓血便,但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症状多不明显。

3.慢性隐匿型 1年内有急性菌痢史,临床无明显腹痛、腹泻症状,大便培养可有痢疾杆菌,乙状结肠镜检查肠黏膜可有炎症甚至溃疡等病变。

三、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一)血常规检验 急性期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加,慢性期常有贫血

(二)粪便检查

1.常规检查 大便量少,外观为黏液、脓血,常无粪质,无特殊臭味,镜检可见大量脓细胞或白细胞及红细胞、巨噬细胞

2.细菌培养 粪便细菌培养是确诊的主要证据。应在药物治疗之前取新鲜、带有脓血或黏液部分的大便,在床边接种或及时送实验室,应反复多次送检,一般应连续送检3次。阳性时,应按常规进行药敏试验,以供治疗时参考。

(三)免疫学试验 粪便培养准确可靠,但不够快速、简便且阳性率低。近年来建立了不少检测粪便中痢疾杆菌抗原的免疫学技术,如荧光抗体染色法、对流免疫电泳法等,具有快速、敏感、简便等优点,但特异性尚不够理想

(四)乙状结肠镜检查 对有痢疾样大便而疑有其他结肠疾患时可行此项检查,但一般仅用于慢性患者。急性菌痢肠黏膜呈弥漫性水肿、充血,可见浅表溃疡和黏液脓性分泌物;慢性期黏膜水肿和充血较轻,可见散在粗糙颗粒、溃疡、瘢痕和息肉。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 应根据下列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确诊的根据是检出痢疾杆菌。

1.流行病学资料 当地流行情况、季节、接触史、不洁食物史和年龄等有参考价值。

2.临床症状 急性典型菌痢有发热、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等症状,易于诊断。不典型病例仅有黏液稀便,应予注意。夏秋季遇急性高热或惊厥的学龄前儿童需排除中毒型菌痢的可能,应及时用肛拭或盐水灌肠取粪便作检查。

3.粪便检查 急性典型菌痢为脓血黏液便。镜下有大量脓细胞、红细胞与巨噬细胞,对诊断有意义。确诊有赖于细菌培养。

4.乙状结肠镜检查 急性菌痢一般不用。慢性菌痢可见结肠黏膜轻度充血、水肿、呈颗粒状,有溃疡、息肉与增生性改变。刮取黏液脓性分泌物培养可提高阳性率。

5.X线检查 慢性菌痢钡剂灌肠,可见肠道痉挛,袋形消失,肠壁增厚,黏膜纹理紊乱,肠腔狭窄等改变。

(二)鉴别诊断 一般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阿米巴痢疾 本病与菌痢比较,其特点为起病缓慢,全身中毒症状轻。大便次数较少,色暗红,量多,有腥臭味。腹痛、压痛多在右下腹。大便镜检脓细胞少,红细胞成堆,有夏科-雷登结晶,并可找到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必要时可做乙状结肠镜检以资鉴别。

2.细菌性胃肠食物中毒 由于进食细菌及毒素污染的食物引起,常见病原菌有沙门菌、变形杆菌、产毒性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集体进食同一食物及在同一潜伏期内集体发病的病史。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表现,大便多为稀水便、脓血便,里急后重少见。确诊则有赖于从病人呕吐物、粪便及可疑食物中检出同一病原菌。

3.其他病原菌引起的肠道感染 在痢疾样腹泻患者中,检出非志贺菌的病原菌者占相当高的比例,如侵袭性大肠杆菌、邻单胞菌、气单胞菌及空肠弯曲菌等均不少见,其临床表现与急性菌痢类似。诊断有赖于粪便培养出不同的病原菌。

4.急性坏死性出血性肠炎 本病见于儿童或青少年,起病急,主要症状为腹痛,便血,呕吐,发热,无里急后重。镜检以红细胞为主,培养痢疾杆菌阴性。

5.直肠癌和结肠癌 一般根据病史、临床表现、肛门指诊及直肠、乙状结肠镜检可鉴别。

6.其他 中毒型菌痢应与其他病引起的高热惊厥如流脑、乙脑、脑型疟疾、中毒性肺炎等病相鉴别。

五、处理

菌痢的治疗应根据不同临床类型而定。急性菌痢普通型与轻型,主要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同时配合降温、解痉止痛等对症处理。急性中毒型菌痢,病势凶险,要尽早诊断,及时治疗。在静脉应用有效抗菌药物的同时,特别注意对感染性休克、颅内高压、脑水肿、抽搐、呼吸衰竭等严重危及生命的症状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慢性菌痢,在进行抗菌治疗时应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抗菌药物,采取两种以上不同类型药物联合、交替用药,疗程要长且可重复。另外,亦可局部用药(保留灌肠),以提高疗效。

(一)急性菌痢

1.抗菌治疗 一般用5~7天。吡哌酸0.5g/次,3次/日。诺氟沙星0.2~0.4g/次,4次/日。环丙沙星0.2g/次,2次/日。依诺沙星0.4g/次,2~3次/日。复方新诺明每次2片,2次/日。黄连素0.5g/次,2次/日。

2.对症处理

(1)高热:50%酒精擦浴。扑热息痛0.3~0.6g/次,2~3次/日。

(2)腹痛:阿托品0.3~0.6mg/次,3次/日,口服;或0.5mg/次,肌肉注射。颠茄合剂5~10ml/次,3次/日。

(3)严重毒血症症状:氢化可的松100~200mg/日,静脉滴注。

(二)中毒型菌痢

1.抗菌治疗 环丙沙星0.2~0.4g/次,2次/日,静脉滴注。氧氟沙星0.2~0.4g/次,2次/日,静脉滴注。头孢噻肟2~3g/次,2次/日,静脉滴注。

2.降温止惊 高热者以物理降温为主,同时用1%温盐水100ml流动灌肠,如不自行排便,中毒症状较重者,可反复进行流动灌肠,必要时可配以药物降温。过高热伴惊厥,经退热药治疗无效者,可用亚冬眠疗法:冬眠灵与非那根,按每次每公斤体重各1mg的剂量肌注,或将上药加入5%葡萄糖液2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2~3次。惊厥者,可用安定10mg肌注或静注,或10%水合氯醛20ml口服或灌肠。

3.抗休克治疗

(1)解除微血管痉挛:针对中毒性菌痢的高阻低排性休克,应尽快给予山莨菪碱(654-2)每次0.2~2mg/kg(成人10~20mg)静脉注射,每5~15min1次,至面色转红、四肢温暖、血压回升后减量,并逐渐延长给药间隔时间,维持24h。

(2)补充血容量:早期快速滴注用平衡盐液(儿童15~20ml/kg,成人500ml)。低分子右旋糖酐(儿童10~15mg/kg,成人500ml)。或同时争取短时间内改善微循环。病情好转后,继续滴注葡萄糖生理盐水(日补液量50~80ml/kg),应根据患者心、肺功能和尿量酌定。

(3)纠正酸中毒: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5ml/kg以纠正酸中毒。

(4)维持血压及强心:注意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经上述治疗后,血压仍不稳定者可用多巴胺10~20mg加入100ml液体内静脉滴注。老人和幼儿易发生左心功能不全,可预防性使用西地兰或毒毛旋花子甙K。

(5)其他:短期使用较大剂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并发DIC,应及早应用肝素(剂量每次0.5~1mg/kg)。

4.抗脑水肿 如有脑水肿,可给脱水剂如甘露醇或山梨醇快速静滴,并用地塞米松5~10mg,每日2~3次,肌注或静注。

5.治疗呼吸衰竭 保持呼吸道通.,给氧,脱水疗法,严格控制入液量。必要时给予山梗菜碱、尼可刹米等肌注或静注。重危病例应给予呼吸监护、气管插管或人工呼吸器应用。

(三)慢性菌痢 对慢性患者要强调综合治疗,劳逸结合,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药物的选用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实验的结果,并适当延长疗程,必要时数种药物交替或联合应用。除口服药物外,还可用上述口服药物全日量制成100ml溶液,保留灌肠,每晚1次,10~14天为一疗程。其他中医中药、民间验方也可采用。

六、预后

急性菌痢经治疗多于1周左右痊愈,少数病人转为慢性或慢性带菌者。中毒型菌痢则预后差,尤其脑型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较高。影响预后的因素有①菌型:痢疾志贺菌型病情严重,并发症多;福氏志贺菌型易成为慢性;②临床病型:中毒型菌痢病势凶险,病死率高;慢性菌痢不易根治,易反复发作;③全身免疫状态:婴幼儿及年老体弱者病情重,并发症多,病死率较高;④治疗及时合理者预后好。

七、预防

菌痢的预防应采取综合措施,重点是切断传播途径,做好传染源的管理。

(一)管理传染源 主要是对急、慢性病人及带菌者。急性病人应住院或在家中隔离、消毒和彻底治疗,隔日1次大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才可解除隔离。各级医疗部门应加强疫情报告,早期发现病人,特别对轻症的不典型病例,进行详细登记以便及时治疗。

对从事托幼机构、饮食食品行业、食堂炊事人员及自来水厂给水工作人员,必须定期进行大便培养。

(二)切断传播途径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抓好饮水、饮食、粪便的管理,消灭苍蝇,饭前便后要洗手,得了菌痢要及早报告治疗,不喝生水,不吃腐烂不洁的食物,不随地大小便。要特别注意儿童机构及集体单位中菌痢的传播。严格检查集中供水的水质是否合乎卫生要求。

(三)保护易感人群 可采用口服活菌苗,一般采用三种菌苗:①自然无毒株;②有毒或无毒痢疾杆菌与大肠杆菌杂交的菌株;③变异菌株。目前国内主要采用变异菌株,如F2a型依链株。活菌苗主要通过刺激肠道产生分泌性lgA及细胞免疫而获得免疫性,免疫期可维持6~12个月:少数人服用后可出现腹泻。由于志贺菌属免疫具有型的特异性,有时出现不同于所用菌苗的菌型流行,则无保护作用。

(汲书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