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肠梗阻的中医药特色诊疗

肠梗阻的中医药特色诊疗

时间:2022-05-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肠梗阻属于中医“肠结”“关格”“腹痛”“反胃”“便秘”等范畴,为中医六腑急症。疫毒侵犯胃肠,或耗伤胃肠津液,或壅阻肠中,血与之搏结,化为脓血而为痢疾;或疫毒阻遏中焦,气机壅滞,脾胃升降失司,小肠分清泌浊无权,而致呕吐、泄泻。胃肠病的发生与七情过度密切相关。因此,外邪或病理产物,如湿热、寒湿、邪热、痰饮、食积、虫积等侵犯脾胃或阻滞中焦,均致使脾胃气机升降失司,而致胃肠为病,而且还会累及其他脏腑。

肠梗阻属于中医“肠结”“关格”“腹痛”“反胃”“便秘”等范畴,为中医六腑急症。《医贯》载“关格者,粒米不欲食,渴喜茶水饮之,少顷即吐出,复求饮复吐。饮之以药,热药入口即出,冷药过时而出,大小便秘,名曰关格。”大多数医家将病机归为虚实两端:虚指脾胃虚弱,运化无权,气血生成减少,推动无力,阴液不足,而发为本病;实指寒凝、瘀血、燥热、气滞、热毒、痰湿等导致传导失司,而发本病。多表现为本虚标实或虚实夹杂的证候,而一些肿瘤患者有其特殊性,常为癌毒内盛、气滞血瘀,日久气血亏虚、运化无力,湿毒瘀血阻滞于肠道,壅塞不通。本病病位在肠,大肠小肠属六腑,而六腑为“传化之腑”“以降为顺,以通为用”肠道通降功能失调,故成本病。

一、病 因

1.六淫疫疠 胃肠道是与体外相通的空腔器官,六淫疫疠很容易影响胃肠的正常生理功能。六淫中,风、寒、暑、湿、燥、火均能引起胃肠疾病。

风为百病之长。外感风邪,导致胃痈、呕吐、泄泻、腹痛、腹胀、痞满等胃肠疾病。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最易损伤脾胃阳气。寒性凝滞,易阻阳气,阳气受阻,气机不畅,脾胃升降失司,运化受纳无权,而见恶心、呕吐、纳呆、泄泻、腹痛等症。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夏暑之时,感受暑邪,耗伤胃津,进而耗伤胃气,以致气阴两虚,而出现口渴引饮、身热汗出、烦躁不安、神疲乏力、舌红苔黄等症。

脾为阳脏,脾恶湿而喜燥,湿邪循经内停中焦,困阻脾阳,中焦气机不利,或留滞于大小肠,使脾胃大小肠纳化功能失常,而出现胸脘痞满、不思饮食、腹胀、腹痛、泄泻等症。

燥性干燥,易伤津液。胃喜润恶燥,故燥邪伤胃,耗伤胃阴,或外感温热之邪,入于阳明胃腑,热邪消烁津液,亦可化燥伤及胃阴,出现咽燥、饮食减少、大便秘结、小便黄赤,故则干呕呃逆、舌红少津等症。

热(火)属阳邪,易伤津耗气。感受热(火)邪,或由风、寒、暑、湿、燥等邪转化而为火热,耗伤脾胃大肠阴津,可见口渴舌干,便秘溺黄,邪热阻滞胃肠,可致胃脘疼痛胀满;邪热灼伤胃肠血络,迫血妄行,可见吐血便血;火邪郁结,形成热毒,伤及胃肠,而成胃痈、肠痈。疫毒侵犯胃肠,或耗伤胃肠津液,或壅阻肠中,血与之搏结,化为脓血而为痢疾;或疫毒阻遏中焦,气机壅滞,脾胃升降失司,小肠分清泌浊无权,而致呕吐、泄泻。

2.饮食所伤 饮食所伤包括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及其他原因。

《素问·痹论篇》云:“饮食自倍,肠胃内伤。”饮食过量,暴饮暴食,饮食量超过胃肠正常功能所能及范围而致脾胃受损,出现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泻下臭秽等症;饮食过少,气血生化无源,脾胃失养,其功能失司,出现面黄肌瘦、神疲乏力、食后腹胀等症。饮食过量或过少或多少无度,均会损伤脾胃功能,而致相应症状。

饮食不洁之物,损伤脾胃,致使受纳运化之功失司,而出现呕吐、腹痛、泄泻等症状。

饮食分为酸、苦、甘、咸、辛五味。五味、五脏各划属五行。偏嗜其一,会导致相对应脏腑的损害。如“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明饮食过酸过苦均可导致脾胃发生病变。另外,偏嗜其他食味也会导致相应脏腑损害,亦会通过五行传变而影响脾胃生理功能。

其他原因,如误服毒物,损伤胃络,伤及气机,常可引起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用药不当亦损伤脾胃而致胃肠症状。

3.情志失调 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人的七种情志变化,七情分属五脏,则可以喜、怒、思、悲、恐为代表,分属于心、肝、脾、肺、肾,称为五志,是机体对精神环境的改变而发生相应变化的一种生理适应性活动。它和脏腑气血关系密切相关,过度的七情变化,会引起脏腑气血的功能紊乱。胃肠病的发生与七情过度密切相关。情志不舒,或情绪紧张,肝气郁结,疏泄无能,即所谓“木郁土壅”。或忿怒、恼怒过度,肝气过盛,疏泄太过,横逆乘脾犯胃,脾胃受伤,运化失司,可见胸闷太息、胃脘疼痛痞满、腹痛腹泻等症;胃气失降,可致呃逆、呕吐、嗳气等症。或暴怒之卜,肝气暴逆,火动于内,胃络受伤而致吐血。同时,情志失和,肝脾之气郁结,亦可导致大肠传导失常,而出现便秘、腹胀等症。过度悲伤、惊恐等过度精神创伤均可导致气机紊乱或脏腑功能低下,进而累及脾胃运化功能而致病。

4.劳逸过度 《素问·举痛论篇》云:“劳则气耗”,过度劳累可耗伤脾胃之气,影响脾胃正常生理功能,而出现四肢乏力,精神萎顿,食欲减退等症。过度安逸则气机不舒。《素问·宣明五气论》:“久卧伤气”,气机升降失常,脾胃功能减弱,可出现食少乏力,精神不振,肢体软弱等症。

5.他脏病变累及 五脏六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他脏病变可累及脾、胃、大肠、小肠。如心火亢盛,伤害脾胃;肺失清肃,浊气犯胃;肝气郁滞,阻遏脾胃;肾水反侮,脾不制水;以及肺弱脾虚,肝郁脾虚,脾肾两虚,心脾两虚等皆是它脏病变对胃肠疾病的影响。

二、病机特点

中医学认为,脾主运化、升清,以升为健;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以降为和;肠的功能是受盛化物,传导废物,以通为顺。胃肠病的病机是指胃肠病的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制,主要包括脾、胃、大肠、小肠的功能失常所导致的寒热、虚实、痰瘀以及气血、阴阳失调等不同病机。其病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升降失司 脾胃为全身气机的升降枢纽。“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脾气不升,不仅不能助胃进一步消化,而且其吸收转输水谷精微和水液的功能亦发生障碍,同时其统摄、升提内脏的功能也就不能正常完成。胃气不降,则传化无由,壅滞成病,不仅饮食不能顺利下行,而且经初步消化后的水谷精微物质亦不能正常移交小肠以供脾输转周身。因此,外邪或病理产物,如湿热、寒湿、邪热、痰饮、食积、虫积等侵犯脾胃或阻滞中焦,均致使脾胃气机升降失司,而致胃肠为病,而且还会累及其他脏腑。

脾气不升,会导致“脾气散精”功能障碍,而出现气血精微之物无以散布周身内外,出现头晕、面色萎黄、四肢无力、痞满、腹胀、食后困倦、腹泻等症状;脾气不升,还可影响脾的统摄功能,而出现呕血、便血、自汗等症状;另外脾气不升,胃气不降,浊气上逆,运化转输无能,导致痰瘀水湿等病理产物的产生,出现呃逆、嗳气、便秘、腹痛、腹胀等症状。脾胃功能失司,气血运化无力,又可出现气血亏虚、精气衰少,而导致各种虚证或虚实杂证。

其他脏腑功能对脾胃升降失常亦有关系,其中以肝最为密切。诸如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则克脾犯胃;胆火上逆,胃失和降;肺失宣降,则不能帮助“脾气散精”和胃气下降。

六腑以通为用,胃及大小肠皆属于腑,故均以通为顺。各种病因均可导致气机不畅。如风寒湿热等外邪侵犯胃肠,“外邪客于中焦则气闭,气闭则气与邪争”,或实热、痰饮、宿食、湿浊、瘀血、虫积等病理产物中阻胃肠,皆可阻滞气机或肺气逆郁,导致大肠腑气壅滞;或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乘脾犯胃,均可使胃肠气机通降失司。中枢气机不利,而引发脘腹疼痛,肠鸣腹胀,呕逆嗳气,大便失调等症。可见胃肠病表现为胃脘胀满、胀痛、喛气、大便不调等诸多病证,均与气机不利密切相关。

2.腑实内结 《素问·太阴阳明论》有“阳道实,阴道虚”之论,后世有“实则阳明,虚则太阴”之说,都指出了阳明胃病多为实证,太阴脾病多为虚证的发病特点。胃与大肠、小肠皆主通降,能推动糟粕下行外出。若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可致水谷饮食不能运化、吸收,积食内停,糟粕不行,积聚日久,郁而化热。

阳明腑实证,在病机上有如下特点:一是邪入阳明,易于化燥化热,病多为实热证,故有“胃家实”之说;二是阳明实热内结,日久可仿津化燥;三是饮食停滞,必然影响中焦气机通畅,使脾胃升降失常,上下不通;四是食积不化,可蕴湿生热,湿热熏蒸,影响肝胆;五是积滞日久,可损伤脾胃,以致脾胃虚弱,出现脾约证;六是饮食过于寒凉,导致寒积内停,进而损伤脾胃阳气。

3.湿浊困阻 胃肠病的形成与湿邪关系最为密切。湿邪有内外之分,外湿是指外受湿邪所引起,内湿指脾胃功能失常,水湿不能运化而内停。内外湿邪常相互关联,外湿困脾,必致脾失健运;内湿停滞,又常招外湿侵袭。湿邪阻滞脾胃以后,可出现寒化和热化两种倾向。如素来脾胃虚寒,或过用寒凉者,则湿邪易于寒化,临床表现为寒化证;如有胃肠积热或胃火炽盛,或妄加温燥者,则湿邪易于热化,临床表现为湿热证。湿热或寒湿郁阻肠道,可致传导失司,出现腹痛、肠鸣、泄泻等。

湿邪困阻脾胃及大小肠,在病机上有以下特点:一是湿邪中阻,必然要影响气机,发生阻滞;二是湿邪蕴结日久,多可化热,而形成湿热证;三是湿浊停滞日久,必然会伤及中气,使脾胃更虚,形成虚实夹杂证;四是中焦湿热蕴郁日久,每可伤阴,导致阴虚湿热证;五是中焦寒湿困阻,最易伤阳,致使脾阳虚衰,而形成阳虚寒盛之候;六是湿性黏滞,不易速除,故病情迁延日久不愈。

4.痰饮内停 痰饮的生成主要由于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后,导致肺、脾、肾三脏功能失常,津液不能正常输布和排泄,凝聚而成。痰饮形成后,留于胃肠,使胃肠道气机受阻,损伤脾胃功能,而且可以变生多种疾病。如痰蕴脾胃,则可见纳呆、恶心呕吐、脘腹不舒,或胃脘作痛,倦怠乏力、身重嗜卧等症;痰阻大肠、小肠,可见腹痛、大便失调;饮留于胃,可见心下胃脘坚满而疼痛,胃中有振水音,或呕吐痰涎清水、水入即吐、口渴不欲饮、头目眩晕等症;饮留于肠,则可见肠间辘辘有声、腹满、便秘等症。

痰饮所致胃肠病在病机上有以下特点:一是痰饮中阻,导致胃肠气机阻滞;二是痰饮郁久,出现化热之证;三是痰饮为患,复加情志郁结,可致痰气交阻;四是痰郁日久,可波及血分,使血行不畅,瘀血内生,导致痰瘀互结,出现食管癌、胃癌、幽门梗阻等;五是痰饮留伏于胃肠之间,易致外邪侵入,内外合邪为患,影响脾胃纳运升降之功,是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痰饮水湿留滞更甚,因果互患,致使病情缠绵难愈。

5.瘀血阻滞 瘀血是胃肠病过程中常见的病理产物之一,它又作为致病因素引起多种病证。胃肠道之瘀血,多由气机阻滞,波及血分所致,即“初病在气,久病入血”(《临证指南医案》)“气结则血凝”(《血证论》)。同时,胃肠积热,灼伤脉络,血溢脏腑组织之间不得消散而出现瘀血,如《医林改错》中说“血受热则煎成块”。另外,脾胃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而出现瘀血。或气虚,气不摄血,血溢脉外不能消散而成瘀血所致胃肠病的病机有以下特点:一是胃肠病久,瘀血积滞,导致气血阴阳俱虚;二是胃肠病之瘀血日久可致出血,或吐血,或便血,或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出现虚证;三是瘀血为病,气机运行不畅而出现疼痛,瘀血日久可形成消化道肿瘤、息肉等;四是痰浊内生,复为情志所伤,以致痰、气、瘀交阻于食管胃肠,形成食管癌、胃癌等。

6.寒热失调 寒热失调是引起胃肠病的一种重要病理变化,也是胃肠病中辨证论治的重要内容,正如八纲辨证所提,辨寒热是胃肠病的重要辨证内容。《灵枢·师传》;“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脐以上皮热;肠中热,则出黄如糜,脐以下皮寒;胃中寒,则腹胀;肠中寒,则肠鸣飧泄;胃中寒,肠中热,则胀而且泄;胃中热,肠中寒,则疾饥,小腹胀痛。”说明六淫之邪侵袭肠胃,入里化热;或脏腑功能失调,劳倦内伤;七情过度,气机郁滞化热均可导致胃肠之热。而胃肠之寒则由寒邪直中;或饮食生冷过度;或阳虚寒从内生而致。寒热既可相互转化,又可相互夹杂。

7.润燥适宜 “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充分说明了脾为体阴用阳,胃为体阳用阴,若两者之间平衡失调,则脾胃为病。脾湿太过,出现湿聚饮停;胃燥太过,出现津亏阴伤,纳少善饥等证。

三、中医药治疗思路

胃肠病是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种。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灵魂,胃肠病的中医治疗思路即是根据胃肠病的病因病机,临证辨证论治确立治法、处方与用药。

根据胃肠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审因论治的大体思路如下。

1.升清降浊 “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大肠小肠兼属于胃”,故升降失常是胃肠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调理脾胃升降是治疗脾胃病的重要环节。

2.健脾升清 对脾胃气虚,运化无权,饮食不化精微者,用甘温益气之四君子汤、六君子汤等;若兼见气虚而陷者,可于甘温益气方中加升麻、柴胡之品以升阳举陷,可用补中益气汤;若脾阳虚衰,中气不运者,则以温补脾阳(补中升阳)为主,可用理中汤、小建中汤等温补脾阳,待中阳旋转,则清气自生;若阳虚不化,反生湿浊,而为泄泻者,宜补中升阳,健脾渗湿。代表方剂有参苓白术散;若脾虚统摄无权,则用归脾汤类以补脾摄血。

3.和胃降气 对胃失通降,胃肠气滞,而出现呃逆、嗳腐、腹胀、腹痛、便秘者,宜通降腹气,胃与大肠均属阳明,主通主降,以通为顺。治疗宜和胃降气,同时配合宣降肺气。具有和胃降逆的药物分为偏清、偏温两大类。前者药物可选竹茹、栀子、大黄、代赭石、黄连、柿蒂、莱菔子、枇杷叶等。后者药物如生姜、干姜、高良姜、丁香、吴茱萸、肉桂、半夏、紫苏子、紫苏叶、乌药、水茴香、沉香、降香、陈皮、厚朴、川椒、韭汁、刀豆等。宣降肺气代表药物有杏仁、桔梗、前胡、枇杷叶等。

若胃有邪热,胃失和降者,宜清宜通,可用清胃散之类加减;若久病胃虚,或吐下伤阴,胃虚夹热,胃失和降,宜清胃降逆,可用橘皮竹茹汤;若腑气不通,胃气上逆者,宜通腑降逆,可用承气汤类;若胃气虚衰,胃失和降,见脘痞嗳气者,可用旋覆代赭汤降逆;若胃气虚衰,损及阳气,见口淡纳少、脘痞呕恶者,可用丁香柿蒂散加减以温胃散寒降逆;若胃阴不足,胃气上逆,兼见大便不行、胸膈烦热或口舌生疮等,因胃喜润恶燥不宜苦寒下夺以损胃气,可用甘凉濡润、生津养胃之品使逆气降、胃气和,如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石斛等;若病久,寒热错杂,胃失和降者,当辛苦并用,寒热同投,以求辛开苦降之功,开结除痞之效,代表方剂如泻心汤类。

4.荡涤肠胃 气、血、痰、湿、食一旦停滞于中,即影响脾胃纳运升降、大肠、小肠的传导、泌别清浊等功能。临床多以消滞理气,化瘀消积为治法。若实热积滞,内结肠胃,可用承气汤之类,荡涤肠胃,通调气机;由于饮食过度,或恣食酒肉油腻,而致饮食停滞者,可用消食导滞之保和丸类治疗;若食滞不去,或痰湿内阻气机不利,症见胸腹胀闷,脘痞不舒者,治以理气消痞,可用东垣枳实消痞丸加减;若痰湿瘀火阻滞气机,而见血瘀明显者,可用越鞠丸加丹参、桃仁、红花等治之。

5.醒脾燥湿 脾主水湿运化,脾失健运,易生湿浊。湿邪属阴,其性黏滞,所以脾胃病湿,易伤人阳气,阻滞气机。湿伤脾胃,多见呕吐、泄泻、脘腹痞闷等症,其治疗原则为祛湿通阳,调理气机。

实证治以祛湿为主,兼调脾胃。凡湿邪偏于下焦,脾气不醒,胃纳呆滞者,治以芳香化湿为主;湿困中焦,影响脾胃纳化升降者,以燥湿为主;湿浊下注,偏于下焦者,属寒湿者,治宜温通为主,并常辅以健脾理气之法,因脾健则湿运,气行则湿消。虚证多属脾气虚弱,脾阳不振导致寒湿内停,治宜益气温阳,兼以化湿,临床可选用苓桂术甘汤加减以温化水湿。若以气虚为主兼有湿滞者,可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或用春泽汤加减。

6.温化痰饮 脾虚运化无权,水湿内停,痰饮内阻,留于肠胃,而致呕吐清水痰涎,胸脘痞满,不欲饮食,目眩心悸,呕而肠鸣,苔白腻,脉滑。治宜温化痰饮,和胃降逆。可用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

7.活血化瘀 瘀血阻滞中焦,脾胃升降失常,运化无功,可见面色黧黑、脘腹刺痛,甚则呕血、便血,舌紫黯,有瘀斑,舌下脉络瘀滞,脉弦或涩。临证治疗要注意瘀血和出血的关系,活血化瘀要兼以养血和血,不可一味破血动血。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见胃脘胀闷攻痛者,可选具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之功的柴胡疏肝散合少腹逐瘀汤加减;脾气虚衰,无力行血而致血瘀,治宜补益脾气,兼以行气,令气行血畅,可选六君子汤加减;脾虚不摄,血离经脉,致瘀血阻滞,治宜益气摄血,可用归脾汤之类;脾虚作湿,痰瘀互阻者,治宜祛痰化瘀,可用肩膈散加减。

四、肠梗阻的辨证论治

肠梗阻疾病在辨证论治上与也遵循着上述胃肠道疾病的中医诊疗特点,中医学认为本病病变部位在肠,与脾、胃关系密切,腹痛发生急骤,来势凶猛,疼痛可呈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剧烈疼痛,或发病缓慢,腹部胀痛难忍,伴随呕吐不消化之食物、甚或粪样污秽,矢气不通。因人因时不同,所表现的证候也往往有所差异,现将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几种证型和治法归结如下。

1.热结腑实

症状:腹痛突发,疼痛剧烈而拒按,肠鸣有声,呕吐食物,口干口苦,大便闭结,苔黄燥,脉洪大或滑数。

证候分析:邪热内结,气机壅滞,腑气不通,不通则痛,故腹痛突发,疼痛剧烈而拒按,气机不利,邪热耗伤津液,胃肠传导功能失常,故肠鸣有声,呕吐食物,口干口苦,大便闭结。苔黄燥,脉洪大或滑数,为热结于内之象。

治法:泻热通腑,荡涤积滞。

方药:大承气汤。

加减:如腹痛引及两胁痛者,可加柴胡、郁金。临床或与枳实导滞丸合用。

2.寒邪内阻

症状:突然腹中绞痛,可触及包块,疼痛拒按,恶寒,面色青冷。舌质淡而暗、苔白润,脉沉紧。

证候分析:寒为阴邪,其性收引,寒邪入侵,阳气不运,气血被阻,故突然腹中绞痛,可触及包块。寒邪入侵,正邪交争,病为实证,故疼痛拒按。寒邪损伤阳气,温煦不足,则恶寒,面色青冷。舌质淡而暗、苔白润,脉沉紧,为寒邪入里之象。

治法:温中散寒,和里缓急止痛。

方药:温脾汤。

加减:临床还可选用良附丸和正气天香散。如腹痛难忍,手足厥逆,为肾阳不足,寒邪入侵,宜用通脉四逆汤;如少腹拘急冷痛,脉沉紧,为下焦虚寒,宜暖肝煎温肝散寒;如腹中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宜用附子粳米汤。

3.血瘀气滞

症状:腹部持续疼痛,胀气较甚,或痛处固定不移,痛而拒按,呕吐,大便闭,舌质紫黯、苔白或黄,脉弦细。

证候分析:瘀血为有形之邪,痛处固定不移,痛而拒按。阻碍气机,郁滞不通,故腹部持续疼痛,胀气较甚。气机不利,胃肠传导失常,则呕吐,大便闭。舌质紫黯、苔白或黄,脉弦细,皆为气滞血瘀之证。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方药:少腹逐瘀汤加减。

加减:如腹部手术后作痛者,可加泽兰、红花;如症见脘腹胀满作痛,攻窜不定,痛引少腹,合用柴胡疏肝散。

4.虫积阻结

症状:腹痛时作时止,面黄肌瘦,或颜面有白色虫斑,突发腹中剧痛,痛在脐周,按之有块,呕吐食物或清水。苔白,脉弦。

证候分析:虫体内扰,气机郁滞,故腹痛。虫安暂伏,气机疏通,则痛止如常。虫之扰乱脾胃运化功能,且吸收水谷精微,则呕吐食物或清水,患者面黄肌瘦。虫性好动,在肠道内攻窜不止,如结聚肠中,则突发腹中剧痛,痛在脐周,按之有块。脉弦主痛。

治法:驱虫消积,通腑止痛。

方药:乌梅丸。

加减:临床可选加使君子、鹤虱、榧子、槟榔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